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57589发布日期:2023-03-29 10:1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建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


背景技术:

2.回填土,指的是工程施工中,完成基础等地面以下工程后,再返还填实的土;回填土是指基础、垫层等隐蔽工程完工后,在5m以内的取土回填的施工过程;回填土在回填转移后需要使用器械夯实,使得土壤不会出现大的空洞,不会在长期的使用下导致下陷产生危险。
3.现有的回填土都是采用压路机进行夯实,但是压路机只适合在完全松散的回填土上移动压实,但是在原有土壤和回填土的交界处,压路机使用不便,且在原有土壤和回填土的边界线是弯曲的凹陷的地方,回填土的面积小,完全使用压路机压实的效率低下,且会对完好的土壤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包括支撑底板、万向轮和支撑挡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固接有多个万向轮;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对称固接有支撑挡板;所述支撑挡板上对称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插接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内开孔转动插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表面螺栓固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和固定底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插接有长轴;所述长轴的一端销连接有圆台块;所述长轴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末端转动插接有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上对称螺纹套接有螺母;所述中间轴上对称开孔固接有牵引绳。
7.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绳的下端固接有限位板;所述牵引绳上滑动套接有乘坐板;所述牵引绳上滑动套接有撑开板。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插接有固定销。
9.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内对应定位块插接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上端开设有通槽。
10.进一步的,所述圆台块和配重套通过钢材制成;所述长轴和套管通过普钢制成。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万向轮将本装置移动到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确定好位置进行固定,然后拉动牵引绳,使得套管和长轴绕着固定底板和盖板转动,从而带动长轴另一端销连接的圆台块升高远离地面,然后松开牵引绳,使得圆台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与回填土接触,从而对回填土进行压实,且方便移动圆台块的位置使得精确的在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对回填土进行压实,且不影响土壤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土壤压实装置对于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的压实精确度低;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乘坐板和撑开板固定在两个牵引绳之间,使得张开牵引绳形成一个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坐在乘坐板上,利用双腿控制圆台块的起伏进行短距离精确的压实回填土,从而使得在局部位置也能精确的控制压实回填土的力量,解决了现有的压实土壤的装置无法精细的控制压实土壤的压力。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15.图1为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的第三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的第四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中标号说明:1、支撑底板;2、万向轮;3、支撑挡板;4、定位槽;5、定位块;6、固定底板;7、盖板;8、固定孔;9、长轴;10、圆台块;11、配重套;12、套管;13、中间轴;14、螺母;15、牵引绳;16、限位板;17、乘坐板;18、撑开板;19、安装孔;20、固定销;21、限位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23.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回填土压实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万向轮2和支撑挡板3;所述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固接有多个万向轮2;所述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对称固接有支撑挡板3;所述支撑挡板3上对称开设有定位槽4;所述定位槽4内插接有定位块5;所述定位块5内开孔转动插接有固定底板6;所述固定底板6上表面螺栓固接有盖板7;所述盖板7和固定底板6上开设有固定孔8;所述固定孔8内插接有长轴9;所述长轴9的一端销连接有圆台块10;所述长轴9的另一端套接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的末端转动插接有中间轴13;所述中间轴13上对称螺纹套接有螺母14;所述中间轴13上对称开孔固接有牵引绳15;工作时,通过万向轮2将本装置移动到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确定好位置进行固定,然后拉动牵引绳15,使得套管12和长轴9绕着固定底板6和盖板7转动,从而带动长轴9另一端销连接的圆台块10升高远离地面,然后松开牵引绳15,使得圆台块10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与回填土接触,从而对回填土进行压实,且方便移动圆台块10的位置使得精确的在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对回填土进行压实,且不影响土壤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土壤压实装置对于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的压实精确度低。
24.所述牵引绳15的下端固接有限位板16;所述牵引绳15上滑动套接有乘坐板17;所述牵引绳15上滑动套接有撑开板18;工作时,通过乘坐板17和撑开板18固定在两个牵引绳15之间,使得张开牵引绳15形成一个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坐在乘坐板17上,利用双腿控制圆台块10的起伏进行短距离精确的压实回填土,从而使得在局部位置也能精确的控制压实回填土的力量,解决了现有的压实土壤的装置无法精细的控制压实土壤的压力。
25.所述支撑底板1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19;所述安装孔19内插接有固定销20;工作时,通过安装孔19配合固定销20,使得可以用固定销20插入土壤中用来固定支撑底板1,使得支撑底板1在压实回填土的往复动作中保持稳定的位置,使得可以精确的对一块面积下的回填土进行压实,且不会发生晃动倾倒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人工压实回填土的结构可以会发生晃动倾倒的问题。
26.所述定位槽4内对应定位块5插接有限位挡板21;所述限位挡板21上端开设有通槽;工作时,通过在限位挡板21上端开设有通槽,使得方便手掌插入通槽内移动限位挡板21,方便调节定位块5的位置并固定,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的安全稳定,不会脱落产生危险。
27.所述圆台块10和配重套11通过钢材制成;所述长轴9和套管12通过普钢制成;工作时,通过普钢制成的长轴9和套管12,使得保持足够的强度,在往复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保持结构形状不变形,从而使得回填土的压实工作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通过钢材制成的圆台块10和配重套11,使得圆台块10和配重套11具有大重量和高强度,在往复的与土壤接触压实的过程中不会变形,且在被吊起落下时,产生足够的动能接触地面,使得压实回填土的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的大重量压实的垂体无法省力的工作。
28.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万向轮2将本装置移动到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确定好位置进行固定,然后拉动牵引绳15,使得套管12和长轴9绕着固定底板6和盖板7转动,从而带动长轴9另一端销连接的圆台块10升高远离地面,然后松开牵引绳15,使得圆台块10在重力的作用下下降与回填土接触,从而对回填土进行压实,且方便移动圆台块10的位置使得精确的在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对回填土进行压实,且不影响土壤的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土壤压实装置对于回填土和土壤的边界处的压实精确度低;通过乘坐板17和撑开板18固定在两个牵引绳15之间,使得张开牵引绳15形成一个空间,工作人员可以坐在乘坐板17上,利用双腿控制圆台块10的起伏进行短距离精确的压实回填土,从而使得在局部位置也能精确的控制压实回填土的力量,解决了现有的压实土壤的装置无法精细的控制压实土壤的压力;通过安装孔19配合固定销20,使得可以用固定销20插入土壤中用来固定支撑底板1,使得支撑底板1在压实回填土的往复动作中保持稳定的位置,使得可以精确的对一块面积下的回填土进行压实,且不会发生晃动倾倒的情况,解决了现有的人工压实回填土的结构可以会发生晃动倾倒的问题;通过在限位挡板21上端开设有通槽,使得方便手掌插入通槽内移动限位挡板21,方便调节定位块5的位置并固定,使得本装置在使用的时候更加的安全稳定,不会脱落产生危险;通过普钢制成的长轴9和套管12,使得保持足够的强度,在往复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保持结构形状不变形,从而使得回填土的压实工作可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通过钢材制成的圆台块10和配重套11,使得圆台块10和配重套11具有大重量和高强度,在往复的与土壤接触压实的过程中不会变形,且在被吊起落下时,产生足够的动能接触地面,使得压实回填土的效率更高,解决了现有的大重量压实的垂体无法省力
的工作。
2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