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单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0756发布日期:2022-11-03 09:01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海绵城市单元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海绵城市领域,尤其是涉及海绵城市单元系统。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绵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暴雨天气时,海绵城市能够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海绵城市是推动绿色建筑建设,智慧城市形成的创新表现。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52940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新型海绵城市系统,包括渗水单元,渗水单元包括铺设在地表的透水砖层及支撑透水砖层的渗蓄水托盘,渗蓄水托盘经过第一排水管与设置在渗水单元下方的蓄水单元相连通;蓄水单元包括在渗水单元下方铺设的雨水收集管与雨水收集管连接的蓄水池组,出水管与第二排水管并联连接至雨水回用管路,出水口与三通阀之间还设有管式过滤器。
4.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该新型海绵城市系统通过管式过滤器进行雨水的过滤,但是该管式过滤器不易清除自身内部的垃圾,使得蓄水单元内部存储的雨水由于垃圾污染而不适宜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蓄水单元内部存储的雨水由于垃圾污染而不适宜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海绵城市单元系统。
6.本技术提供的海绵城市单元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海绵城市单元系统,包括海绵城市单元系统,包括渗水单元、过滤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渗水单元包括滞留池以及埋设于所述滞留池的土层内部的渗透水管,所述渗透水管表面均匀密布有若干个渗透通孔;所述存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滞留池四周的边缘的集水存储井,所述集水存储井内侧与所述渗透水管端部的开口相连通;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集水存储井内部的滤水托盘,所述滤水托盘四周的外侧壁与所述集水存储井四周的内侧壁一一对应且相抵接,所述滤水托盘底部是由过滤铁网组合而成,所述滤水托盘底部穿设有若干根排水导管。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暴雨天气的雨水流向滞留池,渗透至滞留池土壤内部的雨水通过渗透通孔渗透至渗透水管内部,过剩的雨水通过渗透水管流入集水存储井内部。工作人员抽拉排水导管直至将滤水托盘拉出集水存储井,从而能够打捞出集水存储井内部的垃圾,改善了存储单元内部存储的雨水由于垃圾污染而不适宜使用的问题。
8.可选的,所述滤水托盘底面开设有若干个组装通孔,所述滤水托盘底面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排水导管与所述滤水托盘可拆卸的组装机构,所述组装机构包括通过所述组装通孔转动于所述滤水托盘底部的组装套筒以及同轴固定于所述排水导管周侧的组装圆环,所述组装圆环螺纹连接于所述组装套筒内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组装圆环和组装套筒螺纹连接,使得滤水托盘和排水导管可拆卸安装。当滤水托盘和排水导管其中一个受到损坏而需要维修或者更换,只需将滤水托盘和排水导管旋拧拆卸开来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降低了本技术的维护成本。
10.可选的,排水导管远离滤水托盘的端部合并成泄水主水管,所述集水存储井靠近顶部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用于使得所述泄水主水管处于所述集水存储井中心的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限位直板、分别水平垂直固定于所述限位直板两端的支撑直板以及转动于两个所述支撑直板之间的限位圆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限位机构的限位使得泄水主水管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移动于集水存储井的中心位置,以此实现滤水托盘滑移于集水存储井内部时,滤水托盘不易卡在集水存储井内侧壁。
