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市政工程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4004发布日期:2022-11-18 23:08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环保型市政工程排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环保型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2.市政井道的设计是用来排除雨水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所产生的污水等,由于路面上时时刻刻都有灰尘以及泥沙等微小的杂质,只要路面上有水往井道内流入,就必定有杂质随着水流一起进入到井道内,但现有的这种井道有一个缺陷就是,当其对污水或在小雨天气中对少量的雨水进行排除时,由于水流的冲击力会比较小,所以夹杂在水流中的杂质不容易被水流带走,从而容易积累在下水道内,所以当时间长了之后,下水道内就容易产生淤泥,当在大雨天气时,虽然通过较大的水流的冲击可以带走一部分淤泥,但其冲刷的不够彻底,在大雨过后,杂质又开始堆集,从而继续增加淤泥的堆集量,且大雨天气并不是经常有,这就是需要定期对市政道路中的下水道进行清淤的原因,这样容易给市政养护增加一定的工作量,从而耗费一定的人力以及物力成本,因此不符合环保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进行一个有效且合理的改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环保型市政工程排水结构。
4.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环保型市政工程排水结构,包括:
6.井道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井道内的封板,所述封板与井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用于水体流过的间隔区;
7.竖直向滑动安装在所述井道内的阻挡板,其用于对所述间隔区进行封阻,以配合所述井道形成有用于装盛水体的容纳腔;
8.连接在所述阻挡板与井道之间的弹性复位机构,以当所述阻挡板在不受其余外力时,所述阻挡板对间隔区形成封阻;
9.配置在所述阻挡板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磁吸结构。
10.进一步地,所述封板水平向呈圆形构造,其位于所述井道的水平向中间处,所述阻挡板水平向呈环形构造,其在水平向对所述封板形成环套,所述阻挡板由自身周侧至环心处,其高度依次递减。
11.进一步地,所述封板由自身周侧至圆心处,其高度依次递增。
12.进一步地,所述井道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所述第二段直径大于第一段直径,所述阻挡板的滑动路径位于第二段内,且所述阻挡板周侧的直径大于第一段的直径。
13.进一步地,所述阻挡板上固定设置有呈竖直向的环形架,所述环形架通过连接在自身以及第二段之间的轮轨机构与第二段保持滑动配合。
14.进一步地,所述封板周侧以及阻挡板周侧均设置有密封垫。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段的井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式分布的阻挡块,其用于接触所述环形架。
16.进一步地,所述阻挡块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段的井壁上的支撑块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块顶部的接触块,其用于接触所述环形架,所述接触块由柔性材质制成。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段的下沿口处构造有导流板。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封板以及阻挡板之间的一个相互配合使得当在下小雨天气或者有较小的水流往井道内流入时,可以将水流集中起来,等到水流集中到一定的量时,在将其快速泄掉,从而使得其在井道内流走时会带有一定的冲击力,从而可以对下水道内的杂质进行冲刷,同时也可以减少水流内所携带的杂质沉积在下水道内的情况,从而减缓淤泥堆集起来的时间,以增加每一次清淤的时间间隔,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市政养护工作的工作量,以减少人力以及物力对这一块的投入,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环保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井道在竖切时所形成的效果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又一视角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对阻挡板以及环形架进一步竖切时的效果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又一视角图;
23.附图标记:1、井道;101、第一段;102、第二段;2、封板;3、阻挡板;4、弹性复位机构;5、磁吸结构;6、环形架;7、轮轨机构;8、密封垫;9、阻挡块;901、支撑块;902、接触块;10、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5.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出的环保型市政工程排水结构,其包括:
26.井道1以及固定设置在井道1内的封板2,井道1连通在地表与下水道之间,封板2不是将井道1的截面完全截断的,所以两者之间形成有用于水体流过的间隔区,此处的封板2通过一个连接架固定在井道1内;
27.竖直向滑动安装在井道1内的阻挡板3,其用于对间隔区进行封阻,即阻挡板3的形状与间隔区的水平向之间是相适配的,所以当阻挡板3滑动到将间隔区挡住时,以配合井道1形成有用于装盛水体的容纳腔,当水流流入到井道1内时,且当阻挡板3将间隔区封阻时,水体就可以积累在容纳腔内;
28.连接在阻挡板3与井道1之间的弹性复位机构4,阻挡板3滑动到上端极限位置时,与封板2形成抵触并衔接,所以将间隔区封阻住,弹性复位机构4用于向阻挡板3提供一个使自身在常态下一直处于上极限位置的力,这个力非常小,仅仅比阻挡板3的重力略大一些,通过弹性复位机构4,以当阻挡板3在不受其余外力时,阻挡板3对间隔区形成封阻,此处的弹性复位机构4具体用了一个弹性连接绳,其连接在阻挡板3与井道1之间,所以当阻挡板3受到外力下滑时,其可以受到连接绳的弹力,当外力消失时,通过连接绳使得阻挡板3向上
