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83217发布日期:2023-01-12 21:04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在开挖不深时,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在开挖较深时,需要设置基坑支护结构,以防护外侧土层坍入。
3.基坑支护结构一般采用支护桩加内支撑体系,内支撑目前有现浇混凝土支撑和钢管支撑两种主要形式。现浇混凝土支撑具备较强的空间连接刚度,能使整个基坑的受力面形成空间整体效应,结构变形小,可有效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但是现浇混凝土支撑施工的工序繁多,包括垫层、立膜、浇捣以及养护等步骤,耗时较长,严重制约建设速度。钢管支撑虽然能够加快施工速度,但是钢管支撑一般都是采用铰接连接,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基坑存在变形过大的风险。
4.因此,目前的基坑支护结构存在不能很好兼顾支护结构强度和施工速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目前的基坑支护结构在支护强度和施工速度二者之间不能兼顾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支护桩,所述若干支护桩规律围设在基坑内部的四周,且所述支护桩竖直插入基坑底部土体;冠梁,所述冠梁连接设置在若干支护桩的顶端;若干支护横梁,所述支护横梁位于基坑的上方;若干转接件,一部分所述转接件连接在相邻支护横梁之间,且用于将相邻的支护横梁连接固定;剩余部分所述转接件和冠梁固定连接,且用于将边缘处支护横梁的一端和所述冠梁连接固定;所述支护横梁为预制混凝土梁,所述转接件为预制钢构件,所述若干支护横梁和若干转接件组合后成井字型布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桩、冠梁以及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组合成的井字型内撑结构提高了基坑支护的结构强度;支护横梁和转接件为预制结构、装配组装的设置提高了支撑结构施工速度,从而对基坑支护的结构强度和施工速度二者起到了兼顾作用,且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的装配在使用完成后,还可进行拆除回收使用,提高了利用率。
8.可选的,所述支护横梁的两端各外凸伸出有连接块,所述转接件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容纳槽,所述连接块对应嵌入安装在第一容纳槽中。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的安装时,连接块对应嵌入在第一
容纳槽中,起到支护横梁和转接件之间的连接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10.可选的,所述支护横梁的主体和连接块的过渡处设置为弧形过渡,所述转接件上第一容纳槽的槽口处匹配设置为圆角过渡。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过渡的设置避免了支护横梁的主体和连接块之间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和耐用程度,为基坑支护的结构强度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12.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端部外凸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两侧对称固接有限位块;所述转接件上第一容纳槽的槽底对应开设有通过槽,所述通过槽仅容许所述限位柱和限位块以一个方向穿过,所述通过槽的槽底还连通有第二容纳槽,所述限位块在穿过所述通过槽后,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中;所述支护横梁的外侧固接有旋转把手。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柱和限位块对应穿过通过槽之后,旋转支护横梁,连接块位于第二容纳槽中,且被通过槽限制,从而对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的连接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支护横梁发生主轴向窜动,提高内支撑体系的连接稳固性。
14.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内定位孔,所述转接件的第一容纳槽处开设有外定位孔,所述内定位孔和外定位孔的轴线重合时,在孔内嵌入插设有定位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横梁和转接件限位安装完成之后,支护横梁上的内定位孔和转接件的外定位孔轴线重合,随后将定位杆嵌入孔中,对支护横梁的转动起到限制作用,进一步提高内支撑体系的连接稳固强度。
16.可选的,所述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轴线重合时,二者组合形成的孔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过渡的缩口状结构,所述定位杆设置有两件,且两件定位杆分别为圆台结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定位孔和内定位孔组合后,结构设置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过渡的缩口状,且定位杆设置为圆台结构,两件定位杆分别从支护横梁的上下两端进行安装,缩口状的设置方便定位杆嵌入,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装配效率。
18.可选的,所述支护横梁上套设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位于所述支护横梁和所述转接件的交接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组装连接好之后,拨动支撑套,使支撑套将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的连接处进行包覆支撑,从而提高内撑结构的连接稳定性。
