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207697发布日期:2022-05-31 10:0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公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柔性生态加筋挡土墙技术是将加筋土技术与生态恢复技术结合在一起生态环保护坡新技术。根据土工合成材料的不同,柔性生态加筋土挡墙可分为钢丝网片加筋类(如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吉奥挡墙)、土工格栅(室)加筋类(如土工格栅包裹式加筋土挡墙)和土工格室生态挡墙及生态袋挡墙类(如土工生态袋挡墙)等。
3.绿色加筋格宾挡墙具有整体安全性强、耐久性高、节约用地、绿化环保、施工简单和工期短的特点,经常采用绿色加筋格宾挡墙来解决工程用地紧张、交通量大和施工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然而在施工中往往出现坡度难以控制、面板支撑钢筋浪费、加筋体固定效果差和高处喷播难等一系列问题。
4.鉴于此,针对以往生态挡墙施工中的不足,急需一种新的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来改善施工效率,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
6.这种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步骤一、施工准备:水平测量、测量中线桩和加筋土工程基础标高,并设置施工水准点,挖机开挖并进行人工清理;
8.步骤二、加筋单元组装:将待组装的格宾网在平整的地面摊开,用钳子拉和脚踩方式将弯曲变形的部分整平,立起隔板及前后面板;
9.步骤三、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组装:将滑移轨道固定在挡墙一侧的地面上,将两个立柱固定在底架上;两根斜向支撑柱一端分别与每根立柱连接,两根斜向支撑柱另一端均固定在底架上;将连接架两端分别与两个模架连接;将两根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在立柱上,将两根伸缩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模架连接;
10.步骤四、筋材铺设与固定:放样确定出格宾网的外边沿线;然后平行于格宾网外边沿线,将组装好的多个加筋体铺设在格宾网上;
11.步骤五、连接相邻加筋体:通过铁丝固定两侧的拉筋网,将木板通过多个u型钉固定在两侧拉筋网上,形成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铺设完成后将相邻的加筋体通过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进行加强连接;
12.步骤六、结构填土分层回填压实;
13.步骤七、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施工:对挡墙施工,直至挡墙到达指定高度后,进行碎石排水层施工,碎石排水层外包覆无纺土工布;
14.步骤八、三维排水垫施工;
15.步骤九、喷播植草施工;
16.步骤十、施工完毕并检查验收,拆除设备,机械退场。
17.作为优选,步骤三中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用于进行挡墙的坡度控制。
18.作为优选,步骤五中相邻的加筋体由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通过搭接或绞接方式联接成一整体。
19.作为优选,步骤六中结构填土分层回填压实的具体方式为:
20.首先对内置可拆式端撑架进行施工,通过内置可拆式端撑架对面板进行支撑;将两块底板通过土钉固定在面板内侧的地面上,在每块底板上固定侧架;将每个斜撑一端均连接至每个侧架上,将每个斜撑另一端均固定在底板上;在每个侧架顶部固定安装顶托,将圆支撑钢架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侧的顶托上;内置可拆式端撑架施工完成后,在生态袋内装入回填土,在挡墙一侧设置多个生态袋,施工完成后再从步骤二继续逐层施工;直至格宾网上所有加筋体铺设完成、所有相邻加筋体连接完成、所有面板通过内置可拆式端撑架支撑完成和所有生态袋设置完成。
21.作为优选,步骤七中将侧架垂直固定在底板上。
22.作为优选,步骤八中三维排水垫施工的具体方式为:
23.组装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将垫板设置于地面,横杆和纵杆垂直连接组成长方形架体,长立柱和短立柱一端固定在位于地面的垫板上,长立柱和短立柱另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将两根齿槽的一端固定在两根短立柱的顶部,两排齿槽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长立柱底部的垫板上;两排齿槽上安装有滚轴,齿轮固定在滚轴两端;将三维排水垫安装在滚轴的滚轴外表面上;滚轴的轴向上安装有手柄;转动手柄,在坡面进行三维排水垫的铺设施工。
24.作为优选,步骤九中喷播植草施工的具体方式为:
25.将喷播液储存箱和泵送设备安装在底架上;在喷播液储存箱顶部设置出水口;将输送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另一端与喷播管连接;喷播管通过固定环固定在连接吊杆上,连接吊杆两端固定在模架上,在喷播管上设置喷播头;通过喷播头对挡墙进行喷播施工。
26.柔性生态加筋挡墙,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