复位到上极限位置,从而对间隔区形成封阻,当然,此处的弹性复位机构4具体还可以是其他的能达到与该功能一样或者类似的其他的部件,例如弹簧等,为此,弹性复位机构4具体采用哪种结构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29.配置在阻挡板3与井道1内壁之间的磁吸结构5,具体可以采用磁铁与铁块,铁块固定设置在阻挡板3上,磁铁固定设置在井道1的井壁上,从而当整体在常态下时,阻挡板3通过磁吸力使得一直牢牢的被定在上极限位置处,即复位处,使得容纳腔一直是处于一个形成的状态;
30.整体的工作流程为,当在下雨天气时或者只要有水流流入到井道1内时,水流集中在容纳腔内,当集中到一定程度时,水体的重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这时,磁吸结构5所提供的磁吸力无法支撑起阻挡板3以及水体的总重力,从而使得阻挡板3摆脱磁吸力瞬间下滑到下极限位置,使得间隔区被打通,所积累的水体一下子全部下泄出来,从而形成巨大的冲击力,以将下水道内的杂质冲刷掉,同时,使得水体内的大部分杂质在巨大的水流冲击力下也不容易积累到下水道内,当水体全部泄掉以后,阻挡板3再次复位到上极限位置,所以整体结构的设计,无论是下大雨还是下小雨,只要有水流流入到井道1内,水体都可以集中起来,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在一起排掉,这样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大大的减少杂质在下水道内积累的现象,从而大大的延长了下水道内的淤泥所形成的时间,从而在进行市政养护时,不用太过频繁的对下水道进行清淤处理,这也给市政养护工作减轻了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减少了在这方面所花的成本,从而使得整个结构相比与现有的井体结构来说,具有一定的节能环保效果。
31.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封板2水平向呈圆形构造,其位于井道1的水平向中间处,所以间隔区形成在封板2的周侧,呈一个环状,所以阻挡板3水平向呈环形构造,其在水平向对封板2形成环套,所以当阻挡板3移动到接触于封板2时,对间隔区形成封阻,阻挡板3由自身周侧至环心处,其高度依次递减,从而使得阻挡板3自身由周侧至环心处有一个下倾斜的效果,整体的这样一个设计使得当水体在下泄时,水体在阻挡板3的作用下是从阻挡板3的环心处下落的,即水体集中在一个点下落,从而可以减少对井道1的井壁所形成的冲刷,减少杂质在井壁上的积累,同时使得水体的冲击力可以更加的集中。
32.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封板2由自身周侧至圆心处,其高度依次递增,从而使得自身由周侧至中心处有一个上倾斜的效果,从而形成有一个尖端的效果,所以当水体下泄时,可以减少水体的冲击力对封板2的压迫,防止封板2被压坏,为了配合这一结构,将封板2设计成了一个锥形的构造。
33.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井道1由上而下依次包括第一段101与第二段102,两者是相互衔接的,第二段102直径大于第一段101直径,阻挡板3的滑动路径位于第二段102内,且阻挡板3周侧的直径大于第一段101的直径,阻挡板3在复位到上限位置时,周侧与第一段101下沿是接触的,当往下滑动时,便与第一段101下沿分离,且这里的磁铁是安装在第一段101下沿边处的,数量具体为多个,铁块是安装在阻挡板3的周侧位置的,通过这个设计使得阻挡板3在复位状态时可以被抵靠的更加的稳定,同时被吸住的也可以更加的稳定,且在滑动时,不会与整个井道1内壁直接发生摩擦,以增加整体的使用寿命,减少定期的市政维护工作。
34.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板3上固定设置有呈竖直向的环形架6,其具
体形状为一个筒形,环形架6通过连接在自身以及第二段102之间的轮轨机构7与第二段102保持滑动配合,轮轨机构7中的滚轮是安装在环形架6周侧的,数量为多个,并围绕环形架6的周侧均匀分布,导轨是安装在第二段102的井壁上的,且数量与位置跟滚轮都是相对应的,通过轮轨机构7使得配合阻挡板3在第二段102内的滑动关系,同时,使得滑动时可以更加的稳定。
35.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封板2周侧以及阻挡板3周侧均设置有密封垫8,所以当阻挡板3与封板2以及第一段101接触时,可以更加的紧密,从而当水体在容纳腔内装载时,不容易发生明显的泄漏,以增加集水的速度。
36.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102的井壁上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式分布的阻挡块9,阻挡块9用于接触环形架6,当阻挡板3与环形架6整体一体下滑时,通过阻挡块9使得可以对整体有一个支撑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当环形架6与阻挡板3一起下移到极限位置时,通过轮轨的限位作用也可以对阻挡板3进行限制,同时,通过弹性复位机构4也可以对阻挡板3进行一个下限位置的限制,但由于阻挡板3受到水压的作用,在下移的一瞬间,速度以及力量都是非常大的,容易对轮轨机构7以及弹性复位机构4造成一定的影响,时间长了,整体可能会被撞坏掉,通过阻挡块9的设计使得可以将撞击力承担掉,从而使得撞击力传递导向井道1的井壁上,从而对轮轨机构7以及弹性复位机构4进行一个保护,以增加整个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可以进一步的减少市政维护所投入的成本。
37.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阻挡块9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段102的井壁上的支撑块901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块901顶部的接触块902,支撑块901可以为与井道1的井壁一起通过钢筋混凝土一体浇筑成型,接触块902用于接触环形架6,且接触块902由柔性材质制成,此处具体可以橡胶材质,或者可以为其他的具有缓冲性能的材质都可以,通过这个设计使得当环形架6与接触块902接触的一瞬间,可以减少两者之间在接触时的硬性撞击效果,从而起到一个缓冲的效果。
38.如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101的下沿口处构造有导流板10,从而使得可以对水体在下泄时起到一个进一步的导流作用,从而使得水体可以更好的往中间处集中。
39.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