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79029发布日期:2022-11-05 07:03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桩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


背景技术:

2.桩基是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桩和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在对桩基进行安装时一般通过将混凝土浇灌到钻孔内的浇筑筒中,而在浇灌的过程中浇筑筒容易受到浇灌的影响而发生晃动,从而导致桩基发生偏移。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包括安装板和浇筑筒,所述浇筑筒贯穿所述安装板设置,所述安装板与浇筑筒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垂直于所述安装板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螺纹连接有螺纹筒且所述螺纹筒贯穿所述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螺纹筒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螺纹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浇筑筒的外筒壁连接。
6.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板上以所述螺纹筒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贯穿所述固定板且可在所述固定板内滑动,所述限位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挡板。
7.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螺纹筒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8.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浇筑筒外筒壁接触的一面形状为圆弧形,其弧度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浇筑筒的外筒壁紧密接触。
9.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浇筑筒外筒壁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形状为圆弧形,其弧度使所述防滑垫与所述浇筑筒的外筒壁紧密接触。
10.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板与浇筑筒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振荡装置,所述振荡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表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两个所述连接板与支撑板呈三角形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内滑动插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浇筑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连接杆的圆弧面套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圆板和圆环连接。
11.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浇筑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
1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板内螺纹插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贯穿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
13.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振荡装置与两个所述支撑装置沿所述浇筑筒呈十字形分布。
14.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中,当需要对浇筑筒进行支撑时,将浇筑筒放置在钻孔内,将安装板套在浇筑筒上并与地面接触,旋转手柄使手柄带动螺纹筒在固定板内转动,螺纹筒带动螺纹杆移动,螺纹杆带动支撑块移动,通过限位杆在固定板内滑动,避免了螺纹杆随着螺纹筒的旋转而发生转动的情况发生,支撑块带动支撑杆移动,支撑杆带动限位板移动直到限位板带动防滑垫夹紧浇筑筒时,此时达到了对浇筑筒进行支撑的效果,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浇筑筒的位置发生偏移。
16.2、本技术中,通过挡板对限位杆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杆从固定板内脱离的情况发生,通过设置支撑装置,达到了对浇筑筒进行支撑的效果,防止在浇灌的过程中浇筑筒受到浇灌的影响而发生晃动,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中振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例说明:1、安装板;2、浇筑筒;3、支撑装置;301、固定板;302、螺纹筒;303、螺纹杆;304、支撑块;305、支撑杆;306、限位板;307、限位杆;308、挡板;309、手柄;310、防滑垫;4、振荡装置;41、支撑板;42、连接板;43、圆环;44、连接杆;45、圆球;46、圆板;47、弹簧;48、驱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3.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