2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8.(1)设置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用于进行坡度的控制,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人力,可有效提高边坡坡率的准确性。
29.(2)设置内置可拆式端撑架用于对面板进行支撑,支撑效果好,减少了钢筋使用量,材料可重复使用,增强面板支撑的稳定性,节约造价。
30.(3)加筋体之间通过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加强连接,施工便捷,提高了整体结构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1.(4)设置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和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用于进行排水垫和喷播植草施工,提高三维排水网和喷播植草施工的便捷性;结构安装简单,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得到大幅改善,节约了大量劳动力,材料可重复利用,节省材料和成本。
32.(5)本发明适用于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工程,可取得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发明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结构正视图;
34.图2是本发明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结构侧视图;
35.图3是本发明内置可拆式端撑架结构正视图;
36.图4是本发明内置可拆式端撑架结构侧视图;
37.图5是本发明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发明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结构示意图;
39.图7是本发明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结构示意图;
40.图8是本发明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结构正视图;
41.图9是本发明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结构侧视图。
42.图中:1-挡墙、2-滑移轨道、3-移动滑轮、4-底架、5-斜向支撑柱、6-立柱、7-伸缩杆、8-模架、9-连接架、10-底板、11-土钉、12-侧架、13-面板、14-斜撑、15-顶托、16-圆支撑钢架、17-加筋体、18-地面土体、19-填土层、20-无纺土工布、21-碎石排水层、22-生态袋、23-土壤、24-垫板、25-长立柱、26-短立柱、27-横杆、28-纵杆、29-齿槽、30-齿轮、31-滚轴、32-手柄、33-三维排水垫、34-拉筋网、35-铁丝、36-木板、37-u型钉、38-喷播液储存箱、39-泵送设备、40-出水口、41-输送管、42-连接吊杆、43-固定环、44-喷播管、45-喷播头。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44.作为一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9所示,柔性生态加筋挡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5.步骤一、施工准备:水平测量、测量中线桩和加筋土工程基础标高,并设置施工水准点,挖机开挖并进行人工清理;
46.步骤二、加筋单元组装:将待组装的格宾网在平整的地面摊开,用钳子拉和脚踩方式将弯曲变形的部分整平,立起隔板及前后面板13;
47.步骤三、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组装:将滑移轨道2固定在挡墙1一侧的地面上,将两个立柱6固定在底架4上;两根斜向支撑柱5一端分别与每根立柱6连接,两根斜向支撑柱5另一端均固定在底架4上;将连接架9两端分别与两个模架8连接;将两根伸缩杆7的一端均固定在立柱6上,将两根伸缩杆7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模架8连接;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用于进行挡墙1的坡度控制;
48.步骤四、筋材铺设与固定:放样确定出格宾网的外边沿线;然后平行于格宾网外边沿线,将组装好的多个加筋体17铺设在格宾网上;
49.步骤五、连接相邻加筋体17:通过铁丝35固定两侧的拉筋网34,将木板36通过多个u型钉37固定在两侧拉筋网34上,形成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铺设完成后将相邻的加筋体17通过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进行加强连接;相邻的加筋体17由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通过搭接或绞接方式联接成一整体;
50.步骤六、结构填土分层回填压实;结构填土分层回填压实的具体方式为:
51.首先对内置可拆式端撑架进行施工,通过内置可拆式端撑架对面板13进行支撑;将两块底板10通过土钉11固定在面板13内侧的地面上,在每块底板10上固定侧架12;将每个斜撑14一端均连接至每个侧架12上,将每个斜撑14另一端均固定在底板10上;在每个侧架12顶部固定安装顶托15,将圆支撑钢架16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侧的顶托15上;内置可拆式端撑架施工完成后,在生态袋22内装入回填土,在挡墙1一侧设置多个生态袋22,施工完成后再从步骤二继续逐层施工;直至格宾网上所有加筋体17铺设完成、所有相邻加筋体17连接完成、所有面板13通过内置可拆式端撑架支撑完成和所有生态袋22设置完成。
