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3346发布日期:2023-01-13 23:52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桥梁工程日益增多,桥梁桩基作为桥梁工程中最主要的基础形式,应用非常广泛,桩基长时间使用后易于受不利因素影响引起结构损毁和病害,这些受损的桥梁桩基承载能力降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重载、大交通量的要求,形成了安全隐患,为此需要采取适宜的措施对桩基进行加固处理,提高桩基的支撑稳定能力,使其继续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5105571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便于桥梁建设施工用桥梁桩基加固机构,其通过将机架定位在桥梁桩基所处的地表位置,然后将弧形定位板安装在桥梁桩基的外壁上,能够调节并对桩基进行支撑加固。
3.但是该种便于桥梁建设施工用桥梁桩基加固机构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其倾斜的拉杆端部较易于受力断裂或变形,为此其使用寿命存在一定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便于桥梁建设施工用桥梁桩基加固机构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其倾斜的拉杆端部较细且受力集中进而较易于受力断裂或变形,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包括多组围绕设置于桩基外侧的贴合梁,多组所述贴合梁朝向桩基的一侧均与之相接触,且多组贴合梁围绕形成圆环形,每组所述贴合梁的顶角和底角均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穿槽,位于同一圆环线上的多组穿槽均被一组钢缆穿过,每组所述贴合梁的外侧均插设有底部与贴合梁的底部共面且顶部与贴合梁朝向桩基的一侧平行的斜支梁。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贴合梁包括顶角和底角均开设有穿槽的基板,所述基板的外表面斜向固设有若干组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的加固梁,所述基板的底部固设有形状设置为锥形的固定刺。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钢缆设置为多股钢丝扭合缠绕形成的钢缆绳,且钢缆穿过多组穿槽后首尾相连并固定连接,所述钢缆的绳径与穿槽的直径相适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斜支梁包括若干组平行分布的平行梁架,每组所述平行梁架均插入至相邻两组加固梁之间的空隙内,所述平行梁架的顶部开设有抵合槽,且抵合槽被基板穿过并与其内壁相接触,所述平行梁架的底部与基板的底部共面分布。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平行梁架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辅助槽,表面开设有抵合槽和辅助槽的平行梁架形成壁厚均匀的梁架结构。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每组所述贴合梁表面的两组穿槽分处于斜支梁的
上方和下方,且穿过穿槽的钢缆与斜支梁之间具有间隙。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1、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通过多组贴合梁能够利用其表面穿槽被钢缆穿过,以及钢缆能够将多组贴合梁绑紧固定于桩基外侧,从而使得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在对桩基加固时能够较大区域的与桩基接触并受力辅助支撑,同时能够利用多组贴合梁分担减少现有技术下加固结构较易于受力断裂或弯折的问题,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16.2、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通过斜支梁自身的结构设置,以及斜支梁于贴合梁外侧的安装和辅助支撑,从而使得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能够利用斜支梁辅助贴合梁受力支撑桩基,提高了能够利用斜支梁辅助贴合梁受力支撑桩基支撑加固的稳定性,且减少了贴合梁的倾倒。
17.3、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通过基板底部固定刺的设置,使得贴合梁在地面上的安装固定较为稳定,减少了贴合梁的倾倒,通过基板外侧加固梁的安装固定,从而能够利用加固梁加固基板提高其机械强度,并且能够利用加固梁对斜支梁的安装进行辅助定位。