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河穿黄河复航新型承船厢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5753发布日期:2023-03-24 19:22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河穿黄河复航新型承船厢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河穿黄河复航新型承船厢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2.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的复航,可以联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等内河航道网,实现河海联运;此外,津保线的通航还可以连通雄安新区与天津,对于完善综合交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助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雄安新区建设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京杭大运河穿黄工程是实现南北贯通,再现运河黄金通道的关键和难点。穿黄方式可考虑平交、隧洞、立交等方案,无论采取那种方案,均需解决跨越黄河大堤内几公里黄河滩地的难题。
4.穿黄立交方案传统方式为升船机加渡槽形式,其具有以下缺点:几公里的渡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渡槽内船舶航速受限制,水平通航时间较长;升船机的承船厢与渡槽带水对接,需要先后开启承船厢和渡槽上的工作闸门,操作程序多,时间长;在跨越黄河过程中,船舶需驶出黄河一侧承船厢,通过渡槽后,再次驶入黄河另一侧承船厢内,由于承船厢、渡槽宽度受限,对船舶驾驶要求较高,增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运河穿黄河复航新型承船厢运输装置。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运河穿黄河复航新型承船厢运输装置,包括闸首、升船机、高架轨道桥梁、台车、承船厢,闸首分别设置在河流两岸,升船机设于闸首内,升船机包括承船厢兜底平台、升降机构,承船厢兜底平台通过升降机构升降,承船厢底部设有若干列支撑梁,并通过支撑梁置于承船厢兜底平台上,承船厢兜底平台内底部设有若干列台车轨道梁,台车沿台车轨道梁移动,承船厢安装在台车顶部并通过台车顶升,承船厢两端设有止水闸门,承船厢两端内壁上设有防撞索,承船厢前后内壁上设有防撞板,高架轨道桥梁与两端的闸首对接,且高架轨道桥梁上设有若干与台车轨道梁对接的转运轨道梁,承船厢通过台车在转运轨道梁上移动。
7.特别的,承船厢兜底平台顶部前后两侧设有若干组吊点,升降机构包括卷扬机和钢丝绳,卷扬机安装在闸首内,钢丝绳一端与吊点挂装,另一端通过卷扬机收卷。
8.特别的,承船厢的厢体为u型结构,两端的止水闸门为弧形下凹翻转闸门。
9.特别的,台车为顶升台车。
10.特别的,台车供电方式为滑触线供电。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承船厢兜底平台、台车、台车轨道梁、高架轨道桥梁、转运轨道梁,便于实现长距离跨越黄河,提升船舶跨越河流的效率;实现
无水船闸复航,节约用水,解决冬季静水结冰阻航难题;承船厢与跨河构筑物可快速对接,通过台车干式运行,通航时间短,安全可靠,维护容易。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首和高架轨道桥梁立面分布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闸首和高架轨道桥梁平面分布示意图;
14.图3为图2中a-a剖视示意图;
15.图4为图2中b-b剖视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船厢和闸首位置示意图;
17.图6为图5中c-c剖视示意图;
18.图7为图5中d-d剖视示意图;
19.图8为图5中e-e剖视示意图;
20.图9为图5中f-f剖视示意图;
21.图10为图5中g-g剖视示意图;
22.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船厢立面示意图;
23.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船厢平面示意图;
24.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承船厢兜底平台平面示意图;
25.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台车轨道梁位置示意图;
26.图中:1-闸首;2-升船机;3-高架轨道桥梁;4-台车;5-承船厢;6-承船厢兜底平台;7-支撑梁;8-台车轨道梁;9-止水闸门;10-防撞索;11-防撞板;12-吊点;13-卷扬机;14-钢丝绳;
27.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9.如图1-图14所示,一种运河穿黄河复航新型承船厢运输装置,包括闸首1、升船机2、高架轨道桥梁3、台车4、承船厢5,闸首1分别设置在河流两岸,升船机2设于闸首1内,升船机2包括承船厢兜底平台6、升降机构,承船厢兜底平台6通过升降机构升降,承船厢兜底平台6顶部前后两侧设有若干组吊点12,升降机构包括卷扬机13和钢丝绳14,卷扬机13安装在闸首1内,钢丝绳14一端与吊点12挂装,另一端通过卷扬机13收卷;
30.闸首1:船舶进入(出)承船厢5的通道,可阻断水进入升船机2内室,保障设备运行;还可调节上下游水深,保证船舶进出安全;出现问题时可通过闸首1的检修闸门,排除闸首1及升船机2内水分,形成干施工条件。
31.升船机2:通过承船厢兜底平台6对船舶进行快速升降的设备,解决运河船舶跨越黄河(地上悬河)高差难题。
32.承船厢5两端设有止水闸门9,承船厢5的厢体为u型结构,两端的止水闸门9为弧形下凹翻转闸门,承船厢5两端内壁上设有防撞索10,承船厢5前后内壁上设有防撞板11,承船厢5底部设有若干列支撑梁7,并通过支撑梁7置于承船厢兜底平台6上,承船厢兜底平台6内底部设有若干列台车轨道梁8,台车4沿台车轨道梁8移动,承船厢5安装在台车4顶部并通过
台车4顶升,台车4为顶升台车,台车4供电方式为滑触线供电;
33.承船厢5:承载船舶升降和远距离运输的设备。
34.台车4:承载承船厢5运输的主要设备。
35.防撞索10和防撞板11可防止船舶失速直接碰撞承船厢5影响升船机2安全运行。
36.高架轨道桥梁3与两端的闸首1对接,且高架轨道桥梁3上设有若干与台车轨道梁8对接的转运轨道梁,承船厢5通过台车4在转运轨道梁上移动。
37.高架轨道桥梁3是台车4运输承船厢5长距离跨越黄河的通道。
38.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承船厢5通过台车4座于承船厢兜底平台6上并通过支撑梁7支撑,在升降机构作用下,升船机2上行与跨黄河的高架轨道桥梁3对接,保证承船箱兜底平台6上的台车轨道梁8与高架轨道桥梁3上的转运轨道梁对接,启动台车4,台车4将承船厢5顶升使得支撑梁7脱离承船厢兜底平台6,然后沿台车轨道梁8行走至转运轨道梁上,运输承船厢5跨越黄河至另一侧的闸首1内,然后进入相应的升船机2内,升船机2下行,承船厢5内水位与下游水位对齐,船舶解缆、驶出承船厢5。
39.本实用新型便于实现长距离跨越黄河,提升船舶跨越河流的效率;实现无水船闸复航,节约用水,解决冬季静水结冰阻航难题;承船厢5与跨河构筑物可快速对接,通过台车4干式运行,通航时间短,安全可靠,维护容易。
4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