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9575发布日期:2022-10-15 01:0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护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护筒。


背景技术:

2.发育岩溶类型主要为埋藏型岩溶,发育情况复杂,与岩性、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地下水活动规律等诸多因素有关。在此地质下条件下桩基施工易产生塌孔,漏浆等情况,增加施工难度,影响工程进度,增加施工成本。针对出现的问题,采用技术措施应对突发情况,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通常采用护筒跟进施工工艺,为了适应其需求一般采用焊接方式进行护筒连接,护筒连接垂直度无法得到保障影响桩基成孔质量。
3.为了满足桩基成孔的效率和质量,出现了一种建筑桩基施工用的护筒结构,其中以国内专利申请(授权公告号cn 209722959 u/申请号201920041243.8)公开的结构具备代表性。
4.但是上述的护筒采用镶嵌固定连接,外接环形槽非封闭结构,外靠螺杆传动系统,连接结构相对复杂,在深埋跟进护筒桩基施工中受到了限制,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筒,以缓解现有护筒连接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沿轴向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上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远离第一端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旋转方向向外弯曲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筒体的第一端形成第一限位槽;
7.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向平行;所述插槽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沿周向,所述插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插入部和第一插入部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入部上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上远离第二端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二旋转方向向外弯曲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筒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
8.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插入部之间形成插口,以使一个所述护筒的所述第一插入部能够插入到另一个护筒的插口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被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被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止挡以阻止相连接的两个护筒沿轴向彼此分离;
9.所述护筒上具有贯穿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的销孔,所述销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插入部的其中一个第二插入部的第四侧边和另一个第二插入部的第三侧壁之间;所述护筒包括能够插入到所述销孔内的锁销,所述锁销位于第二插入部的第四侧边和相邻的第一插入
部的第一侧边之间,以阻止第一插入部相对于第二插入部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
10.进一步的,所述筒体的第二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且所述套筒的内径大于所述筒体的外径;
11.所述套筒的内壁形成环形外壁,所述筒体的外壁形成环形内壁,所述筒体与套筒之间形成插槽。
12.进一步的,所述套筒包括靠近第二端的第三端和靠近第一端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连接有锥形筒,沿第三端向第四端方向,所述锥形筒的直径逐渐减小至与筒体的外径一致,所述锥形筒与所述筒体焊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入部和第二限位部均与所述筒体的外壁焊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插入部的厚度与所述插槽的厚度一致。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入部和第二插入部的数量均为四个、六个或者八个。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向第二侧边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所述第四侧边上设置有向第三侧边一侧凹陷的第二凹部,所述一凹部和第二凹部对齐后形成供锁销贯穿的导向孔。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入部的端部具有导向结构,用于引导第一插入部插入到插口内;
18.沿第二端向第一端方向,所述导向结构的宽度逐渐减小。
19.进一步的,所述插口处设置有堵塞。
20.进一步的,所述护筒包括筒盖,所述筒盖的内径大于筒体的外径,所述筒盖用于扣盖在筒体的第一端的第一插入部上,用于保护第一插入部。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筒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沿轴向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上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二侧边上远离第一端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旋转方向向外弯曲延伸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插入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筒体的第一端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筒体的轴向平行;所述插槽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沿周向,所述插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插入部和第一插入部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入部上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上远离第二端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二旋转方向向外弯曲延伸的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和筒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插入部之间形成插口,以使一个所述护筒的所述第一插入部能够插入到另一个护筒的插口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能够被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部能够被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相互止挡以阻止相连接的两个护筒沿轴向彼此分离;所述护筒上具有贯穿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的销孔,所述销孔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插入部的其中一个第二插入部的第四侧边和另一个第二插入部的第三侧壁之间;所述护筒包括能够插入到所述销孔内的锁销,所述锁销位于第二插入部的第四侧边和相邻的第一插入部的第一侧边之间,以阻止第一插入部相对于第二插入部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本方案提供的护筒在使用时,可以将两个护筒进行对接,具体的,将一个护筒的第一端第一插入部对准另一个护筒的第二端的插口并插入到插
