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及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2250472发布日期:2022-11-19 01:11阅读:59来源:国知局
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及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抗滑桩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及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2.红层主要是指中生代以来即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古近系的湖相、河流相、河湖交替相或是山麓洪积相等陆相碎屑岩,多以夹层互层出现,从外表来看主要颜色为红色,而名山至天全一带地表水主要发育分布于红层地区,无大的厂矿,一般不受工业污染,水质良好,水化学类型简单,多属千重碳酸钙型水,其次为重碳酸钙钠型水及重碳酸钙镁型水,矿化度一般小于0.5mg/l,硬度10~18,ph值6.8~7.5。
3.针对该地区的抗滑桩,其桩孔在开挖前,先按照设计标高上调1m进行场地平整,场地确认交接后,进行抗滑桩施工,基本采用旋挖钻机辅以人工剔凿成孔,成孔后经检查孔径、孔深、垂直度等指标合格后立即安装钢筋笼并灌注混凝土,而基于红层软岩区的抗滑桩,尤其针对方形的抗滑桩,使用人工辅助越少,其安全性越高,但是旋挖钻机挖掘时,人工辅助剔凿孔壁凸出部分并清理孔底成渣,保证孔底无沉渣的步骤不可或缺,现有成孔过程方式如图1至图2的方案,除旋挖钻机进行挖掘后,剩余人工剔凿部分依然较多,进而容易导致成孔经济性差,综合钻进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及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所述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具有的尺寸保障性好、中间2.1米钻孔钻进效率较高、剩余人工剔凿部分少的效果。
5.第一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包括:
6.桩位测量:钻孔桩施工前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并与路基联测,形成闭合三角网后,精确测定钻孔桩位置,并测定、埋设护桩,以此保证位置的准确;
7.锁口、孔口护壁制作:为了安全及孔位锁定,钻孔前先根据测量定位进行锁口施工,确保孔口稳固,孔口下1米范围做好护壁,1米以下视地质情况施作护壁;
8.钻机安装:钻机就位后,调平机座,确保钻头中心与孔位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与孔位中心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调整钻架的垂直度使其满足要求,钻架、钻头等部位连接牢固、运转良好;
9.钻架安装:钻架安装稳定,钻机定位时采用细线挂重锤检测,保证钻头中心与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2厘米;
10.旋挖施工:开钻后,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孔内,对正桩位,开始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头提高不超过2米,钻进时,需要进行检孔,防止出现偏孔,钻孔作业对钻机、钻头、钢丝绳及卡具进行检查;
11.旋挖成孔:先在四周用1.2米钻头成4个孔,再在中间用2.1米钻头成1个孔。局部外
扩5厘米钻进,保障尺寸性,剩余部分人工剔凿;
12.岩层取样:当钻到岩层时,分层取渣样,在渣样袋中注明标高、尺寸、桩号和日期;
13.人工辅助:机械成孔后,安装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借助吊篮达到清理位置,打开相应需要剔凿的位置,使用风镐自上而下剔凿孔壁凸出部分并清理孔底成渣,保证孔底无沉渣;
14.成孔验收:采用检孔器对孔深、尺寸、孔位、垂直度进行检查;
15.吊装钢筋笼:每根桩钢筋笼自重重达10顿,钢筋笼采用孔外单根钢筋连接好,人工配合吊车单机根吊入孔内,人工下井逐一安装而成;
16.桩基声测管的安装:每根桩共布置6根声测管声测管,检查管壁是否有破损,接头处是否合格,确定声测管的分段长度,声测管的长度需要根据钢筋笼的分段长度进行确定,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否则无法对上下两节声测管进行连接;
17.灌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抽排孔内积水清除泥浆,桩身混凝土比桩顶设计标高应超灌30至50厘米,确保截除桩头后桩身混凝土质量;