12.可选的,所述支撑直板相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直板通槽,所述直板通槽为纵截面呈水平设置的长条形的通槽结构,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圆辊通过所述直板通槽穿设于两个所述支撑直板之间,两个所述支撑直板外侧设置有用于调节两个所述限位圆辊之间距离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于两个所述限位圆辊之间的拉伸弹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机构使得两个限位圆辊之间能够夹取粗细不同的泄水主水管,并且两根圆辊通过拉伸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能够夹紧泄水主水管从而尽量避免泄水主水管出现晃动现象。
14.可选的,所述集水存储井靠近顶部的开口位置设置有用于减少所述集水存储井内部水分蒸发的盖板机构,所述盖板机构包括铰接于所述集水存储井顶部的边缘位置的滤水井盖,所述滤水井盖四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滤水通槽,所述滤水井盖与所述集水存储井相结合的位置相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城市处于干旱季节时,滤水井盖能够减缓集水存储井内部的雨水由于城市气温的升高而蒸发的速度;同时集水存储井内侧仅通过滤水井盖的滤水通槽与外界相连通,集水存储井由于抽水机械不断地抽取过剩的雨水使得自身内部的气压逐渐减少,使得渗透水管内部产生虹吸从而能够更快地吸收土壤中过剩的雨水。
16.可选的,所述集水存储井侧壁设置有用于补充所述滞留池的土层内部水分的补水机构,所述补水机构包括穿设于所述集水存储井侧壁的若干个毛细棉线,所述毛细棉线一端穿设于所述集水存储井内部,所述毛细棉线另一端穿设于所述滞留池的土层内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城市处于干旱季节时,集水存储井内部存储的雨水可通过毛细棉线流向滞留池干涸的土壤内部,以此用于被滞留池内部的绿植的根茎所吸收来补充绿植所需要的水分。
18.可选的,滤水井盖远离自身铰接位置的侧壁开设有让位通槽,所述集水存储井顶部设置有用于尽量避免泄水主水管滑落至所述集水存储井内部的限制机构,所述限制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泄水主水管远离所述滤水托盘的端部的限位圆环,所述限位圆环抵接于所述集水存储井外侧壁,所述限位圆环外径大于所述让位通槽内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让位通槽和限位圆环以此尽量避免泄水主水管滑落至集水存储井内部,减少了工作人员需要打捞泄水主水管的不必要步骤。
20.可选的,若干根所述排水导管以所述滤水托盘中心为轴向等间距设置。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导管等间距设置,工作人员抽拉泄水主水管时,滤水
托盘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以此实现滤水托盘滑移于集水存储井内部时,滤水托盘不易卡在集水存储井内侧壁。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暴雨天气的雨水流向滞留池,渗透至滞留池土壤内部的雨水通过渗透通孔渗透至渗透水管内部,过剩的雨水通过渗透水管流入集水存储井内部。工作人员抽拉排水导管直至将滤水托盘拉出集水存储井,从而能够打捞出集水存储井内部的垃圾,改善了存储单元内部存储的雨水由于垃圾污染而不适宜使用的问题;2.通过组装圆环和组装套筒螺纹连接,使得滤水托盘和排水导管可拆卸安装。滤水托盘和排水导管其中一个受到损坏需要维修或更换,只需将滤水托盘和排水导管旋拧拆卸开来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降低了本技术的维护成本;3.由于限位机构的限位使得泄水主水管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移动于集水存储井的中心位置,滤水托盘滑移于集水存储井内部时,滤水托盘不易卡在集水存储井内侧壁。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去除滞留池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集水存储井的剖面示意图。
2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滤水托盘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3中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附图标记:11、渗水单元;12、过滤单元;13、存储单元;14、滞留池;15、渗透水管;16、渗透通孔;17、集水存储井;18、毛细棉线;19、滤水井盖;20、滤水托盘;21、滤水通槽;22、组装通孔;23、组装套筒;24、排水导管;25、组装圆环;26、外螺纹;27、内螺纹;28、泄水主水管;29、让位通槽;30、限位圆环;31、限位通槽;32、限位直杆;33、夹紧装置;34、限位直板;35、支撑直板;36、直板通孔;37、第一直杆;38、直板通槽;39、第二直杆;40、拉伸弹簧;41、限位圆辊;42、放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海绵城市单元系统。参照图1和图2,海绵城市单元系统包括渗水单元11、过滤单元12和存储单元13。渗水单元11包括滞留池14以及水平埋设于滞留池14的土层内部的渗透水管15,渗透水管15为形状呈十字型的空心水管结构。渗透水管15表面均匀密布有若干个渗透通孔16,以此实现滞留池14的土层内部的过剩雨水通过渗透通孔16流入渗透水管15。存储单元13包括分别设置于滞留池14四周的边缘的集水存储井17,集水存储井17为横截面呈矩形的井体结构。四个集水存储井17内侧与渗透水管15四个端部的开口一一对应且相连通,集水存储井17与渗透水管15相邻的两个侧壁均穿设有毛细棉线18,毛细棉线18位于集水存储井17各个侧壁均竖向设置有若干个。毛细棉线18一端穿设于集水存储井17内部,毛细棉线18另一端穿设于滞留池14的土层内部。
