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场挡墙和料场。
背景技术:2.大型料场通常呈圆形设置,具有储量大、堆存方便、环保性好等优点,广泛作为煤炭、矿石、石油焦等散货仓储结构。圆形料场多采用现场浇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料场内堆料侧的压力较大,且局部堆料荷载普遍存在,圆形料场挡墙承受较大的环向拉力和面外弯矩,需要较大尺寸截面和配置较多钢筋。
3.然而,较大厚度和截面尺寸的环形混凝土挡墙结构,又会加剧超长混凝土和大截面混凝土的温度不利作用,为抵抗温度应力不利作用,往往需要进一步加大混凝土内部钢筋配置量,进一步增大建筑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4.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料场构造需要较大的径向尺寸截面积,消耗建材多,建筑成本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料场挡墙和料场。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场挡墙,包括:
6.主墙体,呈环形围设,所述主墙体沿周向朝其外侧凸出设置,其外径最大的径向端部设为外沿端;
7.加强墙,连接设置在所述主墙体外侧,至少在所述外沿端下侧的所述主墙体上分布设置,适于支撑所述主墙体。
8.主墙体沿周向朝其外侧的凸出结构,沿高度方向呈弧形设置。
9.所述主墙体包括呈钢结构设置的主架体和配合设置在所述主架体内侧的墙板;
10.和/或,
11.所述加强墙包括呈钢结构设置的加强架体,所述加强架体呈环形围设在所述主架体外侧,并相互连接设置。
12.主架体包括:若干第一架体,沿环向设置,并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若干第二架体,沿高度方向延伸,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架体。
13.第二架体包括若干呈弧形倾斜设置并相互交错连接的筋体结构,所述筋体结构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设置。
14.加强架体与所述主架体同型且一体设置。
15.加强架体和所述主架体沿径向均呈双层桁架结构设置。
1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料场,包括:上述的料场挡墙;顶部网架,呈钢结构,连接设置在所述料场挡墙的顶侧;混凝土基础,设置在所述料场挡墙下侧,适于承载所述料场挡墙。
17.所述顶部网架呈圆顶设置,其底缘与主架体的顶侧对应连接,且连接位置处呈圆滑过渡;
18.和/或,
19.所述顶部网架与所述主架体同型且一体设置。
20.在所述主架体的顶侧,沿周向分布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管束。
21.料场还包括物料处理设备,所述物料处理设备设置在所述料场挡墙内侧,其运行轨迹与所述料场挡墙内壁间隔设置。
2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料场挡墙,包括:主墙体,呈环形围设,所述主墙体沿周向朝其外侧凸出设置,其外径最大的径向端部设为外沿端;加强墙,连接设置在所述主墙体外侧,至少在所述外沿端下侧的所述主墙体上分布设置,适于支撑所述主墙体。
24.通过设置主墙体朝向其围成结构的外侧凸出设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直立式挡墙结构,这样设置,沿高度方向改变挡墙受力,增大了挡墙的侧向受力面积,减小了外沿端上侧的主墙体承受的来自储料的侧向压力,改善了外沿端下侧的主墙体承受的来自储料的侧向受压程度,同时,设置在外沿端下侧设置加强墙,辅助外沿端下侧的主墙体承载来自物料的竖向载荷,保证主墙体的承载稳定,且耗料少,因此,这样设置,通过改变主墙体的外形,降低储料对挡墙的侧向压力,降低料场挡墙在径向上截面尺寸的结构要求,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料场建造消耗建材多,建筑成本高的缺陷。
25.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场挡墙,所述主墙体包括呈钢结构设置的主架体和配合设置在所述主架体内侧的墙板;和/或,所述加强墙包括呈钢结构设置的加强架体,所述加强架体呈环形围设在所述主架体外侧,并相互连接设置。
26.通过设置主架体和加强墙为钢结构,一方面,钢结构的设置,便于所需钢结构的构件实现工厂预制,减少料场挡墙建造工序,降低施工周期,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钢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中温度不利作用,保证了挡墙结构的稳定性。
27.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场挡墙,所述第二架体包括若干呈弧形倾斜设置并相互交错连接的筋体结构,所述筋体结构与所述第一架体连接设置。
