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

文档序号:31456983发布日期:2022-09-07 14:5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

1.本发明属于河流疏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浮泥疏浚装置,特别是一种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


背景技术:

2.河流的浮泥,通常由粘土、泥沙、有机质及各种矿物的混合物组成,经过长时间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作用及水体传输而沉积于航道回淤底部所形成。
3.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流、湖泊、河流入海口滩涂等水体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的污染物质可通过沉淀、络合或者吸附等作用与水体底部的底泥颗粒结合,致使许多河流底泥污染物含量严重超标。底泥中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污染、营养元素和有机物污染等。当在水流扰动等作用下,污染物质可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体用水安全带来隐患。
4.疏浚可以缓解航道回淤压力,也可以避免二次污染。
5.目前的工程疏浚技术通常可分为干法工程疏浚和湿法工程疏浚,其中,干法工程疏浚是指是将水抽干,待疏浚底泥自然风干含水量降到一定数值后,采用陆上施工机械进行土方开挖施工,即利用土方开挖机械将疏浚物挖装到自卸汽车上,通过自卸汽车将疏浚物运送到指定地点堆放,干法工程疏浚具有出泥含水率低、体积小的特点,但其操作过程中会使治理流域含有污染物的底泥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极易对周边环境和操作人员产生危害;湿法工程疏浚可以较好地控制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问题,但其挖泥船绞刀的设计形式,决定了其在操作过程中会对水体产生较大的扰动,从而使底泥中的污染物质向上覆水体中迁移,会对疏浚区域水体带来不利影响。工程疏浚作为目前水利行业常用疏浚方法,技术及装备较为成熟,其中的干法工程疏浚对季节性河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6.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湖泊河流环保疏浚淤泥快速脱水装置【申请号:cn202120554246.9;公开号:cn214881044u】。这种装置包括土坑;土坑包括用于盛装疏浚淤泥的储泥脱水层、处于储泥脱水层下游的用于阻隔储泥脱水层的疏浚淤泥的阻隔层、贯穿储泥脱水层和阻隔层并沿土坑竖向布设的用于阻隔疏浚淤泥中的固体污泥并使疏浚淤泥中的水通过的竖向滤水机构,处于阻隔层下游和滤水机构的输出端的用于接收从滤水机构排出的水的排水层;储泥脱水层、阻隔层和排水层在土坑内从上至下依次布排布。虽然可疏浚淤泥快速脱水装置、排水效果好、造价低;但是不方便转移操作位置,输送和收集泥沙。
7.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通过第一曝气机构和第二曝气机构及空压泵配合,实现对浮泥和河水进行推射,与水流方向配合,将浮泥和河水喷射推入框架内部,快速进行过滤;
8.通过滤泥履带机构和框架配合,对浮泥和河水进行过滤,滤泥履带将过滤的泥沙向下输送,落入排泥口,进行收集;
9.通过输泥提升机与液压升降基座配合,可调节进料斗的深度,同时可实现输泥提升机的收放,方便输泥提升机的收放使用;
10.通过吊臂机构与框架配合,方便实现框架的收放使用,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本装置方便移动操作位置,将浮泥和河水喷射推入框架内部,快速进行泥沙过滤、输送收集。
12.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13.一种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包括运输车和框架,所述运输车的中部设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上设有吊臂机构,运输车的后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基座,两个液压升降基座之间设有输泥提升机,框架在不使用时放置在运输车上方,框架在使用时可拆卸地设置在吊臂机构末端,且放置在输泥提升机上方,框架后侧设有滤泥履带机构,框架前侧铰接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曝气机构,两个第一曝气机构的侧边均铰接有第二曝气机构,运输车的上方设有空压泵,空压泵分别与两个第一曝气机构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