31.参照图2与图3,过滤单元12包括通过合页铰接于集水存储井17顶部的边缘位置的
滤水井盖19以及竖向滑移设置于集水存储井17内部的滤水托盘20。滤水井盖19为形状呈长方体的空心盒体结构,滤水井盖19四周的侧壁均开设有若干个滤水通槽21,滤水通槽21为纵截面呈竖直设置的长条形的通槽结构,滤水井盖19位于自身顶部设有开口。滤水托盘20四周的外侧壁与集水存储井17四周的内侧壁一一对应且相抵接,滤水托盘20底部是由过滤铁网组合而成。
32.参照图3与图4,滤水托盘20底面开设有组装通孔22,组装通孔22以滤水托盘20中心为轴向等间距开设有四个。滤水托盘20通过组装通孔22穿设有组装套筒23,滤水托盘20通过组装通孔22安装有轴承,轴承同轴安装于组装套筒23外周面,以此实现组装套筒23转动安装于滤水托盘20内部。滤水托盘20通过组装套筒23穿设有排水导管24,排水导管24靠近滤水托盘20的端部同轴固定有组装圆环25,组装圆环25外周面设有外螺纹26,组装套筒23内周面设有内螺纹27,内螺纹27与外螺纹26相配合,以此实现组装圆环25螺纹连接于组装套筒23内周面。
33.参照图2与图3,四个排水导管24远离滤水托盘20的端部合并成一根泄水主水管28,滤水井盖19远离自身铰接位置的侧壁开设有让位通槽29,让位通槽29贯穿滤水井盖19底部。泄水主水管28远离滤水托盘20的端部通过让位通槽29穿出集水存储井17,泄水主水管28远离滤水托盘20的端部固定有限位圆环30,并且限位圆环30抵接于集水存储井17外侧壁,限位圆环30外径大于让位通槽29内径,以此实现泄水主水管28通过限位圆环30的限制而不易滑落至集水存储井17内部。
34.参照图3与图5,集水存储井17顶部的侧壁开设有贯穿集水存储井17顶面的限位通槽31,集水存储井17外侧壁铰接有限位直杆32,限位直杆32远离自身铰接位置的端部通过限位通槽31穿设于集水存储井17内部并设置有用于夹紧泄水主水管28的夹紧装置33,夹紧装置33包括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于限位直杆32端部的限位直板34以及沿水平方向垂直固定于限位直板34背离限位直杆32的侧壁的支撑直板35,支撑直板35位于限位直板34两侧的端部均设置有一个,两个支撑直板35相对设置。两个支撑直板35相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直板通孔36,两个支撑直板35通过直板通孔36共同穿设有第一直杆37。
35.参照图3与图5,两个支撑直板35相靠近的侧壁均开设有直板通槽38,直板通槽38为纵截面呈水平设置的长条形的通槽结构。两个支撑直板35通过直板通槽38共同穿设有第二直杆39,以此实现第二直杆39通过直板通槽38滑移设置于两个支撑直板35之间。第一直杆37两端均通过直板通孔36穿出支撑直板35,第二直杆39两端均通过直板通槽38穿出支撑直板35,第一直杆37与第二直杆39两端的端部一一对应,第一直杆37端部与对应的第二直杆39端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40。第一直杆37与第二直杆39位于两个支撑直板35之间的周侧均同轴固定有限位圆辊41,两个限位圆辊41周侧均开设有一圈放线凹槽42,泄水主水管28通过放线凹槽42穿过两个限位圆辊41之间的位置,以此实现泄水主水管28竖直设置于集水存储井17中心的位置。
36.本技术实施例海绵城市单元系统的实施原理为:暴雨天气的雨水会冲刷着城市的每条街道,滞留池14相对于城市路面属于下凹区域,路面过剩的雨水会流向滞留池14所属区域。一部分雨水会通过毛细作用被滞留池14内部的土壤所吸收,另一部分雨水会被滞留池14内部的绿植的根茎所吸收。当滞留池14内部的土壤和种植的绿植吸收至饱和状态时,渗透至土壤内部的雨水通过渗透通孔16渗透至渗透水管15内部,过剩的雨水通过渗透水管
15流入集水存储井17内部。滞留池14表面未渗透的雨水通过滤水井盖19的滤水通槽21流向集水存储井17顶部的开口,过剩的雨水通过集水存储井17顶部的开口流入集水存储井17内部;与此同时,工作人员通过抽水机械安装于泄水主水管28远离集水存储井17的端部,以此实现抽水机械定点集中地抽取滞留池14内的雨水。集水存储井17内侧仅通过滤水井盖19的滤水通槽21与外界相连通,集水存储井17由于抽水机械不断地抽取过剩的雨水使得自身内部的气压逐渐减少,使得渗透水管15内部产生虹吸从而能够更快地吸收土壤中过剩的雨水。
37.城市处于干旱季节时,滤水井盖19能够减缓集水存储井17内部的雨水由于城市气温的升高而蒸发的速度。工人员通过抽水机械安装于泄水主水管28远离集水存储井17的端部,集水存储井17内部的雨水首先经过滤水托盘20的过滤流入集水存储井17底部,抽水机械通过泄水主水管28的抽取将过滤后的雨水抽取出来用于灌溉城市植被。工作人员打开铰接的滤水井盖19然后抽拉泄水主水管28,由于夹紧装置33的限位使得泄水主水管28竖直移动于集水存储井17的中心位置,以此实现滤水托盘20滑移于集水存储井17内部时,滤水托盘20不易卡在集水存储井17内侧壁。工作人员抽拉泄水主水管28直至将滤水托盘20拉出集水存储井17,从而能够打捞出集水存储井17内部的垃圾。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