28.设置第二架体为弧形倾斜并相互交错连接的筋体结构,结合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架体,这样在水平环向设置承力构件的同时,还通过交错的筋体实现在斜向设置有承力构件,这样设置提高呈弧形凸出结构设置的主架体的承力能力,由于钢材的受拉强度高,主要破坏形式为结构的失稳,这样设置使各个架体上大部分结构构件承受拉力,有效利用钢材的受拉性能,充分发挥了钢结构材质的材料性能。
2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场,所述顶部网架呈圆顶设置,其底缘与主架体的顶侧对应连接,且连接位置处呈圆滑过渡;和/或,所述顶部网架与所述主架体同型且一体设置。
30.这样设置,一方面,通过圆滑过渡,避免顶部网架和主架体在连接位置处应力集中,进一步增大料场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顶部网架和主架体呈一体设置,通过圆滑过渡,有效避免连接位置的受力变形,增加构成顶部网架和主架体的构件的利用效率,降低料场成本。
3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料场,所述主架体的顶侧分布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管束。
32.由于主架体的顶侧和顶部网架的下侧连接设置,通过在主架体的顶侧设置预应力管束,实现对主架体顶侧的周向约束,减小顶部网架在自重荷载下对主架体行程的侧向外推力,减小主架体的侧向变形,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料场部分结构示意图;
35.图2为图1所示的料场挡墙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主墙体;11-外沿端;12-主架体;121-第一架体;122-第二架体;13-预应力管束;2-加强墙;21-加强架体;3-顶部网架;4-混凝土基础;5-设备支座;6-设备运行轨迹;7-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2.如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料场挡墙,包括:主墙体1和加强墙2。
43.主墙体1呈圆环形设置,也可以呈方环形设置,其上成型有凸出结构,凸出结构沿周向朝主墙体1外侧凸出设置,其外径最大的径向端部设为外沿端11,具体地,主墙体1上的凸出结构呈环形突出设置,且外沿端11设置在主墙体1的中部,凸出结构的上侧延伸至主墙体1顶端,其下侧延伸至主墙体1底端。
44.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沿高度方向外沿端11可以设置在主墙体1中线的上侧或下侧。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凸出结构可以呈半环形或部分环状设置,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凸出结构的上下侧可以并未延伸至主墙体1的端部。
45.加强墙2适于支撑主墙体1,连接设置在主墙体1外侧,在外沿端11下侧的主墙体1上分布设置,优选地,加强墙2的上端延伸至外沿端11位置,其下端延伸至地面或承载基础。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强墙2可以延伸至主墙体1外沿端11的上侧。
46.通过设置主墙体1朝向其围成结构的外侧凸出设置,相比现有技术中直立式挡墙结构,这样设置,沿高度方向改变挡墙受力,增大了挡墙的侧向受力面积,减小了外沿端11上侧的主墙体1承受的来自储料的侧向压力,改善了外沿端11下侧的主墙体1承受的来自储料的侧向受压程度,同时,设置在外沿端11下侧设置加强墙2,辅助外沿端11下侧的主墙体1承载来自物料7的竖向载荷,保证主墙体1的承载稳定,且耗料少,因此,这样设置,通过改变主墙体1的外形,降低储料对挡墙的侧向压力,降低料场挡墙在径向上截面尺寸的结构要求,在保证结构稳定性的同时,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料场建造消耗建材多,建筑成本高的缺陷。
47.进一步地,主墙体1沿周向朝其外侧的凸出结构,沿高度方向呈弧形设置。弧形设置的凸出结构相比弯折设置的凸出结构,承力更加稳定,且侧向受力面积更大,有效减少储料的侧向压力。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凸出结构可以呈尖端突出设置。
48.具体地,主墙体1包括呈钢结构设置的主架体12和配合设置在主架体12内侧的墙板。加强墙2包括呈钢结构设置的加强架体21,加强架体21呈环形围设在主架体12外侧,并相互连接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主架体12或加强架体21仅其中之一呈钢结构设置,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主墙体1和加强墙2均呈混凝土材质设置。
