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5106发布日期:2022-11-02 19:58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通常来说,园林的种植面积比较大,而园林中的绿植又需要不定时地浇灌,由于直接灌溉会比较浪费水资源,因此通常会在园林内设置雨水收集装置来储存雨水,从而借助雨水对园林进行灌溉。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16604394u)公开了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储水机构和喷水机构,储水机构包括储水池、处理箱、中转箱、连通在储水池上部和处理箱下部之间的第一溢流管以及连通在处理箱上部和中转箱之间的第二溢流管,处理箱内从下至上设有多层过滤组件;处理箱下端开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沿竖向滑动连接有封堵塞,处理箱上部沿竖向滑动连接有浮球,浮球和封堵塞之间连接有连杆,连杆和封堵塞的长度大于第二溢流管到处理箱底部的距离;喷水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底座上的喷水桶、用于连通中转箱和喷水桶的连通管以及连通在喷水桶上的喷水管。
4.上述技术方案虽然通过设置处理箱用于沉降污物,设置过滤组件用于进一步过滤污物,设置排污孔用于定期排出处理箱内的污物,设置中转箱用于储存处理后的水资源,设置水泵、喷水桶和喷水管用于浇灌植物。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由于污物会沉降在处理箱底部各个位置,则远离排污孔处的污物则无法被排出,而无法排出的污物在堆积后导致纵向上布置的过滤组件局部对污水的过滤效果欠佳,其次,由于过滤组件被固定在处理箱内无法定期清理,久而久之会造成堵塞进一步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处理箱内污物难以排尽以及难以清理过滤组件进而影响后续过滤效果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池、过滤箱和储存箱,过滤箱内纵向设有过滤板,过滤板顶端穿出过滤箱,且固定连接有把手,过滤板与过滤箱滑动连接,过滤板将过滤箱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收集池上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水管,左腔室底部开设有可封闭的排污方孔,该排污方孔周壁在周向上扩张至与左腔室底部大小相适配,右腔室顶部与储存箱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最高水位点低于第一水管的溢水点;储存箱一侧开设有和下水道连通的排水孔,并在排水孔处安装有用于控制排水孔开闭的开关组件。
7.该技术方案的原理:通过设置收集池来收集雨水,第一水管将收集的雨水引至过滤箱的左腔室,雨水首先通过过滤板进行过滤,然后通过第二水管溢至储存箱等待使用,过滤箱底部的排污方孔用于排除污物,储存箱一侧的排水孔与下水道连通,避免过滤箱和储
存箱都装满以后收集池水满溢出,开关组件可以控制排水孔的开闭。
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排污方孔周壁在周向上扩张至与左腔室底部大小相适配,防止污物残留在过滤箱底部内侧,使得过滤箱内污物的排除更彻底,储存箱一侧的排水孔与下水道连通,避免过滤箱和储存箱都装满以后收集池水满溢出,开关组件可以控制排水孔的闭合,能够防止排水孔一直打开,进而导致下水道里的虫类进入储存箱对第三水管造成堵塞。
10.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通过设置过滤板与过滤箱滑动连接,便于后期抽出过滤板进行清理,防止由于长时间的过滤工作对过滤板造成堵塞,影响后续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13.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视图;
14.图中:1、收集池;2、滤网;3、第一水管;4、过滤箱;5、把手;6、过滤板;7、第二水管;8、连接杆;9、浮球;10、排污方孔;11、储存箱;12、第三水管;13、底座;14、固定块;15、弹簧;16、封堵块;17、水泵;18、喷头;19、喷孔;20、防尘帽;21、卡条;22、喷水箱;23、水龙头。
具体实施方式
