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3872发布日期:2023-04-19 09:37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河道治理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1、河道既是重要的水利设施,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道整治,也被称之为河床整理,指的是对河道进行控制、改造、净化的工程措施。河道的相关整治措施,包括河流改道、河道拓宽、河床清淤、河道护坡加固以及水体净化等施工项目。

2、水体内的悬浮垃圾清理,是河道水体净化的其中一个重要施工环节,指的是对河道水体内的悬浮垃圾(水草、塑料袋、枝叶等)进行打捞,以降低水体内漂浮的垃圾对河道的水体质量和河道沿岸环境造成的影响。

3、通常来说,水体悬浮垃圾的打捞,通过操作人员驾驶船只,通过船只上的操作人员对水体悬浮垃圾进行打捞,并将打捞到的水体垃圾转运至船上,这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降低操作人员打捞水体垃圾的劳动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河道整治用漂浮式垃圾清理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框,所述过滤框内转动安装有打捞轮,所述船体上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打捞轮转动的电机,所述打捞轮上安装有若干个打捞凸起,所述船体上安装有同步轮一,所述过滤框上安装有同步轮二,所述同步轮一和所述同步轮二上共同套设有同步带,所述同步带上设置有清理刷,所述清理刷的刷毛抵接于所述打捞轮,所述船体上开设有用于存放垃圾的蓄存槽和用于向所述蓄存槽内转运垃圾的进口槽,所述蓄存槽和所述进口槽相互连通,且所述进口槽位于所述清理刷的下方。

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需要对水体垃圾进行打捞时,启动电机,并驱动同步轮一转动,然后驾驶船体在河道内移动,水体内悬浮的垃圾在流经过滤框时,在过滤框的阻碍作用下,能够停滞在过滤框内,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打捞轮转动,打捞凸起随打捞轮转动,打捞凸起将水体内的垃圾卷起,当打捞凸起转动至同步带所在位置时,清理刷的刷毛将打捞凸起上的垃圾从打捞凸起上剥离,此时被剥离的垃圾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进口槽内,并通过进口槽汇聚于蓄存槽内,从而能够对水体内的垃圾打捞并转运至船体上,这样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了操作人员打捞水体垃圾的劳动强度。

5、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同步轮一上安装有转轴一,所述船体上转动安装有转轴二,所述转轴一上安装有锥齿轮一,所述转轴二上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和所述锥齿轮二相互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锥齿轮三,所述转轴二上安装有锥齿轮四,所述锥齿轮三和所述锥齿轮四相互啮合。

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电机转动的过程中,一方面,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打捞轮转动;另一方面,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锥齿轮三转动,锥齿轮三驱动锥齿轮四转动,锥齿轮四通过转轴二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驱动锥齿轮一转动,锥齿轮一通过转轴一驱动同步轮一转动,从而能够驱动同步带上的刷毛对打捞凸起上的垃圾进行清理,这仅通过电机即可驱动同步带和打捞轮转动,简化了本装置的结构。

7、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蓄存槽内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船体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过滤板下方的水抽排至所述船体以外。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水体内的垃圾打捞并转运至蓄存槽内之后,垃圾上残留的水分在重力作用下逐渐向下流动,最终通过过滤板流动至过滤板下方的蓄存槽内,而垃圾依旧滞留于过滤板上方的蓄存槽内,这样能够减少垃圾所占据的空间,提升了蓄存槽储存垃圾的能力。

9、此外,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启动水泵,将过滤板下方所积聚的水排放至船体以外,减轻了船体的总重,降低了船体航行的负荷,同时也降低了过滤板下方的水漫过过滤板,导致垃圾被再次浸湿的可能性。

