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龙头产品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拆装的家用水龙头。
背景技术:2.水龙头为控制流体的开关,普遍应用于千家万户,现有的水龙头与台面在安装时,台面上具有安装孔,水龙头的外壳固接在一底座上,底座位于台面上,台面下端则设置锁紧件与底座固定并夹紧台面;在安装时需要台面上、下两侧相互配合以完成安装,而市面上存在一种上装龙头,包括丝筒,所述丝筒的底部开设有多个预留槽,且预留槽的内表面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顶杆,同时,丝筒内置有弹簧片,所述丝筒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限位环,且限位环的外侧设置有螺纹。
3.其结构上利用了弹簧片向下挤压丝桶使其形变而卡紧在台面上。但这种结构下,首先弹簧片弹性回复量不统一,故而对于丝桶的施力不均匀,产生的形变也不均匀,这就会导致安装结构不稳定;同时,受弹簧片的影响,丝桶结构形变后无法准确复原,导致后续难以拆下。
技术实现要素:4.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拆装的家用水龙头,解决了现有的上装龙头安装结构不稳定且不利于拆除的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方便拆装的家用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安装底座以及连接座,所述安装底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底座的圆周外表面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台,所述安装底座下端沿可转动安装有两个以上的卡接块,各所述卡接块与所述安装底座的下端沿通过扭簧可转动连接,所述卡接块包括与所述安装底座连接的转动基部、由所述转动基部向外延伸的第一转动片与第二转动片,当扭簧在放松状态下,各所述第一转动片位于所述安装底座内,各所述第二转动片伸出所述安装底座外;
7.所述连接座的中部具有用于安装管路的安装通道,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底座的内表面配合卡置安装,连接座的上端具有防止其掉出安装底座外的限位台,所述连接座推动各所述第一转动片向外转动,并带动各所述第二转动片向上移动与安装的台面相抵触。
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片呈圆弧片状结构,所述第二转动片呈长条的折线状结构,其具有靠近第一转动片的传动部以及用于安装底座固接的安装部。
9.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片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于与安装的台面相接触的一侧的所述安装部上。
10.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片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弹性凸起设于与安装的台面相接触的一侧的所述安装部上。
11.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结构形状为圆角矩形。
12.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外表面设有径向突出的两个以上的卡置凸起,所述龙头本体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卡置凸起适配安装的嵌置槽。
13.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轻微调整第二转动片对扭簧进行一定的挤压,使第二转动片进入安装底座的内部范围,保证安装底座能够装入台面的孔位内,而后将安装台与台面相贴合,之后将连接座置入安装底座内,所述连接座下移过程中推动所述第一转动片向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片上抬与台面底部接触,完成安装底座的连接固定,整个安装结构由至少两个卡接块构成,能够形成两点以上的挤压式安装,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15.这样整个安装过程均在台面上进行,安装时无需人工进行台面上、下两端面的配合安装,安装步骤简单又高效,安装过程十分便捷;
16.同时在需要拆卸时,同样仅需反向操作,取出连接座,所述第二转动片与第一转动片在扭簧以及重力作用下复位,第二转动片下移后所述安装底座失去对台面的挤压,能够轻易地由台面上取出,进而使得安装与拆卸的过程均具有良好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水龙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卡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安装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卡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卡接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安装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龙头本体;11、嵌置槽;2、安装底座;21、安装台;22、开口端;23、卡置凸起;3、连接座;31、限位台;4、卡接块;41、扭簧;42、转动基部;43、第一转动片;44、第二转动片;441、防滑垫;442、弹性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25.实施例一
