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支护钢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9866发布日期:2023-03-24 20:00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支护钢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支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支护钢构件。


背景技术:

2.在对建筑物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会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建筑支护处理,现有的建筑支护钢构件的长度一般较为固定,对建筑防护板进行支撑时,难以根据建筑防护板的实际高度进行调节支撑,适应低,且该建筑支护钢构件在存放时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建筑支护钢构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根据不同高度建筑防护板进行调节支撑的建筑支护钢构件。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支护钢构件包括:
6.建筑防护板,建筑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
7.第一支撑杆,第一连接件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
8.卡槽,第一支撑杆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卡槽;
9.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10.第二连接件,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
11.调节固定机构,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固定机构。
12.优选的,调节固定机构包括壳体、蜗杆、转动块、蜗轮、双向丝杆、滑板和卡杆,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蜗杆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蜗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与壳体转动连接,双向丝杆的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滑板,两个滑板均与壳体滑动连接,滑板靠近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杆,多个卡杆均与壳体滑动连接,多个卡杆均与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卡杆与卡槽滑动插接,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进行支撑时,手动转动转动块,使卡杆与卡槽分离,将第一支撑杆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手动反向转动转动块,使卡杆与卡槽插接,对移动到合适位置的第一支撑杆进行为位置固定。
13.优选的,壳体与第二支撑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可对壳体进行拆卸。
14.优选的,第一支撑杆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定位线,便于卡杆与卡槽进行对位。
15.优选的,卡槽的表面开设有倒角,便于卡杆与卡槽插接。
16.优选的,壳体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具有耐腐蚀的特点。
17.优选的,转动块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便于转动块的转动。
18.优选的,壳体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限位滑槽均与滑板滑动连接,通过限位滑槽,使滑板与蜗杆始终处于螺纹连接的状态。
19.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支护钢构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支护钢构件,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件与建筑防护板连接,第二连接件与地面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对建筑防护板进行支撑,通过建筑防护板,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防护,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进行支撑时,通过调节固定机构,对第一支撑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以此满足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的支撑要求,使得建筑支护钢构件使用时,在一定范围内,能够根据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进行调节支撑,提高了建筑支护钢构件的适应性,且减小了建筑支护钢构件的存放空间。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标号:1、建筑防护板;2、第一连接件;3、第一支撑杆;4、卡槽;5、第二支撑杆;6、第二连接件;7、调节固定机构;8、壳体;9、蜗杆;10、转动块;11、蜗轮;12、双向丝杆;13、滑板;14、卡杆;15、定位线;16、倒角;17、限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6.实施例1
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8.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支护钢构件,所述建筑支护钢构件包括:
29.建筑防护板1,建筑防护板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件2;
30.第一支撑杆3,第一连接件2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
31.卡槽4,第一支撑杆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卡槽4;
32.第二支撑杆5,第一支撑杆3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
33.第二连接件6,第二支撑杆5远离第一支撑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件6;
34.调节固定机构7,第二支撑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调节固定机构7。
35.请参阅图1、图2和图3,调节固定机构7包括壳体8、蜗杆9、转动块10、蜗轮11、双向丝杆12、滑板13和卡杆14,第二支撑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8,壳体8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蜗杆9,蜗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0,蜗杆9的外侧啮合连接有蜗轮11,蜗轮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双向丝杆12,双向丝杆12与壳体8转动连接,双向丝杆12的外侧对称螺纹连接有滑板13,两个滑板13均与壳体8滑动连接,滑板13靠近第二支撑杆5的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卡杆14,多个卡杆14均与壳体8滑动连接,多个卡杆14均与第二支撑杆5滑动连接,卡杆14与卡槽4滑动插接;
36.需要说明的是,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1进行支撑时,手动转动转动块10,转动块10转动带动蜗杆9转动,使卡杆14与卡槽4分离,将第一支撑杆3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手动反向转动转动块10,使卡杆14与卡槽4插接,对移动到合适位置的第一支撑杆3进行为
位置固定。
37.请参阅图1和图2,壳体8与第二支撑杆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壳体8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38.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螺栓连接,可对壳体8进行拆卸,不锈钢具有耐腐蚀的特点。
39.请参阅图2,第一支撑杆3的表面等距开设有定位线15;
4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定位线15,便于卡杆14与卡槽4进行对位。
41.请参阅图2,卡槽4的表面开设有倒角16;
4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倒角16,便于卡杆14与卡槽4插接。
43.请参阅图3,转动块10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44.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防滑纹,便于转动块10的转动。
45.实施例2
46.请参阅图3,壳体8的内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滑槽17,两个限位滑槽17均与滑板13滑动连接;
47.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位滑槽17,使滑板13与蜗杆9始终处于螺纹连接的状态。
4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建筑支护钢构件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将第一连接件2与建筑防护板1进行连接,第二连接件6与地面连接,通过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对建筑防护板1进行支撑,通过建筑防护板1,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进行防护,需要对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1进行支撑时,手动转动转动块10,转动块10转动带动蜗杆9转动,通过蜗杆9转动带动蜗轮11转动,通过蜗轮11转动带动双向丝杆12转动,通过双向丝杆12转动带动滑板13移动,通过滑板13移动带动卡杆14移动,使卡杆14与卡槽4分离,将第一支撑杆3移动到合适位置后,手动反向转动转动块10,使卡杆14与卡槽4插接,对移动到合适位置的第一支撑杆3进行为位置固定,以此满足不同高度的建筑防护板1的支撑要求。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