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汇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46929发布日期:2022-11-11 19:51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汇井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排水管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交汇井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实施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方式,实现雨污分流是城市排水管网布设的主流;交汇井指的是在敷设管道时遇到标高几乎相同的管道且管道的标高调整受限而使用的一种交汇井,交汇井能够供多根管道交汇敷设且不干扰管道之间的各自排水作业,同时能够便于人们对管道作定期检查和清通等效果。
3.现有的交汇井通常事先在土壤层开挖安装槽,然后将交汇井安装于安装槽内,并在交汇井的侧壁敷设输送管道,实现对交汇井的安装作业;此类的交汇井能够隐藏于土壤层,不占用地表空间而受众广泛;然而,此类交汇井在制作过程,需要浇筑大量的混凝土,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井体与土壤层之间的连接稳固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汇井结构。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交汇井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交汇井结构,包括井体以及设置于井体底部的主管,所述主管的周壁开设有连通于主管内部的缺口,所述井体固定安装于主管的缺口侧壁且井体与主管相互连通;所述井体的侧壁连接有副管,所述副管穿设于井体的两相对侧壁。
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主管缺口的设置,安装井体时,将井体的贴合固定于缺口的侧壁,从而使井体与主管相互连通,主管在保证自身排水作业的同时能够作为井体的底壁,减小井体的材料使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8.可选的,所述井体的两相对侧壁分别固定有安装座,两个所述安装座相对设置且两个安装座的内部均开设有连通腔;所述副管包括固定管和活动管,所述固定管位于井体内部且固定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于两个安装座的连通腔;所述活动管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活动管分别连接于两个安装座相互远离的侧壁,每一所述活动管分别与对应安装座的连通腔相连通。
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安装座的设置,在副管安装过程中,先将固定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座连接固定,再将活动管连接于安装座远离井体的侧壁,从而组成副管;将副管分割成长度较短的固定管和活动管,提高副管的搬运及安装等便捷性。
10.可选的,所述安装座远离井体的端面开设有连通于连通腔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贯穿安装座两相对侧壁的通槽;所述安装槽内滑移安装有滑移板,所述活动管连接于滑移板;所述滑移板的长度大于安装槽的长度,所述安装座设有用于调节滑移板与安装座之间相对位置的限位件。
1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槽和滑移板的设置,当两个活动管的轴向需要沿水平方向错位安装时,可通过移动滑移板,调节滑移板在安装槽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
活动管与井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两根活动管能够错位设置,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12.可选的,所述滑移板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限位孔,所有第一限位孔沿滑移板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限位件包括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穿设于安装座的侧壁并与第一限位孔螺纹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蝶形螺栓的设置,滑移板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将蝶形螺栓穿设于安装座的侧壁并与第一限位孔螺纹连接,能够起到固定滑移板位置的作用,减小滑移板在安装槽内随意移动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蝶形螺栓能够便于作业人员对滑移板的固定作业,作业人员无需通过其他工具便可转动蝶形螺栓,以便于滑移板的位置调节。
