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2012发布日期:2023-01-14 09:2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箱基础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建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在建筑现场搭建建筑平台,在现场浇筑建设建筑物。但是除了在建设大型建筑外,在建设一些基础时,由于基础体积较小,单独建设搭建平台较为麻烦,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并且在装配完成后并且需要耗费时间去拆卸,效率不高。目前,大部分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变电站建设都是在山区丘陵现场混凝土现场浇筑作业,受施工环境及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限制较大,且施工步骤繁琐,成本高,工程质量参差不齐。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其能够结构轻便,便于携带运输,免除了在复杂施工现场建筑繁琐的步骤,提升了施工的效率。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包括两个连接块,连接块包括支撑板、外支撑框以及内支撑框;支撑板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内支撑框固定于连接槽内,外支撑框固定于连接槽的外侧,其中一个内支撑框内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另一个内支撑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连接筒插接配合。
6.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支撑框包括纵梁与横梁,两个以上横梁连接于纵梁的一侧,连接筒开设于横梁上或第二连接件设置于横梁上。
7.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加强梁与基础套筒,加强梁固定于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且加强梁连接所述内支撑框与所述外支撑框。
8.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加强梁与所述内支撑框的连接处设置有基础套筒。
9.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外支撑框上开设有预应力张拉孔,且所述所述外支撑框上嵌有排水管。
10.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纵梁上嵌有两个以上预埋件,预埋件与所述横梁一一对应。
11.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抵件、夹紧件、锁止件以及传动件;抵件连接于所述连接筒的底部,所述传动件包括两个以上拉杆,所述横梁内部为中空设置,抵件的端部穿过连接筒延伸至横梁内部,拉杆滑动连接于横梁内部,且拉杆与抵件连接;夹紧件包括第一推块与橡胶块,连接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橡胶块嵌于开口上,第一推块固定于拉杆的底部,第一推块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橡胶块上设置有第二斜面。
12.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止件包括第一连接框、第二连接框、锁定杆以及套管;第一连接框与第二连接框均设置于横梁内,且第二连接框套设于第一连接框外,第二连接块连接于拉杆上第一连接框套设于连接筒外,两个以上套管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块上,且套管与第一连接框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锁定杆插接于套管内,且锁定杆与套管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连接;所述连接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夹紧孔,夹紧孔与锁定杆一一对应;第二连接框上固定有第二推块,第二推块与锁定杆一一对应,第二推块包括下压部与横移部,横移部连接于下压部的一侧,下压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斜面,横移部上设置有推片,推片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有锁定槽,锁定槽与锁定杆一一对应,夹紧孔的位置与锁定槽相对应。
13.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锁止件还包括挡环,挡环转动连接于所述横梁内,挡环上设置有挡片,挡环与横梁内通过扭簧连接,所述抵件包括抵板、第三弹簧、抵杆、抵筒以及第四弹簧;抵板通过第三弹簧连接于连接筒的内底部,连接筒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抵筒连接于抵板的后侧,抵杆通过第四弹簧连接至抵筒的底部,且抵杆通过滑槽延伸至连接筒外,且抵杆的端部设置有第四斜面,抵杆与挡片卡接,抵板的端部通过连接杆连接至所述拉杆上。
