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9483发布日期:2023-01-24 23:0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土钉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土钉墙支护技术是由被加固土体、设置在土体中的土钉和喷射砼面层组成,主要用于基坑支护工程;新型复合土钉墙技术是将土钉墙与深层搅拌桩、旋喷桩、树根桩、钢管土钉及预应力锚杆结合起来,通过多种组合,形成复合基坑支护技术,大大扩展了土钉墙支护的应用范围;复合土钉墙支护具有轻型,机动灵活,适用范围广、造价低、工期短、安全可靠等特点,支护能力强,可作超前支护,并兼备支护、截水等效果。在实际工程中,组成复合土钉墙的各项技术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灵活的有机结合,形式多样,复合土钉墙是一项技术先进、施工简便、经济合理、综合性能突出的基坑支护技术。
3.复合土钉墙在打孔过程中,需要支护装置将工作平台沿着坡面进行提升,以保证高处打孔的安全性,而现有的支护装置通常有若干个钢管连接而成,不但耗材较多,并且与坡面的固定不够方便,降低了施工效率,因此提出了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位于坡面的外侧,所述坡面靠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钉孔,所述钉孔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钉孔的内部,且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外侧。
7.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u形件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件,所述u形件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外侧,所述连接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帽,所述连接杆外侧位于螺母和固定帽之间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靠近螺母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位于连接杆的外侧。
8.优选的,所述固定帽和滑环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杆一和连杆二,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杆一和连杆二的另一端均与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位于钉孔的内侧。
9.优选的,所述u形件通过螺栓一固定连接于支撑柱的外侧,所述支撑柱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条,所述螺栓一位于防脱条远离坡面的一侧。
10.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端四角处均插接有固定柱,所述底板通过固定柱固定于地面上。
11.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侧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固定连接于连接柱的一端,所述支撑柱和连接柱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脱条。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连接柱的外侧位于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卡,所述连接卡通过
螺栓二与支撑柱和连接柱固定连接,且所述螺栓二位于防脱条位于远离坡面的一侧。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和支撑柱,需要对打孔平台搭建时,将底板固定在坡面的一侧,然后将固定机构固定在钉孔的内侧,之后转动底板顶端的支撑柱,使支撑柱与坡面相互平行,再将固定机构固定在支撑柱的外侧,从而使支撑柱通过固定机构固定在坡面的外侧,以便于通过支撑柱为基础进行工作平台搭建,减少了钢材的使用,并且固定更加方便;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利用扳手转动固定机构中的螺母,使螺母在连接杆的外侧进给,进而通过推动连接筒使滑环使连接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帽,在固定帽和滑环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杆一和连杆二,并且连杆一和连杆二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进而使滑环向固定帽靠近时同时推动连杆一和连杆二的一端相互靠近,进而使连杆一和连杆二的另一端同时在连接件的内侧转动,同时推动连接件相互远离,而连接件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进而使连接件推动夹板向钉孔的内侧紧靠,进而将连接杆固定在钉孔的内侧,使固定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的安装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安装时的主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的爆炸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中固定机构的爆炸图。
