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修阀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1140发布日期:2023-01-13 04:17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修阀井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检修阀井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修阀井。


背景技术:

2.阀门井是地下管线及地下管道(如自来水、油、天然气管道等)的阀门为了在需要进行开启和关闭部分管网操作或者检修作业时方便,就设置类似小房间的一个坑(或井),将阀门等安装布置在这个坑里,便于定期检查、清洁和疏通管道,防止管道堵塞的枢纽。
3.传统阀门检查井分为砖砌阀门井和钢筋混凝土阀门井;按形状通常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按阀门品种有闸阀,蝶阀,截止阀,球阀,水力控制阀,隔膜阀等;其管道与井体的连接方式通常是刚性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检修阀井在进行检修时需要人工将井口处的井盖提起,操作起来费时费力,还会增加工人施工时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检修阀井在检修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使检修过程更加省时省力,同时提高工人施工时的人身安全,本技术提供一种检修阀井。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检修阀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检修阀井,包括设置于土体内的井体,所述井体的顶端开设有井口,所述井体的内部通过所述井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井口的内部转动设置有井盖以及爬梯组件,所述爬梯组件通过所述井盖覆盖在井体的内部,所述井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爬梯组件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井盖与所述爬梯组件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所述井盖与所述爬梯组件通过所述联动组件向相反的方向翻转。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以及联动组件可以将井盖自动进行翻转,从而减少人工的开启井盖的操作,同时利用爬梯组件可以方便工人进入到井体的内部,利用联动组件可以使井盖与爬梯组件同时开启或关闭,使检修阀井在检修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使检修过程更加省时省力,同时提高工人施工时的人身安全。
9.可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联动齿轮,两个所述联动齿轮中,其中一个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井盖的转动轴同轴设置,另一个所述联动齿轮与所述爬梯组件的转动轴同轴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联动组件采用两个联动齿轮的方式,使得井盖与爬梯组件之间的角度变化更加同步,使得井盖与爬梯组件之间的联动更加稳定。
11.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卷线器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卷线器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卷线器与所述爬梯组件之间设置有柔性的连接绳,所述连接绳的一端与所述爬梯组件相连,所述连接绳的另一端绕卷于所述卷线器的外周面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卷线器以及连接绳对爬梯组件进行转动,使得爬梯组件的转动更加的平稳,驱动电机在对卷线器进行驱动时更加省力,从而减少对爬梯组件
进行转动时的能量消耗。
13.可选的,所述井盖朝向所述爬梯组件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井盖与所述爬梯组件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井盖滑动相连,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向爬梯组件的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杆滑动至与所述井盖与所述爬梯组件之间的角度通过所述支撑杆固定。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井盖与爬梯组件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利用支撑杆可以减少井盖与爬梯组件反向转动的情况,从而减少电机对爬梯组件的拉力,提高井盖与爬梯组件之间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井盖滑动相连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回转设置有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的外部并与所述支撑杆螺纹相连,所述第一锁定件沿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并挤压所述井盖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井盖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第一锁定件固定在一起。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可以通过第一锁定件与井盖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在井盖关闭或开启的过程中,保持支撑杆的稳定性,同时在井盖与爬梯组件均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利用第一锁定件可以减少支撑杆与井盖之间发生脱离,提高支撑杆的支撑强度。
17.可选的,述支撑杆伸向所述爬梯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回转设置有第二锁定件,所述第二锁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面并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螺纹相连,所述第二锁定件沿所述第二连接部靠近所述爬梯组件时,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爬梯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所述第二锁定件固定在一起。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二锁定件可以提高支撑杆与爬梯组件之间的稳定性,提高爬梯组件的使用强度,从而提高爬梯组件使用时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第二锁定件朝向所述爬梯组件的一端的端头处回转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锁定件回转相连,所述卡块的另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通过所述第二锁定件靠近爬梯组件并与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爬梯组件卡接相连。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块与卡槽可以提高第二锁定件与爬梯之间的适配性,增加第二锁定件与爬梯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支撑杆的支撑效果。