1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运输车移动到需要疏浚的河口处的河岸边,将输泥提升机放出伸入河内,液压升降基座可带动输泥提升机升降,控制将输泥提升机伸入河内的深度,将吊臂机构与框架连接,将其吊起,转动底座带动吊臂机构转动,旋转至运输车的一侧,然后将两个第一曝气机构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展开,空压泵分别与两个第一曝气机构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然后转动底座和吊臂机构配合,将框架设置在吊臂机构末端;
15.两个第一曝气机构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位于河流上游,框架和滤泥履带机构位于河流下游,疏浚时,空压泵对两个第一曝气机构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进行曝气,出气的角度可以调节,将河水中的浮泥吹动到框架内部,滤泥履带机构对含有大量浮泥的河水进行过滤,过滤的泥沙导入输泥提升机内部,将泥沙输送出。
16.所述运输车的上方前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挡板,框架在不使用时卡合在两个侧挡板之间,运输车的两侧均依次设有第二支撑腿、出料口、爬梯和第三支撑腿,运输车的后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支撑腿,运输车的后侧中部设有进料口,运输车的内部设有滤水仓,滤水仓与进料口及出料口连通,出料口可连接淤泥泵,液压升降基座的外侧均固定有定齿轮。
17.采用以上结构,框架在不使用时卡合在两个侧挡板之间,用于锁定框架,运输车移动到需要疏浚的河口处的河岸边,第二支撑腿、第三支撑腿和第一支撑腿伸出,抵触在河岸上,保证运输车稳定,输泥提升机将泥沙输送至进料口,经由滤水仓进行沥水,泥沙从出料口输出,淤泥泵与出料口配合,将泥沙抽出。
18.所述吊臂机构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固定在转动底座的上方,安装底座上方设有铰接座,铰接座上方铰接有大臂,大臂与安装底座之间铰接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调节杆,大臂上铰接有伸缩臂组,伸缩臂组与大臂之间铰接有两个第二调节杆,伸缩臂组的端部设有连接头。
19.采用以上结构,转动底座带动安装底座转动,第一调节杆带动大臂围绕铰接座转动打开,两个第二调节杆带动伸缩臂组转动,进而调节连接头的位置,伸缩臂组可伸缩调节长度,从而调节连接头的位置,即调节框架的位置。
20.所述输泥提升机包括输料箱,输料箱的两侧上端设有两个转位转轴,转位转轴转
动设置在两个液压升降基座上端,输料箱的端部设有转位电机,转位电机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转位转轴之间设有转位传动链,输料箱的下侧端部设有柔性出料斗,柔性出料斗在使用时与进料口连接,输料箱的内部设有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提升绞龙,输料箱的上方固定有两个绞龙电机,绞龙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的提升绞龙之间设有绞龙传动链,输料箱的进料端设有进料斗,进料斗上方固定有进料加强板,输料箱的底板设有若干细孔,转位转轴上设有动齿轮,动齿轮与定齿轮啮合。
21.采用以上结构,进料加强板用于连接框架,转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位传动链,带动其中一个转位转轴围绕液压升降基座转动,动齿轮围绕定齿轮啮合转动,从而带动输料箱转动移动角度,动齿轮和定齿轮啮合,锁定输料箱的位置,两个绞龙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绞龙传动链带动提升绞龙反向转动,泥沙落入进料斗内部,通过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提升绞龙,向上输送泥沙,泥沙从柔性出料斗导出,导入进料口内部,进入滤水仓。
22.所述框架的下方设有插杆,在使用时框架的插杆插合在进料加强板上,框架的上方固定有连接座,连接座与连接头可拆卸的连接,框架的内部设有滤料箱,滤料箱的后侧设有置物箱,滤料箱的下侧设有排泥口,框架与靠近的一个第一曝气机构之间设有收合电动推杆。
23.采用以上结构,收合电动推杆展开将靠近的一个第一曝气机构,使用时,连接座与连接头连接,通过吊臂机构,将框架的插杆插合在进料加强板上,保证其位置稳定,泥沙和水经过第一曝气机构和第二曝气机构,冲入滤料箱内部,滤泥履带机构对泥沙和水进行过滤,水通过滤泥履带机构,泥沙从排泥口落入进料斗内部。
24.所述滤泥履带机构包括两个对称的支架,支架的外侧两端均设有支座,支座固定在置物箱内部,正对的两个支座之间设有滤泥转轴,两个滤泥转轴之间设有滤泥履带,其中一个支座上固定有滤泥电机,滤泥电机的输出轴与该支座对应的滤泥转轴传动连接。
25.采用以上结构,滤泥电机的输出轴带动与该支座对应的滤泥转轴传动连接,从而两个滤泥转轴与滤泥履带配合,带动滤泥履带转动,滤泥履带可过滤泥沙和河水,河水通过滤泥履带,泥沙过滤下落,落入排泥口。