14.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横梁配置为三个,所述纵梁的两端以及中部均连接有横梁,横梁内部与纵梁连通,还包括释放件,释放件包括按键、主驱动杆、次驱动杆以及第三推块;主驱动杆滑动连接于所述纵梁内,主驱动杆与纵梁内壁端部之间通过第五弹簧连接,每个横梁内均滑动连接有次驱动杆,三个第三推块固定于主驱动杆上,第三推块上设置有第五斜面,次驱动杆与第三推块一一对应,次驱动杆抵于主驱动杆上,且第三推块位于对应的次驱动杆的一侧;所述挡环上固定有第四推块,第四推块上设置有第六斜面,次驱动杆抵于第四推块上,主驱动杆上固定有第五推块,第五推块上设置有第七斜面,按键抵于第七斜面上。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各个部件之间采用预制配件制成,外观简洁美观,结构简单轻便,容易组装,并且连接起来后具有较强的连接能力,能够让装置进行紧密的连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提升使用的可靠性。同时在需要拆卸时,能够通过装置一键联动,连接与拆卸均能快速便捷完成,有利于提高安装与拆卸效率,减轻安装人员的负担,并且提高现场施工的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图1的侧边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中a处;
22.图6是图4中第一连接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图4中第二推块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图4中挡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中:
26.1-支撑板,2-外支撑框,3-内支撑框,21-预应力张拉孔,22-排水管,31
‑ꢀ
横梁,32-纵梁,33-第二连接件,34-预埋件,35-加强梁,36-基础套筒,41
‑ꢀ
连接筒,42-拉杆,43-第一推块,44-橡胶块,45-第一连接框,46-套管,47
‑ꢀ
锁定杆,48-第二连接框,491-下压部,492-横移部,493-推片,411-锁定槽, 51-抵板,52-第三弹簧,54-抵筒,55-第四弹簧,56-抵杆,57-挡环,58-挡片, 61-按键,62-主驱动杆,63-次驱动杆,64-第五推块,65-第三推块,66-第五弹簧,67-第四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8.如图1-8所示,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预制装配式电力逆变箱基础,包括两个连接块,连接块包括支撑板1、外支撑框2以及内支撑框3;支撑板1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内支撑框3固定于连接槽内,外支撑框2固定于连接槽的外侧,其中一个内支撑框3内连接有连接筒41,连接筒41内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另一个内支撑框3上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3,第二连接件33与连接筒41插接配合。
29.连接板采用混凝土浇筑而成,内部采用钢筋加固,在施工前依据现场的需要预制出不同大小的连接块,然后将两个连接块拼接到一起,连接块拼接到一起时,内支撑框3与外支撑框2分别从内侧与外侧对支撑板1进行支撑,让连接块整体更加稳固。在进行连接时,一侧内支撑框3上的第二连接件33插入到另一侧内支撑框3内的连接筒41内,在第二连接件33插入的同时,第一连接件会将第二连接件33夹紧,避免在两个连接块在连接起来后出现误打开的现象。
30.两个连接块之间还通过预应力绞线施加预应力,并且在钢绞线的两端用于专用的永久性锚环锁紧后成为一体整体,使两个连接块之间能够紧密地连接成到一体,避免两个连接块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的分离,提升两个连接块之间连接的紧密性,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可靠性。
31.进一步地,内支撑框3包括纵梁32与横梁31,两个以上横梁31连接于纵梁32的一侧,连接筒41开设于横梁31上或第二连接件33设置于横梁31上。横向为框架提供横向的支撑,而纵梁32则为支撑板1提供纵向的支撑,让支撑板1在连接以及日常的使用过程中更加坚固。
32.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强梁35与基础套筒36,加强梁35固定于支撑板1的底部,且加强梁35连接内支撑框3与外支撑框2。为了让支撑板1整体更加坚实稳固,避免在后续的安装与支撑过程中发生结构损坏。并且让基础整体的承载力更强,在搭载电力逆变箱时能够更加稳固可靠,避免出现使用过程中意外倒塌的现象出现。
33.进一步地,加强梁35与内支撑框3的连接处设置有基础套筒36。基础套筒36为装置安装提供支撑,让基础套筒36能够安装到墙体或者其他平台上,并且能够在支撑板1与安装墙体之间形成间隔,避免安装过于贴合墙壁。
34.进一步地,外支撑框2上开设有预应力张拉孔21,且外支撑框2上嵌有排水管22。
35.进一步地,纵梁32上嵌有两个以上预埋件34,预埋件34与横梁31一一对应。
