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密封型下水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7698发布日期:2023-03-24 19:40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密封型下水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下水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密封型下水管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建筑中,下水管主要承担污水排放的任务,通常竖直安装在建筑内,一般在建筑各层厨房、卫生间及阳台等处设置下水口,用以排出建筑中产生的各种污水。下水管竖直设置在建筑内,贯穿各层楼板和楼地面设置,下水管与各层楼板之间呈垂直相交的状态,下水管与各楼板之间的缝隙内使用防水材料进行密封防水,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密封方式往往会产生漏水的问题,上层楼层的污水会从下水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下渗到下层楼层,导致下水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成为漏水的重灾区,且一旦发生漏水,其维护和修复较为困难。
3.经研究,造成下水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漏水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下水管与楼板的接触区域为楼板的厚度范围,楼板的厚度通常为80~200mm,下水管与楼板的接触面较小,且下水管与楼板的密封口为角接缝,即防水面积较小,防水材料受到轻微的破坏就会漏水;二是在建筑沉降、地震等外力的作用下,下水管与楼板之间由于受力不匀,防水材料受损而漏水;三是下水管多设计在墙角,下水管的背面空间较为狭窄,是防水砂浆、防水涂料以及止水带等各种防水施工的薄弱环节,导致位于该位置的下水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成为了漏水的重灾区。因此,研制开发一种防水面积大,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水的平面密封型下水管组件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面积大,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水的平面密封型下水管组件。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楼板和贯穿楼板设置的下水短管,楼板上方的下水短管上水平设置有环板,环板的内侧与下水短管的外壁之间密封固定连接,环板与楼板之间设置有防水胶粘层,楼板下方的下水短管外侧设置有压环,压环与下水短管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进一步的,环板与下水短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7.进一步的,上下相邻两层楼板的下水短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
8.进一步的,上一层楼板的下水短管下端插装在连接管上端内部,连接管的下端插装在下一层楼板的下水短管上端内部。
9.进一步的,连接管的下端设置有伸缩管,伸缩管的下端与下水短管连接。
10.进一步的,连接管上设置有检查口。
11.进一步的,楼板和压环之间的下水短管上设置有弹簧垫圈。
12.进一步的,环板的宽度为30~50mm,厚度为5~10mm。
13.进一步的,环板的下表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在环板下方的楼板上表面上设置有
与环形凹槽相配合的环形凸起。
14.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环板的内侧密封固定在下水短管的外壁上,并在环板的下表面以及楼板相应的上表面上涂刷防水胶粘层,然后将下水短管的下端插入楼板,调整下水短管的垂直度后压实,并拧紧压环,使得环板和压环能够紧紧的夹在楼板上,一方面将防水胶粘层压实,提高环板和楼板之间形成的环形防水带的密封性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将下水短管固定牢固,防止下水短管晃动。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将防水接触面由传统的呈竖直状态的一条环形缝变为了一个环形的密封防水平面,既降低了密封防水的难度,又增大了密封防水面积,且从渗水方向来说,从传统的竖直防水转变为了水平防水,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水要从上个楼层渗入下个楼层,就需要先突破环板和楼板之间形成的环形密封防水带,相比于传统的只需突破一条缝来说,突破难度和渗水难度大幅提升,进而降低了上下楼层之间漏水的可能性,避免了漏水问题的出现。本实用新型防水面积大,密封效果好,不易漏水,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楼板,2-下水短管,3-环板,4-检查口,5-压环,6-连接管,7-伸缩管,8-弹簧垫圈,9-环形凹槽,10-环形凸起,11-防水胶粘层,12-下水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楼板1和贯穿楼板1设置的下水短管2,楼板1为相邻两层楼层之间的承重构件,在竖直方向将建筑分隔为若干层,厚度通常在80~200mm,下水短管2为建筑整根下水管道的一部分,贯穿楼板1设置,楼板1上方的下水短管2上水平设置有环板3,通常情况下,环板3的平面与下水短管2的心线相垂直,还需保证环板3下表面与楼板1上表面相平行,便于密封防水,环板3的内侧与下水短管2的外壁之间密封固定连接,环板3与楼板1之间设置有防水胶粘层11,楼板1下方的下水短管2外侧设置有压环5,压环5与下水短管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建筑各层的下水支管12与下水短管2连通,即可对建筑各层产生的污水进行排放。