14.可选的,所述滑移板远离安装座的板面设置有转动管,所述活动管与转动管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管靠近滑移板的一端设有球形头,所述滑移板开设有与球形头相适配的第一球形槽;所述转动管套设有压盖,所述压盖通过第一螺栓与滑移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盖开设有用于阻止球形头脱离第一球形槽的第二球形槽。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转动管的设置,转动管通过球形头与滑移板转动连接,使得固定于转动管的活动管能够相对滑移板旋转运动,从而改变活动管的初射角度,使活动管能够多角度调节流向,以适应不同的工况,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16.可选的,所述第一球形槽的内周壁和第二球形槽的内周壁均开设有环形槽,每一所述环形槽内均安装有环形结构的润滑垫,所述润滑垫的内壁贴合于球形头的外周壁。
17.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润滑垫的设置,将具有润滑效果的润滑垫安装于环形槽,能够减小球形头与第一球形槽/第二球形槽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球形头旋转过程的转动顺滑度。
18.可选的,所述安装槽靠近滑移板的侧壁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远离安装槽的侧壁贴合于滑移板。
19.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垫的设置,能够提高滑移板与安装槽之间的密封性,减小活动管和固定管内流动的液体沿滑移板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向外渗出的可能性。
20.可选的,所述井体的底壁和主管的周壁均安装有多根用于插设于土壤层的锚杆。
21.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锚杆的设置,安装井体时,通过将锚杆插设于土壤层,增加井体、主管与土壤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井体与土壤层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在主管缺口的设置,安装井体时,将井体的贴合固定于缺口的侧壁,从而使井体与主管相互连通,主管在保证自身排水作业的同时能够作为井体的底壁,减小井体的材料使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4.2.通过安装槽和滑移板的设置,当两个活动管的轴向需要沿水平方向错位安装时,可通过移动滑移板,调节滑移板在安装槽的相对位置,能够调节活动管与井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使两根活动管能够错位设置,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25.3.通过转动管的设置,转动管通过球形头与滑移板转动连接,使得固定于转动管的活动管能够相对滑移板旋转运动,从而改变活动管的初射角度,使活动管能够多角度调节流向,以适应不同的工况,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26.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实施例1体现体现主管缺口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实施例2体现连通腔的局部剖视图;
30.图5是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1.图6是体现环形槽的局部剖视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井体;11、混凝土盖板;12、井筒;13、井盖;2、主管;21、缺口;22、锚杆;3、副管;31、固定管;32、活动管;321、第一法兰;4、安装座;41、连通腔;42、安装槽;421、密封垫;422、滑移凹槽;43、第二限位孔;5、滑移板;51、第一限位孔;52、第一球形槽;53、环形槽;54、滑移条;6、限位件;7、转动管;71、球形头;72、压盖;721、第二球形槽;73、第二法兰;8、润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实施例1: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汇井结构。
36.参照图1,一种交汇井结构,包括井体1,本实施例中,井体1设置为上下敞口设置的矩形井体1;井体1的顶壁安装有混凝土盖板11,混凝土盖板11远离井体1的板面连接有井筒12,井筒12贯穿混凝土盖板11的板面并连通于井体1内部;井筒12远离混凝土盖板11的一端铰接有可启闭的井盖13。
37.参照图1,井体1的底部连接有主管2,主管2的外周壁开设有连通于主管2内部的缺口21,本实施例中,井体1的底壁固定安装于缺口21的侧壁,井体1与主管2之间相互连通且井体1的底壁轮廓与主管2的内周壁轮廓相适配;如此设计,主管2既能实现排水作业的同时能够作为井体1的底壁,减小井体1制作过程的材料使用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8.参照图1、图2,井体1的侧壁连接有副管3,副管3穿设于井体1的两相对侧壁,本实施例中,副管3的中轴线与主管2的中轴线垂直设置;如此设计,井体1能够使主管2和副管3交汇敷设且不干扰管道之间的各自排水作业。
39.参照图1,井体1的底壁和主管2的外周壁均固定连接有多个锚杆22,主管2的所有锚杆22分布于主管2位于井体1底部的外周壁;本实施例中,锚杆22设置为松木桩;如此设计,安装井体1时,将锚杆22插设于土壤层,增加主管2与土壤层的接触面积,能够提高井体1与土壤层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40.实施例2: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交汇井结构。