18.处理桩头:桩头采用人工风镐的方式剔除,剔至桩顶标高或桩顶标高以下的均匀混凝土骨料处,针对低于设计标高的桩头应当采取高标号混凝土接桩。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钻机的机座用枕木垫实塞紧,保证固定平稳。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声测管出厂长度为12米、9米和3米,根据钢筋笼长度合理搭配声测管型号。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凝土浇筑采用天泵浇筑,震动棒振动的方式进行。
22.第二方面,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的人工辅助使用该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进行防护,包括:辅助架组件和吊篮组件。
23.所述辅助架组件包括支撑件、双层连接架、底板件、侧板件、分离式插销机构和吊绳件,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双层连接架四角的上下两侧,由所述支撑件和所述双层连接架组成基本框架,所述底板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基本框架两端的所述双层连接架,所述侧板件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同侧的所述侧板件之间通过门销锁定,所述分离式插销机构分别安装于所述双层连接架和所述底板件上,所述分离式插销机构能够将所述底板件上端固定于所述支撑件,所述分离式插销机构能够脱开所述底板件和所述支撑件的连接,所述吊绳件的两端分别挂接于所述底板件和所述支撑件,所述吊篮组件包括吊篮支架和吊篮,所述吊篮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基本框架顶端,所述吊篮上四角固定有牵引钢索,所述牵引钢索通过导向轮连接于提升机。
2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件包括主支撑杆和辅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和所述辅支撑杆固定插接于所述双层连接架内外层的四角。
2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双层连接架包括外层连接杆、外层固定套筒、内层固定套筒、内层连接杆、护板和挡板,所述外层固定套筒和所述外层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成外层框架,所述内层固定套筒和所述内层连接杆相互固定连接成内层框架,所述外层固定套筒和所述内层固定套筒相互固定连接,所述护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内层连接杆上下两侧,所述护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上侧,所述挡板能够挡住所述侧板件,所述侧板件通过所述门销锁定于所述挡板。
2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吊绳件包括第一挂环、支撑钢索和防脱吊钩,所述第一挂环和所述防脱吊钩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钢索两端,所述第一挂环套接于所述辅支撑杆,所述防脱吊钩挂接于所述底板件。
2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挂环,所述第一挂环套接于所述第二挂环,所述底板件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挂环,所述防脱吊钩挂接于所述第三挂环。
2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板件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穿绳孔,所述防脱吊钩能够通过所述穿绳孔挂接于所述第三挂环。
2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件包括底板、导绳环和解锁绳,所述导绳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底端的外壁,所述解锁绳上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内侧壁,所述解锁绳穿过所述导绳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过绳孔,所述分离式插销机构包括引导拔锁部、转动拔锁板和弹性插销锁,所述引导拔锁部设置于所述内层连接杆下侧的所述挡板外侧,所述引导拔锁部一侧穿过所述挡板后连接于所述解锁绳,所述转动拔锁板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板内侧壁,所述弹性插销锁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外侧,所述弹性插销锁端部能够将所述底板锁紧于所述辅支撑杆,所述弹性插销锁一侧穿过所述底板,所述弹性插销锁穿过所述底板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拔锁板,所述支撑钢索上设置有拉紧环,所述吊篮上固定连接有拉板绳,所述拉板绳穿过上层的所述过绳孔后,所述拉板绳固定连接于下层所述支撑钢索上的所述拉紧环。
