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2.海洋垃圾主要是指漂浮在水面上的具有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经加工的固体废弃物。监测结果表明,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塑料袋、漂浮木块、浮标和塑料瓶等。而由于塑料垃圾不易于降解的特性,因此,现在海上垃圾越来越多,所造成的不利影响很大,除了会污染水体、海岸线环境、影响船舶航行安全外,这些垃圾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几乎是致命的。因此,这些漂浮到有人居住的环境中的水面垃圾被会进行收集清理,然而,传统的收集清理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力收集清理,或是通过人工来操作机械设备来对水上垃圾进行收集清理,即,现有的水上垃圾收集清理的工作多、效率低、还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技术实现要素: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且可以节省人力成本的水上垃圾收集装置。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平台主体以及至少一个捕获机构和传输机构,所述平台主体内设置有垃圾存储室,所述传输机构分别连接所述捕获机构与所述平台主体,所述捕获机构用于捕获漂浮于水面上的垃圾并置于所述传输机构上,所述传输机构用于将捕获的垃圾输送到所述平台主体中的垃圾存储室内。
6.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输机构与所述平台主体之间还设置有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用于对送入所述垃圾存储室之前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
7.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平台主体上还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以及第一发电机构和/或第二发电机构和/或第三发电机构,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和/或第二发电机构和/或第三发电机构皆与所述平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和/或第二发电机构和/或第三发电机构皆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8.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发电机构和所述第三发电机构皆安装于所述平台主体的顶部,且所述第一发电机构为风力式发电机构,所述第三发电机构为太阳能板。
9.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发电机构安装于所述平台主体的底部,且所述第二发电机构为浮力式发电机构。
10.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浮力式发电机构包括直线发电机、浮子和配重块,所述直线发电机与所述平台主体固定连接,且所述直线发电机与所述平台主体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直线发机呈纵向布置,所述浮子和所述配重分别固定在所述直线
发电机的顶端和底端。
11.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子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所述直线发电机的动子和所述配重块的重力和相等。
12.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获机构包括管体、叶轮和第一驱动马达,所述管体内设置有通道,所述管体的一端为进水口,另一端为出水口,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皆与所述通道相连通,所述管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垃圾送出口,所述叶轮和第一驱动马达皆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叶轮相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马达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传输机构位于安装于所述通道内,所述传输机构位于所述叶轮与所述进水口之间,且所述传输机构与所述垃圾送出口相对应,所述压缩机构与所述垃圾送出口相连通。
13.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二驱动马达、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与所述管体转动连接,所述传送带与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马达与所述主动轮传动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马达与所述管体固定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
14.作为对所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缩机构包括压缩室、液压杆和压头,所述压头置于所述压缩室内,所述液压杆与所述压缩室相固定,且所述液压杆的活塞杆与的压头相连接,所述液压杆用于驱动所述压头相对于压缩室往复移动,所述压缩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平台主体上设置与其相互配合的捕获机构和传输机构,同在在平台主体内设置垃圾存储室,进一步来说,捕获机构将捕获到的垃圾通过传输机构送入到平台主体内设置垃圾存储室内进行存储,进而可以实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自动化工作,即,提高了水上垃圾收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降低了传统方式中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或者说降低了对人力成本的消耗,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对收集在平台主体内的垃圾进行回收即可。
附图说明
16.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侧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水上垃圾收集装置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
