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水利工程急流槽,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水利工程是指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对自然界的水资源进行调配控制的工程总称。其中,急流槽是指坡度大于临界坡度的人工沟槽,其作用是在距离短、水面落差大的情况下引导水流,防止雨水冲刷导致边坡结构受损的装置,属于水利工程的一种。
3.传统的急流槽一般是在施工现场开挖槽沟后,在沟槽内现砌筑或浇灌水泥形成,导致现场施工周期长。为了缩短现场施工周期,目前部分工程中开始使用装配式槽体完成急流槽施工,但槽体与土体的固定尚存在问题,不能保证急流槽的稳定性,导致急流槽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脱等现象。
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水利工程急流槽,实现了槽体与下方土地的连接,提升了槽体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7.装配式水利工程急流槽,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由底板和相对设置在底板顶部两侧的侧板构成,底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由上部的大径安装孔和下部的小径安装孔同轴贯通形成,各个安装孔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
8.筒体,所述筒体具有内腔,所述筒体的上端口开放设置,所述筒体的下端设置为锥形封闭结构,所述筒体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若干个条形通道;
9.控制杆,所述控制杆同轴插设在所述筒体内部;
10.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条形通道下方的筒体内,所述导向板上开设有与控制杆同轴的导向孔,所述控制杆的下端穿过导向孔;
11.沿周向分布在所述控制杆四周的若干根插杆,各根插杆与各个条形通道一一对应布置,所述插杆的第一端绕铰接轴铰接在所述控制杆上,所述铰接轴垂直于控制杆的轴向,插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条形通道。
12.可选的,所述插杆通过铰接件与所述控制杆铰接,所述铰接件包括:
13.穿过插杆第一端的铰接轴;
14.设置在所述控制杆上的耳座,所述铰接轴还穿过所述耳座。
15.可选的,所述控制杆的上端开设有提拉孔。
16.可选的,所述控制杆的下端设置有尺寸大于所述导向孔的防脱块。
17.可选的,所述筒体的上端口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撑沿,所述支撑沿支撑在大径安装孔和小径安装孔衔接处的台阶部上。
18.可选的,所述控制杆的横截面为方形。
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水利工程急流槽,槽体预制好之后搬运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施工时,将槽体放置在挖设好的沟槽内后,将安装机构通过槽体底板上的安装孔敲入土中,然后敲击控制杆,待控制杆不能继续下移时再轻提控制杆,使插杆松动,然后固定好控制杆的位置后,向筒体内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在筒体四周形成若干个辐射状的凝固体,筒体四周的凝固体与筒体内及大径安装孔内的凝固体固结在一起,实现槽体与下方土地的连接,提升了槽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水利工程急流槽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槽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槽体的立体图;
25.图4为固定机构的放大图(控制杆上移);
26.图5为图4中控制杆及插杆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27.图6为固定机构的放大图(浇注混凝土时控制杆所处位置);
28.图7为混凝土凝固后的槽体安装状态示意图;
29.图中,100、槽体;110、底板;120、侧板;130、连接件;200、安装孔;210、大径安装孔;220、小径安装孔;300、固定机构;310、筒体;311、支撑沿;320、条形通道;330、控制杆;331、提拉孔;332、防脱块;340、导向板;350、插杆;410、铰接轴;420、耳座。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31.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2.如图1-图3中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水利工程急流槽,包括槽体100,槽体100由底板110和相对设置在底板110顶部两侧的侧板120构成,底板110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200,安装孔200由上部的大径安装孔210和下部的小径安装孔220同轴贯通形成,各个安装孔200内分别设置有固定机构300。
33.槽体100预制好之后搬运到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的坡面上挖设好与急流槽外形相匹配的沟槽后,将各个槽体100拼接在沟槽内形成急流槽,缩短了现场施工工期,加快了施工进度。固定机构300的作用是将槽体100固定在沟槽内,防止槽体100出现滑脱现象。
34.具体的,如图4及图5中所示,固定机构300包括:
35.筒体310,筒体310具有内腔,筒体310的上端口开放设置,筒体310的下端设置为锥形封闭结构,筒体310的侧壁上沿周向均匀开设若干个条形通道320;
36.控制杆330,控制杆330同轴插设在筒体310内部;
37.导向板340,导向板340固定在条形通道320下方的筒体310内,导向板340上开设有与控制杆330同轴的导向孔,控制杆330的下端穿过导向孔;
38.沿周向分布在控制杆330四周的若干根插杆350,各根插杆350与各个条形通道320一一对应布置,插杆350的第一端绕铰接轴410铰接在控制杆330上,铰接轴410垂直于控制杆330的轴向,插杆350的第二端穿过条形通道320。
39.其中,筒体310的截面可采用圆形结构。
40.如图1及图3中所示,各个槽体100在沟槽内放置好之后,将固定机构300内的控制杆330向上提拉,以使插杆350的第二端与条形通道320的外端口齐平,插杆350不会干扰筒体310运动。
41.然后,将固定机构300同轴插入安装孔200内,使用工具敲击固定机构300的上端,使固定机构300逐渐插入土中,直至固定机构300的上端与小径安装孔220的上端口齐平。筒体310的下端为锥形,可减小插入土地的阻力。
42.接下来,使用工具敲击控制杆330的上端,使控制杆330逐渐下移。在控制杆330向下移动过程中,将使控制杆330与插杆350的铰接点向下移动,从而使插杆350绕着铰接轴410转动,使插杆350的第二端逐渐伸出至条形通道320外(如图6中所示)。插杆350的第二端绕着铰接轴410向上转动并逐渐伸出至条形通道320外的过程中,会将插杆350顶部的土逐渐向上顶起,使插杆350下方形成孔洞。
43.下一步,全力向下敲击控制杆330,待控制杆330不能继续下移,然后再轻提控制杆330,控制杆330上移带动插杆350转动,使插杆350松动,然后固定好控制杆330的位置,向筒体310内浇注混凝土,进入筒体310的混凝土从条形通道320内流出至插杆350周围的孔洞中。浇注时,注意使混凝土填满安装孔200,使槽体100的底板110完全封闭。如图7中所示,待混凝土凝固后,将在筒体310四周形成若干个辐射状的凝固体,筒体310四周的凝固体与筒体310内及大径安装孔210内的凝固体固结在一起,实现槽体100与下方土体的连接,提升了槽体100的稳定性。
44.控制杆330在筒体310内上下移动时,将受导向孔的约束而与筒体310保持同轴。
45.在其中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插杆350通过铰接件与控制杆330铰接,铰接件包括:
46.穿过插杆350第一端的铰接轴410;
47.设置在控制杆330上的耳座420,铰接轴410还穿过耳座420。
48.通常,控制杆330的横截面为方形,可在控制杆330的每个侧面的相同高度处分别安装一根插杆350。
49.进一步的,在控制杆330的上端开设有提拉孔331,在提拉孔331内穿设拉绳后,可方便固定控制杆330的位置。
50.进一步的,为了防止控制杆330从筒体310中脱出,优选在控制杆330的下端设置有尺寸大于导向孔的防脱块332。
51.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筒体310的上端口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撑沿311,支撑沿311支撑在大径安装孔210和小径安装孔220衔接处的台阶部上。
52.进一步的,可在槽体100的两端分别预埋连接件130,将相邻的两截槽体100通过穿过连接件130的螺栓进行连接。
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5.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56.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