19.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先将环板3的内侧密封固定在下水短管2的外壁上,并在环板3的下表面以及楼板1相应的上表面上涂刷防水胶粘层11,然后将下水短管2的下端插入楼板1,调整下水短管2的垂直度后压实,并拧紧压环5,使得环板3和压环5能够紧紧的夹在楼板1上,一方面将防水胶粘层11压实,提高环板3和楼板1之间形成的环形防水带的密封性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将下水短管2固定牢固,防止下水短管2晃动。本实用新型安装后,将防水接触面由传统的呈竖直状态的一条环形缝变为了一个环形的密封防水平面,既降低了密封防水的难度,又增大了密封防水面积,且从渗水方向来说,从传统的竖直防水转变为了水平防水,采用本实用新型后,水要从上个楼层渗入下个楼层,就需要先突破环板3和楼板1之间形成的环形密封防水带,相比于传统的只需突破一条缝来说,突破难度和渗水难度大幅提升,进而降低了上下楼层之间漏水的可能性,避免了漏水问题的出现。
20.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较为方便和简单,具体施工过程为:先做卫生间、厨房、阳台等位置的防水,并预留出下水短管2周围30~50mm的环形区域,在该环形区域内的楼板1上表面上加工环形凸起10,安装下水管组件前先清洁下水短管2周围的地面,然后涂刷聚氨酯类柔性防水粘胶两遍以上,在涂刷最后一遍防水粘胶未干时,在环板3的下表面也涂刷聚氨酯类柔性防水粘胶,并及时将下水短管2的下端插入楼板1上预留的管孔,调整下水短管2的垂直度并压实,通过螺纹拧入压环5,通过压环5的拧紧固定住整个下水管组件,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所述下水管组件的安装。
21.优选地,环板3与下水短管2为一体成型结构,环板3与下水短管2一体成型制造,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和密封性能,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环板3与下水短管2之间可通过螺纹连接、胶粘、焊接等方式连接,也可使用其余方式将环板3连接在下水短管2上,只要能保证环板3牢固的固定在下水短管2上,同时密封性能较好、具有良好的防水功能即可。
22.上下相邻两层楼板1的下水短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6连接,在建筑中,楼板1处设置下水短管2,相邻两根下水短管2之间通过连接管6连接,下水短管2和连接管6交替连接,进而构成一根完整的下水管道。
23.上一层楼板1的下水短管2下端插装在连接管6上端内部,连接管6的下端插装在下一层楼板1的下水短管2上端内部。排污时,污水从高处向低处排出,在管道的连接位置,将口径小的管道插入口径大的管道内,确保污水能够快速排出,而不会在管道的连接位置发生漏水的问题;其次,下水短管2与连接管6之间的接头采用插接的方式,使得安装更为方便快捷。
24.连接管6的下端设置有伸缩管7,伸缩管7的下端与下水短管2连接,伸缩管7为现有技术,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伸长和缩短,设置在连接管6和下水短管2之间,具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当发生建筑沉降、地震等外力的作用下,通过伸缩管7的伸缩能够抵消下水短管2与楼板1之间不均匀的受力,确保环板3和楼板1之间的密封不受破坏,防止下水短管2受到拉扯和挤压,进而防止下水短管2变形或损坏,有效解决下水短管2与楼板1之间因受力不均而造成管口撕裂而漏水的问题;其二是由于伸缩管7可进行伸缩,便于整根下水管道的安装。
25.连接管6上设置有检查口4,在实际施工时,通常会在连接管6上设置检查口4,用于下水管道的检查和清通。
26.楼板1和压环5之间的下水短管2上设置有弹簧垫圈8,弹簧垫圈8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安装在楼板1和压环5之间,能够加大压环5的预紧力,进而起到防止压环5松动的作用。
27.优选地,环板3的宽度为30~50mm,厚度为5~10mm,环板3宽度和厚度的具体尺寸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确定,能够保证环板3的刚度,不易变形,密封面积能够达到密封要求即可。环板3的外轮廓形状可以圆形、方形或多边形。环板3的宽度是指以下水短管2的中心为圆心,从下水短管2外表面至环板3外轮廓边缘的径向尺寸。
28.环板3的下表面上加工有环形凹槽9,环形凹槽9的数量根据需要确定,一般不少于三个,能够起到较好的密封效果为宜,在环板3下方的楼板1上表面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9相配合的环形凸起10。环形凹槽9和环形凸起10的配合使用,其作用是加强环板3和楼板1之间的密封,拧紧压环5时产生的压紧力传递到加强环板3和楼板1之间的防水胶粘层11,使防水胶粘层11受压填充到环形凹槽9与环形凸起10之间的缝隙内并压实,使得环板3与楼板1之间没有泄漏通道,达到密封的目的;其次,由于楼板1上设置了环形凸起10,形成了挡水环,
即使水渗入到了环板3与楼板1之间,也能被环形凸起10形成的挡水环挡在外侧而不能继续向内侧渗入,进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防漏水性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