26.所述第一曝气机构包括第一收纳曝气框,收合电动推杆铰接在第一收纳曝气框与框架之间,第一收纳曝气框内部设有若干第一曝气组件,两个第一曝气机构的第一收纳曝气框之间设有第一铰接架,其中一个第一曝气机构的第一收纳曝气框的两侧设有锁定杆,锁定杆内部设有插合杆,另一个第一曝气机构的第一收纳曝气框的两侧设有插合管,插合杆插合在对应位置的插合管内部。
27.采用以上结构,收合电动推杆伸长,将靠近框架的第一曝气机构的第一收纳曝气框展开,再通过第一铰接架将另一个第一曝气机构的第一收纳曝气框展开,然后将插合杆插合在对应位置的插合管内部,使得两个第一曝气机构水平放置,两个第一曝气机构的若干第一曝气组件配合喷气,将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喷射推入框架内部。
28.所述第一曝气组件包括第一调位主管轴和第一调位电机,第一调位主管轴转动设置在第一收纳曝气框内部,第一调位电机固定在第一收纳曝气框上,第一调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调位主管轴转动连接,第一调位主管轴上设有若干对称的第一曝气支管,第一曝气支管上设有若干曝气喷头,第一调位主管轴与空压泵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
29.采用以上结构,第一调位电机带动第一调位主管轴转动,从而带动若干对称的第
一曝气支管的转动倾斜一定的角度,空压泵将空气通过柔性气管注入第一调位主管轴内部,进入第一曝气支管,从若干曝气喷头喷出,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将其喷射推入框架内部。
30.所述第二曝气机构包括第二收纳曝气框,第二收纳曝气框与对应位置的第一收纳曝气框之间设有第二铰接架,第二收纳曝气框与对应位置的第一收纳曝气框之间设有限位插销,第二收纳曝气框内部设有若干第二曝气组件。
31.采用以上结构,两个第二曝气机构的第二收纳曝气框,通过第二收纳曝气框展开,然后限位插销限定第二收纳曝气框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二曝气机构的第二收纳曝气框将其与第一曝气机构保持齐平,两个第二曝气机构的若干第二曝气组件配合喷气,将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喷射推入第一曝气机构的上侧。
32.所述第二曝气组件包括第二调位主管轴和第二调位电机,第二调位主管轴转动设置在第二收纳曝气框内部,第二调位电机固定在第二收纳曝气框上,第二调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调位主管轴转动连接,第二调位主管轴上设有若干对称的第二曝气支管,第二曝气支管上设有若干曝气喷头,第二调位主管轴与空压泵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
33.采用以上结构,第二调位电机带动第二调位主管轴转动,从而带动若干对称的第二曝气支管的转动倾斜一定的角度,空压泵将空气通过柔性气管注入第二调位主管轴内部,进入第二曝气支管,从若干曝气喷头喷出,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将其喷射推入第一曝气机构的上侧。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35.通过第一曝气机构和第二曝气机构及空压泵配合,实现对浮泥和河水进行推射,与水流方向配合,将浮泥和河水喷射推入框架内部,快速进行过滤;
36.通过滤泥履带机构和框架配合,对浮泥和河水进行过滤,滤泥履带将过滤的泥沙向下输送,落入排泥口,进行收集;
37.通过输泥提升机与液压升降基座配合,可调节进料斗的深度,同时可实现输泥提升机的收放,方便输泥提升机的收放使用;
38.通过吊臂机构与框架配合,方便实现框架的收放使用,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39.图1是本发明在疏浚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0.图2是本发明在疏浚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41.图3是本发明在收合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4是本发明在收合状态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43.图5是本发明中运输车和吊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6是本发明中输泥提升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7是本发明中滤泥履带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8是本发明中部分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中,1、运输车;2、空压泵;3、吊臂机构;4、输泥提升机;5、滤泥履带机构;6、框架;7、第一曝气机构;8、第二曝气机构;9、液压升降基座;10、转动底座;11、第一支撑腿;12、进料口;13、第二支撑腿;14、出料口;15、爬梯;16、第三支撑腿;17、侧挡板;18、安装底座;19、
