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5226发布日期:2022-12-30 21:4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钻孔灌注桩+钢支撑支护是深基坑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支护方式,其利用内支撑可以平衡两侧围护桩所受到的侧压力,对于基坑两侧的地层对称性要求较高。但是,在实际的工程中,基坑两侧的地层经常出现差异较大的情况,在这种基坑中进行桩支护,会使支护结构受力不平衡,在该种地形上构筑建筑物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3.周创、李晓霖、李亚涛等人对地层不对称基坑的施工过程、受力特点进行了分析(周创,李晓霖,李亚涛.不对称桩撑支护深基坑受力特点及处理措施研究[j].山西建筑),比较了多种地层不对成基坑工程的处理措施后发现如下规律:一、在一侧存在深厚杂填土的不对称桩撑支护基坑中,杂填土一侧的围护桩水平位移、弯矩和地表沉降均远大于地层对称基坑的相应数值,在设计施工过程中,须对不对称基坑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以保证基坑的安全性;二、对基坑内杂填土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明显减小围护桩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但是对围护桩弯矩影响较小;三、对基坑外杂填土土体进行加固处理,可以明显地减小杂填土侧围护桩水平位移、弯矩和地表沉降,且随着加固范围的增大,杂填土侧的围护桩水平位移、弯矩和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其对侧围护桩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缓慢增大,存在一个合适的加固范围,可使得基坑呈现出较好的对称性;四、同时对基坑内外杂填土进行加固处理的效果与只加固基坑外杂填土效果相差不大。通过对上述规律的总结,得到了如下结论:一、对于两侧地层差异较大的不对称桩撑支护基坑,应对较差一侧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二、对较差一侧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时,可只加固基坑外部地层,通过计算选择合适的加固范围,可使得基坑受力、变形恢复一定的对称性。
[0004]
在需要在靠近基坑地形的位置上修建建筑物时,由于建筑物的自重,靠近基坑一侧的支护桩承受的侧压力较大,桩身的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围护桩弯矩均大于远离基坑一侧的支护桩。由于桩基础对支撑建筑物起主要作用,不能对桩基础进行打锚杆加固处理,如果这样操作将会削弱桩基础的支撑强度;而单独采用钻孔灌注桩或水泥搅拌桩作为支护桩时,会出现抗侧刚度不足以及支撑性差的问题。
[0005]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申请号为cn201721015597.2,名称为“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中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其将建筑物的自重通过混凝土底板传递给无粘结预应力锚索,该自重使得无粘结预应力锚索得到更高的锚固力,这一部分锚固力与支护桩共同结合起到支护作用,基于预应力原理使得该支护形式具有良好的自身结构性能。在该实用新型专利的基础上,申请号为cn202020688062.7,名称为“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又对前述实用新型专利的方案进行了改进,通过在基坑侧固定连接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固定夹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夹与支护桩固定连接,来提高对支护桩的固定效果。
[0006]
但是上述的专利技术中仅仅是通过锚索等来分散靠近支护桩一侧的压力,并没有对基坑侧的地层结构进行改善,在该基坑地形处进行建筑物构筑仍存在稳定性差的风险。为了使这一问题得到改善,本发明基于上述的对地层不对称基坑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能够对基坑地形处的建筑物支护进行加固。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包括基坑,在所述基坑外侧充填有加固层,在建筑物临近基坑一侧设置有支护桩,加固层和支护桩之间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
[0009]
支护桩的上端固定连接冠梁,冠梁远离基坑的一侧固定连接金属盖板,金属盖板远离基坑的一侧固定连接混凝土底板,混凝土底板的下端依次固定有承台和桩基础。
[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钢筋,且钢筋从基坑内侧插入至支护桩孔内,每个支护桩孔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钢筋。
[0011]
优选的,在基坑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加固层,加固层凝固后固定连接钢筋。
[0012]
优选的,在支护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支护桩凝固后固定连接钢筋。
[0013]
优选的,在基坑内侧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与基坑底壁贴合的第一支撑板和与基坑侧壁贴合的第二支撑板,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贴合面上均固定有插柱。
[0014]
优选的,在第二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供固定件穿过的通孔。
[0015]
优选的,所述金属盖板内中空且填充有弹性材料。
[0016]
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如下:
[0017]
第一步,确定场地坐标,包括混凝土底板和临近进坑的支护桩的坐标;
[0018]
第二步,采用钻孔的方式挖出支护桩孔,下入钢筋笼;
[0019]
第三步,从基坑内侧向支护桩孔内进行钻孔,钻孔后放入固定件,使固定件插入支护桩孔内;