21.可选的,所述爬梯组件包括与所述井体回转相连的主梯以及副梯,所述副梯沿所述主梯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主梯滑动相连,所述副梯上回转设置有多个螺纹锁定件,所述主梯与所述副梯之间的相对位置通过螺纹锁定件固定在一起。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相连的主梯和副梯可以增加爬梯组件的长度,提高爬梯组件对井体的适配性,同时利用螺纹锁定件可以提高主梯和副梯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爬梯组件的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驱动组件以及联动组件可以将井盖自动进行翻转,从而减少人工的开启井盖的操作,同时利用爬梯组件可以方便工人进入到井体的内部,利用联动组件可以使井盖与爬梯组件同时开启或关闭,使检修阀井在检修过程中减少人工操作,使检修过程更加省时省力,同时提高工人施工时的人身安全;
25.联动组件采用两个联动齿轮的方式,使得井盖与爬梯组件之间的角度变化更加同步,使得井盖与爬梯组件之间的联动更加稳定;
26.在井盖与爬梯组件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利用支撑杆可以减少井盖与爬梯组件反向转动的情况,从而减少电机对爬梯组件的拉力,提高井盖与爬梯组件之间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一种检修阀井内部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爬梯组件链接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井盖与爬梯组件竖直状态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杆与井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支撑杆与爬梯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爬梯组件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井体;11、井口;2、井盖;21、第一转动轴;22、滑动槽;3、爬梯组件;31、第二转动轴;32、主梯;33、副梯;34、顶紧螺栓;4、联动组件;41、联动齿轮;5、驱动组件;51、卷线器;52、驱动电机;53、连接绳;6、限位组件;61、支撑杆;62、第一连接部;621、滑动块;63、第二连接部;64、第一锁定件;65、第二锁定件;66、卡块;6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检修阀井。参照图1,检修阀井包括设置于地下的井体1,井体1的顶端开设有井口11,井体1的内部通过井口11与外界相连通。井口11中转动连接有井盖2,井盖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转动轴21,井盖2通过第一转动轴21沿第一转动轴21的轴线翻转。井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爬梯组件3,爬梯组件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31,第二转动轴31与第一转动轴21的轴线方向相同,爬梯组件3通过第二转动轴31沿第二转动轴31的轴线翻转。爬梯组件3与井盖2之间设置有联动组件4,井盖2与爬梯组件3通过联动组件4向相反的方向翻转。井体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组件5,爬梯组件3通过驱动组件5向井体1内翻转时,井盖2通过联动组件4向开启的方向翻转。
37.爬梯组件3与井体1转动相连的一端为爬梯组件3的转动端,爬梯组件3远离与井体1转动相连的一端为爬梯组件3的自由端。
38.参考图2、图3,联动组件4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的联动齿轮41。两个联动齿轮41 中,其中一个联动齿轮41与第一转动轴21同轴固定,另一个联动齿轮41与第二转动轴31 同轴固定。当第一转动轴21转动时,两个联动齿轮41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使爬梯组件 3与井盖2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9.参考图2,驱动组件5包括回转设置于井体1内部的卷线器51以及用于驱动卷线器 51转动的驱动电机52。卷线器51的轴线与第一转动轴21的轴线相同并回转连接在井体1 的侧壁上。驱动电机52外壳与井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52的输出轴与卷线器51同轴固定。
40.卷线器51与爬梯组件3的自由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的连接绳53。连接绳53的一端与爬梯组件3的自由端固定相连,连接绳53的另一端绕卷在卷线器51的侧壁上。当驱动电机52带动卷线器51转动时,当连接绳53的长度减小时,爬梯组件3向井体1的内部翻转,井盖
2向开启的方向翻转;当连接绳53的长度增加时,井盖2通过自身重力向关闭的方向翻转,爬梯组件3向井口11的方向翻转。
41.参考图4,井盖2朝向井体1内部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限位组件6,当井盖2与爬梯组件3均转动至竖直状态时,限位组件6可以滑动至与爬梯组件3相对从而限制井盖2与爬梯组件3之间的角度。
42.参考图4、图5,限位组件6包括支撑杆61,在井盖2与爬梯组件3均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支撑杆61随井盖2转动至竖直状态。井盖2朝向井体1内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滑动槽22,滑动槽22的截面呈t型。支撑杆61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水平设置的第一连接部62,第一连接部62的一端与支撑杆61固定相连,第一连接部62的另一端的端头处固定连接有滑动块621,滑动块621位于滑动槽22的内部并与滑动槽22滑动相连。
43.参考图5,第一连接部62上套设有第一锁定件64,第一连接部62贯穿第一锁定件 64并与第一锁定件64螺纹相连。当第一锁定件64沿第一连接部62的轴线方向靠近井盖2 时,第一锁定件64朝向井盖2的端面挤压井盖2,从而通过摩擦力将支撑杆61与井盖2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44.参考图4、图6,支撑杆61背离第一连接部62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63,第二连接部6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部62的方向相同。第二连接部63上套设有第二锁定件 65,第二连接部63贯穿第二锁定件65并与第二锁定件65螺纹相连。第二锁定件65朝向爬梯组件3的一端的端头处回转连接有卡块66,卡块66的一端与第二锁定件65回转相连,卡块66背离第二锁定件65的一端开设有卡槽661。当第二锁定件65沿第二连接部63的轴线方向靠近爬梯组件3时,卡块66随第二锁定件65靠近爬梯组件3并通过卡槽661与爬梯组件3卡接固定,从而将爬梯组件3与支撑杆61沿爬梯组件3的长度方向的相对位置固定。
45.参考图7,爬梯组件3包括相互滑动相连的主梯32和副梯33。主梯32的一端通过第二转动连接在井体1的内部。副梯33与主梯32相对设置且沿主梯32的长度方向与主梯 32滑动相连。副梯33上螺纹连接有多个顶紧螺栓34,当顶紧螺栓34向靠近主梯32时,顶紧螺栓34的螺纹端的端面挤压主梯32从而将主梯32与副梯33的相对位置固定。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检修阀井的实施原理为:当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泵阀检修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52,使驱动电机52带动卷线器51转动从而将连接绳53绕卷在卷线器51的外周面上,连接绳53拉动主梯32向井体1的内部翻转,同时主梯32通过连接组件使井盖2向开启的方向转动,井盖2与主梯32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停止驱动电机52,然后滑动支撑杆61至第二锁定件65与主梯32相对,接着通过第一锁定件64将支撑杆61与井盖2固定在一起,通过第二锁定件65将支撑杆61与主梯32固定在一起,从而限制井盖2与主梯 32之间的角度,从而完成井盖2的开启。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