3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导拔锁部包括缓冲套筒、第一压缩弹簧、支撑耳板、连杆、拔锁杆和施力杆,所述缓冲套筒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外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于所述缓冲套筒内,所述支撑耳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挡板外侧,所述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耳板,所述连杆一端分别滑动插接于所述缓冲套筒内部,所述缓冲套筒端部能够挡住所述连杆插入所述缓冲套筒内的一端,所述连杆分别压紧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两端,所述拔锁杆和所述施力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一侧,所述拔锁杆能够带动所述转动拔锁板上端,所述解锁绳穿过所述导绳环后固定于所述施力杆。
3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施力杆上固定连接有挂绳环,所述解锁绳穿过所述导绳环固定连接于所述挂绳环。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拔锁板包括板体和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内壁,所述板体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滑槽,所述弹性插销锁穿过所述底板一侧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所述拔锁杆能够带动所述板体上端。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插销锁包括锁套、滑动板、滑杆、限位板、第二压缩弹簧、锁舌和拨动杆,所述锁套和所述滑动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板体外壁,所述滑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滑动板,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一端,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套接于所述滑杆,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两端分别压紧于所述限位板和所述滑动板,所述锁舌固定连接于所述限位板一侧,所述锁舌滑动插接于所述锁套,所述锁舌能够锁紧于所述辅支撑杆,所述锁舌能够锁紧于所述内层连接杆,所述拨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杆远离所述限位板一端,所述拨动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拨动杆通过所述卡槽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
3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成孔方法,通过局部外扩5厘米钻进,并配合人工辅助,因人工较机械整体成孔,便于控制挖掘尺寸,进而提高尺寸的保障性,中间部分采用2.1米钻孔钻进,以此提高钻孔钻进的效率,而且剩余部分少,需要人工剔凿部分少,降低劳动强
度,成孔经济性好,安装有声测管用作检测通道及取代一部分钢筋截面,声测管还可作为桩底压浆的管道,声测管可作为事故桩缺陷冲洗与压浆处理的管道,这时需采取措施把需压浆的缺陷部位的管道打穿,并可通过声测管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3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3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37.图1是第一种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的示意图;
38.图2是第二种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的示意图;
3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的示意图;
40.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的桩基声测管安装的示意图;