大臂;20、第一调节杆;21、第二调节杆;22、伸缩臂组;23、铰接座;24、连接头;25、转位电机;26、转位传动链;27、转位转轴;28、柔性出料斗;29、进料加强板;30、进料斗;31、提升绞龙;32、输料箱;33、绞龙电机;34、绞龙传动链;35、支架;36、滤泥电机;37、滤泥履带;38、滤泥转轴;39、支座;40、连接座;41、置物箱;42、滤料箱;43、排泥口;44、第一收纳曝气框;45、第一调位电机;46、第一调位主管轴;47、第一铰接架;48、第一曝气支管;49、曝气喷头;50、第二铰接架;51、插合管;52、插合杆;53、锁定杆;54、第二收纳曝气框;55、第二调位电机;56、第二调位主管轴;57、第二曝气支管;58、收合电动推杆;59、定齿轮;60、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48.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49.如图1-图8所示,本缓解航道回淤压力的河口浮泥疏浚装置,包括运输车1和框架6,运输车1的中部设有转动底座10,转动底座10上设有吊臂机构3,运输车1的后侧设有两个对称的液压升降基座9,两个液压升降基座9之间设有输泥提升机4,框架6在不使用时放置在运输车1上方,框架6在使用时可拆卸地设置在吊臂机构3末端,且放置在输泥提升机4上方,框架6后侧设有滤泥履带机构5,框架6前侧铰接有两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曝气机构7,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侧边均铰接有第二曝气机构8,运输车1的上方设有空压泵2,空压泵2分别与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
50.运输车1移动到需要疏浚的河口处的河岸边,将输泥提升机4放出伸入河内,液压升降基座9可带动输泥提升机4升降,控制将输泥提升机4伸入河内的深度,将吊臂机构3与框架6连接,将其吊起,转动底座10带动吊臂机构3转动,旋转至运输车1的一侧,然后将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展开,空压泵2分别与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然后转动底座10和吊臂机构3配合,将框架6设置在吊臂机构3末端;
51.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位于河流上游,框架6和滤泥履带机构5位于河流下游,疏浚时,空压泵2对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进行曝气,出气的角度可以调节,将河水中的浮泥吹动到框架6内部,滤泥履带机构5对含有大量浮泥的河水进行过滤,过滤的泥沙导入输泥提升机4内部,将泥沙输送出。
52.运输车1的上方前侧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侧挡板17,框架6在不使用时卡合在两个侧挡板17之间,运输车1的两侧均依次设有第二支撑腿13、出料口14、爬梯15和第三支撑腿16,运输车1的后侧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支撑腿11,运输车1的后侧中部设有进料口12,运输车1的内部设有滤水仓,滤水仓与进料口12及出料口14连通,出料口14可连接淤泥泵,液压升降基座9的外侧均固定有定齿轮59;
53.框架6在不使用时卡合在两个侧挡板17之间,用于锁定框架6,运输车1移动到需要疏浚的河口处的河岸边,第二支撑腿13、第三支撑腿16和第一支撑腿11伸出,抵触在河岸上,保证运输车1稳定,输泥提升机4将泥沙输送至进料口12,经由滤水仓进行沥水,泥沙从出料口14输出,淤泥泵与出料口14配合,将泥沙抽出。
54.吊臂机构3包括安装底座18,安装底座18固定在转动底座10的上方,安装底座18上方设有铰接座23,铰接座23上方铰接有大臂19,大臂19与安装底座18之间铰接有两个对称
的第一调节杆20,大臂19上铰接有伸缩臂组22,伸缩臂组22与大臂19之间铰接有两个第二调节杆21,伸缩臂组22的端部设有连接头24;转动底座10带动安装底座18转动,第一调节杆20带动大臂19围绕铰接座23转动打开,两个第二调节杆21带动伸缩臂组22转动,进而调节连接头24的位置,伸缩臂组22可伸缩调节长度,从而调节连接头24的位置,即调节框架6的位置。
55.输泥提升机4包括输料箱32,输料箱32的两侧上端设有两个转位转轴27,转位转轴27转动设置在两个液压升降基座9上端,输料箱32的端部设有转位电机25,转位电机25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转位转轴27之间设有转位传动链26,输料箱32的下侧端部设有柔性出料斗28,柔性出料斗28在使用时与进料口12连接,输料箱32的内部设有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提升绞龙31,输料箱32的上方固定有两个绞龙电机33,绞龙电机33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的提升绞龙31之间设有绞龙传动链34,输料箱32的进料端设有进料斗30,进料斗30上方固定有进料加强板29,输料箱32的底板设有若干细孔,转位转轴27上设有动齿轮60,动齿轮60与定齿轮59啮合;
