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548982发布日期:2023-03-22 10:22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消防给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增压稳压设备由气压罐、水泵、控制柜、控制仪表、管道附件等组成的,其泵身由电机和泵两部分组成,消防增压系列是水泵行业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8s205等设计以及制造的消防专用的增压稳压设备,泵结构包括泵体、叶轮、泵盖以及机械密封等部件,泵和电机同轴。
3.现有的增压稳压设备在移动时,一般通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搬动,该移动方式,操作较为繁琐,提高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具备一定的危险性。比如,设备很重,人工搬运容易操作失误砸伤脚。同时,增压稳压设备在调试运行时,由于设备机械振动大,如设备固定不好,容易发生设备倾覆而造成其他事故的发生。
4.同时,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在进行安装施工时,常用单台增压稳压设备进行系统调试和适配,以适配合适的增压稳压设备,适配和调试合格后再正式安装定型后的设备,由于调试设备资源紧张,常常出现一台调试用增压稳压设备在不用工地和不同系统间调配调试问题,要求这样的调试用单台增压稳压设备可以移动并可以固定安装,设备调试运行时不易发生振动和晃动,并且可以运行调试时对地面的载荷压力最大、运行平稳、安全性好。为了适应这些应用场景需求和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故而提出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具备便捷移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搬运操作不安全的问题,也适应了应用场景的需求:要求单台调试用增压稳压设备在不用工地和不同系统间调配调试,要求这样的调试用单台增压稳压设备可以移动并可以固定安装,调试运行时不易发生振动和晃动,并且可以运行调试时对地面的载荷压力最大、运行平稳、安全性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包括底仓,所述底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增压稳压设备本体,所述底仓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
7.所述底仓的内部放置有连接板,所述第一螺杆贯穿连接板,所述底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立板,所述连接板位于两个立板之间,两个所述立板相对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轨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滑块分别与连接板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四周分别处置固定有连接杆,四个所述连接杆的底面均安装有移动轮,所述底仓的底面四周分
别开设有供四个移动轮穿过的让位槽。
8.所述底仓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一螺杆旋转。
9.所述底仓上设有支撑组件,用以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进行支撑。
10.进一步,所述底仓的形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与两个立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轨的底面均与底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四个所述连接杆以第一螺杆为中心呈等角度等距分布。
11.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右侧立板的右侧面上,所述底仓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所述第一螺杆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位于右侧的所述立板的右侧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一端垂直贯穿并延伸至左侧支撑板右侧面处的转杆,所述转杆还贯穿右侧支撑板,所述转杆的外周壁套装有蜗杆,所述第一螺杆的外周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所述转杆的外周壁固定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啮合的从动锥齿轮,位于左侧的所述立板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
12.进一步,所述转杆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蜗杆位于蜗轮的背面,两个所述支撑板以第一螺杆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
13.进一步,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数量为四个的第一铰接架,四个所述第一铰接架呈两两分布分别固定连接在底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四个所述第一铰接架均铰接有支撑杆,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均活动连接有一端垂直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二螺杆,四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架,四个所述第二铰接架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上开有设备地基地脚螺栓固定孔。
14.进一步,四个所述支撑杆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四个所述第二螺杆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15.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的使用方法:
