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5021发布日期:2022-10-18 23:3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城市基础设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各城市建设均规划有大面积的绿化区域,如道路绿化、小区绿化、公园绿化等,上述绿化区域对水资源的消耗极大。同时,城市生活区为了防止雨水倒灌进小区,普遍将小区整体地基抬高,然而公共活动区域和道路建设难以做到抬高整体地面高度,如果遇到大雨、暴雨或短时强降水状况,城市排水系统或道路排水系统极容易超出排水负荷,随即出现道路积水或低洼积水,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城市大面积雨水内涝。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城市绿化耗水量大、以及排水系统易超出负荷的问题,提供一种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其通过分散布设在城市地下,能够积累储存一定量的地表渗水,利用潜水泵提取作为辅助绿化等方面的用水;同时针对超量降水情况,其提供一定的容水空间和快速泄水结构,能够快速分担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4.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和布设在蓄水池底部的若干泄水管,所述蓄水池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泄水管上部向蓄水池内部延伸,其中,所述蓄水池底部设有内设有基础平台和排污口,所述基础平台上设有潜水泵。系统通过分散布设在城市地下,能够积累储存一定量的地表渗水,利用潜水泵提取作为辅助绿化等方面的用水;同时针对超量降水情况,其提供一定的容水空间和快速泄水结构,能够快速分担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5.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内部形成有污泥层、蓄水层和排水层;所述基础平台上沿位于在所述污泥层与蓄水层之间,所述泄水管上端延伸至所述蓄水层与排水层之间。污泥层高度预留约20cm,池底最低点处留有污泥坑,可放置泥浆泵方便污泥外排清理,
6.进一步的,所述泄水管上端形成有锯齿状上端沿。泄水管可选择金属、塑料材质或水泥预制管道,管道上端的锯齿状上端沿有效拦截水中杂质和可以让水流均匀流入管道内部,而管道高度可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如干旱地区高度可适当加高,让蓄水量充分增加;多雨地区可适当降低管道高度,让辅助排水区容积加大。
7.进一步的,所述排污口处设有泥浆泵。用于泥浆层过量污泥外排清理,以维持泥浆层高度。
8.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处设有止通件,所述蓄水池内部于泄水管上端所在高度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止通件与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形成反馈控制,液位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止通件连接在控制器的输出端,当液位低于泄水管上端锯齿状上端沿时,控制器控制止通件开启,进水口开放,当水位高于泄水管上端锯齿状上端沿时,控制器控制止通
件关闭,进水口封闭。
9.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池上方设有用于汇集地面渗水的集水管道,蓄水池底部设有用于暂存污泥的淤泥池,所述集水管道与所述进水口相连接,集水管道内设有流速传感器。所述止通件与流量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形成另一反馈控制,流量传感器连接控制器的另一输入端,当控制器检测到流速传感器超过预设安全阈值信号,则控制止通件开启将进水口打开,地面积水能够快速流入水池,积水水位则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进入蓄水池的水由泄水管泄水导出,从而有效缓解地面排水压力,从而达到防止地面或路面积水形成,以及防止城市发生内涝。
10.具体到一种泄水管快速泄水结构设计,所述泄水管内部设有网状围挡,所述网状围挡自泄水管下部向下延伸至蓄水池下方,网状围挡内填充有石子。
11.进一步的,所述网状围挡为不锈钢网或耐腐蚀材料网,石子粒径为1.5~2.0cm。用于防止孔洞塌陷破坏泄水效率,另外于网状围挡内填充碎石并将网围随时结构延伸出蓄水池下方,形成一小型砂滤系统,起到了水体过滤的作用。
12.具体到另一种泄水管快速泄水结构设计,所述泄水管下部延伸至蓄水池下方,泄水管位于蓄水池下方部分的管壁上开有通孔,泄水管位于蓄水池下方部分的管壁周围填充有石子。
13.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直径为20cm,相邻通孔间距为50~100cm,孔深建议500~1000cm。在提升泄水效率的同时,有效阻挡孔洞内部泥土塌陷堵塞关闭通孔。
14.本系统适于规划在道路两侧绿化带或非机动车道下方,以及城市绿化带或低洼地带路面下方。
15.本发明一种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绿化耗水量大、以及排水系统易超出负荷的问题,其通过分散布设在城市地下,能够积累储存一定量的地表渗水,利用潜水泵提取作为辅助绿化等方面的用水;同时针对超量降水情况,其提供一定的容水空间和快速泄水结构,能够快速分担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在城市地表水调节处理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正向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作进一步说明:
