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9915发布日期:2022-06-07 22:17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而在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但是该202120408047.7的中国专利中,具体提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避免坡体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可防止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情况,缩短了操作人员操纵该装置内零部件收集泥沙所需要的时间,进一步提升了该装置内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效率。
3.但是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外界雨水和水分仍然容易顺着护坡进入堤坝泥土中,导致堤坝出现过于潮湿的情况,依旧会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无法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外界雨水和水分仍然容易顺着护坡进入堤坝泥土中,导致堤坝出现过于潮湿的情况,依旧会产生水土流失的情况,无法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包括护坡板主体,所述护坡板主体的一端安装有水土流失保护机构,所述水土流失保护机构主要由防护盖以及用于导流保护的嵌入管、透水网和导流槽组合而成;
6.所述护坡板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加固支撑机构,所述加固支撑机构主要由支撑底板以及用于加固支撑的卡接板和加固连杆组合而成;
7.所述护坡板主体的一端对应防护盖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嵌入固定机构,所述嵌入固定机构主要由固定孔以及用于嵌入固定的固定螺杆和内螺纹套管组合而成。
8.优选的,所述水土流失保护机构包括防护盖、放置孔、嵌入管、透水网、固定杆和导流槽;
9.所述护坡板主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盖,所述护坡板主体的一端对应防护盖内侧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放置孔,所述放置孔的内侧放置有嵌入管,所述嵌入管的外侧上方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透水网,所述嵌入管的外侧下方位置处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护坡板主体的一端对应防护盖两侧位置处对称开设有导流槽。
10.优选的,所述嵌入管与护坡板主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安装角度为15度倾斜。
11.优选的,所述加固支撑机构包括支撑底板、卡接槽、卡接板、加固连杆和固定螺栓;
12.所述护坡板主体的底端放置有支撑底板,所述护坡板主体的底端对应支撑底板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所述支撑底板的顶端对应卡接槽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卡接板,所述支撑
底板的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加固连杆,所述护坡板主体的顶端对应卡接板位置处均匀对称嵌入安装有固定螺栓。
13.优选的,所述卡接槽和卡接板的形状相同,所述固定螺栓的底端穿过护坡板主体与卡接板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4.优选的,所述嵌入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孔、固定螺杆、内螺纹套管和嵌入板;
15.所述护坡板主体的一端对应防护盖两侧位置处均匀对称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侧放置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的外侧对应护坡板主体一端位置处套接有内螺纹套管,所述内螺纹套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嵌入板。
16.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杆与内螺纹套管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所述固定螺杆与固定孔之间转动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通过设置的水土流失保护机构,可对坡土内过多的水分进行过滤,使得水分顺着嵌入管流出,并能够防止外界雨水进入嵌入管内,能够减少堤坝的水土流失,提高了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的防水土流失保护,并增加了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的稳固性。
19.2、通过设置的加固支撑机构,可将护坡板主体和支撑底板使用卡接槽和卡接板进行卡接固定,能够使用支撑底板和加固连杆对该护坡板主体安装后进行加固支撑,提高了该护坡板主体使用时的支撑稳固性。
20.3、通过设置的嵌入固定机构,可对该护坡板主体使用时进行稳固的安装,提高了该护坡板主体安装时与堤坝接触的紧密性,从而增加了该护坡板主体使用时的安装便捷性。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4.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土流失保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是本实用新型嵌入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8.1、护坡板主体;
29.2、水土流失保护机构;201、防护盖;202、放置孔;203、嵌入管;204、透水网;205、固定杆;206、导流槽;
30.3、加固支撑机构;301、支撑底板;302、卡接槽;303、卡接板;304、加固连杆;305、固定螺栓;
31.4、嵌入固定机构;401、固定孔;402、固定螺杆;403、内螺纹套管;404、嵌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护坡板主体1,护坡板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水土流失保护机构2,水土流失保护机构2包括防护盖201、放置孔202、嵌入管203、透水网204、固定杆205和导流槽206;
34.护坡板主体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盖201,护坡板主体1的一端对应防护盖201内侧位置处均匀开设有放置孔202,放置孔202的内侧放置有嵌入管203,嵌入管203的外侧上方位置处均匀开设有透水网204,嵌入管203的外侧下方位置处均匀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05,护坡板主体1的一端对应防护盖201两侧位置处对称开设有导流槽206,嵌入管203与护坡板主体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杆205的安装角度为15度倾斜,便于嵌入管203与护坡板主体1之间的安装和固定。
35.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可通过嵌入管203外侧的透水网204,对坡土内过多的水分进行过滤,使得水分顺着嵌入管203流出,并能够通过防护盖201,防止外界雨水进入嵌入管203内,能够减少堤坝的水土流失,结合嵌入管203外侧的固定杆205,能够对嵌入管203安装时进行加固,提高了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的防水土流失保护,并增加了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的稳固性。
36.如图4所示,护坡板主体1的底端安装有加固支撑机构3,加固支撑机构3包括支撑底板301、卡接槽302、卡接板303、加固连杆304和固定螺栓305;
37.护坡板主体1的底端放置有支撑底板301,护坡板主体1的底端对应支撑底板301位置处开设有卡接槽302,支撑底板301的顶端对应卡接槽302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卡接板303,支撑底板301的底端均匀固定安装有加固连杆304,护坡板主体1的顶端对应卡接板303位置处均匀对称嵌入安装有固定螺栓305,卡接槽302和卡接板303的形状相同,固定螺栓305的底端穿过护坡板主体1与卡接板30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通过固定螺栓305对护坡板主体1与卡接板303之间进行固定。
38.在该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使用时,可将支撑底板301和加固连杆304安装在堤坝底端,随后将护坡板主体1和支撑底板301使用卡接槽302和卡接板303进行卡接固定,再使用固定螺栓305,对护坡板主体1与支撑底板301之间进行固定,能够使用支撑底板301和加固连杆304对该护坡板主体1安装后进行加固支撑,提高了该护坡板主体1使用时的支撑稳固性。
39.如图5所示,护坡板主体1的一端对应防护盖201两侧位置处安装有嵌入固定机构4,嵌入固定机构4包括固定孔401、固定螺杆402、内螺纹套管403和嵌入板404;
40.护坡板主体1的一端对应防护盖201两侧位置处均匀对称开设有固定孔401,固定孔401的内侧放置有固定螺杆402,固定螺杆402的外侧对应护坡板主体1一端位置处套接有内螺纹套管403,内螺纹套管4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嵌入板404,固定螺杆402与内螺纹套管403之间通过螺纹啮合连接,固定螺杆402与固定孔401之间转动连接,便于固定螺杆402转动,带动内螺纹套管403产生移动。
41.在该护坡板主体1使用时,可将内螺纹套管403和嵌入板404置于堤坝坡面内,随后将固定螺杆402置于固定孔401内,旋动固定螺杆402,使得护坡板主体1与内螺纹套管403稳固连接,能够对该护坡板主体1使用时进行稳固的安装,提高了该护坡板主体1安装时与堤坝接触的紧密性,从而增加了该护坡板主体1使用时的安装便捷性。
4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