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贴合梁与斜支梁配合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斜支梁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贴合梁;101、基板;102、固定刺;103、加固梁;2、斜支梁;201、平行梁架;202、抵合槽;203、辅助槽;3、穿槽;4、钢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包括多组围绕设置于桩基外侧的贴合梁1,使用者在使用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时,预先根据桩基的直径选用合适数量的贴合梁1,以使得将贴合梁1在桩基外侧围绕排布并贴合桩基后能够较为密集的将桩基外侧遮罩,多组贴合梁1朝向桩基的一侧均与之相接触,且多组贴合梁1围绕形成圆环形,每组贴合梁1的顶角和底角均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穿槽3,位于同一圆环线上的多组穿槽3均被一组钢缆4穿过,钢缆4设置为多股钢丝扭合缠绕形成的钢缆绳,且钢缆4穿过多组穿槽3后首尾相连并固定连接,钢缆4的绳径与穿槽3的直径相适配,使用者可以选用合适长度的钢缆4穿过多组贴合梁1的顶部穿槽3以及其底部穿槽3,接着利用钢缆4将多组贴合梁1绑紧固定后将其首尾两端对齐焊接固定,过多组贴合梁1能够利用其表面穿槽3被钢缆4穿过,以及钢缆4能够将多组贴合梁1绑紧固定于桩基外侧,从而使得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在对桩基加固时能够较大区域的与桩基接触并受力辅助支撑,同时能够利用多组贴合梁1分担减少现有技术下加固结构较易于受力断裂或弯折的问题,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每组贴合梁1的外侧均插设有底部与贴合梁1的底部共面且顶部与贴合梁1朝向桩基的一侧平行的斜支梁2,斜支梁2用以辅助贴合梁1对桩基进行支撑,桥梁指
的是为道路跨越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修建的建筑物,它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桥梁一般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主要指桥跨结构和支座系统;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附属构造物则指桥头搭板、锥形护坡、护岸、导流工程等,桥梁按照结构体系划分,有梁式桥、拱桥、刚架桥、悬索承重悬索桥、斜拉桥四种基本体系,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桩基是桥梁下部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4.具体的,如图2所示,贴合梁1包括顶角和底角均开设有穿槽3的基板101,基板101的外表面斜向固设有若干组平行且等间距分布的加固梁103,通过基板101外侧加固梁103的安装固定,从而能够利用加固梁103加固基板101提高其机械强度,并且能够利用加固梁103对斜支梁2的安装进行辅助定位,基板101的底部固设有形状设置为锥形的固定刺102,通过基板101底部固定刺102的设置,使得贴合梁1在地面上的安装固定较为稳定,减少了贴合梁1的倾倒,每组贴合梁1表面的两组穿槽3分处于斜支梁2的上方和下方,且穿过穿槽3的钢缆4与斜支梁2之间具有间隙,从而避免斜支梁2干涉钢缆4的穿设安装。
25.具体的,如图3所示,斜支梁2包括若干组平行分布的平行梁架201,每组平行梁架201均插入至相邻两组加固梁103之间的空隙内,平行梁架201的顶部开设有抵合槽202,且抵合槽202被基板101穿过并与其内壁相接触,平行梁架201的底部与基板101的底部共面分布,斜支梁2于贴合梁1外侧的安装和辅助支撑,从而使得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能够利用斜支梁2辅助贴合梁1受力支撑桩基,提高了能够利用斜支梁2辅助贴合梁1受力支撑桩基支撑加固的稳定性,且减少了贴合梁1的倾倒。
26.具体的,如图3所示,平行梁架201的底部开设有贯穿其自身的辅助槽203,使用者可以使用钢钉在辅助槽203处向下贯穿平行梁架201并将其固定与地面上进行支撑使用,表面开设有抵合槽202和辅助槽203的平行梁架201形成壁厚均匀的梁架结构。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s1、贴合梁1安装,使用者在使用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时,预先根据桩基的直径选用合适数量的贴合梁1,以使得将贴合梁1利用固定刺102插入地面内固定且在桩基外侧围绕排布并贴合桩基后能够较为密集的将桩基外侧遮罩;
29.s2、钢缆4安装,使用者可以选用合适长度的钢缆4穿过多组贴合梁1的顶部穿槽3以及其底部穿槽3,接着利用钢缆4将多组贴合梁1绑紧固定后将其首尾两端对齐焊接固定,多组贴合梁1能够围合加固桩基的外侧,且钢缆4能够绑紧多组贴合梁1使其保持所处位置状态;
30.s3、斜支梁2安装,使用者可以将斜支梁2中的若干组平行梁架201插入至基板101外侧,且使得基板101穿过抵合槽202,被加固梁103分隔的若干组平行的平行梁架201的底部均与地面相接触,且平行梁架201的顶部均与桩基相接触,最后使用者可以使用钢钉在辅助槽203处向下贯穿平行梁架201并将其固定与地面上进行支撑使用,能够利用斜支梁2辅助贴合梁1受力支撑桩基。
31.综上所述,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通过多组贴合梁1能够利用其表面穿槽3被钢缆4穿过,以及钢缆4能够将多组贴合梁1绑紧固定于基桩外侧,从而使得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在对基桩加固时能够较大区域的与基桩接触并受力辅助支撑,同时能够利用
多组贴合梁1分担减少现有技术下加固结构较易于受力断裂或弯折的问题,并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斜支梁2自身的结构设置,以及斜支梁2于贴合梁1外侧的安装和辅助支撑,从而使得该用于桥梁施工的加固结构能够利用斜支梁2辅助贴合梁1受力支撑基桩,提高了能够利用斜支梁2辅助贴合梁1受力支撑基桩支撑加固的稳定性,且减少了贴合梁1的倾倒,通过基板101底部固定刺102的设置,使得贴合梁1在地面上的安装固定较为稳定,减少了贴合梁1的倾倒,通过基板101外侧加固梁103的安装固定,从而能够利用加固梁103加固基板101提高其机械强度,并且能够利用加固梁103对斜支梁2的安装进行辅助定位。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