42.参照图3、图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交汇井结构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43.井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安装座4,安装座4设置两个并对称分布于井体1两相对的侧壁,每一安装座4的内部均具有连通腔41;安装座4远离井体1的板面开设有安装槽42,本实施例中,安装槽42为贯穿安装座4长度方向两相对侧壁的通槽,安装槽42内滑移安装有滑移板5,滑移板5的长度大于安装槽42的长度。
44.参照图5,滑移板5远离安装座4的板面开设有第一球形槽52,第一球形槽52贯穿安装座4的板面并连通于连通腔41;滑移板5远离安装座4的一侧设置有转动管7,转动管7靠近滑移板5的一端外周壁一体成型有呈球状设置的球形头71,球形头71位于第一球形槽52内且第一球形槽52的形状与球形头71的形状相适配;转动管7套设有压盖72,压盖72开设有用于阻止球形头71脱离第一球形槽52的第二球形槽721,第二球形槽721的内壁贴合于球形头71的外周壁;本实施例中,压盖72通过第一螺栓固定于滑移板5远离安装座4的板面,球形头71通过压盖72转动连接于滑移板5。
45.通过第一球形槽52和第二球形槽721的设置,在滑移板5和盖板的配合下将球形头71转动连接于第一球形槽52和第二球形槽721之间,使转动管7能够在第一球形槽52和第二球形槽721之间旋转,从而能够调节转动管7的初射角。
46.参照图5、图6,第一球形槽52的内周壁和第二球形槽721的内周壁均开设有环形槽53,本实施例中,环形槽53为环形设置的环槽;两个环形槽53内均固定安装有润滑垫8,润滑垫8的外周壁贴合于环形槽53的内周壁,润滑垫8的内周壁与球形头71的外周壁相贴合;本实施例中,润滑垫8设置为聚四氟乙烯垫,聚四氟乙烯垫具有良好的润滑效果,能够减小球形头71与第一球形槽52或第二球形槽721之间的摩擦阻力,提高球形头71旋转过程的转动顺滑度。
47.参照图4、图5,副管3包括固定管31和活动管32,固定管31设置于井体1内,固定管31的两端分别穿设于井体1的两相对侧壁并连接于两个安装座4,固定管31的两端分别贯穿对应安装座4的侧壁并与对应的连通腔41相互连通;固定管31的外周壁涂覆有耐腐蚀层(图中未体现),本实施例中,耐腐蚀层为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混合涂层;环氧树脂和酚醛树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耐酸、耐碱和耐溶,能够减小固定管31被外界化学物质腐蚀的可能性,提高固定管31的使用寿命。
48.参照图4、图5,活动管32设置有两根且两根活动管32分别对应安装于两个安装座4上的转动管7;活动管32靠近安装座4的一端外周壁固定有第一法兰321,对应的转动管7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外周壁固定有第二法兰73,第一法兰321和第二法兰73之间通过第二螺栓和螺母配合相互连接固定;如此设计,将活动管32连接于转动管7,作业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活动管32与固定管31之间的角度,从而实现副管3的角度调节,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49.参照图5、图6,滑移板5的上下两相对侧壁分别固定有滑移条54,两个滑移条54与滑移板5一体成型设置,滑移条54沿滑移板5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安装槽42的上下内侧壁均开设有与滑移条54形状相适配的滑移凹槽422,本实施例中,每一滑移凹槽422均设置为贯穿安装座4长度方向两相对侧壁的通槽;滑移板5通过滑移条54滑移连接于滑移凹槽422,安装座4设置有用于固定滑移板5与安装座4之间相对位置的限位件6。
50.参照图5、图6,滑移板5的顶壁开设有第一限位孔51,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孔51设置多个并沿滑移板5的长度方向等距设置;所有第一限位孔51均设置为螺纹孔,安装座4的顶壁开设有第二限位孔43,第二限位孔43贯穿安装座4的侧壁并连通于安装槽42,第二限位孔43与第一限位孔51相对设置;限位件6包括蝶形螺栓,蝶形螺栓依次穿过第二限位孔43和第一限位孔51并与第一限位孔51螺纹连接。
51.当安装活动管32过程中需要将两个活动管32沿水平错位安装时,拆除蝶形螺栓,
解除蝶形螺栓对滑移板5的固定作用,然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滑移板5与安装座4之间的位置,调节后通过蝶形螺栓固定滑移板5与安装座4之间的位置,从而使两个活动管32能够错位设置,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52.参照图6,安装槽42靠近滑移板5的侧壁安装有密封垫421;密封垫421远离安装座4的一端贴合于滑移板5;如此设计,密封垫421能够提高安装座4与滑移板5之间的密封性,减小副管3内的液体沿安装座4与滑移板5之间的间隙向外渗出的可能性。
53.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通过将副管3分割成固定管31和活动管32,使副管3分割成多段长度较短的管道,提高副管3的运输及安装的便捷性;通过在固定管31和活动管32之间设置转动管7,当副管3需要调节液体流向时,通过转动管7能够使得活动管32根据实际工况调节初射角度,无需另外通过换向接头等便可改变副管3的初射角,提高整体结构的适用性。
54.以上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