56.进料加强板29用于连接框架6,转位电机25的输出轴通过转位传动链26,带动其中一个转位转轴27围绕液压升降基座9转动,动齿轮60围绕定齿轮59啮合转动,从而带动输料箱32转动移动角度,动齿轮60和定齿轮59啮合,锁定输料箱32的位置,两个绞龙电机33的输出轴通过绞龙传动链34带动提升绞龙31反向转动,泥沙落入进料斗30内部,通过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提升绞龙3,向上输送泥沙,泥沙从柔性出料斗28导出,导入进料口12内部,进入滤水仓。
57.框架6的下方设有插杆,在使用时框架6的插杆插合在进料加强板29上,框架6的上方固定有连接座40,连接座40与连接头24可拆卸的连接,框架6的内部设有滤料箱42,滤料箱42的后侧设有置物箱41,滤料箱42的下侧设有排泥口43,框架6与靠近的一个第一曝气机构7之间设有收合电动推杆58;收合电动推杆58展开将靠近的一个第一曝气机构7,使用时,连接座40与连接头24连接,通过吊臂机构3,将框架6的插杆插合在进料加强板29上,保证其位置稳定,泥沙和水经过第一曝气机构7和第二曝气机构8,冲入滤料箱42内部,滤泥履带机构5对泥沙和水进行过滤,水通过滤泥履带机构5,泥沙从排泥口43落入进料斗30内部。
58.滤泥履带机构5包括两个对称的支架35,支架35的外侧两端均设有支座39,支座39固定在置物箱41内部,正对的两个支座39之间设有滤泥转轴38,两个滤泥转轴38之间设有滤泥履带37,其中一个支座39上固定有滤泥电机36,滤泥电机36的输出轴与该支座39对应的滤泥转轴38传动连接;滤泥电机36的输出轴带动与该支座39对应的滤泥转轴38传动连接,从而两个滤泥转轴38与滤泥履带37配合,带动滤泥履带37转动,滤泥履带37可过滤泥沙和河水,河水通过滤泥履带37,泥沙过滤下落,落入排泥口43。
59.第一曝气机构7包括第一收纳曝气框44,收合电动推杆58铰接在第一收纳曝气框44与框架6之间,第一收纳曝气框44内部设有若干第一曝气组件,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之间设有第一铰接架47,其中一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的两侧设有锁定杆53,锁定杆53内部设有插合杆52,另一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的两侧设有插合管51,插合杆52插合在对应位置的插合管51内部;收合电动推杆58伸长,将靠近框架6的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展开,再通过第一铰接架47将另一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展开,然后将插合杆52插合在对应位置的插合管51内部,
使得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水平放置,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若干第一曝气组件配合喷气,将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喷射推入框架6内部。
60.第一曝气组件包括第一调位主管轴46和第一调位电机45,第一调位主管轴46转动设置在第一收纳曝气框44内部,第一调位电机45固定在第一收纳曝气框44上,第一调位电机45的输出轴与第一调位主管轴46转动连接,第一调位主管轴46上设有若干对称的第一曝气支管48,第一曝气支管48上设有若干曝气喷头49,第一调位主管轴46与空压泵2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第一调位电机45带动第一调位主管轴46转动,从而带动若干对称的第一曝气支管48的转动倾斜一定的角度,空压泵2将空气通过柔性气管注入第一调位主管轴46内部,进入第一曝气支管48,从若干曝气喷头49喷出,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将其喷射推入框架6内部。
61.第二曝气机构8包括第二收纳曝气框54,第二收纳曝气框54与对应位置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之间设有第二铰接架50,第二收纳曝气框54与对应位置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之间设有限位插销,第二收纳曝气框54内部设有若干第二曝气组件;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的第二收纳曝气框54,通过第二收纳曝气框54展开,然后限位插销限定第二收纳曝气框54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的第二收纳曝气框54将其与第一曝气机构7保持齐平,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的若干第二曝气组件配合喷气,将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喷射推入第一曝气机构7的上侧。
