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89145发布日期:2023-03-17 19:52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市政工程排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市政工程排水施工中,排水管道与检查井接口处,大多采用管道与检查井孔口直接相连或采用防水套管来达到防渗水的目的,但由于现存连接方式不够紧密,或是年久失修导致裂缝,因而容易出现污水渗漏的现象,不仅影响周围土壤地基,甚至对土壤造成污染,对环境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做好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的防渗水结构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易渗水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包括:
5.预制检查井,在所述预制检查井的孔洞内壁处设置粘贴层;
6.预设管道;
7.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预设管道相熔接;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预制检查井内,且设有与所述预制检查井的粘贴层相互贴合的管道翻边。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贴层为沥青材质。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翻边的内径大于所述预制检查井的孔洞直径。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为pe管。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预设管道的熔接处为热熔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的直径大于所述预设管道的直径,且所述预设管道与所述连接管道连接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管道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检查井为混凝土检查井。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检查井为多段井筒相连,相邻两段井筒间采用企口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管道为upvc管。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预制检查井孔洞处与所述连接管道的连接缝隙处设置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包括微膨胀细石混凝土。
17.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1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由于该防水结构包括预制检查井、预设管道和连接管道;在所述预制检查井的孔洞内壁处设置粘贴层;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预设管道相熔接;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伸入所述预制检查井内,且设有与所述预制检查井的粘贴层相互贴合的管道翻边。预设管道与更为柔性的连接管道
熔接在一起,且通过连接管道伸入检查井孔洞的翻边,与检查井的孔洞内壁处设置的粘贴层紧密贴合,使得污水从此处流经时不会渗出,确保污水直接流入检查井中流向相邻管道。因此,本技术实施例可以解决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易渗水、导致环境受到污水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道翻边示意图。
22.图中:
23.1、预制检查井;2、管道翻边;3、熔接处;4、预设管道;5、连接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管道与检查井连接处易渗水的问题。
26.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包括:
27.预制检查井1、预设管道4和连接管道5;在该预制检查井1的孔洞内壁处设置粘贴层;连接管道5的一端与该预设管道4相熔接;连接管道5的另一端伸入预制检查井1内,且设有与预制检查井1的粘贴层相互贴合的管道翻边2。采用熔接的方式将预设管道4和连接管道5相连,能够使其紧密连接,当污水流过此处,朝着检查井方向流动时,在管道与预制检查井1的连接部位,为了防止污水从此部位渗出,将属于柔性材质的连接管道5一端用翻边工具进行翻边,之后将管道翻边2与预制检查井1的孔洞内壁处设置的粘贴层用防水卷材压合在一起,在其进行粘贴完成后,用水泥砂浆作为防水保护层附在其上,确保此处不会渗出污水。
2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中,预制检查井1为混凝土检查井,且连接管道5管道翻边2的内径大于预制检查井1的孔洞直径,预制检查井1的粘贴层为沥青材质。采用孔洞和井身处于同一竖直面上的混凝土检查井,由于检查井的孔洞位置是一个圆面,并未设置突出结构,且连接管道5管道翻边2的内径大于预制检查井1的孔洞直径,适合该方案中将管道翻边2与检查井中的粘贴层紧密相连。
29.在一些使用情形下,预制检查井1的粘贴层为沥青材质,使用沥青粘贴检查井孔洞内壁和管道翻边2,利用了沥青材质本身的防水性能,能有效防止污水从粘贴处渗出,沥青
环保,水性,无毒害,无味,不燃,无腐蚀,对环境无害,置于此处不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污染,且沥青的适应能力强,可以将孔洞内壁和管道翻边2进行很好地粘贴。
3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的预设管道4可以为upvc管,upvc管重量较轻、安装简易,施工成本低,能耐一般的酸,碱侵蚀,且具有很好的水密性,将upvc管作为预设管道4,可以节约成本,且起到良好的防渗漏作用。
31.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的连接管道5可以为pe管,pe管现在实际工程中,其连接非常可靠、可采用热熔承插及热熔对接方式连接,接头的强度高,使得连接管道5与预设管道4的连接处的防水性能较好,且pe管抗冲击性良好,其可在温度范围内安全使用,冬季施工时,pe管抗冲击性好,不会发生管材脆裂,避免了污水渗漏。
32.pe管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也非常突出,较为耐用;且pe管道耐化学腐蚀性良好,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腐蚀,能够很好地适应管道内的污水环境,土壤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也不会对管道产生降解作用,其耐老化的特性也使得pe管道不易被损坏,十分耐用。除此之外,pe管道具有较好的柔性,使得它容易弯曲,便于进行管道翻边2,利于与预制检查井1的粘贴层进行良好的贴合。
33.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的连接管道5与预设管道4的熔接处3为热熔连接,pe管作为连接管道5,其采用热熔连接方式与预设管道4相连,因热熔连接具有连接简便、使用年限久、不易腐蚀的优点,故而采用热熔连接方式,在保证施工简便的同时有利于防止污水渗漏。
3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该连接管道5的直径大于预设管道4的直径,且预设管道4与连接管道5连接的一端伸入所述连接管道5内。在预设管道4伸入连接管道5处进行熔接,此种设置在使用中可以更大程度地保证该连接处不会渗漏出污水,以达到防水的目的。
3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该预制检查井1为多段井筒相连,相邻两段井筒间采用企口拼接的方式进行连接。采用多段井筒相连的结构,可以适应地面到井底高度不同的使用情形,相邻两端井筒间采用企口拼接,使得井筒的连接牢固;在下井室开设孔洞与管道相连,便于管道与孔洞的连接。
3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井与既有管道连接处的防水结构,预制检查井1孔洞处与连接管道5的连接缝隙处设置填充层,该填充层包括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在实际使用中,使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由于加了膨胀剂的混凝土,不但不收缩,而且随着时间推移,有一定的自由膨胀量。且在温度较低时施工,延长混凝土膨胀时间,弥补了混凝土的收缩,达到防治混凝土裂缝,提高混凝土性能的目的,因此,可以使预制检查井1孔洞处与连接管道5的连接缝隙处生成一道严密的防水层,防止污水经过时发生渗漏。
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
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