24.一种建筑桩基防偏装置,包括安装板1和浇筑筒2,浇筑筒2贯穿安装板1设置,安装板1与浇筑筒2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支撑装置3。通过支撑装置3的设置,达到对浇筑筒2进行支撑的效果,防止在浇灌的过程中浇筑筒2受到浇灌的影响而发生晃动,提高了施工的准确性。
25.支撑装置3的具体结构为:支撑装置3包括垂直于安装板1设置的固定板301,固定板301内螺纹连接有螺纹筒302且螺纹筒302贯穿固定板301水平设置,螺纹筒302内腔螺纹连接有螺纹杆303,螺纹杆303远离螺纹筒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04,支撑块30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05,支撑杆305远离支撑块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306,限位板306与浇筑筒2的外筒壁连接。
26.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固定板301上以螺纹筒30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个限位杆307,限位杆307贯穿固定板301且可在固定板301内滑动,限位杆307一端与支撑块304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挡板308。通过限位杆307在固定板301内滑动,避免了螺纹杆303随着螺纹筒302的旋转而发生转动的情况发生。限位杆307在固定板301内滑动时通过挡板308对限位杆307进
行限位,避免限位杆307从固定板301内脱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7.在以上技术方案中,螺纹筒302远离固定板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09。通过旋转手柄309使手柄309带动螺纹筒302在固定板301内转动,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
28.在以上技术方案中,限位板306与浇筑筒2外筒壁接触的一面形状为圆弧形,其弧度使限位板306与浇筑筒2的外筒壁紧密接触。
29.作为另一种实施例,限位板306与浇筑筒2外筒壁接触的一面设有防滑垫310,防滑垫310的形状为圆弧形,其弧度使防滑垫310与浇筑筒2的外筒壁紧密接触。
30.限位板306和防滑垫310的圆弧形结构设计可以使限位板306和防滑垫310与浇筑筒2外筒壁的接触更紧密,提高整个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31.通过螺纹筒302带动螺纹杆303移动,螺纹杆303带动支撑块304移动,支撑块304带动支撑杆305移动,支撑杆305带动限位板306移动使限位板306带动防滑垫310贴住浇筑筒2的圆弧面,提高了对浇筑筒2进行限位的效果。
32.在以上技术方案中,安装板1与浇筑筒2之间对称设有两个振荡装置4,通过振荡装置4的设置,达到对浇筑筒2进行振荡的效果,防止浇筑筒2内的混凝土出现气泡或缝隙导致桩基不实,提高了桩基的质量。
33.振荡装置4的具体结构为:振荡装置4包括设置于安装板1上表面的支撑板41,支撑板41与安装板1滑动连接,支撑板4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42,两个连接板42与支撑板41呈三角形设置,两个连接板42彼此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环43,圆环43内滑动插设有连接杆44,连接杆44远离浇筑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板46,连接杆44的圆弧面套有弹簧47,弹簧47的两端分别与圆板46和圆环43连接。
34.在以上技术方案中,连接杆44靠近浇筑筒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球45。
35.通过拉动圆板46使圆板46带动连接杆44在圆环43内滑动并拉伸弹簧47,松开圆板46,通过弹簧47的弹力带动圆板46移动,圆板46带动连接杆44在圆环43内滑动,连接杆44带动圆球45移动并撞击浇筑筒2的圆弧面,达到了节省人力的效果。
36.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支撑板41内螺纹插设有驱动杆48,驱动杆48贯穿支撑板41与安装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通过旋转驱动杆48使驱动杆48在安装板1的上表面转动,驱动杆48带动支撑板41在驱动杆48的圆弧面上移动,达到了对圆球45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使圆球45能对浇筑筒2的不同位置进行振荡,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7.在以上技术方案中,两个振荡装置4与两个支撑装置3沿浇筑筒2呈十字形分布。对称式的分布可以增加整个装置工作的稳定性。
38.工作原理:当需要对浇筑筒2进行支撑时,将浇筑筒2放置在钻孔内,将安装板1套在浇筑筒2上并与地面接触,旋转手柄309使手柄309带动螺纹筒302在固定板301内转动,螺纹筒302带动螺纹杆303移动,螺纹杆303带动支撑块304移动,通过限位杆307在固定板301内滑动,避免了螺纹杆303随着螺纹筒302的旋转而发生转动的情况发生,支撑块304带动支撑杆305移动,支撑杆305带动限位板306移动直到限位板306带动防滑垫310夹紧浇筑筒2时,此时达到了对浇筑筒2进行支撑的效果,防止在浇筑混凝土时浇筑筒2的位置发生偏移,通过挡板308对限位杆307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杆307从固定板301内脱离的情况发生。
39.当需要对浇筑筒2进行振荡时,拉动圆板46使圆板46带动连接杆44在圆环43内滑动并拉伸弹簧47,松开圆板46,通过弹簧47的弹力带动圆板46移动,圆板46带动连接杆44在
圆环43内滑动,连接杆44带动圆球45移动并撞击浇筑筒2的圆弧面,达到了对浇筑筒2进行振荡的效果,当需要对圆球45的高度进行调节时,旋转驱动杆48使驱动杆48在安装板1的上表面转动,驱动杆48带动支撑板41在驱动杆48的圆弧面上移动,达到了对圆球45的高度进行调节的效果,使圆球45能对浇筑筒2的不同位置进行振荡,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