62.第二曝气组件包括第二调位主管轴56和第二调位电机55,第二调位主管轴56转动设置在第二收纳曝气框54内部,第二调位电机55固定在第二收纳曝气框54上,第二调位电机55的输出轴与第二调位主管轴56转动连接,第二调位主管轴56上设有若干对称的第二曝气支管57,第二曝气支管57上设有若干曝气喷头49,第二调位主管轴56与空压泵2之间通过柔性气管连接;第二调位电机55带动第二调位主管轴56转动,从而带动若干对称的第二曝气支管57的转动倾斜一定的角度,空压泵2将空气通过柔性气管注入第二调位主管轴56内部,进入第二曝气支管57,从若干曝气喷头49喷出,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将其喷射推入第一曝气机构7的上侧。
63.本装置还在运输车1上设置淤泥泵,淤泥泵的进料端通过若干连接集料斗,集料斗连接在排泥口43下侧,直接抽出河水中的悬浮泥沙。
64.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65.运输车1移动到需要疏浚的河口处的河岸边,第二支撑腿13、第三支撑腿16和第一支撑腿11伸出,抵触在河岸上,保证运输车1稳定,转位电机25的输出轴通过转位传动链26,带动其中一个转位转轴27围绕液压升降基座9转动,动齿轮60围绕定齿轮59啮合转动,从而带动输料箱32转动移动角度,将输泥提升机4的进料斗30伸入河内,动齿轮60和定齿轮59啮合,锁定输料箱32的位置;
66.液压升降基座9可带动输泥提升机4升降,控制将输泥提升机4的进料斗30伸入河内的深度;
67.连接座40与连接头24连接,转动底座10带动安装底座18转动,第一调节杆20带动大臂19围绕铰接座23转动打开,两个第二调节杆21带动伸缩臂组22转动,进而调节连接头24的位置,将框架6吊起,转动底座10带动吊臂机构3转动,旋转至运输车1的一侧;
68.收合电动推杆58伸长,将靠近框架6的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展开,
再通过第一铰接架47将另一个第一曝气机构7的第一收纳曝气框44展开,然后将插合杆52插合在对应位置的插合管51内部,使得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水平放置;
69.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的第二收纳曝气框54,通过第二收纳曝气框54展开,然后限位插销限定第二收纳曝气框54的位置,使得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的第二收纳曝气框54将其与第一曝气机构7保持齐平;
70.转动底座10带动安装底座18转动,第一调节杆20带动大臂19围绕铰接座23转动打开,两个第二调节杆21带动伸缩臂组22转动,进而调节连接头24的位置,伸缩臂组22可伸缩调节长度,从而调节连接头24的位置,即调节框架6的位置,将框架6的插杆插合在进料加强板29上,保证其位置稳定;
71.此时,两个第一曝气机构7及两个第二曝气机构8位于河流上游,框架6和滤泥履带机构5位于河流下游;
72.疏浚时,第二调位电机55带动第二调位主管轴56转动,从而带动若干对称的第二曝气支管57的转动倾斜一定的角度,空压泵2将空气通过柔性气管注入第二调位主管轴56内部,进入第二曝气支管57,从若干曝气喷头49喷出,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将其喷射推入第一曝气机构7的上侧;
73.第一调位电机45带动第一调位主管轴46转动,从而带动若干对称的第一曝气支管48的转动倾斜一定的角度,空压泵2将空气通过柔性气管注入第一调位主管轴46内部,进入第一曝气支管48,从若干曝气喷头49喷出,含有泥沙的河水与水流方向配合,将其喷射推入框架6内部;
74.滤泥电机36的输出轴带动与该支座39对应的滤泥转轴38传动连接,从而两个滤泥转轴38与滤泥履带37配合,带动滤泥履带37转动,滤泥履带37可过滤泥沙和河水,河水通过滤泥履带37,泥沙过滤下落,落入排泥口43;
75.泥沙落入进料斗30内部,通过两个螺旋方向相反的提升绞龙3,向上输送泥沙,泥沙从柔性出料斗28导出,导入进料口12内部,进入滤水仓,经由滤水仓进行沥水,泥沙从出料口14输出,淤泥泵与出料口14配合,将泥沙抽出。
76.本装置可不使用输泥提升机4,直接在运输车1上设置淤泥泵,淤泥泵的进料端通过若干连接集料斗,集料斗连接在排泥口43下侧,直接抽出河水中的悬浮泥沙。
77.综上,通过第一曝气机构7和第二曝气机构8及空压泵2配合,实现对浮泥和河水进行推射,与水流方向配合,将浮泥和河水喷射推入框架6内部,快速进行过滤;
78.通过滤泥履带机构5和框架6配合,对浮泥和河水进行过滤,滤泥履带37将过滤的泥沙向下输送,落入排泥口43,进行收集;
79.通过输泥提升机4与液压升降基座9配合,可调节进料斗30的深度,同时可实现输泥提升机4的收放,方便输泥提升机4的收放使用;
80.通过吊臂机构3与框架6配合,方便实现框架6的收放使用,操作简单。
8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