[0020]
第四步,在基坑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固定层;
[0021]
第五步,向支护桩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支护桩的顶部预留钢筋,且该钢筋设置在冠梁内面对冠梁浇筑混凝土,使冠梁和支护桩固定。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3]
一、本发明通过对基坑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固定层,能够有效的提高该侧地层的稳定性,减小基坑侧土层对支护桩的侧压力,同时也能够防止基坑侧边变形;
[0024]
二、本发明通过固定件将支护桩与固定层进行连接,提高了支护桩的稳定性,而且施工方式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002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构筑方法的第一步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构筑方法的第二步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构筑方法的第三步示意图;
[0028]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构筑方法的第四步和第五步示意图;
[0029]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中:1-基坑,2-支护桩孔,3-固定件,4-支护桩,5-固定层,6-冠梁,7-金属盖板,8-混凝土底板,9-建筑体,10-承台,11-桩基础,12-第一支撑板,13-第二支撑板,14-插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1
[0033]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基坑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在所述基坑1外侧充填有加固层,在建筑物临近基坑1一侧设置有支护桩4,加固层和支护桩4之间通过固定件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3为钢筋,且钢筋从基坑1内侧插入至支护桩孔2内,每个支护桩孔2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钢筋。在基坑1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加固层,加固层凝固后固定连接钢筋。在支护桩孔2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4,支护桩4凝固后固定连接钢筋。该支护结构能够对基坑1侧的土层结构进行加固,能够有效的减小支护桩4的水平位移和地表沉降。
[0034]
支护桩4的上端固定连接冠梁6,冠梁6远离基坑1的一侧固定连接金属盖板7,金属盖板7内中空且填充有弹性材料,弹性材料为沥青麻丝混合物。金属盖板7远离基坑1的一侧固定连接混凝土底板8,混凝土底板8的下端依次固定有承台10和桩基础11,混凝土底板8的上端承载建筑体9,建筑体9与混凝土底板8固定连接。
[0035]
一种应用于基坑1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如下:
[0036]
第一步,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场地坐标,包括混凝土底板8和临近进坑的支护桩4的坐标;
[0037]
第二步,采用钻孔的方式挖出支护桩孔2,支护桩孔2采用分段挖土的方式,每段向下挖土1米,并分段构筑护壁,直至完成支护桩412的设计深度,下入钢筋笼;
[0038]
第三步,从基坑1内侧向支护桩孔2内进行钻孔,钻孔后放入固定件3,使固定件3插入支护桩孔2内,
[0039]
第四步,在基坑1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固定层5;
[0040]
第五步,向支护桩孔2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4,支护桩4的顶部预留钢筋,且该钢筋设置在冠梁6内面对冠梁6浇筑混凝土,使冠梁6和支护桩4固定。
[0041]
实施例2
[0042]
请参阅图5,一种应用于基坑1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包括基坑1,在所述基坑1外侧充填有加固层,在建筑物临近基坑1一侧设置有支护桩4,加固层和支护桩4之间通过固定件3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固定件3为钢筋,且钢筋从基坑1内侧插入至支护桩孔2内,每个支护桩孔2内从上至下设置有多个钢筋。在基坑1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加固层,加固层凝固后固定连接钢筋。在支护桩孔2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4,支护桩4凝固后固定连接钢筋。在基坑1内侧固定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与基坑1底壁贴合的第一支撑板12和与基
坑1侧壁贴合的第二支撑板13,在第一支撑板12和第二支撑板13的贴合面上均固定有插柱14。在第二支撑板13的表面开设有供固定件3穿过的通孔。
[0043]
该实施例中,一是对基坑1外侧采用注浆的方式形成加固层,二是采用支撑架对基坑1的内侧壁进行支护,能够进一步提高建筑物基坑1侧的地层稳定性。
[0044]
一种应用于基坑1地形的稳定型建筑物支护结构的构筑方法如下:
[0045]
第一步,进行测量放线,确定场地坐标,包括混凝土底板8和临近进坑的支护桩4的坐标,在对应的基坑1的内侧固定好支撑架;
[0046]
第二步,采用钻孔的方式挖出支护桩孔2,支护桩孔2采用分段挖土的方式,每段向下挖土1米,并分段构筑护壁,直至完成支护桩412的设计深度,下入钢筋笼;
[0047]
第三步,从基坑1内侧第二支撑板13表面的通孔处向支护桩孔2内进行钻孔,钻孔后放入固定件3,使固定件3插入支护桩孔2内,
[0048]
第四步,在基坑1外侧进行注浆,形成固定层5;
[0049]
第五步,向支护桩孔2内灌注混凝土,形成支护桩4,支护桩4的顶部预留钢筋,且该钢筋设置在冠梁6内面对冠梁6浇筑混凝土,使冠梁6和支护桩4固定。
[005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