16.1)启动: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主动锥齿轮6和从动锥齿轮7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一螺杆13旋转,进而通过第一螺杆13和连接板18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滑轨16和滑块17之间的滑动连接,使连接板18移动。
17.2)移动: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移动轮19向下移动,穿过让位槽21和地面贴合,对底仓2进行顶动,进而推动底仓2通过移动轮19的作用下,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1进行移动。
18.3)支撑、定位、固定:转动接触板24,通过第二螺杆22和支撑杆4之间的螺纹连接,使第二螺杆22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铰接架3和第二铰接架23的作用下,使支撑杆4翻转,接触板24和地面贴合,对底仓2进行支撑,设备地脚螺栓及螺母通过接触板24上固定孔进行位置固定。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通过移动轮的作用下,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进行移动,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通过第一螺杆和连接板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移动轮上下移动,使增压稳压设备
在安装时,更加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支撑杆和第二螺杆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接触板移动,进而对底仓进行支撑,设备地脚螺栓及螺母通过接触板24上固定孔进行位置固定,这样设备调试运行时不易发生振动和晃动,提高增压稳压设备本体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
21.(2)接触板24上设地脚螺栓孔便于设备安装定位与固定,定位安装后可以顺利运行调试,底仓2底面和接触板24共同支撑装置的运行载荷,并且载荷最大。这样的定位安装、运行载荷效果最好。如果设备需要移动不同的位置进行使用时,接触板24可以被收起,而移动轮19可以放下,这样解决了一台设备在不同工地和系统中的转换空间调配、调试使用问题。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结构中底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图1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25.图中:1增压稳压设备本体、2底仓、3第一铰接架、4支撑杆、5驱动电机、6主动锥齿轮、7从动锥齿轮、8立板、9转杆、10支撑板、11蜗杆、12蜗轮、13第一螺杆、14蓄电池、15限位板、16滑轨、17滑块、18连接板、19移动轮、20连接杆、21让位槽、22第二螺杆、23第二铰接架、24接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底仓2,底仓2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增压稳压设备本体1,底仓2的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第一螺杆13。
28.底仓2的内部放置有连接板18,第一螺杆13贯穿连接板18,底仓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立板8,连接板18位于两个立板8之间,两个立板8相对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6,两个滑轨16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7,两个滑轨16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5,两个滑块17分别与连接板18的左侧面以及右侧面固定连接,连接板18的底面四周分别处置固定有连接杆20,四个连接杆20的底面均安装有移动轮19,底仓2的底面四周分别开设有供四个移动轮19穿过的让位槽21。
29.底仓2的内部设有驱动机构,用以驱动第一螺杆13旋转。
30.底仓2上设有支撑组件,用以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1进行支撑。
31.其中,底仓2的形状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两个限位板15分别与两个立板8固定连接,两个滑轨16的底面均与底仓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连接板18的顶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杆13和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四个连接杆20以第一螺杆13为中心呈等角度等距分布。
32.具体的,第一螺杆13旋转,通过第一螺杆13和连接板18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连接
板18旋转,通过滑轨16和滑块17之间的滑动连接,对连接板18进行限制,使连接板18向下移动,通过限位板15的作用下,对滑块17进行限制,尽量避免滑块17脱离滑轨16,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移动轮19向下移动,移动轮19穿过让位槽21,移动轮19和地面贴合,对底仓2进行顶动,当底仓2处于悬空状态时,推动底仓2,通过移动轮19的作用下,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1进行移动。
33.本实施案例中,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固定安装在右侧立板8的右侧面上,底仓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支撑板10,第一螺杆13位于两个支撑板10之间,位于右的立板8的右侧面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一端垂直贯穿并延伸至左侧支撑板10右侧面处的转杆9,转杆9还贯穿右侧支撑板10,转杆9的外周壁套装有蜗杆11,第一螺杆10的外周壁上固定安装有与蜗杆11啮合的蜗轮12,通过蜗轮12和蜗杆11之间的啮合,提高第一螺杆10的稳定性,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锥齿轮6,转杆9的外周壁固定安装有与主动锥齿轮6啮合的从动锥齿轮7,位于左侧的立板8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4。