26.参考图1至图4,一种方便拆装的家用水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安装底座2以及连接座3,所述安装底座2为中空结构,所述安装底座2的圆周外表面设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安装台21,所述安装底座2下端沿可转动安装有两个卡接块4,两卡接块4对称分布,各所述卡接块4与所述安装底座2的下端沿通过扭簧41可转动连接,结构上行,所述安装底座2下端沿具有开口端22,即形成对于卡接块4转动的退让结构;所述卡接块4包括与所述安装底座2连接的转动基部42、由所述转动基部42向外延伸的第一转动片43与第二转动片44,当扭簧41在放松状态下,各所述第一转动片43位于所述安装底座2内,各所述第二转动片44伸出所述安装底座2外;具体的,所述第一转动片43与第二转动片44之间的夹角一般为钝角,这样在第一转动片43处于安装底座2外时,所述第二转动片44则处于斜向上翘起的状态,以满足安装要求。
27.须知的是,在符合安装尺寸的前提下,所述卡接块4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且亦呈均匀分布。
28.所述连接座3的中部具有用于安装管路的安装通道,所述连接座3的外表面与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表面配合卡置安装,连接座3的上端具有防止其掉出安装底座2外的限位台31,所述连接座3推动各所述第一转动片43向外转动,并带动各所述第二转动片44向上移动与安装的台面相抵触。安装后,所述连接座3的下端一般是穿出于所述安装底座2外的,能够保证所述第一转动片43充分转动;本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轻微调整第二转动片44对扭簧41进行一定的挤压,使第二转动片44进入安装底座2的内部范围,保证安装底座2能够装入台面的孔位内,而后将安装台21与台面相贴合,之后将连接座3置入安装底座2内,所述连接座3下移过程中推动所述第一转动片43向外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动片44上抬与台面底部接触,完成安装底座2的连接固定,整个安装结构由至少两个卡接块4构成,能够形成两点以上的挤压式安装,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29.由以上内容可知,这样整个安装过程均在台面上进行,安装时无需人工进行台面上、下两端面的配合安装,安装步骤简单又高效,安装过程十分便捷;同时在需要拆卸时,同样仅需反向操作,取出连接座3,所述第二转动片44与第一转动片43在扭簧41以及重力作用下复位,第二转动片44下移后所述安装底座2失去对台面的挤压,能够轻易地由台面上取出,进而使得安装与拆卸的过程均具有良好的便捷性。
30.结构上,所述第一转动片43呈圆弧片状结构,符合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部结构形状,且两第一转动片43不会相互挤压;所述第二转动片44呈长条的折线状结构,且为了适配安装底座2的的内部结构,其为横截面呈弧形的片状结构,结构上其具有靠近第一转动片43的传动部以及用于安装底座2固接的安装部,所述第二转动片44在转动到位后,安装部与台面底部接触,折线状的第二转动片44能够增加其与台面的接触面,进而提高结构稳定性。
3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转动片44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垫441,所述防滑垫441设于与安装的台面相接触的一侧的所述安装部上。设置防滑垫441能增加安装底座2与台面之间的摩擦,进而保证第二转动片44与台面的稳定接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安装底座2发生转动。
32.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底座2的外表面设有径向突出的两个卡置凸起23,所述龙头本体1的内壁具有与所述卡置凸起23适配安装的嵌置槽11。须知的是,所述卡置凸起23位于所述安装底座2外表面的中部位置,使得安装底座2与龙头本体1的卡置位置居中,一来增大了龙头本体1向上拔出的行程,避免两者卡接过于松散,二来可以提高两者卡接结构的强度,避免龙头本体1边缘嵌置槽11位置因厚度较薄导致强度较低而产生的破损情况出现。
33.实施例二
34.参考图5,与实施例一相比,所述第二转动片44的表面设置有弹性凸起442,所述弹性凸起442设于与安装的台面相接触的一侧的所述安装部上。具体的,所述弹性凸起442为两条或三条横截面呈圆弧状的凸起结构,由弹性橡胶制成,这种结构相较于实施例一,从结构上由弹性凸起442替代了防滑垫441的作用,而弹性凸起442能从结构上使安装部形成与台面的两点或三点的接触,由能利用弹性材料的特性,保证了第二转动片44与台面之间的挤压结构更为稳定。
35.又参考图6,结构上,所述安装底座2的内部结构形状为圆角矩形,而所述卡接块4
则设于圆角矩形的侧边上;这样的结构,第二转动片44与安装底座2的连接处厚度更大,能够适用更大尺寸的扭簧41,进而提高安装后的紧固力。
36.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