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段抗拔竹节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3822发布日期:2022-10-14 21:5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段抗拔竹节桩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竹节桩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分段抗拔竹节桩。


背景技术:

2.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层建筑等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领域中,各种桩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桩基的承载力由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组成,如何提高桩基侧摩阻力和端阻力,是充分发挥桩基承载性能的关键。
3.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管桩的技术也日趋成熟,除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外,还广泛应用于桥梁、港口、铁路或水利工程等各领域。
4.传统的混凝土管桩的承载力只受侧摩擦阻力和桩端摩擦阻力的影响,若要增加承载力,只能通过增加管径或者长度来实现,相应的增加了施工成本和难度。后来出现了一种表面带加强环的混凝土管桩,即竹节桩,其在管桩主体表面设置沿轴向间隔分布的加强环,利用加强环与土壤的摩擦来增加管桩的承载力。
5.上述混凝土管桩,在一般为一整体,这就导致混凝土管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断裂,在使用中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混凝土管桩,在一般为一整体,这就导致混凝土管桩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断裂,在使用中存在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抗拔竹节桩。
7.本技术提供一种分段抗拔竹节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分段抗拔竹节桩,包括第一竹节桩,所述第一竹节桩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竹节桩,所述第一竹节桩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竹节本体,所述第二竹节桩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竹节本体,所述第一竹节本体与所述第二竹节桩之间相互贴合,所述第一竹节桩和所述第二竹节桩的内部均设置有箍环,所述箍环设置有数个,所述箍环的表面均匀插接有钢筋,所述钢筋的表面贯穿所述第一竹节桩和所述第二竹节桩,多根所述钢筋之间连接有钢筋网。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贯穿数个箍环对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结构稳定性,这样的设计通过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分段设计,增加了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安全性,方便了竹节桩的安全和使用。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竹节本体和所述第二竹节本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竹节本体和所述第二竹节本体之间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套筒方便对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的固定。
12.可选的,所述套筒对称设置,对称所述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头螺纹栓,所述双头螺纹栓的表面设置有螺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头螺纹栓与套筒的螺纹连接,方便对套筒进行固定,螺帽方便对双头螺纹栓进行旋钮。
14.可选的,所述箍环的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一竹节桩内的第一连接板远离箍环的一侧与第一竹节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位于第二竹节桩内的第一连接板远离箍环的一侧与第二竹节桩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箍环通过第一连接板方便与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本体进行固定。
16.可选的,所述箍环的内部环形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所述箍环的一侧与所述钢筋网的外壁之间相互抵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箍环通过第二连接板对钢筋网的固定,增加了钢筋网的稳定性,减少了钢筋网的晃动。
18.可选的,所述箍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环,多个所述套环沿箍环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套环的内部铰接有阻逆板,所述阻逆板的内壁与所述钢筋之间相互贴合,所述钢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台,所述防滑台与所述阻逆板之间相互卡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逆板增加了钢筋与套环之间的稳定性,防滑台提高了钢筋与阻逆板之间的摩擦。
20.可选的,所述套环的内部开设有凹槽,所述阻逆板的一端位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所述凹槽的一端与所述阻逆板之间相互贴合。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通过弹簧对阻逆板进行支撑,使阻逆板与防滑台的贴合度更好,避免了钢筋的拔出。
22.可选的,所述箍环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相互交错,所述套环位于所述弧形槽的内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增加了套环与箍环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了套环的固定,提高了套环的稳定性。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5.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通过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进行固定,双头螺纹栓通过套筒对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桩进行紧固,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为空心结构,减少了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结构质量,箍环对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内壁支撑,钢筋贯穿数个箍环对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结构稳定性,这样的设计通过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分段设计,增加了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的安全性,方便了竹节桩的安全和使用。