41.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连接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4.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吊绳件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底板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分离式插销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1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引导拔锁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1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动拔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9.图1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弹性插销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0.图标:100-辅助架组件;110-支撑件;111-主支撑杆;112-辅支撑杆;120-双层连接架;121-外层连接杆;122-外层固定套筒;123-内层固定套筒;124-内层连接杆;125-护板;126-挡板;130-底板件;131-底板;132-导绳环;133-解锁绳;134-过绳孔;140-侧板件;141-侧板;142-穿绳孔;150-分离式插销机构;151-引导拔锁部;1511-缓冲套筒;1512-第一压缩弹簧;1513-支撑耳板;1514-连杆;1515-拔锁杆;1516-施力杆;1517-挂绳环;152-转动拔锁板;1521-板体;1522-转轴;1523-滑槽;153-弹性插销锁;1531-锁套;1532-滑动板;1533-滑杆;1534-限位板;1535-第二压缩弹簧;1536-锁舌;1537-拨动杆;1538-卡槽;160-吊绳件;161-第一挂环;162-支撑钢索;163-防脱吊钩;164-第二挂环;165-第三挂环;166-拉紧环;200-吊篮组件;210-吊篮支架;220-吊篮。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52.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3.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及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
54.请参阅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包括:
55.桩位测量:钻孔桩施工前采用全站仪进行精确测量,并与路基联测,形成闭合三角网后,精确测定钻孔桩位置,并测定、埋设护桩,以此保证位置的准确;
56.锁口、孔口护壁制作:为了安全及孔位锁定,钻孔前先根据测量定位进行锁口施工,确保孔口稳固,孔口下1米范围做好护壁,1米以下视地质情况施作护壁;
57.钻机安装:钻机就位后,调平机座,确保钻头中心与孔位中心在一条铅垂线上,与孔位中心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调整钻架的垂直度使其满足要求,钻架、钻头等部位连接牢固、运转良好;
58.钻机的机座用枕木垫实塞紧,保证固定平稳。
59.钻架安装:钻架安装稳定,钻机定位时采用细线挂重锤检测,保证钻头中心与孔位中心偏差不大于2厘米;
60.旋挖施工:开钻后,将钻机调平对准钻孔,把钻头吊起徐徐放入孔内,对正桩位,开始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严格控制钻头提高不超过2米,钻进时,需要进行检孔,防止出现偏孔,钻孔作业对钻机、钻头、钢丝绳及卡具进行检查;
61.旋挖成孔:先在四周用1.2米钻头成4个孔,再在中间用2.1米钻头成1个孔。局部外扩5厘米钻进,保障尺寸性,剩余部分人工剔凿;
62.岩层取样:当钻到岩层时,分层取渣样,在渣样袋中注明标高、尺寸、桩号和日期;
63.人工辅助:机械成孔后,安装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借助吊篮达到清理位置,打开相应需要剔凿的位置,使用风镐自上而下剔凿孔壁凸出部分并清理孔底成渣,保证孔底无沉渣;
64.成孔验收:采用检孔器对孔深、尺寸、孔位、垂直度进行检查;
65.吊装钢筋笼:每根桩钢筋笼自重重达10顿,钢筋笼采用孔外单根钢筋连接好,人工配合吊车单机根吊入孔内,人工下井逐一安装而成。
66.请参阅图4,桩基声测管的安装:每根桩共布置6根声测管声测管,检查管壁是否有破损,接头处是否合格,确定声测管的分段长度,声测管的长度需要根据钢筋笼的分段长度进行确定,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否则无法对上下两节声测管进行连接;
67.声测管出厂长度为12米、9米和3米,根据钢筋笼长度合理搭配声测管型号。
68.灌注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先抽排孔内积水清除泥浆,桩身混凝土比桩顶设计标高应超灌30至50厘米,确保截除桩头后桩身混凝土质量;
69.混凝土浇筑采用天泵浇筑,震动棒振动的方式进行。
70.处理桩头:桩头采用人工风镐的方式剔除,剔至桩顶标高或桩顶标高以下的均匀混凝土骨料处,针对低于设计标高的桩头应当采取高标号混凝土接桩。