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内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口槽,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蓄存槽,所述蓄存槽内转动安装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上螺纹连接有两个沥水板,所述往复丝杠能够驱动两个所述沥水板相向移动。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往复丝杠,在垃圾滑过连通槽的过程中,往复丝杠驱动两个沥水板相向移动,垃圾在两个沥水板的挤压作用下,能够将垃圾内的水分挤压至垃圾之外,减小了垃圾所占的空间,进一步提升了蓄存槽储存垃圾的能力。

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往复丝杠上安装有平齿轮一,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平齿轮二,所述平齿轮一和所述平齿轮二相互啮合。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之后,一方面,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驱动打捞轮转动;一方面,电机的输出轴能够间接驱动同步带上的清理刷转动;另一方面,电机的输出轴带动平齿轮二转动,平齿轮二驱动平齿轮一转动,平齿轮一带动往复丝杠转动,往复丝杠驱动两个沥水板相向移动,以完成对垃圾的挤压。

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通槽内铰接有转动板,两个所述沥水板均位于所述转动板的上方,所述转动板的顶面开设有若干个过滤孔,所述转动板的底面开设有排水槽,若干个所述过滤孔均连通于所述排水槽,所述转动板的底面安装有排水软管,所述排水软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水槽,另一端连通于所述蓄存槽且位于所述过滤板的下方,所述连通槽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的驱动机构。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沥水板将垃圾内的水挤压出来之后,水流依次流经过滤孔、排水槽以及排水软管,最终流入过滤板下方的蓄存槽内,这样降低了被挤压出来的水,浸湿蓄存槽内的垃圾的可能性。此外,完成垃圾的水分挤压之后,操作人员通过控制驱动机构驱动转动板向下转动,这样增大了转动板的倾斜角度,从而便于垃圾滑入蓄存槽内。

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楔形块和弹簧,所述楔形块安装于所述转动板的顶面,所述楔形块上设置有斜面一,所述沥水板上设置有斜面二,所述斜面一和所述斜面二相互匹配,所述弹簧位于所述转动板和所述连通槽的底壁之间,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板,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连通槽的底壁。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沥水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当沥水板的斜面二和楔形块的斜面一接触之后,沥水板通过推动楔形块使得转动板向下移动,使得弹簧处于被压缩状态,这样增大了转动板的倾斜角度,便于垃圾滑入蓄存槽内。而在沥水板和楔形块逐渐分离的过程中,转动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上转动,并恢复原状,垃圾在转动板往复转动的过程中,加快了垃圾滑入蓄存槽的速度,以减少垃圾在连通槽滞留的时间。

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转动板的底部安装有曲杆,所述连通槽底壁开设有供所述曲杆滑动的曲槽,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曲杆上。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弹簧被转动板压缩的过程中,由于弹簧套设于曲杆上,降低了弹簧发生扭曲变形的可能性,从而能够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

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船体上安装有挡块,所述挡块抵接于所述清理刷的刷毛。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刷毛上的垃圾未落入进口槽内,当垃圾随同步带移动至挡块所在位置时,垃圾在挡块的阻碍作用下,能够从清理刷上脱离,这样降低了垃圾掉落于船体上和重新落入水中的可能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23、1、操作人员通过启动电机,驱动打捞轮和同步带上的清理刷转动,打捞凸起将垃圾卷起,打捞凸起上的垃圾转动至同步带所在位置时,清理刷将打捞凸起上的垃圾从打捞凸起上剥离,并通过进口槽汇聚于蓄存槽内,无需操作人员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降低了操作人员打捞水体垃圾的劳动强度;

24、2、垃圾滑过连通槽的过程中,两个沥水板对垃圾进行挤压,挤压出来的水分通过转动板和排水软管流入过滤板下方的蓄存槽内,不仅减小了垃圾所占的空间,提升了蓄存槽储存垃圾的能力,还蓄存槽内的垃圾被浸湿的可能性;

25、3、在楔形块、弹簧以及沥水板的配合下,转动板能够发生往复转动,这样加快了垃圾滑入蓄存槽的速度,以减少垃圾在连通槽滞留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