26.2、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的内部均设置有套筒,套筒的两端与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提高了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本体的连接紧密性,通过套筒方便对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的固定,套筒对称设置,对称套筒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头螺纹栓,双头螺纹栓的表面设置有螺帽,套筒的对称设计方便分别与第一竹节本体和第二竹节本体之间固定,双头螺纹栓与套筒的螺纹连接,方便对套筒进行固定,螺帽方便对双头螺纹栓进行旋钮,箍环的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远离箍环的一侧与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之间固定连接,箍环通过第一连接板方便与第一竹节桩和第二竹节桩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技术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中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中的图2处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技术中的箍环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技术中的套环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竹节桩;11、第一竹节本体;2、第二竹节桩;21、第二竹节本体;3、双头螺纹栓;31、螺帽;4、箍环;41、第一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3、弧形槽;5、套环;51、凹槽;6、阻逆板;61、弹簧;7、套筒;8、钢筋;81、防滑台;9、钢筋网。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该分段抗拔竹节桩,包括第一竹节桩1,第一竹节桩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竹节桩2,第一竹节桩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竹节本体11,第二竹节桩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竹节桩21,第一竹节本体11与第二竹节桩2之间相互贴合,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的内部均设置有套筒7,套筒7的两端与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提高了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的连接紧密性,通过套筒7方便对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的固定。
35.请参阅图2、图3和图4,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的内部均设置有箍环4,箍环4设置有数个,套筒7对称设置,对称套筒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双头螺纹栓3,双头螺纹栓3的表面固定有螺帽31,套筒7的对称设计方便分别与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之间固定,在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上开设有用于拧螺栓的槽,双头螺纹栓3与套筒7的螺纹连接,方便对套筒7进行固定,螺帽31方便对双头螺纹栓3进行旋钮,箍环4的表面环形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连接板41,位于第一竹节桩1内的第一连接板41远离箍环4的一侧与第一竹节桩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位于第二竹节桩2内的第一连接板41远离箍环4的一侧与第二竹节桩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箍环4通过第一连接板41方便与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进行固定。
36.请参阅图3、图4和图5,箍环4的表面均匀插接有钢筋8,钢筋8的表面贯穿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多根钢筋8之间连接有钢筋网9,可以对钢筋8进行支撑稳固,箍环4的内部环形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二连接板42,第二连接板42远离箍环4的一侧与钢筋网9的外壁之间相互抵接,箍环4通过第二连接板42对钢筋网9的固定,增加了钢筋网9的稳定性,减少了钢筋网9的晃动,箍环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套环5,多个套环5沿箍环4表面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套环5的内部铰接有阻逆板6,阻逆板6的内壁与钢筋8之间相互贴合,钢筋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台81,防滑台81与阻逆板6之间相互卡接,套环5增加了钢筋8的稳定性,阻逆板6增加了钢筋8与套环5之间的稳定性,防滑台81提高了钢筋8与阻逆板6之间的摩擦。
37.请参阅图3、图4和图5,套环5的内部开设有凹槽51,阻逆板6的一端位于凹槽51的内部,凹槽5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61,弹簧61远离凹槽51的一端与阻逆板6之间相互贴合,凹槽51方便对弹簧61进行固定,套环5通过弹簧61对阻逆板6进行支撑,使阻逆板6与防滑台81
的贴合度更好,避免了钢筋8的拔出,箍环4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43,弧形槽43与第一连接板41之间相互交错,套环5位于弧形槽43的内部,弧形槽43增加了套环5与箍环4之间的接触面积,方便了套环5的固定,提高了套环5的稳定性。
38.本技术实施例的分段抗拔竹节桩的实施原理为:
39.使用时,将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通过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进行固定,双头螺纹栓3通过套筒7对第一竹节本体11和第二竹节桩21进行紧固,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为空心结构,减少了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的结构质量,箍环4对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内壁支撑,钢筋8贯穿数个箍环4对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进行固定,提高了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的结构稳定性,这样的设计通过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的分段设计,增加了第一竹节桩1和第二竹节桩2的安全性,方便了竹节桩的安全和使用。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