20.可选的,所述支撑套和所述支护横梁通过螺栓连接锁紧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套和支护横梁锁紧固定,进一步提高了内支撑体系的结构强度,且螺栓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加快了施工效果。
22.可选的,所述基坑内竖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和所述转接件的底端固定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对转接件起到底部支撑作用,大大加强了内支撑体系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由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组装成的井字型结构的安装可靠性。
24.可选的,所述支撑柱选用预制钢格构柱。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制钢格构柱由外部工厂统一预制而成,减少了现场施工需要的加工时间,在保证结构稳固支撑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施工效率。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支护桩、冠梁、支护横梁以及转接件,支护桩、冠梁以及支护横梁和转
接件组合成的井字型内撑结构提高了基坑支护的结构强度;支护横梁和转接件为预制结构、装配组装的设置提高了支撑结构施工速度,从而对基坑支护的结构强度和施工速度二者起到了兼顾作用。
27.2.通过设置连接块、第一容纳槽,在支护横梁和转接件的安装时,连接块对应嵌入在第一容纳槽中,起到支护横梁和转接件之间的连接支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提高了施工效率。
28.3.通过设置预制钢格构柱结构的支撑柱,支撑柱对转接件起到底部支撑作用,大大加强了内支撑体系的结构强度,且预制钢格构柱由外部工厂统一预制而成,减少了现场施工需要的加工时间,在保证结构稳固支撑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护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护横梁和转接件配合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1、支护桩;2、冠梁;3、支护横梁;31、连接块;32、限位柱;33、限位块;34、旋转把手;35、内定位孔;4、转接件;41、第一容纳槽;42、通过槽;43、第二容纳槽;44、外定位孔;5、支撑柱;6、定位杆;7、支撑套。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支撑结构,参照图1,包括设置在基坑内的支护桩1、冠梁2、支护横梁3、转接件4以及支撑柱5,支护桩1设置有若干件,若干件支护桩1沿基坑的四周规律围设。支护桩1竖直设置,一端插入至基坑底部的土体中;冠梁2为混凝土现浇连续梁结构,冠梁2固定在支护桩1的另一端上,且将若干件支护桩1连为一体;支护横梁3和转接件4组合成位于基坑上方的井字型内撑结构,从而提高支撑结构的强度。
33.参照图1,支护横梁3设置有若干件,若干件支护横梁3通过转接件4相互装配连接,转接件4同样设置有若干件,且转接件4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转接件4将相邻的支护横梁3连接固定,剩余部分的转接件4固定设置在冠梁2内,且将内撑结构边缘处的支护横梁3和冠梁2连接固定。
34.参照图2,支护横梁3为预制混凝土梁,支护横梁3的主体为长条状矩形梁,支护横梁3的主体两端各外凸伸出有连接块31,连接块31为圆柱形承重结构,连接块31和支护横梁3的过渡处设置为弧形过渡,以避免应力集中现象。连接块31的端部外凸设置有限位柱32,限位柱32的两侧对称固接设置有两件限位块33。
35.参照图3,转接件4为预制钢构件,且对应支护横梁3设置,转接件4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41,第一容纳槽41和连接块31匹配设置,第一容纳槽41的槽口处对应设置为圆角过渡结构;第一容纳槽41的槽底开设有通过槽42,通过槽42的开口仅容许限位柱32和限位块33以一个方向穿过;通过槽42的槽底还连通设置有第二容纳槽43,第二容纳槽43对应限位块33匹配设置。
36.参照图4,支护横梁3和转接件4装配时,支护横梁3的一端对应插入转接件4中,限位柱32和限位块33依次穿过第一容纳槽41和通过槽42,最终位于第二容纳槽43中,连接块31对应嵌入在第一容纳槽41中,支护横梁3和转接件4的端面抵接;随后将支护横梁3转动90度,限位块33不能从通过槽42中拔出,从而起到限位作用。为了方便支护横梁3转动,支护横梁3的外侧固接有旋转把手34,以提供受力支点。
37.参照图2和图4,支护横梁3的连接块31上开设有内定位孔35。参照图3和图4,转接件4上开设有贯穿至第一容纳槽41处的外定位孔44。支护横梁3和转接件4在组装限位后,内定位孔35和外定位孔44轴线重合,且二者组合形成的孔为由两端向中间逐渐过渡的缩口状结构。二者轴线重合后,孔内穿设嵌入定位杆6,定位杆6为圆台结构,且定位杆6设置有两件,分别从转接件4的上下两端嵌入安装在外定位孔44和内定位孔35中。
38.参照图4,支护横梁3上套设有支撑套7,在定位杆6装入外定位孔44和内定位孔35之后,拨动支撑套7至支护横梁3和连接块31的交接处,支撑套7通过螺栓连接锁紧在支护横梁3上。定位杆6上开设有居中通孔,支撑套7通过螺栓连接和定位杆6锁紧连接。
39.本技术中位于基坑中间范围的每件转接件4的四周侧面皆对接有一件支护横梁3,形成井字型内撑结构;位于基坑边缘范围的转接件4固接在冠梁2内,仅有一端侧面和处于内撑边缘侧的支护横梁3连接固定。
40.参照图1,基坑内还竖直设置有支撑柱5,支撑柱5选用预制刚格构柱,支撑柱5的一端固定穿设在基坑的底部,支撑柱5的另一端和转接件4的底端固定连接,从而起到加强稳固的作用。
41.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基坑进行支护时,若干支护桩1围设排列在基坑的四周,冠梁2将支护桩1连接为整体,若干支护横梁3和部分转接件4组装连接为井字型内撑结构,支撑柱5对转接件4起到固定支撑作用;剩余部分的转接件4将内撑结构和冠梁2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基坑支撑结构。本技术井字型内撑结构可以逐一吊装支护横梁3和转接件4完成组装,也可以装配好后整体吊装,以加快施工效率。
4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