20.图中:底板1、支撑柱2、坡面3、固定机构4、钉孔5、u形件6、连接杆7、螺母8、固定帽9、滑环10、连接筒11、连杆一12、连杆二13、连接件14、夹板15、螺栓一16、防脱条17、固定柱18、卡槽19、卡块20、连接柱21、连接卡22、螺栓二。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参照图1-3,一种复合土钉墙用的支护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2,支撑柱2位于坡面3的外侧,坡面3靠近支撑柱2的一侧设置有钉孔5,钉孔5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固定连接于钉孔5的内部,且固定机构4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的外侧,需要对打孔平台搭建时,将底板1固定在坡面3的一侧,然后将固定机构4固定在钉孔5的内侧,之后转动底板1顶端的支撑柱2,使支撑柱2与坡面3相互平行,再将固定机构4固定在支撑柱2的外侧,从而使支撑柱2通过固定机构4固定在坡面3的外侧,以便于通过支撑柱2为基础进行工作平台搭建,减少了钢材的使用,并且固定更加方便;
23.进一步地,固定机构4包括u形件6和连接杆7,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形件6,u形件6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的外侧,连接杆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螺母8,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帽9,连接杆7外侧位于螺母8和固定帽9之间滑动连接有滑环10,滑环10靠近螺
母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11,连接筒11位于连接杆7的外侧,使螺母8在连接杆7的外侧进给,进而通过推动连接筒11使滑环10使连接杆7的外侧滑动,通过连接筒11补偿滑环10与螺母8之间的距离;
24.进一步地,固定帽9和滑环10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的另一端均与连接件14转动连接,连接件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5,夹板15位于钉孔5的内侧,使滑环10向固定帽9靠近时同时推动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的一端相互靠近,进而使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的另一端同时在连接件14的内侧转动,同时推动连接件14相互远离,而连接件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5,进而使连接件14推动夹板15向钉孔5的内侧紧靠,进而将连接杆7固定在钉孔5的内侧,从而使支撑柱2通过固定机构4固定在坡面3的外侧;
25.进一步地,u形件6通过螺栓一16固定连接于支撑柱2的外侧,支撑柱2外侧对称固定连接有防脱条17,螺栓一16位于防脱条17远离坡面3的一侧,使螺栓一16位于防脱条17远离坡面3的一侧,进而防止支撑柱2在u形件6的内侧脱落;
26.进一步地,底板1的顶端四角处均插接有固定柱18,底板1通过固定柱18固定于地面上,通过固定柱18保证了底板1的稳定性;
27.进一步地,支撑柱2的顶端开设有卡槽19,卡槽19内侧设置有卡块20,卡块20固定连接于连接柱21的一端,支撑柱2和连接柱21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脱条17,当所需高度超过支撑柱2时,可将连接柱21通过其一端的卡块20与支撑柱2顶部的卡槽19相互配合进而装配;
28.进一步地,支撑柱2和连接柱21的外侧位于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卡22,连接卡22通过螺栓二23与支撑柱2和连接柱21固定连接,且螺栓二23位于防脱条17位于远离坡面3的一侧,在支撑柱2和连接柱21的连接处通过螺栓二23固定连接卡22,进而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使连接柱21以支撑柱2为基础进行增设
29.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在坡面3的最下端向上设置钉孔5,当需要对打孔平台搭建时,将底板1通过固定柱18固定在坡面3的一侧,通过固定柱18保证了底板1的稳定性,然后将固定机构4放置在钉孔5的内侧,之后转动底板1顶端的支撑柱2,使支撑柱2与坡面3相互平行,然后将固定机构4中的u形件6通过螺栓一16固定在支撑柱2的外侧,支撑柱2的外侧设置有防脱条17,使螺栓一16位于防脱条17远离坡面3的一侧,进而防止支撑柱2在u形件6的内侧脱落,然后利用扳手转动固定机构4中的螺母8,使螺母8在连接杆7的外侧进给,进而通过推动连接筒11使滑环10使连接杆7的外侧滑动,连接杆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帽9,在固定帽9和滑环10的外侧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并且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均对称设置有两个,进而使滑环10向固定帽9靠近时同时推动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的一端相互靠近,进而使连杆一12和连杆二13的另一端同时在连接件14的内侧转动,同时推动连接件14相互远离,而连接件14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板15,进而使连接件14推动夹板15向钉孔5的内侧紧靠,进而将连接杆7固定在钉孔5的内侧,从而使支撑柱2通过固定机构4固定在坡面3的外侧,以便于通过支撑柱2为基础进行工作平台搭建,减少了钢材的使用,并且固定更加方便,当所需高度超过支撑柱2时,可将连接柱21通过其一端的卡块20与支撑柱2顶部的卡槽19相互配合进而装配,然后在支撑柱2和连接柱21的连接处通过螺栓二23固定连接卡22,进而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进而使连接柱21以支撑柱2为基础进行增
设。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