3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件包括抵件、夹紧件、锁止件以及传动件;抵件连接于连接筒41的底部,传动件包括两个以上拉杆42,横梁31内部为中空设置,抵件的端部穿过连接筒41延伸至横梁31内部,拉杆42滑动连接于横梁31内部,且拉杆42与抵件连接;夹紧件包括第一推块43与橡胶块44,连接筒41 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橡胶块44嵌于开口上,第一推块43固定于拉杆42的底部,第一推块43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橡胶块44上设置有第二斜面。
37.在两个连接块进行连接时,一个连接块上的第二连接件33插入到另一连接块的连接筒41内。第二连接件33首先顶到抵件上,抵件往后压缩。移动的抵件同时通过拉杆42带动第一推块43往后移动,往后移动的第一推块43顶到橡胶块44上,第一推块43的第一斜面与橡胶块44的第二斜面相抵,压迫橡胶块 44往连接筒41的方向移动,进而让橡胶块44夹紧插入到连接筒41内的第二连接件33。但第二连接件33插入到连接筒41最深处时,橡胶块44也随之被压到最紧的状态,橡胶块44进而将第二连接件33夹住,避免第二连接件33在连接的过程中出现误脱落的现象。
38.进一步地,锁止件包括第一连接框45、第二连接框48、锁定杆47以及套管46;第一连接框45与第二连接框48均设置于横梁31内,且第二连接框48 套设于第一连接框45外,第二连接块连接于拉杆42上第一连接框45套设于连接筒41外,两个以上套管46滑动连接于第一连接块上,且套管46与第一连接框45之间通过第一弹簧连接,锁定杆47插接于套管46内,且锁定杆47与套管46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连接;连接筒41的侧壁上开设有夹紧孔,夹紧孔与锁定杆47一一对应;第二连接框48上固定有第二推块,第二推块与锁定杆47 一一对应,第二推块包括下压部491与横移部492,横移部492连接于下压部 491的一侧,下压部49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斜面,横移部492上设置有推片493,推片493倾斜设置;第二连接件33包括连接柱,连接柱上开设有锁定槽411,锁定槽411与锁定杆47一一对应,夹紧孔的位置与锁定槽411相对应。
39.在连接柱插入连接筒41内顶推压缩抵件的过程中,抵件还通过拉杆42拉动第二连接框48往后移动,第二连接框48跟随着第二推块往后移动,第二推块往后移动的过程中,首先由横移部492的推片493推动锁定杆47,锁定杆47 与套管46一起在第一连接框45上平移滑动,当推片493推动锁定杆47平移到另一侧最末端时,由下压部491往下压动锁定杆47。锁定杆47被下压部491 往下压动时在套管46内随之往连接筒41的方向移动。而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当连接柱插入到最深处时,即将抵件压迫到最深时,锁定杆47正好被带动穿过夹紧孔插入到连接柱的锁定槽411上,进而将连接柱锁紧,避免连接柱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脱落,进而造成两个连接块发生脱落的现象。同时当锁定杆47插入锁定槽411内后,第一连接件各个部件处于锁紧状态,保持对连接柱的夹持与夹紧。
40.进一步地,锁止件还包括挡环57,挡环57转动连接于横梁31内,挡环57 上设置有挡片58,挡环57与横梁31内通过扭簧连接,抵件包括抵板51、第三弹簧52、抵杆56、抵筒54以及第四弹簧55;抵板51通过第三弹簧52连接于连接筒41的内底部,连接筒41的侧壁开设有滑槽,抵筒54连接于抵板51的后侧,抵杆56通过第四弹簧55连接至抵筒54的底部,且抵杆56通过滑槽延伸至连接筒41外,且抵杆56的端部设置有第四斜面,抵杆56与挡片58卡接,抵板51的端部通过连接杆连接至拉杆42上。当连接柱将抵板51推到最低时,抵板51上的抵杆56随之被推过挡片58。抵杆56上设置有第四斜面,因此其在经过挡片58时,通过第四斜面的引导,抵杆56压缩第四弹簧55缩回抵筒 54内,进而穿过挡环57被挡片58卡住。被卡住的抵板
51即使失去连接柱的支撑也能够保持通过拉杆42将各个夹紧件保持紧绷状态,进而使连接柱处于被夹紧的状态,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连接柱出现分离,进而导致基础发生破裂,提升了基础的实用的可靠性。
41.进一步地,横梁31配置为三个,纵梁32的两端以及中部均连接有横梁31,横梁31内部与纵梁32连通,还包括释放件,释放件包括按键61、主驱动杆62、次驱动杆63以及第三推块65;主驱动杆62滑动连接于纵梁32内,主驱动杆 62与纵梁32内壁端部之间通过第五弹簧66连接,每个横梁31内均滑动连接有次驱动杆63,三个第三推块65固定于主驱动杆62上,第三推块65上设置有第五斜面,次驱动杆63与第三推块65一一对应,次驱动杆63抵于主驱动杆 62上,且第三推块65位于对应的次驱动杆63的一侧;挡环57上固定有第四推块67,第四推块67上设置有第六斜面,次驱动杆63抵于第四推块67上,主驱动杆62上固定有第五推块64,第五推块64上设置有第七斜面,按键61 抵于第七斜面上。
42.当需要将两个连接块分开时,先按下按键61,按键61通过推动第五推块 64,第五推块64在第七斜面的作用下带动主驱动杆62往上移动,与此同时第三推块65推动次驱动杆63往连接筒41的方向推动。次驱动杆63推动位于挡环57上的第四推块67,由于第四按推块上设置的第六斜面,让挡环57获得旋转偏转的动力,挡环57随之发生转动。此时挡环57上卡住抵杆56的挡片58 也随之转动,抵杆56失去支撑,即可以通过释放各个第一连接件,将连接柱从连接筒41内取出,实现释放。这样的设置可以同步释放各个连接柱,起到便捷释放的功能。
43.本实施例的其它技术采用现有技术。
4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