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输电塔基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电塔基础和输电塔。
背景技术:2.岩石锚杆基础的经济性较好,且安全性高,有力于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优点。但当基岩覆盖较厚,且坡度较陡时,受场地覆盖土层厚度的限制,场地覆盖土层厚度较大(一般大于1.5m)会增大承台的尺寸,造成承台混凝土方量及钢筋重量占整体基础混凝土方量及钢筋重量比例较大,造成浪费;且基础开方量较大,造成环境破坏较大,有悖于岩石锚杆基础有利于环境保护、安全等优势。受基岩坡度的限制;当基岩坡度较大时,为满足规程的要求,造成过大的基础开方,造成环境破坏较大,有悖于岩石锚杆基础有利于环境保护、安全等优势。一般场地坡度大于20
°
时,收基岩坡度的限值,即使地质条件非常好,使得相关技术中岩石锚杆基础不适用。受场地条件限值,岩石锚杆基础多用于山区基础,当场地坡度较大时,由于所处山区地形复杂,造成承台支模、浇筑等器械进场困难,而索道运输等工程造价较大且不利于环境保护,使得相关技术中岩石锚杆基础不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输电塔基础和输电塔。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包括:
5.第一基础,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基础适于嵌入基岩内;
6.平台,所述平台具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适于支撑输电塔,所述第一基础的轴向和所述安装面呈锐角;
7.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连接在所述第一基础和所述平台之间并适于支撑所述平台。
8.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具有工作量小、对环境破坏小和适用性高的优点。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包括:
10.混凝柱,所述混凝柱嵌入所述基岩内;
11.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设在所述混凝柱背离所述基岩的一端,且所述连接座连接在所述混凝柱和所述支撑架之间;
12.拉拔件,所述拉拔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混凝柱内,所述拉拔件的另一端贯穿所述连接座且与所述连接座相连。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柱包括大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大径段连接在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小径段之间。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15.桁架;
16.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平台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
一基础相连,且多个支撑杆设在所述桁架的外周并沿着所述桁架的周向间隔排布。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础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杆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第一基础相连。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的轴向和所述第一基础的轴向一致。
19.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包括第二基础,所述第二基础设在所述平台的上方,所述第二基础和所述平台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支撑板,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并行间隔排布,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连接在所述支撑架和所述支撑板之间,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形成所述安装面。
2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输电塔,包括输电塔基础,所述输电塔基础为上述的输电塔基础。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电塔包括:
23.多个输电塔基础,多个所述输电塔基础的安装面位于不同平面内;
24.塔体,所述塔体包括多个塔脚,多个所述塔脚一一对应地与多个所述输电塔基础连接固定。
附图说明
25.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的示意图。
26.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的一种示意图。
27.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的一种示意图。
28.图4是图2的侧视图。
29.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台的示意图。
30.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座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
32.输电塔基础100;
33.第一基础1,混凝柱11,大径段111,小径段112,连接座12,拉拔件13;
34.第二基础2,第二混凝柱21,第二大径段211,第二小径段212,第二连接座22,第二拉拔件23,连接件24;
35.平台3,第一杆31,第二杆32,支撑板33,安装面331,平台桁架34;
36.支撑架4,桁架41,支撑杆42;
37.塔体5,塔脚51;
38.基岩表面6。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100。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100包括第一基础1、平台3和支撑架4。
41.至少部分第一基础1适于嵌入基岩内。平台3具有安装面331,安装面331适于支撑输电塔,第一基础1的轴向和安装面331呈锐角。支撑架4连接在第一基础1和平台3之间并适于支撑平台3。
42.相关技术中,当基岩覆盖较厚,且坡度较陡(大于20
°
)时,竖直设置的输电塔基础开方量较大,造成环境破坏较大。
4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100的平台3的安装面331为输电塔的安装台面,安装面331为水平面,安装面331朝上侧。第一基础1的轴向和安装面331呈锐角,以便于第一基础1的轴向可(大体)垂直于具有坡度(倾斜)的基岩表面6。也就是说,第一基础1倾斜设置,且第一基础1的轴向垂直或大体垂直与基岩表面6。与竖直设置的塔基础相比,第一基础1嵌入基岩内(第一基础1的轴向垂直或大体垂直与基岩表面6),使得第一基础1所需的工作量小,对环境破坏小。且所需设备少,便于运输和施工,增大施工的安全性和便利性,从而可实现在悬崖峭壁上设置第一基础1,即第一基础1的适用性高。
44.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100具有工作量小、对环境破坏小和适用性高的优点。
45.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100包括第一基础1、第二基础2、平台3和支撑架4。
46.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础1包括混凝柱11、连接座12和拉拔件 13。
47.至少部分第一基础1适于嵌入基岩内。具体地,混凝柱11由混凝土支撑,混凝柱11 嵌入基岩内且与基岩连接稳定。连接座12设在混凝柱11背离基岩的一端,且连接座12连接在混凝柱11和支撑架4之间,即连接座12起到连接混凝柱11和支撑架4连接的作用。