口内,然后按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护筒,从而可以使第一限位部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部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实现两个护筒在轴向上的相互锁紧,然后将锁销插入到销孔内,锁销可以阻止护筒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而在周向上将两个护筒相互固定。在桩基钻孔岩溶地质较深的情况下,采用卯榫结构能将护筒精确对接,卯榫结构本身具备限位功能,能够保证护筒对接后的垂直度,较常规焊接对比,护筒间连接节省时间,避免两节钢管护筒进行焊接,同时减少焊接烟尘的产生,利于环保及节能有效保证绿色施工,卯榫结构对接处采用锁销固定,卯榫使得钢结构有效接触提高了接口稳定性,利于长护筒下放施工。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筒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筒第二端的俯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筒对接前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筒对接后的示意图。
27.图标:100-筒体;110-第一插入部;120-第一限位部;130-第一限位槽;140-第二插入部;150-第二限位部;160-第二限位槽;170-第一凹部;180-第二凹部;
28.200-锁销;300-套筒;400-插口;500-销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护筒包括:筒体100,所述筒体10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置有沿轴向向外侧延伸的第一插入部110,所述第一插入部110上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其中,第一旋转方向可以为顺时针方向,第一插入部110可以为曲面板,所述第二侧边上远离第一端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一旋转方向向外弯曲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20,第一限位部120和第一插入部110的第二侧边呈90度夹角,所述第一插入部110、所述第一限位部120和筒体100的第一端形成第一限位槽130。
31.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筒体100的轴向平行。所述插槽包括内外间隔设置的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沿周向,所述插槽内间隔设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第二插入部140,第二插入部140也为曲面板,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筒体100连接,所述第二插入部140和第一插入部110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插入部140上具有沿第一旋转方向上间隔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三侧边上远
离第二端的一端设置有沿第二旋转方向向外弯曲延伸的第二限位部150,所述第二插入部140、所述第二限位部150和筒体100的第二端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160。
32.周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插入部140之间形成插口400,以使一个所述护筒的所述第一插入部110能够插入到另一个护筒的插口400内,且所述第一限位部120能够被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限位槽160内,所述第二限位部150能够被沿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130内,所述第一限位部120和第二限位部150相互止挡以阻止相连接的两个护筒沿轴向彼此分离,第一限位部120的宽度与第二限位槽160的宽度一致,第二限位部150的宽度与第一限位槽130的宽度一致。
33.所述护筒上具有贯穿环形内壁和环形外壁的销孔500,所述销孔500位于相邻两个第二插入部140的其中一个第二插入部140的第四侧边和另一个第二插入部140的第三侧壁之间。所述护筒包括能够插入到所述销孔500内的锁销200,具体的,当一个护筒的第一插入部110插入到另一个护筒的插口400,且沿第一旋转方向旋转到位后,所述锁销200位于第二插入部140的第四侧边和相邻的第一插入部110的第一侧边之间,以阻止第一插入部110相对于第二插入部140沿第二旋转方向转动。
34.本方案提供的护筒在使用时,可以将两个护筒进行对接,具体的,将一个护筒的第一端第一插入部110对准另一个护筒的第二端的插口400并插入到插口400内,然后按第一旋转方向旋转护筒,从而可以使第一限位部120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二限位槽160内,所述第二限位部150转动进入到所述第一限位槽130内,实现两个护筒在轴向上的相互锁紧,然后将锁销200插入到销孔500内,锁销200可以阻止护筒沿第二旋转方向旋转,从而在周向上将两个护筒相互固定。在桩基钻孔岩溶地质较深的情况下,采用卯榫结构能将护筒精确对接,卯榫结构本身具备限位功能,能够保证护筒对接后的垂直度,较常规焊接对比,护筒间连接节省时间,避免两节钢管护筒进行焊接,同时减少焊接烟尘的产生,利于环保及节能有效保证绿色施工,卯榫结构对接处采用锁销200固定,卯榫使得钢结构有效接触提高了接口稳定性,利于长护筒下放施工。
35.插槽可以通过套筒300和筒体100焊接而成,具体的,所述筒体100的第二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套筒300,所述套筒300与所述筒体100同轴设置,且所述套筒300的内径大于所述筒体100的外径。所述套筒300的内壁形成环形外壁,所述筒体100的外壁形成环形内壁,所述筒体100与套筒300之间形成插槽。所述套筒300包括靠近第二端的第三端和靠近第一端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连接有锥形筒,沿第三端向第四端方向,所述锥形筒的直径逐渐减小至与筒体100的外径一致,以使所述锥形筒与所述筒体100焊接。
36.所述第二插入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均与所述筒体100的外壁焊接,且所述第二插入部140的厚度与所述插槽的厚度一致。套筒300的内壁抵接在第二插入部140和第二限位部150的外壁上,可以避免套筒300变形。
3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入部110和第二插入部140的数量均为四个、六个、八个甚至更多。多个第一插入部110和第二插入部140在周向上均匀排布。
38.所述第一侧边上设置有向第二侧边一侧凹陷的第一凹部170,所述第四侧边上设置有向第三侧边一侧凹陷的第二凹部180,当第一插入部110插入到插口400后并旋转到位时,第一凹部170和第二凹部180之间可以形成锁销200运动的通道,从而方便锁销200从环形外壁穿入,在通道的引导下从对准环形内壁上的销孔500。
39.所述第一插入部110的端部具有导向结构,用于引导第一插入部110插入到插口400内。沿第二端向第一端方向,所述导向结构的宽度逐渐减小,也就会说,第一插入部110的头端可以呈梯形,前窄后宽,方便进入到插口400内。
40.为了避免施工前杂质进入到插口400内,影响第一插入部110的插入与旋转,所述插口400处设置有堵塞,对接前再将堵塞去除。
41.为了避免筒体100的第一插入部110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磕碰而发生弯曲,导致无法插入到插口400内,所述护筒可以包括筒盖,所述筒盖的内径大于筒体100的外径,所述筒盖用于扣盖在筒体100的第一端的第一插入部110上,用于保护第一插入部110。
4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