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水口阀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3446发布日期:2022-09-21 04:0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水口阀室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分水口阀室,具体涉及引供水工程中一种设阀门操作平台的分水口阀室结构。


背景技术:

2.引供水工程中,分水口阀井是区域供水调节过程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分水流量较大的分水口一般考虑布置房屋建筑结构等。
3.常规分水口阀室一般由分水钢管、球阀、蝶阀、流量计等水力机械及混凝土空间结构组成,在空间立面上结构分为检修平台及地下空间,水力机械设备通常布置在地下空间内。
4.安装在分水钢管上游位置的偏心半球阀拥有良好的密封性,通常用于控制水流开关,其阀门开关转盘的高度受钢管管心高程的影响,距离阀室地下地面高度大约在3~5m范围内。安装在分水钢管下游位置的检修蝶阀通常用于下游管道发生特殊情况检修时开关,其阀门开关转盘的高度同样受钢管管心高程的影响,距离阀室地下地面高度大约在2~4m范围内。两种阀门位置距离地面较高,手动启闭及检修不方便。
5.在地下阀室空间可以布置简易的钢结构操作平台解决阀门手动操作问题,但阀室建筑面积易受征地政策条件的限制,征地面积不足则难以有足够空间布置钢结构操作台。同时,布置操作台使阀室的地下空间狭小,检修人员及设备的进出受到限制,检修条件较差。
6.在偏心半球阀、蝶阀等结构上部临时搭建梯子可进行阀门的启闭作业,但考虑到检修位置为钢管顶部曲面,且离地面较高,检修人员安全隐患较大,作业难度增高。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球阀、蝶阀等水力机械阀门启闭及检修平台的不足,提出一种设阀门操作平台的分水口阀室结构。一方面,检修人员可从地面快速进入阀门检修操作平台,提升应急启闭及检修时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人员作业时位于平台上,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得到保障。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分水口阀室结构,包括地下空间结构、检修平台、水机设备及管道、人行通道、阀门操作平台、排水系统和房屋建筑;所述地下空间结构包括底板及井壁,用于形成结构空间框架;所述检修平台位于地下空间结构上部,与室外管理区连接,是对水力机械进行检修的平台;所述水机设备及管道包括水力机械、分水钢管,布置在地下空间结构中;所述人行通道为人员检修设备的通道;所述阀门操作平台是人员进行启闭和检修设备阀门的空间;所述排水系统用于排出地下阀室空间的积水;所述房屋建筑位于检修平台上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位于所述分水口阀室结构的底层,与地基基础直接接触,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所述底板的上部与所述井壁相连;所述井壁位于所述分水口阀室结构
的水平横截面的外侧,与周围土体直接接触,为钢筋混凝土挡土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检修平台主要由梁板结构、栏杆组成,是对水力机械进行检修的平台。
12.进一步地,所述水力机械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流体机械,包含球阀、蝶阀、流量计、空气阀;球阀用于控制水流开关,布置于分水钢管上游位置;蝶阀用于球阀或分水钢管发生特殊情况需检修时使用,布置于分水钢管下游位置;流量计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流量的一种仪表,安装于球阀与蝶阀之间的分水钢管上;空气阀用于分水钢管内低压时进气及超压时排气,安装于球阀与流量计之间的分水钢管上;所述分水钢管与分水隧洞连接,用于输送来自分水隧洞的水体以及安装球阀、蝶阀、流量计、空气阀,分水钢管的管径受流量大小控制。
13.进一步地,所述人行通道包括从所述检修平台进入所述地下空间结构的通道以及从所述检修平台进入所述阀门操作平台的通道,主要由混凝土踏步、钢爬梯组成,其中钢爬梯根据空间条件设置成直梯和斜梯。
14.进一步地,所述阀门操作平台主要由混凝土梁、混凝土板、混凝土立柱、栏杆组成;混凝土梁用于支撑所述阀门操作平台;混凝土板位于混凝土梁上部,用于构成所述阀门操作平台的工作平面;混凝土立柱位于混凝土梁下部,用于支撑所述阀门操作平台;栏杆为所述阀门操作平台上的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15.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由排水沟、集水井、水泵和排水管组成;排水沟位于底板与井壁交界位置,一般呈凹槽形,用于收集底板表面的积水;集水井用于汇集和存蓄排水沟的积水,与排水沟的末端连接;水泵安装于集水井中,达到起排水位时将积水输送至室外;排水管与水泵连接,用于排出集水井中积水。