71.上成孔方法,通过局部外扩5厘米钻进,并配合人工辅助,因人工较机械整体成孔,便于控制挖掘尺寸,进而提高尺寸的保障性,中间部分采用2.1米钻孔钻进,以此提高钻孔
钻进的效率,而且剩余部分少,需要人工剔凿部分少,降低劳动强度,成孔经济性好,安装有声测管用作检测通道及取代一部分钢筋截面,声测管还可作为桩底压浆的管道,声测管可作为事故桩缺陷冲洗与压浆处理的管道,这时需采取措施把需压浆的缺陷部位的管道打穿,并可通过声测管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72.请参阅图5至图13,相关技术中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过程中,在人工辅助成孔时,采用阶段式挖掘的方式进行剩余部分的人工剔凿(既旋挖机挖一段,人工辅助挖掘一段方式),以此减少桩孔坍塌对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在人工辅助剔凿的过程中,采用吊篮带动人员进行升降,再使用风镐剔凿剩余部分的方式,但是该种方式,人员裸露于桩孔内,如果桩孔坍塌依然会造成事故,影响人员的人身安全。
73.为此,发明人经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具体地,该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的人工辅助使用该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进行防护,包括:辅助架组件100和吊篮组件200。
74.请参阅图6,辅助架组件100包括支撑件110、双层连接架120、底板件130、侧板件140、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和吊绳件160,支撑件110固定连接于双层连接架120四角的上下两侧,由支撑件110和双层连接架120组成基本框架,底板件130转动连接于基本框架两端的双层连接架120,侧板件140分别转动连接于支撑件110,同侧的侧板件140之间通过门销锁定,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分别安装于双层连接架120和底板件130上,分离式插销机构150能够将底板件130上端固定于支撑件110,分离式插销机构150能够脱开底板件130和支撑件110的连接,吊绳件160的两端分别挂接于底板件130和支撑件110。
75.在本实施例中,吊篮组件200包括吊篮支架210和吊篮220,吊篮支架210固定连接于基本框架顶端,吊篮220上四角固定有牵引钢索,牵引钢索通过导向轮连接于提升机。使用时,人员通过吊篮220下到需要人工剔凿的位置,操作分离式插销机构150,解除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对底板件130的锁定,底板件130在重力作用下翻转落下,由两个底板件130相互叠起构成人员站立的支撑结构,吊绳件160形成防护型拉紧支撑底板件130,而双层连接架120能够支撑住分离式插销机构150,此时,人员可站立于支撑结构上,剔凿基本框架两端的剩余部分土壤,解除侧板件140上锁定的门销,解除吊绳件160,翻转打开侧板件140,吊绳件160穿过侧板件140再进行连接,此时人员可剔凿基本框架两侧的剩余部分土壤,人工操作区域的上方和下方,均有未打开的底板件130和侧板件140进行防护,即使遭遇坍塌底板件130和侧板件140可抵抗该部分土壤,减少坍塌对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
76.请参阅图7,支撑件110包括主支撑杆111和辅支撑杆112,主支撑杆111和辅支撑杆112固定插接于双层连接架120内外层的四角。基本框架采用主支撑杆111和辅支撑杆112双层支撑,提高基本框架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同时辅支撑杆112位于主支撑杆111内侧,减少辅支撑杆112接触外部土壤,影响底板件130和侧板件140翻转的情况发生。双层连接架120包括外层连接杆121、外层固定套筒122、内层固定套筒123、内层连接杆124、护板125和挡板126,外层固定套筒122和外层连接杆121相互固定连接成外层框架,内层固定套筒123和内层连接杆124相互固定连接成内层框架,外层固定套筒122和内层固定套筒123相互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支撑杆111螺纹连接于上层和下层的外层固定套筒122内,辅支撑杆112螺纹连接于上层和下层的内层固定套筒123内,便于基本框架的拼装。护板125固定连接于内层连接杆124上下两侧,护板125固定连接于挡板126上侧,挡板126能够挡
住侧板件140,侧板件140通过门销锁定于挡板126。侧板件140闭合时,挡板126挡住侧板件140,减少侧板件140向外翻转过度的情况发生,底板件130翻起时,内层连接杆124下侧的护板125能够挡住底板件130,限定底板件130翻起的位置,便于分离式插销机构150的锁定底板件130。
