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605164发布日期:2022-09-21 10:22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是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市政雨水系统有雨水收水口、雨水连接管、雨水检查井、雨水主管、雨水出水口组成,雨水检查井是市政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雨水连接管接收雨水收水口的雨水,一方面连接雨水主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雨水检查井一般有圆形、矩形、扇形等形式,圆形检查井一般适用于雨水主管直径在300mm~1000mm的情况,对应不同直径的管道采用不同型号的圆形检查井,一般直径600mm以下的管道采用直径1000mm的圆形检查井,直径800mm的管道采用直径1250mm的圆形检查井,直径1000mm的管道采用直径1500mm的圆形检查井。
3.现阶段雨水检查井一般采用砖砌或混凝土现浇,砖砌检查井强度低,施工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施工质量不稳定,施工效率低下,容易造成检查井下沉;现浇混凝土检查井需要现场绑扎钢筋,立模板,施工效率底下,施工质量同样也要受人为因素影响,施工质量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及其施工方法,雨水检查井兼具质量可靠与施工便捷的优点,提高雨水检查井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中:所述雨水检查井包括井圈井盖,所述井圈井盖底部设置有上井筒,所述上井筒底部设置下井室,所述下井室侧壁设置至少一个预留孔和至少一个主管孔。
5.优选的是,所述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中:所述井圈井盖和上井筒的直径相等,均为600mm~800mm;所述井圈井盖的高度为50~150mm,所述上井筒的高度为300~500mm。
6.优选的是,所述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中:所述下井室包括过渡盖板、侧板和底板,所述过渡盖板连接上井筒底部,所述侧板一端连接过渡盖板,所述侧板另一端连接底板。
7.优选的是,所述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中:所述过渡盖板的厚度为150~250mm,所述底板的厚度为150~250mm。
8.优选的是,所述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中:所述预留孔连接雨水口连接管,所述预留孔的孔径比雨水口连接管外径大40~60mm;所述主管孔连接雨水主管,所述主管孔的孔径比雨水主管外径大40~60mm;所述侧板的高度为雨水主管直径+500~700mm。
9.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雨水主管直径选择下井室的直径,然后根据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确定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s2.根据雨水主管的平面位置及覆土深度确定主管孔的开孔位置;s3.对每一个待安装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位置进行编号并确定预留孔和主管孔的开孔位置和标高后,进行工厂化预制,得到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s4.根据待安装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位置和规格,现场开挖基坑至基底,浇筑垫层,然后安装下井室及连接用橡胶圈,安装稳固并复测标高后,将上下游雨水主管插入主管孔,复核管道标高后,采用膨胀混凝土对雨水主管周边空隙进行填实;s5.安装下井室及与上井筒连接的橡胶圈,然后将雨水口连接管插入预留孔,采用膨胀混凝土对雨水口连接管周边空隙进行填实;s6.安装上井筒,将上井筒的企口与过渡盖板的企口对齐插入,靠上井筒的自重将橡胶圈挤压密实;s7.安装井圈井盖,将井圈井盖与上井筒连接,并复测标高后,对检查井周进行回填并夯实,最后实施路面结构。
10.优选的是, 所述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1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1400mm;所述步骤s1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h1=井盖井圈高度的高度h1+上井筒的高度h2+过渡盖板厚度d3+下井室高度h4,所述下井室高度=雨水主管管径d+ 500~700mm+底板厚度。
11.优选的是, 所述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中:所述雨水主管的开孔的中心距离检查底板的距离h3=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h1-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h3-雨水主管的管径d/2。
12.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采用混凝土预制代替砌筑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了雨水收水井的下沉,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及道路品质。
13.2. 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采用工厂化预制代替现场砌筑,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减少人为影响,确保质量的稳定性。
14.3. 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采用工厂化预制代替现场砌筑,极大地减少了现场的工人砌筑工作量,可以极大地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15.4. 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上井筒与下井室采用分段式预制,因管道覆土较浅,下井室整体高度不高,每一节段的重量不大,方便现场安装。