16.进一步地,所述的房屋建筑位于检修平台上部,包括启闭机、行车梁、门窗墙、屋顶;启闭机用于吊装所述水力机械,行车梁用于提供启闭机行驶的轨道,门窗墙及屋顶用于提供所述检修平台的上部空间,布置启闭机及行车梁。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检修工作效率高。检修时,检修人员进入管理房后可直接通过检修平台下行至阀门操作平台,检修路程短。
19.2、检修条件好,安全性高。检修人员可位于水平操作平台进行设备维护及检查工作,相对于在钢管顶面工作,条件更为舒适,安全性更高,作业难度大大减小。
20.3、施工难度小。常规分水口阀室施工采用搭建模板浇筑混凝土,本实用新型增设操作平台只需预留相应空间位置,且操作平台为梁板柱结构,施工技术成熟,难度小。
21.4、总体投资增加小。尽管增设阀门操作平台使得混凝土及钢筋用量增加,但是与阀室结构用量相比较少,占总体投资比例更小,对总体投资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坪高程平面布置图;
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空间平面布置图;
24.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25.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26.图5是图1的c—c剖视图;
27.图6是图1的d—d剖视图。
28.图中:1-地下空间结构;11-底板;12-井壁;2-检修平台;21-梁板结构;22-栏杆;3-水机设备及管道;31-水力机械;31a-球阀;31b-蝶阀;31c-流量计;31d-空气阀;32-分水钢管;4-人行通道;41-混凝土踏步;42-钢爬梯;42a-直梯;42b-斜梯;5-阀门操作平台;51-混凝土梁;52-混凝土板;53-混凝土立柱;54-栏杆;6-排水系统;61-排水沟;62-集水井;63-水泵;64-排水管;7-房屋建筑;71-启闭机;72-行车梁;73-门窗墙;74-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水口阀室结构,包括地下空间结构1、检修平台2、水机设备及管道3、人行通道4、阀门操作平台5、排水系统6和房屋建筑7。
31.地下空间结构1包括底板11及井壁12,用于形成结构空间框架。底板11位于阀室结构底层,与地基基础直接接触,为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上部与井壁12相连。井壁12位于阀室结构水平横截面的外侧,与周围土体直接接触,为钢筋混凝土挡土结构。
32.检修平台2位于地下空间结构1上部,与室外管理区相连接,是对水力机械进行检修的平台,主要由梁板结构21、栏杆22组成,是对水力机械31进行检修的平台。
33.水机设备及管道3包括水力机械31、分水钢管32,布置在地下空间结构1中。水力机械31是以液体为工作介质的流体机械,包含球阀31a、蝶阀31b、流量计31c、空气阀31d;球阀31a用于控制水流开关,布置于分水钢管32上游位置;蝶阀31b用于球阀31a或分水钢管32发生特殊情况需检修时使用,布置于分水钢管32下游位置;流量计31c是用于测量管道中流体流量的一种仪表,安装于球阀31a与蝶阀31b之间的分水钢管32上;空气阀31d用于分水钢管32内低压时进气及超压时排气,安装于球阀31a与流量计31c之间的分水钢管32上;分水钢管32与分水隧洞连接,用于输送来自分水隧洞的水体以及安装球阀31a、蝶阀31b、流量计31c、空气阀31d,分水钢管32的管径受流量大小控制。
34.人行通道4包括从检修平台2进入地下空间结构1的通道以及从检修平台2进入阀门操作平台5的通道,主要由混凝土踏步41、钢爬梯42组成,其中钢爬梯42根据空间条件设置成直梯42a和斜梯42b。
35.阀门操作平台5主要由混凝土梁51、混凝土板52、混凝土立柱53、栏杆54组成;混凝土梁51用于支撑阀门操作平台5;混凝土板52位于混凝土梁51上部,用于构成阀门操作平台5的工作平面;混凝土立柱53位于混凝土梁51下部,用于支撑阀门操作平台5;栏杆54为阀门操作平台5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
36.排水系统6由排水沟61、集水井62、水泵63和排水管64组成;排水沟61位于底板11与井壁12交界位置,一般呈凹槽形,用于收集底板11表面的积水;集水井62用于汇集和存蓄排水沟61的积水,与排水沟61的末端连接;水泵63安装于集水井62中,达到起排水位时将积水输送至室外;排水管64与水泵63连接,用于排出集水井62中积水。
37.房屋建筑7位于检修平台2上部,包括启闭机71、行车梁72、门窗墙73、屋顶74。启闭机71用于吊装水力机械31,行车梁72用于提供启闭机71行驶的轨道,门窗墙73及屋顶74用于提供检修平台2上部空间,布置启闭机71及行车梁72。
38.上述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用等同替换或者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