34.其中,转杆9通过两个轴承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0转动连接,蜗杆11位于两个支撑板10之间,蜗杆11位于蜗轮12的背面,两个支撑板10以第一螺杆13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分布。
35.需要说明的是,蓄电池14为现有技术中公众所知的常规装置,文中对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再进行赘述。
36.具体的,通过蓄电池14的作用下,对驱动电机5提供电源,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锥齿轮6旋转,通过主动锥齿轮6和从动锥齿轮7之间的啮合带动转杆9旋转,转杆9带动蜗杆11旋转,通过蜗杆11和蜗轮12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一螺杆13旋转。
37.本实施案例中,支撑组件包括数量为四个的第一铰接架3,四个第一铰接架3呈两两分布分别固定连接在底仓2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四个第一铰接架3均铰接有支撑杆4,四个支撑杆4的底面均活动连接有一端垂直贯穿并延伸至其内部的第二螺杆22,四个第二螺杆22的底端均铰接有第二铰接架23,四个第二铰接架2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板24,接触板24上开有设备地基地脚螺栓固定孔。
38.其中,四个支撑杆4的底面均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四个第二螺杆22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39.具体的,转动接触板24,通过第二螺杆22和支撑杆4之间的螺纹连接,使第二螺杆22向下移动,拉动第一铰接架3,使支撑杆4翻转,通过第二铰接架23的作用下,使接触板24和地面处于平行状态,当接触板24和地面贴合时,停止转动接触板24,接触板24对支撑杆4进行支撑,支撑杆4对底仓2进行支撑,设备地脚螺栓及螺母通过接触板24上固定孔进行位置固定。
40.需要说明的是,接触板24上设地脚螺栓孔便于设备安装定位,定位安装后可以顺利运行,底仓2底面和接触板24共同支撑装置的运行载荷,并且载荷最大。这样的定位安装、运行载荷效果最好。如果设备需要移动不同的位置进行使用时,接触板24可以被收起,而移动轮19可以放下,这样解决了一台设备在不同工地和系统中的转换空间调试使用问题。
41.一种用于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增压稳压设备及使用方法:
42.1)启动: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通过主动锥齿轮6和从动锥齿轮7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一螺杆13旋转,进而通过第一螺杆13和连接板18之间的螺纹连接以及滑轨16和滑块17之间的滑动连接,使连接板18移动。
43.2)移动: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移动轮19向下移动,穿过让位槽21和地面贴合,对底仓2进行顶动,进而推动底仓2通过移动轮19的作用下,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1进行移动。
44.移动轮19未向下移动出让位槽时20时,是收纳在底仓内的,这样增压设备本体工作时支撑面最大,支撑面受力最大,增压设备本体工作时可以承受较大载荷,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不用不运行时,移动轮19向下移动出让位槽时20时,方便移动不占位置和面积,很美观,实现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45.3)支撑、定位、固定:转动接触板24,通过第二螺杆22和支撑杆4之间的螺纹连接,使第二螺杆22移动,进而通过第一铰接架3和第二铰接架23的作用下,使支撑杆4翻转,接触板24和地面贴合,对底仓2进行支撑,设备地脚螺栓及螺母通过接触板24上固定孔进行位置固定。
46.如果设备需要移动不同的位置进行使用,接触板24和移动轮19都可以被收起,这样解决了一个设备在不同工地和系统中的转换空间调试使用问题。
47.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48.(1)通过蓄电池14的作用下,对驱动电机5提供电源,启动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锥齿轮6旋转,通过主动锥齿轮6和从动锥齿轮7之间的啮合带动转杆9旋转,转杆9带动蜗杆11旋转,通过蜗杆11和蜗轮12之间的啮合带动第一螺杆13旋转,通过第一螺杆13和连接板18之间的螺纹连接,带动连接板18旋转,通过滑轨16和滑块17之间的滑动连接,对连接板18进行限制,使连接板18向下移动,通过限位板15的作用下,对滑块17进行限制,尽量避免滑块17脱离滑轨16,连接板18通过连接杆20带动移动轮19向下移动,移动轮19穿过让位槽21,移动轮19和地面贴合,对底仓2进行顶动,当底仓2处于悬空状态时,关闭驱动电机5,推动底仓2,通过移动轮19的作用下,对增压稳压设备本体1进行移动;
49.(2)转动接触板24,通过第二螺杆22和支撑杆4之间的螺纹连接,使第二螺杆22向下移动,拉动第一铰接架3的作用下,使支撑杆4翻转,通过第二铰接架23的作用下,使接触板24和地面处于平行状态,当接触板24和地面贴合时,停止转动接触板24,接触板24对支撑杆4进行支撑,支撑杆4对底仓2进行支撑,设备地脚螺栓及螺母通过接触板24上固定孔进行位置固定。
50.本发明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的,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蓄电池对电源的提供也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发明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发明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5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
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