77.请参阅图8,吊绳件160包括第一挂环161、支撑钢索162和防脱吊钩163,第一挂环161和防脱吊钩163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钢索162两端,第一挂环161套接于辅支撑杆112,防脱吊钩163挂接于底板件130。辅支撑杆112上设置有第二挂环164,第一挂环161套接于第二挂环164,底板件130上固定连接有第三挂环165,防脱吊钩163挂接于第三挂环165。侧板件140包括侧板141,侧板141开设有穿绳孔142,防脱吊钩163能够通过穿绳孔142挂接于第三挂环165。侧板件140打开前,解除防脱吊钩163和第三挂环165的挂接,翻转打开侧板141,防脱吊钩163穿过穿绳孔142后重新挂接于第三挂环165,通过支撑钢索162可作为底板件130的拉紧绳系,以减少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因意外脱离双层连接架120,导致底板件130失去支撑的情况发生。
78.请参阅图9和图10,相关技术中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过程中,采用人工辅助装置防护人员,但是通过人员人力开启和关闭底板外力消耗较大,并且人员处于吊篮中,不便于进行操作,人员开启的过程中,吊篮会干涉底板和侧板141的开启,如何利用吊篮的牵引力控制底板的开合以及减少吊篮对底板和侧板141开启的影响成为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9.为解决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进一步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底板件130包括底板131、导绳环132和解锁绳133,导绳环132固定连接于底板131底端的外壁,解锁绳133上端固定连接于底板131内侧壁,解锁绳133穿过导绳环132,底板131上开设有过绳孔134,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包括引导拔锁部151、转动拔锁板152和弹性插销锁153,引导拔锁部151设置于内层连接杆124下侧的挡板126外侧,引导拔锁部151一侧穿过挡板126后连接于解锁绳133,转动拔锁板152下端转动连接于底板131内侧壁,弹性插销锁153固定连接于底板131外侧,弹性插销锁153端部能够将底板131锁紧于辅支撑杆112,弹性插销锁153一侧穿过底板131,弹性插销锁153穿过底板131一侧滑动连接于转动拔锁板152,支撑钢索162上设置有拉紧环166,吊篮220上固定连接有拉板绳,拉板绳穿过上层的过绳孔134后,拉板绳固定连接于下层支撑钢索162上的拉紧环166。当需要打开底板131时,人员通过吊篮220下到需要打开位置的上一层位置,人员拉动解锁绳133或者通过吊篮220上的拉板绳牵引解锁绳133,解锁绳133下端沿导绳环132滑动,解锁绳133下端拉动引导拔锁部151运动,引导拔锁部151推动转动拔锁板152上端,转动拔锁板152绕下端转动,转动拔锁板152牵引弹性插销锁153的端部缩回,解除弹性插销锁153对底板131的锁定,底板131可在重力作用下翻下,转动拔锁板152和弹性插销锁153脱离。弹性插销锁153的端部在弹力作用下弹出,弹性插销锁153的端部能够将底板131锁紧于辅支撑杆112,再配合支撑钢索162形成防护型拉紧支撑,通过底板131配合弹性插销锁153的支撑以及支撑钢索162的防护拉紧支撑,提高人员站立于底板131上的安全性,此时人员在上层便可控制下层的底板131展开,形成人员的支撑结构,人员再通过吊篮220落于底板131上,人员站立于支撑结构上,此时可升起吊篮220,再打开侧板141,减少吊篮220对底板131和侧板141打开的干涉,关闭底板131和侧板141时,先关闭侧板141,拉板绳穿过上层的过绳孔134后连接于拉紧环166,吊篮220升起,拉动拉板绳,拉板绳牵引拉紧环166,通过拉紧环166拉起底板131,利用吊篮220上升和下落提供底板131关闭的外力,减
少人员关闭,人力消耗较大的情况。
80.请参阅图11,引导拔锁部151包括缓冲套筒1511、第一压缩弹簧1512、支撑耳板1513、连杆1514、拔锁杆1515和施力杆1516,缓冲套筒1511固定连接于挡板126外侧,第一压缩弹簧1512设置于缓冲套筒1511内,支撑耳板1513固定连接于挡板126外侧,连杆1514滑动连接于支撑耳板1513,连杆1514一端分别滑动插接于缓冲套筒1511内部,缓冲套筒1511端部能够挡住连杆1514插入缓冲套筒1511内的一端,连杆1514分别压紧于第一压缩弹簧1512两端,拔锁杆1515和施力杆1516固定连接于连杆1514一侧,拔锁杆1515能够带动转动拔锁板152上端,解锁绳133穿过导绳环132后固定于施力杆1516。施力杆1516上固定连接有挂绳环1517,解锁绳133穿过导绳环132固定连接于挂绳环1517。解锁绳133通过挂绳环1517拉动施力杆1516,施力杆1516带动连杆1514向缓冲套筒1511内移动,连杆1514压紧第一压缩弹簧1512,连杆1514带动拔锁杆1515,拔锁杆1515拨动转动拔锁板152,松开解锁绳133,第一压缩弹簧1512推动连杆1514回复原位。
81.请参阅图12,转动拔锁板152包括板体1521和转轴1522,转轴1522固定连接于底板131内壁,板体1521下端转动连接于转轴1522,板体1521上开设有滑槽1523,弹性插销锁153穿过底板131一侧滑动连接于滑槽1523,拔锁杆1515能够带动板体1521上端。