16.5. 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通过模数化的检查井总高度及定制化的主管开孔位置,既能最大化的发挥工厂预制化的优势,有效地节省模板数量,又能适应各种管道埋深的情况。
17.6.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通过合理的节段划分,并确定各部分的节段尺寸,有效解决了雨水连接管的接入问题。
18.7.本发明的雨水检查井,上井筒与下井室采用企口及橡胶圈的连接方式,有效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可有效避免雨水渗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a-a剖面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23.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其中:所述雨水检查井包括井圈井盖1,所述井圈井盖1底部设置有上井筒2,所述上井筒2底部设置下井室5,所述下井室5侧壁设置至少一个预留孔6和至少一个主管孔4。
24.其中:所述井圈井盖1和上井筒2的直径相等,均为600mm~800mm;所述井圈井盖1的高度为50~150mm,所述上井筒2的高度为300~500mm。
25.其中:所述下井室5包括过渡盖板3、侧板7和底板8,所述过渡盖板3连接上井筒2底部,所述侧板7一端连接过渡盖板3,所述侧板7另一端连接底板8。
26.其中:所述过渡盖板3的厚度为150~250mm,所述底板10的厚度为150~250mm。
27.其中:所述预留孔6连接雨水口连接管,所述预留孔8的孔径比雨水口连接管外径大40~60mm;所述主管孔6连接雨水主管,所述主管孔6的孔径比雨水主管外径大40~60mm;所述侧板7的高度为雨水主管直径+500~700mm。
28.过渡盖板3预留与上井筒2直径匹配的孔洞,过渡盖板3与上井筒2的连接形式为企口连接,下井室5和过渡盖板3通过企口两两搭接,所有企口处增设连接用橡胶圈保证连接的闭水性。
29.下井室5的预留孔6距离过渡盖板3底面100mm,安装时采用膨胀混凝土填实;主管孔4的开孔位置根据雨水管覆土深度确定,安装时采用膨胀混凝土填实。
30.井圈井盖1、上井筒2、过渡盖板3、下井室5均采用工厂预制,效率高、质量稳定可控,现场施工基本不需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施工效率可大大提高。
31.实施例2一种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雨水主管直径选择下井室5的直径,然后根据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确定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s2.根据雨水主管的平面位置及覆土深度确定主管孔4的开孔位置;s3.对每一个待安装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位置进行编号并确定预留孔6和主管孔4的开孔位置和标高后,进行工厂化预制,得到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s4.根据待安装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位置和规格,现场开挖基坑至基底,浇筑垫层,然后安装下井室5及连接用橡胶圈,安装稳固并复测标高后,将上下游雨水主管插入主管孔6,复核管道标高后,采用膨胀混凝土对雨水主管周边空隙进行填实;
s5.安装下井室5及与上井筒2连接的橡胶圈,然后将雨水口连接管插入预留孔6,采用膨胀混凝土对雨水口连接管周边空隙进行填实;s6.安装上井筒2,将上井筒2的企口与过渡盖板3的企口对齐插入,靠上井筒2的自重将橡胶圈挤压密实;s7.安装井圈井盖1,将井圈井盖1与上井筒2连接,并复测标高后,对检查井周进行回填并夯实,最后实施路面结构。
32.其中:所述步骤s1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1400mm;所述步骤s1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h1=井盖井圈高度1的高度h1+上井筒2的高度h2+过渡盖板3厚度d3+下井室5高度h4,所述下井室5的高度=雨水主管管径d+ 500~700mm+底板8厚度。
33.其中:所述雨水主管的开孔的中心距离检查底板8的距离h3=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h1-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h3-雨水主管的管径d/2。
34.下井室5采用多节拼装,其中下井室5从上往下第一节包括过渡盖板3、侧板7和底板8,过渡盖板3厚度一般取200mm,过渡盖板3预留与上井筒2直径匹配的孔洞,上井筒2与下井室5通过过渡盖板3连接,连接形式为企口连接,同时在企口处增设橡胶圈保证连接的闭水性;同时在下井室5的侧板7上预留预留孔6,预留孔6的开孔直径根据雨水口连接管直径确定,本次附图以300mm为例,为方便管道接入及现场高度、平面位置及接入角度微调,预留孔6直径比雨水口连接管外径大40~60mm,安装时采用膨胀混凝土填实,预留孔6距离过渡盖板3底面100mm,侧板7上设置主管孔4,为方便管道接入及现场高度、平面位置及接入角度微调,主管孔4直径比雨水主管外径大40~60mm,安装时采用膨胀混凝土填实,主管孔4的开孔位置根据雨水主管埋深确定,但距离下井室5顶面及底板均不小于100mm,下井室5高度为雨水主管管径d+500-700mm+底板厚度。
35.雨水检查井的总高度和雨水主管的开孔位置根据雨水主管的覆土深度及管径确定,本发明适用于管道覆土深度小于1400mm的情况,雨水检查井的总高h1=井盖井圈高度h1+上井筒高度h2+过渡盖板厚度d3+下井室5高度(雨水主管管径d+700mm+底板厚度)。
36.本发明的管道埋深较浅的装配式圆形雨水检查井,采用混凝土预制代替砌筑结构,结构强度更高,有效避免了雨水收水井的下沉,进一步提升行车安全性及道路品质;雨水检查井采用工厂化预制代替现场砌筑,可以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减少人为影响,确保质量的稳定性;雨水检查井采用工厂化预制代替现场砌筑,极大地减少了现场的工人砌筑工作量,可以极大地提升施工效率,缩短工期;上井筒与下井室采用分段式预制,因管道覆土较浅,下井室整体高度不高,每一节段的重量不大,方便现场安装;通过模数化的检查井总高度及定制化的雨水主管开孔位置,既能最大化的发挥工厂预制化的优势,有效地节省模板数量,又能适应各种管道埋深的情况;通过合理的节段划分,并确定各部分的节段尺寸,有效解决了雨水连接管的接入问题;上井筒与下井室采用企口及橡胶圈的连接方式,有效保证了连接的可靠性,可有效避免雨水渗漏。
37.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