49.通过设置主架体12和加强墙2为钢结构,一方面,钢结构的设置,便于所需钢结构的构件实现工厂预制,减少料场挡墙建造工序,降低施工周期,提高安装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另一方面,钢结构的设置,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中温度不利作用,保证了挡墙结构的稳定性。
50.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架体21呈环筒状设置,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强架体21还可以呈柱状承架、径向排列的格构柱等结构,加强墙2可以包含呈若干个加强架体21,各个加强架体21沿环向均匀分布设置。
51.主架体12呈网架状设置,包括若干第一架体121和若干第二架体122。各个第一架体121沿环向设置,并沿高度方向间隔分布,且呈均匀间隔设置;第二架体122沿高度方向延伸,连接相邻的第一架体121。
52.具体地,第二架体122包括若干呈弧形倾斜设置,并相互交错连接的筋体结构,筋体结构与第一架体121连接,优选地,筋体结构相互均匀交错连接,且连接节点位置设置在第一架体121上。
53.设置第二架体122为弧形倾斜并相互交错连接的筋体结构,结合沿高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架体121,这样在水平环向设置承力构件的同时,还通过交错的筋体实现在斜向设置有承力构件,这样设置提高呈弧形凸出结构设置的主架体12的承力能力,由于钢材的受拉强度高,主要破坏形式为结构的失稳,这样设置使各个架体上大部分结构构件承受拉力,有效利用钢材的受拉性能,充分发挥了钢结构材质的材料性能。
54.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架体21与主架体12同型且一体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加强架体21与主架体12的相互配合连接,也便于通过同样的钢结构构件建造加强架体21与主架体12,提高建设效率,降低施工工期。
55.此外,加强架体21和主架体12沿径向均呈双层桁架结构设置。相邻桁架结构间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杆件连接。这样设置进一步加强了料场挡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作为
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强架体21和主架体12可以呈非同型设置,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加强架体21或主架体12可以呈单层或多层桁架结构设置。
56.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料场,包括:上述的料场挡墙、顶部网架3和混凝土基础4。顶部网架3,呈钢结构,连接设置在料场挡墙的顶侧,在本实施例中呈圆顶设置,也可以呈平顶设置。混凝土基础4设置在料场挡墙下侧,适于承载主墙体1和加强墙2。
57.在本实施例中,顶部网架3呈圆顶设置,其底缘与主架体12的顶侧对应连接,且连接位置处呈圆滑过渡,具体地,主架体12与顶部网架3呈同一圆顶状结构连接设置,进一步地,顶部网架3与主架体12呈同型结构且一体设置。
58.这样设置,一方面,通过圆滑过渡,避免顶部网架3和主架体12在连接位置处应力集中,进一步增大料场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顶部网架3和主架体12呈一体设置,通过圆滑过渡,有效避免连接位置的受力变形,增加构成顶部网架3和主架体12的构件的利用效率,降低料场成本
59.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顶部网架3与主架体12的连接位置可以呈弯折等非圆滑过渡,作为另一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顶部网架3可以与主架体12非同型设置。
60.此外,在主架体12的顶侧沿周向环绕分布设置有若干预应力管束13,具体为预应力钢结构管束,材质也可以其他材质,如碳纤维等。由于主架体12的顶侧和顶部网架3的下侧连接设置,通过在主架体12的顶侧设置预应力管束13,实现对主架体12顶侧的周向约束,减小顶部网架3在自重荷载下对主架体12行程的侧向外推力,减小主架体12的侧向变形,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61.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预应力管束13可以不设置。
62.料场还包括物料处理设备,顶部网架3与主架体12的连接位置朝向料场内部的一侧,设置有承载物料处理设备的设备支座5,物料处理设备设置在料场挡墙的内侧,而设备运行轨迹6与料场挡墙内壁呈间隔设置,避免在处理物料7时,与料场挡墙发生碰触、损伤。
63.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