15.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16.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收集池1、过滤箱4和储存箱11,过滤箱4内纵向设置有过滤板6,过滤板6的顶端穿出过滤箱4,且固定连接有把手5,位于把手5右侧的过滤箱4上安装有头龙头23,过滤板6与过滤箱4滑动连接,方便定期抽出过滤板6进行清理,避免过滤板6由于长时间的过滤工作导致的堵塞,实际使用过程中,水龙头23外接高压水源,抽出过滤板6后只需打开水龙头23对过滤板6进行冲洗,完成后重新插入过滤箱4内即可,如此可以提高清理效率。
17.过滤板6将过滤箱4划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左腔室与收集池1的上部之间连通有第一水管3,第一水管3位于收集池1内的一端安装有滤网2,滤网2对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防止树叶等大面积污物堵塞第一水管3。
18.左腔室的底部开设有可封闭的排污方孔10,排污方孔10内安装有阀门,该排污方孔10周壁在周向上扩张至与左腔室底部大小相适配,即左腔室底部是无任何遮挡的敞口状态,敞口即构成了排污通道即排污方孔10,如此一来,被过滤掉的污物将悉数沉降至左腔室底部(即排污方孔10上),可以防止在开启阀门排污的过程中,污物残留在左腔室底部内侧,无法排尽,右腔室的顶部与储存箱11顶部之间连通有第二水管7,第二水管7的最高水位点低于第一水管3的溢水点,该溢水点即第一水管3位于收集池1内的进水端,防止由于连通器原理雨水无法通过第二水管7进入储存箱11内。
19.储存箱11的右侧上部开设有和下水道连通的排水孔,当储存箱11快要装满时,排水孔可将多余的雨水排至下水道,避免由于过滤箱4和储存箱11装满后,收集池1内的雨水
无法继续溢入过滤箱4,最终导致多余的雨水溢出收集池1,储存箱1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水孔闭合的开关组件,用以防止排水孔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蚊虫等从下水道进入储存箱11污染水资源。
20.如图1和图2所示,开关组件包括铰接于储存箱11内部的连接杆8、内置于储存箱11一侧内壁的固定块14、用于堵住排水孔的“l形”的封堵块16和连接在固定块14与封堵块16之间的弹簧15,其中,封堵块16的竖直段至少一部分伸入储存箱11所述内壁后在弹簧15作用下可相对储存箱11上下滑动,水平段至少一部分伸入储存箱11内使得连接杆8的非铰接端能自下往上运动后与之相抵,连接杆8上设置有浮球9。需要说明的是,封堵块16底部与连接杆8右端相抵的面积足够大,以至于当水面上升,浮球9带动连接杆8转动至顶点时,连接杆8的右端不会与封堵块16的底部脱离。
21.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灌溉机构,灌溉机构包括底座13、安装于底座13上的喷水箱22、用于连通喷水箱22和储存箱11的第三水管12以及连通于喷水箱22上的喷头18,底座13内开设有与第三水管12相配合的安装孔,喷头18的顶部及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孔19,喷头18的顶部竖向滑动连接有防尘帽20,防尘帽20的底部边缘周向等距设置有六个用于卡住喷头18底部的卡条21。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方便将储存箱11内的水抽取并喷出,喷水箱22内固定安装有水泵17,喷水箱22的底部中心开设有与安装孔相连通的连接孔,水泵17的进水端和连接孔连通,水泵17的出水端和喷头18连通,且通过喷孔19的水压足够大,以至于防尘帽20能够被顶起,进而完成浇灌工作。
22.本实施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23.当人们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园林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时,首先进入收集池1内的雨水会逐渐溢至第一水管3的高度,然后顺着第一水管3进入到过滤箱4内,而收集池1内的滤网2会对雨水进行第一次过滤,除去树叶类的杂物,进入到过滤箱4内的雨水会经过过滤板6进行第二次过滤,随着收集池1内雨水的不断流入,过滤箱4内的水位不断抬高直到通过第二水管7溢至储存箱11内,此时水泵17便可以通过第三水管12将雨水抽出并进行灌溉工作,当储存箱11内的水位足够高时,浮球9被水面抬升,连接杆8随之逆时针转动,封堵块16被连接杆8的右端顶开,多余的雨水从排水孔处被排入下水道,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打开排污方孔10的阀门,将左腔室内沉淀的污物排出,防止左腔室内污物堆积过多导致雨水过滤效率降低,同时,需要定期将过滤板6抽出,并打开水龙头23对其进行冲洗,避免过滤板6由于长时间的过滤工作造成堵塞。
24.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