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结构桩基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2.随着土木工程行业的飞速发展,桩基础在不同行业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建构筑物上部荷载较大,越来越多的工程中采用桩基基础,但由于上部荷载的复杂性,特别是工业设备荷载与说明书中的设备重量有较大出入,或是因建筑高度的增加造成荷载增加,使现有桩基设计承载力不足,同时还有施工原因造成的桩基承载力不足或是桩基沉降过大,使桩基结构牢固度下降,如施工中桩基垂直度不够或桩侧土由于扰动过大造成负摩擦力不足,使桩基沉降,故此,多通过桩基加固结构提高桩基的稳定性,而传统的桩基加固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不具备调节功能,导致不能够根据实际不同直径的桩基进行固定,导致适用范围局限性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土木结构桩基加固装置,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结构桩基加固装置,具备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具有调节功能的优点,解决了原有加固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调节功能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结构桩基加固装置,包括左框架,所述左框架的右侧设置有右框架,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相背离的一侧均嵌入式安装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筒体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相背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并位于筒体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上下两个所述定位板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上下两个所述转轴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
5.优选的,所述螺杆远离夹板的一端贯穿筒体且固定连接有转柄,所述转柄为圆形。
6.优选的,所述夹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左框架和右框架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导向板配合使用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的外表面与导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7.优选的,所述夹板远离螺杆的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为弧形。
8.优选的,所述右框架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左框架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轨配合使用的凸型槽,所述滑轨的外表面与凸型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l型支撑板的正面且远离转轴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左框架、右框架、筒体、螺杆、夹板、定位板、转轴和l型支撑板,能够方便对桩基进行加固,同时,筒体、螺杆和夹板的设置,能够方便调节对不同直径的
桩基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具有调节功能的优点,解决了原有加固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调节功能的问题,从而避免导致适用范围局限性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框架结构的仰视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框架结构的立体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左框架结构的主视图。
16.图中:1、左框架;2、右框架;3、筒体;4、螺杆;5、夹板;6、定位板;7、转轴;8、l型支撑板;9、转柄;10、导向板;11、导向槽;12、凹槽;13、滑轨;14、凸型槽;15、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请参阅图1-4,一种土木结构桩基加固装置,包括左框架1,左框架1的右侧设置有右框架2,左框架1和右框架2相背离的一侧均嵌入式安装有筒体3,筒体3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有螺杆4,螺杆4的一端贯穿筒体3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板5,左框架1和右框架2相背离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并位于筒体3的下方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板6,上下两个定位板6相对的一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轴7,上下两个转轴7相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支撑板8,通过设置左框架1、右框架2、筒体3、螺杆4、夹板5、定位板6、转轴7和l型支撑板8,能够方便对桩基进行加固,同时,筒体3、螺杆4和夹板5的设置,能够方便调节对不同直径的桩基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以上结构,具备加固装置在使用时,具有调节功能的优点,解决了原有加固装置在使用时,不具有调节功能的问题,从而避免导致适用范围局限性大。
21.具体的,螺杆4远离夹板5的一端贯穿筒体3且固定连接有转柄9,转柄9为圆形,通过设置转柄9,能够方便螺杆4转动。
22.具体的,夹板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0,左框架1和右框架2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导向板10配合使用的导向槽11,导向板10的外表面与导向槽11的内表
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导向板10和导向槽11,能够方便对夹板5进行导向,同时,对其进行限位。
23.具体的,夹板5远离螺杆4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为弧形,通过设置凹槽12,能够方便对桩基进行定位。
24.具体的,右框架2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轨13,左框架1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滑轨13配合使用的凸型槽14,滑轨13的外表面与凸型槽1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滑轨13和凸型槽14,能够方便右框架2和左框架1的连接。
25.具体的,l型支撑板8的正面且远离转轴7的一侧均匀开设有安装孔15,安装孔15的数量为六个,通过设置安装孔15,能够方便对该装置进行安装。
26.使用时,将左框架1移动到桩基的左侧,然后,移动右框架2在桩基的右侧,同时,使得右框架2带动滑轨13在凸型槽14的内表面滑动移动,从而完成对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连接安装,接着,向上移动左框架1和右框架2到指定支撑高度,与此同时,l型支撑板8的底部与地面紧密贴合,接着,依次转动两侧的转柄9,使得转柄9带动螺杆4在筒体3的内表面螺纹转动,同时,螺杆4带动夹板5移动,夹板5带动导向板10在导向槽11的内表面滑动移动,从而使得两侧的夹板5和凹槽12的配合使用,对不同直径的桩基进行夹持固定,接着,通过外设插销和安装孔15的配合使用,将l型支撑板8与地面进行安装限位,从而完成对该装置的安装固定,达到对桩基加固的效果,该装置操作简单,便于调节使用,从而避免导致适用范围局限性大。
27.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而且根据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并且本技术文主要用来保护机械装置,所以本技术文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