17.图1是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实施方式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实施方式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实施方式3中所述泄水管的纵向板剖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实施方式4中所述泄水管的纵向板剖结构示意图。
21.图中:
22.1-蓄水池;11-进水口、12-基础平台、13-排污口、14-液位传感器;111-止通件、
121-潜水泵、131-泥浆泵;101-污泥层、102-蓄水层、103-排水层;
23.2-泄水管;21-网状围挡、22-通孔;201-锯齿状上端沿;
24.3-集水管道;31-流速传感器
25.4-淤泥池。
具体实施方式
2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制于下列实施例。
29.实施方式1:如图1所示,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的蓄水池1和布设在蓄水池1底部的若干泄水管2,所述蓄水池1顶部设有进水口11,所述泄水管2上部向蓄水池1内部延伸,其中,所述蓄水池1底部设有内设有基础平台12和排污口13,所述基础平台12上设有潜水泵121。系统通过分散布设在城市地下,能够积累储存一定量的地表渗水,利用潜水泵提取作为辅助绿化等方面的用水;同时针对超量降水情况,其提供一定的容水空间和快速泄水结构,能够快速分担城市排水系统压力。
30.实施方式2:如图2所示,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所述蓄水池1内部形成有污泥层101、蓄水层102和排水层103;所述基础平台12上沿位于在所述污泥层101与蓄水层102之间,所述泄水管2上端延伸至所述蓄水层102与排水层103之间。污泥层高度预留约20cm,池底最低点处留有污泥坑,可放置泥浆泵方便污泥外排清理。所述泄水管2上端形成有锯齿状上端沿201。泄水管可选择金属、塑料材质或水泥预制管道,管道上端的锯齿状上端沿有效拦截水中杂质和可以让水流均匀流入管道内部,而管道高度可根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合理设计,如干旱地区高度可适当加高,让蓄水量充分增加;多雨地区可适当降低管道高度,让辅助排水区容积加大。所述排污口13处设有泥浆泵131。用于泥浆层过量污泥外排清理,以维持泥浆层高度。所述进水口11处设有止通件111,所述蓄水池1内部于泄水管2上端所在高度设有液位传感器14。所述止通件与液位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形成反馈控制,液位传感器连接控制器(如plc)的输入端,止通件连接在控制器的输出端,当液位低于泄水管上端锯齿状上端沿时,控制器控制止通件开启,进水口开放,当水位高于泄水管上端锯齿状上端沿时,控制器控制止通件关闭,进水口封闭。所述蓄水池1上方设有用于汇集地面渗水的集水管道3,蓄水池1底部设有用于暂存污泥的淤泥池4,所述集水管道3与所述进水口11相连接,集水管道3内设有流速传感器31。所述止通件与流量传感器通过控制器形成另一反馈控制,流量传感器连接控制器(如plc)的另一输入端,当控制器检测到流速传感器超过
预设安全阈值信号,则控制止通件开启将进水口打开,地面积水能够快速流入水池,积水水位则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下降,进入蓄水池的水由泄水管泄水导出,从而有效缓解地面排水压力,从而达到防止地面或路面积水形成,以及防止城市发生内涝。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31.实施方式3:如图3所示,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所述泄水管2内部设有网状围挡21,所述网状围挡21自泄水管2下部向下延伸至蓄水池1下方,网状围挡21内填充有石子。所述网状围挡21为不锈钢网或耐腐蚀材料网,石子粒径为1.5~2.0cm。用于防止孔洞塌陷破坏泄水效率,另外于网状围挡内填充碎石并将网围随时结构延伸出蓄水池下方,形成一小型砂滤系统,起到了水体过滤的作用。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32.实施方式4:如图4所示,本城市蓄水节约水资源及防内涝综合辅助系统所述泄水管2下部延伸至蓄水池1下方,泄水管2位于蓄水池1下方部分的管壁上开有通孔22,泄水管2位于蓄水池1下方部分的管壁周围填充有石子。所述通孔22直径为20cm,相邻通孔22间距为50~100cm,孔深建议500~1000cm。在提升泄水效率的同时,有效阻挡孔洞内部泥土塌陷堵塞关闭通孔。其余结构和部件如实施方式1所述,不再重复描述。
33.本系统适于规划在道路两侧绿化带或非机动车道下方,以及城市绿化带或低洼地带路面下方。系统解决了现有城市绿化耗水量大、以及排水系统易超出负荷的问题,其通过分散布设在城市地下,能够积累储存一定量的地表渗水,利用潜水泵提取作为辅助绿化等方面的用水;同时针对超量降水情况,其提供一定的容水空间和快速泄水结构,能够快速分担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在城市地表水调节处理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正向积极作用。
34.以上描述显示了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基本原理,以及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的细节,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应将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实施例看作示范性的,且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5.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