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1.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2.如图1-3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平台主体1以及至少一个捕获机构2和传输机构3,平台主体1内设置有垃圾存储室11,传输机构3分别连接捕获机构2与平台主体1,捕获机构2用于捕获漂浮于水面上的垃圾并置于传输机构3上,传输机构3用于将捕获的垃圾输送到平台主体1中的垃圾存储室11内。其中,捕获机构2包括管体21、叶轮22和第一驱动马达(示图示),管体21内设置有通道23,管体21的一端为进水口24,另一端为出水口25,且进水口24和出水口25皆与通道23相连通,管体2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垃圾送出口26,叶轮22和第一驱动马达皆安装于通道23内,第一驱动马达与叶轮22相连接,第一驱动马达通过支架与管体21固定连接,叶轮22位于进水口24与出水口25之间,传输机构3位于安装于通道23内,传输机构3位于叶轮22与进水口24之间,且传输机构3与垃圾送出口26相对应,压缩机构4与垃圾送出口26相连通。具体来说,捕获机构2在使用时,呈纵向布置并没入于水中,其中管体21进水口24靠近水面,进一步的叶轮22在第一驱动马达的带动下进行转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驱动马达为电机,叶轮22将水从管体21的进水口24吸入,并从出水口25排出,即,使得管体21的进水口24的水面处形成负压,进一步的,漂浮在水面上的且位于捕获机构2附近的垃圾即可向进水口24处漂去,最终被吸入到管体21内,而传输机构3位于前轮22的前端,即传输机构3位于叶轮22与进水口24之间,因此,被吸入的垃圾则可被传输机构3置留,进一步的,被置留的垃圾则可在传输机构3的带动下从垃圾送出口26送出并最终存储到平台主体1内的垃圾存储室11中。通过在平台主体1上设置与其相互配合的捕获机构2和传输机构3,同在在平台主体1内设置垃圾存储室11,进一步来说,捕获机构2将捕获到的垃圾通过传输机构3送入到平台主体1内设置垃圾存储室11内进行存储,进而可以实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自动化工作,即,提高了水上垃圾收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降低了传统方式中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或者说降低了对人力成本的消耗,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对收集在平台主体1内的垃圾进行回收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对垃圾的捕获效率,因此沿着平台主体1的周向多个(四个)捕获机构2,捕获机构2的具体数量可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灵活配置。
23.如图2-3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传输机构3包括第二驱动马达(未图示)、主动轮(未图示)、从动轮(未图示)和传送带31,主动轮和从动轮与管体21通过支架形成转动连接,传送带31与主动轮和从动轮传动连接,传动带31水平面置,第二驱动马达与主动轮传动连接,且第二驱动马达与管体21固定;其中,传送带3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通孔32。具体来说,设置在传送带31上的通孔32,可以流过通道23的水流可以顺利穿透传送机构3,即,使得水流可以穿过传带31,而垃圾则可以被传送带31截留。
24.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传输机构3与平台主体1之间还设置有压缩机构4,压缩机构4用于对送入垃圾存储室11之前的垃圾进行压缩处理;压缩机构4包括压缩室、液压杆和压头,压头置于压缩室内,液压杆与压缩室相固定,且液压杆的活塞杆与的压头相连接,液压杆用于驱动压头相对于压缩室往复移动,压缩室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排水孔;进一步的,配备一个与压缩机构4相互配合的打包机构,如薄膜缠绕打包机,可以对完成压缩
后的垃圾进行打包,进而使得压缩后的垃圾可以始终保持一个规则的形状,以避免其在储存过程中出现解体而影响工作人员从平台主体内1进行回收。具体来说,对捕获的垃圾进行压缩后可以有效减小垃圾在平台主体1内存放时对空间的占用,而在对垃圾进行压缩时,由于垃圾中含水量相对较高,因此在压缩过程中垃圾中的水会被从垃圾中挤出,而水通常是不能被压缩的,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垃圾可以达到一个最大化的压缩率,因此,就需要通过将挤出的水通过压缩室中的排水孔排出。最终,完成压缩并打包后的垃圾再送入到平台主体1内的垃圾存储室11进行存放;进一步的,为了对垃圾存储室11的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因此,本实施例中还在垃圾存储室11内设置了垃圾分层存储机构12,分层存储机构12设置有多层可以放置垃圾的收纳容器,压缩并打包完成后的垃圾从压缩机构4处送入到垃圾存储室11的收纳容器中,当一层收纳容器装满垃圾后,则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链条进行移动,即,使得另一个空的收纳容器与平台主体上1的垃圾送入口相对应并接收送入的垃圾直到所有收纳容器中装满垃圾;关于垃圾分层存储机构12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820841287.4,名称为一种立式放旋转柜的实用新型专利,因此,在说明书中不再对其详细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25.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平台主体1上还设置有控制器、蓄电池(未图示)以及第一发电机构5和/或第二发电机构6和/或第三发电机构(未图示),第一发电机构5和/或第二发电机构6和/或第三发电机构皆与平台主体1固定连接,第一发电机构5和/或第二发电机构6和/或第三发电机构皆与控制器电连接,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同时控制器也与捕获机构2和传输机构3、压缩机构4和垃圾分层存储机构12电连接,从而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化控制,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依赖。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为基于plc的控制器,进一步的使用多个不同类型的发电机构可以使得垃圾收集装置可以使得其能实现能源自给,即,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水能并将其转化成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并备用,以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或消耗;当然,在便于以市电作为能源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使市电作为能源。进一步的,第一发电机构5和第三发电机构皆安装于平台主体1的顶部,且第一发电机构5为风力式发电机构,第三发电机构为太阳能板。
26.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发电机构6安装于平台主体1的底部,且第二发电机构6为浮力式发电机构,即利用水能来发电。具体来说,浮力式发电机构包括直线发电机61、浮子62和配重块63,直线发电机61与平台主体1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水上垃圾收集装置安装固定在水下的平台桩上,因此第二发电机构6则是安装在平台桩上;直线发电机61与平台主体1间隔预设距离,直线发机61纵向布置,浮子62和配重分别固定在直线发电机61的顶端和底端;浮子62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直线发电机61的动子和配重块63的重力和相等,进而可以使得浮子62、直线发电机61的动子和配重块63作为一整体可以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进一步的,在水流的作用力下,即可推动浮子进行上下移动并带动直线发电机61的动子上下运动,即,使得直线发电机61进行发电并存于蓄电池中。
2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在平台主体上设置与其相互配合的捕获机构和传输机构,同在在平台主体内设置垃圾存储室,进一步来说,捕获机构将捕获到的垃圾通过传输机构送入到平台主体内设置垃圾存储室内进行存储,进而可以实现水上垃圾收集装置的自动化工作,即,提高了水上垃圾收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降低了传统方式中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或者说降低了对人力成本的消耗,工作人员只需要定期对
收集在平台主体内的垃圾进行回收即可。
28.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