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检查井砌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457871发布日期:2022-12-07 03:17阅读:789来源:国知局
模块式检查井砌筑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检查井砌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模块式检查井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市政工程中检查井施工基于传统粘土砖砌筑、混凝土浇筑也有了新的突破,其中之一就是模块式拼装。模块式检查井采用预制的模块砖进行砌筑,检查井包括方形的井室和圆形的井筒,而井筒则是井室与地面的竖向连接通道,井筒与井室之间设置有井室盖板,模块砖通过工厂化制作,可节约材料和劳动力,提高施工功效,并减少建筑垃圾排放。现有申请号为cn202011110680.4的顶管砖砌工作井逆作法施工方法,施工步骤包括:1)确定井壁厚度;2)测量、放线、定位;3)土方开挖;4)井室砌筑;5)井底施工;6)井室内侧护壁浇筑和7)井室回填;直到完成全部井室砌筑。对比文件中的砌筑工作需要专业的瓦工,并使用铅锤以及铅锤线用于瓦工在砌筑时作为参考,砌筑工作的专业性较强、而且生产效率不高,如何保证混凝土模块式检查井砌筑质量、便捷快速施工,已成为目前在建工程的棘手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快速施工并降低工种依赖度的模块式检查井砌筑方法。
4.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检查井砌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一个固定方框,固定方框内腔的尺寸与待砌筑的检查井井室尺寸相同,将固定方框放置在检查井井室待砌筑位置上,固定方框的高度与模块砖相同;步骤二:按井室的尺寸规划最下层模块砖所需的规格和摆放顺序,固定方框外壁上按规划贴有带模块砖规格的标识牌,固定方框外壁的底部且位于规划相邻的两个模块砖之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方框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外周焊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固定孔在固定方框内侧预留5-10mm;步骤三:工人通过标识牌选取模块砖,并在固定方框内壁相对应的位置对模块砖进行砌筑,螺纹杆的一端位于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底部;步骤四:将井室的模块砖砌筑一层后,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脱离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再将螺纹杆作为扶手将固定方框沿轴线翻转并放置到上一层,再次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穿过固定孔在固定方框内侧预留5-10mm,并搭在下一层已砌好的模块砖上,使上下相邻的模块砖之间交错设置;步骤五:重复第四步操作,直至将井室砌筑完成,并在井室顶部加装井室盖板,井室上预留管道连接口;步骤六:制作一个固定圆框,固定圆框内腔的尺寸与待砌筑的检查井井筒尺寸相同,将固定圆框放置在检查井井筒待砌筑位置上,固定圆框的高度与模块砖相同;
步骤七:按井筒的尺寸规划最下层模块砖所需的规格和摆放顺序,固定圆框外壁上按规划贴有带模块砖规格的标识牌,固定圆框外壁的底部且位于规划相邻的两个模块砖之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圆框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外周焊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固定孔在固定圆框内侧预留5-10mm;步骤八:工人通过标识牌选取模块砖,并在固定圆框内壁相对应的位置对模块砖进行砌筑,螺纹杆的一端位于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底部;步骤九:将井筒的模块砖砌筑一层后,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脱离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再将螺纹杆作为扶手将固定圆框水平旋转并抬升至上一层,使上下相邻的模块砖之间交错设置,再次旋转螺纹杆使螺纹杆穿过固定孔在固定圆框内侧预留5-10mm,并搭在下一层的模块砖之上;步骤十:重复第九步操作,直至井筒砌筑完成。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将固定方框和固定圆框作为外侧框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标识牌清楚了解的需要取用的模块砖规格和模块砖应该摆放的位置,通过预留的螺纹杆更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模块砖摆放错误,对工种的依赖降低,使用本砌筑方法更加简便,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及外观质量,进而节约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固定方框外侧的四个直角上均固定有角码。
附图说明
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方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方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圆框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圆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固定方框1、固定螺母2、螺纹杆3、标识牌4、角码5、固定圆框6。
具体实施方式
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9.一种模块式检查井砌筑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制作一个固定方框1,固定方框1内腔的尺寸与待砌筑的检查井井室尺寸相同,将固定方框1放置在检查井井室待砌筑位置上,固定方框1的高度与模块砖相同。
10.步骤二:按井室的尺寸规划最下层模块砖所需的规格和摆放顺序,固定方框1外壁上按规划贴有带模块砖规格的标识牌4,固定方框1外壁的底部且位于规划相邻的两个模块砖之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方框1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外周焊接有固定螺母2,固定螺母2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穿过固定孔在固定方框1内侧预留5-10mm。
11.步骤三:工人通过标识牌4选取模块砖,并在固定方框1内壁相对应的位置对模块砖进行砌筑,螺纹杆3的一端位于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底部。
12.步骤四:将井室的模块砖砌筑一层后,旋转螺纹杆3使螺纹杆3脱离相邻模块砖之
间的缝隙,再将螺纹杆3作为扶手将固定方框1沿轴线翻转并放置到上一层,再次旋转螺纹杆3使螺纹杆3穿过固定孔在固定方框1内侧预留5-10mm,并搭在下一层已砌好的模块砖上,使上下相邻的模块砖之间交错设置。
13.步骤五:重复第四步操作,直至将井室砌筑完成,并在井室顶部加装井室盖板。
14.步骤六:制作一个固定圆框6,固定圆框6内腔的尺寸与待砌筑的检查井井筒尺寸相同,将固定圆框6放置在检查井井筒待砌筑位置上,固定圆框6的高度与模块砖相同。
15.步骤七:按井筒的尺寸规划最下层模块砖所需的规格和摆放顺序,固定圆框6外壁上按规划贴有带模块砖规格的标识牌4,固定圆框6外壁的底部且位于规划相邻的两个模块砖之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圆框6外壁上且位于固定孔外周焊接有固定螺母2,固定螺母2中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穿过固定孔在固定圆框6内侧预留5-10mm。
16.步骤八:工人通过标识牌4选取模块砖,并在固定圆框6内壁相对应的位置对模块砖进行砌筑,螺纹杆3的一端位于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底部。
17.步骤九:将井筒的模块砖砌筑一层后,旋转螺纹杆3使螺纹杆3脱离相邻模块砖之间的缝隙,再将螺纹杆3作为扶手将固定圆框6水平旋转并抬升至上一层,使上下相邻的模块砖之间交错设置,再次旋转螺纹杆3使螺纹杆3穿过固定孔在固定圆框6内侧预留5-10mm,并搭在下一层的模块砖之上。
18.步骤十:重复第九步操作,直至井筒砌筑完成。
19.固定方框1外侧的四个直角上均固定有角码5,角码5呈l型并分为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和竖直段分别与两个直角边相固定,通过角码对固定方框1进行加固。
20.在砌筑时螺纹杆3在内侧预留5-10mm,预留的杆体较短,不会对砌筑造成影响,但是能够保证将固定方框1和固定圆框6卡在下一层的模块砖上,并让施工人员清楚模块砖应该摆放的位置,防止将模块砖摆放错位。
21.将固定方框和固定圆框作为外侧框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标识牌清楚了解的需要取用的模块砖规格和模块砖应该摆放的位置,通过预留的螺纹杆更能够进一步的避免模块砖摆放错误,对工种的依赖降低,使用本砌筑方法更加简便,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及外观质量,进而节约成本,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