52.步骤七、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施工:对挡墙1施工,直至挡墙1到达指定高度后,进行碎石排水层21施工,碎石排水层21外包覆无纺土工布20;将侧架12垂直固定在底板10上;
53.步骤八、三维排水垫33施工:
54.组装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将垫板24设置于地面,横杆27和纵杆28垂直连接组成长方形架体,长立柱25和短立柱26一端固定在位于地面的垫板24上,长立柱25和短立柱26另一端与架体固定连接;将两根齿槽29的一端固定在两根短立柱26的顶部,两排齿槽29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长立柱25底部的垫板24上;两排齿槽29上安装有滚轴31,齿轮30固定在滚轴31两端;将三维排水垫33安装在滚轴31的滚轴外表面上;滚轴31的轴向上安装有手柄32;转动手柄32,在坡面进行三维排水垫33的铺设施工。
55.步骤九、喷播植草施工:将喷播液储存箱38和泵送设备39安装在底架4上;在喷播液储存箱38顶部设置出水口40;将输送管41一端与出水口40连接,另一端与喷播管44连接;喷播管44通过固定环43固定在连接吊杆42上,连接吊杆42两端固定在模架8上,在喷播管44上设置喷播头45;通过喷播头45对挡墙1进行喷播施工。
56.步骤十、施工完毕并检查验收,拆除设备,机械退场。
57.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柔性生态加筋挡墙,包括: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内置可拆式端撑架、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和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包括滑移轨道2、移动滑轮3、底架4斜向支撑柱5、立柱6、伸缩杆7、模架8和连接架9;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设置于挡墙1一侧的地面上,内置可拆式端撑架支撑面板13;
58.内置可拆式端撑架,包括底板10、侧架12、斜撑14、顶托15和圆支撑钢架16;
59.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包括加筋体17、填土层19、无纺土工布20、碎石排水层21、生态袋22和土壤23;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位于地面土体18上部;
60.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包括垫板24、长立柱25、短立柱26、横杆27、纵杆28、齿槽29、齿轮30、滚轴31、手柄32和三维排水垫33;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上展放并搁置三维排水垫33;
61.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包括铁丝35、木板36和u型钉37;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加强连接相邻的加筋体17;
62.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包括喷播液储存箱38、泵送设备39、出水口40、输送管41、连接吊杆42、固定环43、喷播管44和喷播头45;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安装在底架4上。
63.定型化滑动式侧边临时模架内,滑移轨道2固定在挡墙1一侧的地面上;两根立柱6固定在底架4上;每根立柱6均连接斜向支撑柱5一端,斜向支撑柱5另一端固定在底架4上;连接架9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模架8;每根立柱6上均固定伸缩杆7一端,伸缩杆7另一端与模架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柔性生态加筋挡墙,其特征在于:内置可拆式端撑架内,两块底板10通过土钉11固定在面板13内侧的地面上;每块底板10上固定有侧架12;每个斜撑14一端与每个侧架12连接,每个斜撑14另一端与每块底板10固定连接;每个侧架12顶部固定安装有同一顶托15,圆支撑钢架16两端搭接在顶托15左右两侧。
64.外包无纺土工布碎石排水层内,加筋体17位于地面土体18上部,填土层19位于加筋体17上部;碎石排水层21内嵌入指定高度的挡墙1上,碎石排水层21上外包无纺土工布20,生态袋22设置在挡墙1一侧,生态袋22内装有土壤23。
65.三维排水垫展放与搁置架体系内,垫板24设置于地面,横杆27和纵杆28垂直连接组成长方形架体,长立柱25和短立柱26一端固定在位于地面的垫板24上,长立柱25和短立柱26另一端与架体固定;两根齿槽29一端固定在两根短立柱26顶部,两排齿槽29的另一端固定在位于长立柱25底部的垫板24上;两排齿槽29上安装有滚轴31,齿轮30固定在滚轴31两端;三维排水垫33安装在滚轴31的滚轴外表面上,滚轴31的轴向上安装有手柄32安装在滚轴31上。
66.钢丝拉筋网面连体u型钉辅助固定体系内,铁丝35固定连接两侧的拉筋网34,木板36通过多个u型钉37固定在两侧的拉筋网34上。
67.利用临时模架高陡坡加筋挡墙移动喷播体系内,喷播液储存箱38和泵送设备39安装在底架4上,在喷播液储存箱38顶部设置出水口40;输送管41一端与出水口40连接,另一端与喷播管44连接;喷播管44通过固定环43固定在连接吊杆42上,连接吊杆42两端固定在模架8上,喷播头45设置在喷播管44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