82.请参阅图13,弹性插销锁153包括锁套1531、滑动板1532、滑杆1533、限位板1534、第二压缩弹簧1535、锁舌1536和拨动杆1537,锁套1531和滑动板1532固定连接于板体1521外壁,滑杆1533滑动连接于滑动板1532,限位板1534固定连接于滑杆1533一端,第二压缩弹簧1535套接于滑杆1533,第二压缩弹簧1535两端分别压紧于限位板1534和滑动板1532,锁舌1536固定连接于限位板1534一侧,锁舌1536滑动插接于锁套1531,锁舌1536能够锁紧于辅支撑杆112,锁舌1536能够锁紧于内层连接杆124,拨动杆1537固定连接于滑杆1533远离限位板1534一端,拨动杆1537上设置有卡槽1538,拨动杆1537通过卡槽1538滑动连接于滑槽1523。板体1521转动,板体1521带动拨动杆1537,拨动杆1537带动滑杆1533沿滑动板1532滑动,同时锁舌1536沿锁套1531滑动缩回,限位板1534随滑杆1533移动,限位板1534带动第二压缩弹簧1535压缩,第二压缩弹簧1535的弹力增加,板体1521和拔锁杆1515脱离后,锁舌1536在第二压缩弹簧1535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
83.具体的,该红层软岩区抗滑桩成孔方法及吊装式人工辅助装置的工作原理:上成孔方法,通过局部外扩5厘米钻进,并配合人工辅助,因人工较机械整体成孔,便于控制挖掘尺寸,进而提高尺寸的保障性,中间部分采用2.1米钻孔钻进,以此提高钻孔钻进的效率,而且剩余部分少,需要人工剔凿部分少,降低劳动强度,成孔经济性好,安装有声测管用作检测通道及取代一部分钢筋截面,声测管还可作为桩底压浆的管道,声测管可作为事故桩缺陷冲洗与压浆处理的管道,这时需采取措施把需压浆的缺陷部位的管道打穿,并可通过声测管进行超声波透射法检测。
84.使用时,人员通过吊篮220下到需要人工剔凿的位置,操作分离式插销机构150,解除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对底板件130的锁定,底板件130在重力作用下翻转落下,由两个底板件130相互叠起构成人员站立的支撑结构,支撑钢索162形成防护型拉紧支撑底板件130,而双层连接架120能够支撑住分离式插销机构150,此时,人员可站立于支撑结构上,剔凿基本框架两端的剩余部分土壤,解除防脱吊钩163和第三挂环165的挂接,翻转打开侧板141,防脱吊钩163穿过穿绳孔142后重新挂接于第三挂环165,通过支撑钢索162可作为底板件130
的拉紧绳系,以减少分离式插销机构150因意外脱离双层连接架120,导致底板件130失去支撑的情况发生,此时人员可剔凿基本框架两侧的剩余部分土壤,人工操作区域的上方和下方,均有未打开的底板件130和侧板件140进行防护,即使遭遇坍塌底板件130和侧板件140可抵抗该部分土壤,减少坍塌对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的情况发生,基本框架采用主支撑杆111和辅支撑杆112双层支撑,提高基本框架的整体强度,提高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同时辅支撑杆112位于主支撑杆111内侧,减少辅支撑杆112接触外部土壤,影响底板件130和侧板件140翻转的情况发生。
85.当需要打开底板131时,人员通过吊篮220下到需要打开位置的上一层位置,人员拉动解锁绳133或者通过吊篮220上的拉板绳牵引解锁绳133,解锁绳133下端沿导绳环132滑动,解锁绳133通过挂绳环1517拉动施力杆1516,施力杆1516带动连杆1514向缓冲套筒1511内移动,连杆1514压紧第一压缩弹簧1512,连杆1514带动拔锁杆1515,拔锁杆1515拨动板体1521,板体1521带动拨动杆1537,拨动杆1537带动滑杆1533沿滑动板1532滑动,同时锁舌1536沿锁套1531滑动缩回,限位板1534随滑杆1533移动,限位板1534带动第二压缩弹簧1535压缩,第二压缩弹簧1535的弹力增加,解除弹性插销锁153对底板131的锁定,底板131可在重力作用下翻下,板体1521和拔锁杆1515脱离后,锁舌1536在第二压缩弹簧1535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原位,弹性插销锁153的锁舌1536能够将底板131锁紧于辅支撑杆112,再配合支撑钢索162形成防护型拉紧支撑,通过底板131配合弹性插销锁153的支撑以及支撑钢索162的防护拉紧支撑,提高人员站立于底板131上的安全性,此时人员在上层便可控制下层的底板131展开,形成人员的支撑结构,松开解锁绳133,第一压缩弹簧1512推动连杆1514回复原位,人员再通过吊篮220落于底板131上,人员站立于支撑结构上,此时可升起吊篮220,再打开侧板141,减少吊篮220对底板131和侧板141打开的干涉,关闭底板131和侧板141时,先关闭侧板141,拉板绳穿过上层的过绳孔134后连接于拉紧环166,吊篮220升起,拉动拉板绳,拉板绳牵引拉紧环166,通过拉紧环166拉起底板131,利用吊篮220上升和下落提供底板131关闭的外力,减少人员关闭,人力消耗较大的情况。
86.需要说明的是,提升机具体的型号规格需根据该装置的实际规格等进行选型确定,具体选型计算方法采用本领域现有技术,故不再详细赘。
87.提升机的供电及其原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在此不予详细说明。
88.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