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土钉支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9783发布日期:2023-03-15 00:3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土钉支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支护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复合土钉支护。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土地紧张、生活居住空间紧缩、绿化减少、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随着地上建筑在高度、经济性、效率性等方面逐渐达到瓶颈,有限的地上空间已经无法满足人类活动的需求,基本城市功能逐渐向地下转移,一些工程量大、难度高的深基坑工程随之出现。
3.深基坑的开工必定会对土体进行开挖,在开挖的影响下,土体会受到减载的作用,这将会造成土体的应力重分布,而应力的重分布一般为诱导基坑或支护结构变形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的土钉支护由于其自身直径较小,抗弯折能力较弱,土钉在土体内部易发生变形,进而导致土钉支护失效。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复合土钉支护,可在不改变土钉的直径的前提下增强土钉支护的抗弯折能力仍需不断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复合土钉支护可在不改变土钉的直径的前提下增强土钉支护的抗弯折能力。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复合土钉支护,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土钉,所述壳体与所述土钉滑动连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锁止所述土钉的移动的第一锁止组件,所述土钉上设有用于与土体锚定的锚定杆,所述锚定杆与所述土钉铰接,所述锚定杆绕所述土钉环形阵列设有多个,所述土钉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锚定杆的转动范围的限位组件,所述锚定杆的自由端连接有拉绳。
7.较之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土钉将钉头与壳体插入土体内部,需要锚定壳体时,继续推动土钉,使土钉相对于壳体移动,土钉带动锚定杆移动,由于拉绳对锚定杆的拉力作用,锚定杆转动插进土体的内部,限位组件限制锚定杆的位置使锚定杆无法继续转动,拉绳绷紧,第一锁止组件锁止土钉与壳体的相对位置,由于锚定杆插置于土体的内部,壳体锚定于土体的内部,第一锁止组件锁止土钉的移动,所述锚定杆切换为锚定状态;由于拉绳绷紧,当壳体受到剪切力时,由于拉绳自身的拉力作用,提升了壳体的抗弯折能力。
9.通过多个锚定杆的设置实现锚定杆在土体内部的锚定,通过环形阵列的多个绷紧的拉绳的设置,当土钉及壳体在土体内部受到使壳体发生弯折的应力时,环形阵列的拉绳由于其内部的拉应力防止土钉及壳体发生弯折,从而实现了在不改变土钉的直径的前提下,提升了土钉的抗弯能力。
10.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内腔,所述土钉上固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钉头,所述钉头位于所述锚定杆的前侧。
11.优选地,所述第一锁止组件包括限位槽以及限位扣,所述限位槽开设于所述土钉上,所述限位扣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扣与所述限位槽卡接时,所述土钉相对于所述壳体锁止。
12.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土钉固定连接,所述锚定杆转动与土体锚定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锚定杆抵接。
13.优选地,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锚定杆的抵接面为斜面。
14.优选地,所述拉绳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拉绳的移动的第二锁止组件。
15.优选地,所述第二锁止组件包括锁止夹,所述锁止夹包括两夹板,所述拉绳从所述锁止夹的两夹板之间穿过,所述锁止夹的两夹板之间的间距通过螺栓调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锚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0、壳体;11、内腔;12、钉头;13、土钉;14、限位槽;15、限位扣;16、锁止夹;17、拉绳;20、锚定杆;2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3.参照图1至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土钉支护可在不改变土钉的直径的前提下增强土钉支护的抗弯折能力仍需不断研究。
24.实施例一:
25.结合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有土钉13,所述壳体10与所述土钉13滑动连接,所述壳体10上开设有开口朝下的内腔11,所述土钉13上固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开口的钉头12,所述钉头12位于所述锚定杆20的前侧,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用于锁止所述土钉13的移动的限位槽14以及限位扣15,所述限位槽14开设于所述土钉13上,所述限位扣15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扣15用于与所述限位槽14卡接,所述土钉13上设有用于与土体锚定的锚定杆20,所述锚定杆20绕所述土钉13环形阵列设有多个,所述锚定杆20位于所述内腔11的内部,所述锚定杆20与所述土钉13铰接,所述土钉13上设有用于限制所述锚定杆20的转动范围的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与所述土钉1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0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锚定杆20的拉绳17,所述拉绳17环形阵列设有多个,所述拉绳17与所述壳体10固定连接;
26.所述锚定杆20分为初始状态与锚定状态,初始状态时,所述锚定杆20收拢于所述土钉13的外侧,随着所述土钉13与所述锚定杆20的移动,所述锚定杆20在所述拉绳17的作用下转动并插进土体的内部,所述限位扣15与所述限位槽14卡接锁止所述土钉13的移动,
所述锚定杆20切换为锚定状态。
27.使用时:通过土钉13将钉头12与壳体10插入土体内部,需要锚定壳体10时,继续推动土钉13,使土钉13相对于壳体10移动,土钉13带动锚定杆20移动,由于拉绳17对锚定杆20的拉力作用,锚定杆20转动插进土体的内部,限位块21限制锚定杆20的位置使锚定杆20无法继续转动,拉绳17绷紧,第一锁止组件锁止土钉13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由于锚定杆20插置于土体的内部,壳体10与土钉13锚定于土体的内部,锚定杆20切换为锚定状态。
28.通过多个锚定杆20的设置实现锚定杆20在土体内部的锚定,通过环形阵列的多个绷紧的拉绳17的设置,当土钉13及壳体10在土体内部受到使壳体10发生弯折的应力时,环形阵列的拉绳17由于其内部的拉应力防止土钉13及壳体10发生弯折,从而实现了在不改变土钉13的直径的前提下,提升了土钉13的抗弯能力
29.实施例二:
3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拉绳17与所述壳体10的连接方式不同。
31.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为了调整拉绳17的内应力,本实施例中,所述拉绳17与所述壳体10活动连接,所述壳体10上设有用于锁止所述拉绳17的移动的锁止夹16,所述锁夹16包括两夹板,所述拉绳17从所述锁止夹16的两夹板之间穿过,所述锁止夹16的两夹板之间的间距通过螺栓调节。
32.使用时:当土钉13位于土体的内部时,土钉13与壳体10在土体内部的应力作用下有发生弯折的趋势,一侧的拉绳17内应力增加且绷紧,另一侧的拉绳17内应力较小且较为松弛,通过人为绷紧松弛的拉绳17,通过锁止夹16的两夹板夹持拉绳17并通过螺栓缩小两夹板之间的间距锁止拉绳17的移动。
33.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