48.拉拔件13的一端位于混凝柱11内,拉拔件13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座12且与连接座12 相连。由此可进一步使得混凝柱11与连接座12连接紧固,且使得第一基础1结构强度高。例如,拉拔件13为锚杆,锚杆的一端位于混凝柱11内,锚杆的另一端贯穿连接座12且与连接座12相连。
49.第一基础1的轴向和安装面331呈锐角。安装面331为水平面,即第一基础1的轴向和水平面呈锐角,以便于第一基础1的轴向可(大体)垂直于具有坡度(倾斜)的基岩表面6。具体地,混凝柱11的轴向和拉拔件13的轴向和安装面331呈锐角,即混凝柱11的轴向和拉拔件13的轴向倾斜设置以便混凝柱11的轴向和拉拔件13的轴向垂直于具有坡度 (倾斜)的基岩表面6。从而减少设置第一基础1的施工量且对环境破坏小、适用性高。
50.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柱11包括大径段111和小径段112,大径段111连接在连接座12和小径段112之间。具体地,连接座12具有螺栓孔,大径段111 的直径大于小径段112的直径以便多个地脚螺栓可分别在混凝柱11内。地脚螺栓与穿过连接座12的螺栓孔并与混凝柱11的大径段111相连,以便连接座12与混凝柱11连接紧固。
51.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架4包括桁架41和多个支撑杆42。
52.支撑架4连接在第一基础1和平台3之间并适于支撑平台3。支撑杆42的一端与平台 3相连,支撑杆42的另一端与第一基础1相连,从而使得支撑杆42可支撑平台3。具体地,支撑杆42的一端与平台3通过螺栓相连,支撑杆42的另一端与第一基础1的连接座12焊接相连。多个支撑杆42可设置成多列、多排,由此可使得多个支撑杆42可更好地支撑平台3。例如,多
个支撑杆42可设置成2列、4排。
53.多个支撑杆42设在桁架41的外周并沿着桁架41的周向间隔排布。桁架41由多个角钢构成,桁架41(多个角钢)与多个支撑杆42相连以便支撑杆42保持稳定,进而使得支撑架4稳固性高。
54.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础1有多个,多个支撑杆42一一对应地与多个第一基础1相连。具体地,多个第一基础1可设置成多列、多排,以便每个支撑杆 42均具有与其对应的第一基础1,从而便于第一基础1更好地对每个支撑杆42进行支撑。
55.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42的轴向和第一基础1的轴向一致。具体地,支撑杆42的轴向与安装面331呈锐角,即支撑杆42也倾斜设置且支撑杆42的轴向倾斜设置以便垂直或大体垂直于基岩表面6,由此便于支撑杆42将其受到的力传递给相应的(与该支撑杆42相连的)第一基础1。
56.如图1至图3所示,第二基础2设在平台3的上方,第二基础2和平台3之间通过连接件24相连。具体地,第二基础2的结构与第一基础1相同,至少部分第二基础2适于嵌入基岩内,第二基础2包括第二混凝柱21、第二连接座22和第二拉拔件23。第二连接座22设在第二混凝柱21背离基岩的一端,第二拉拔件23的一端位于第二混凝柱21内,第二拉拔件2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座22且与第二连接座22相连。第二混凝柱21包括第二大径段211和第二小径段212,第二连接座22与第二大径段211相连。上下方向如图2中的箭头a所示。
57.第二基础2的轴向和安装面331呈锐角,以便第二基础2的轴向可(大体)垂直于具有坡度(倾斜)的基岩表面6。具体地,第二混凝柱21的轴向和第二拉拔件23的轴向和安装面331呈锐角,即第二混凝柱21的轴向和第二拉拔件23的轴向倾斜设置以便第二混凝柱21的轴向和第二拉拔件23的轴向垂直于具有坡度(倾斜)的基岩表面6。从而减少设置第二基础2的施工量且对环境破坏小、适用性高。
58.连接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基础2(的第二拉拔件2)和平台3相连,且第二基础2 设在平台3的上方,由此可使得连接件24对平台3由一定的拉力,进而使得连接件24起到进一步稳固平台3的作用。例如,连接件24为拉索,拉索的上端与第二基础2的第二拉拔件2(锚杆)相连,拉索的下端与平台3相连。
59.如图1至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平台3包括第一杆31、第二杆32和支撑板33。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并行间隔排布,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连接在支撑架4和支撑板33 之间,支撑板33的上表面形成安装面331。具体地,支撑板33的下表面与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相连,以便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共同支撑支撑板33,从而使得支撑板33保持稳定,进而便于支撑板33的上表面支撑塔脚51。
60.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的下表面设有平台桁架34,平台桁架34由多个角钢构成,以便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通过平台桁架34连接稳固。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与支撑杆42的端部相连,以便平台3与支撑杆42相连。例如,第一杆31和第二杆32采用大规格槽钢。
61.如图2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基岩表面6为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基岩表面6 与水平面夹角为锐角),安装面331为水平面,第一基础1的轴向和支撑杆42的轴向垂直于基岩表面6,支撑杆42的下端部与第一基础1的上端部相连,支撑杆42的上端部与平台3相连。第二基础2位于平台3上方且与平台3通过多个拉索相连。
62.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基岩表面6为具有一定坡度的斜面(基岩表面
6 与水平面夹角为钝角),安装面331为水平面,第一基础1的轴向和支撑杆42的轴向垂直于基岩表面6,支撑杆42的上端部与第一基础1的下端部相连,支撑杆42的下端部与平台3相连。第二基础2位于平台3上方且与平台3通过拉索相连。
6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输电塔,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100。
64.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具有输电塔基础100具有工作量小、对环境破坏小和适用性高的优点。
65.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输电塔包括多个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输电塔基础 100和塔体5。多个输电塔基础100的安装面331位于不同平面内,即多个输电塔基础100 的安装面331的高度不同。塔体5包括多个塔脚51,多个塔脚51位于不同平面内,以便多个塔脚51一一对应地与多个输电塔基础100连接固定,以便塔体5与多个输电塔基础 100连接稳固。
6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6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6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69.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7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7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
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