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83987发布日期:2023-09-01 04:3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水洗大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洗大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使浮游类污物的排出力提升的水洗大便器。


背景技术:

1、以往,例如,如专利文献1乃至3所记载的那样,作为水洗大便器的一例,已知一种通过盆部内的水的落差而产生的流水作用冲刷污物的洗净式的水洗大便器。

2、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洗净式水洗大便器,从三个吐水口吐出洗净水,通过调整从该各吐水口吐出的洗净水的量,形成向贮水面的特定区域(对应于后述的第二区域s2)的强力水流,由此,获得良好的盆部洗净能力。

3、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洗净式水洗大便器,从两个吐水口吐出洗净水,通过使具有大回旋力的洗净水的主流流入贮水面的第一区域(对应于后述的第一区域s1和第二区域s2),从而提升污物的排出性能。

4、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洗净式水洗大便器通过使来自第二吐水口的大量洗净水从贮水面的后方流入,从而提升污物排出能力。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179958号公报

8、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21-55437号公报

9、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9-190217号公报

10、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11、但是,在洗净式水洗大便器中,考虑到为了减小作为干燥面的污物承接面的面积从而抑制污物的附着,而将贮水面设置得比以往更大。然而,可以清楚的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乃至3的洗净式水洗大便器中,由于使水流较强的洗净水流入贮水面的特定区域,因此,若增大贮水面,则水流较强的洗净水仅流入贮水面的特定区域,从而导致贮水面的表面不平稳,由此,浮游在贮水面的表面上浮游类污物有可能无法充分排出。

12、本案发明者们发现了在洗净式水洗大便器等的水洗大便器中因较大地形成贮水面而产生的问题,并为了解决该问题,专注研究,从而形成了本发明。

13、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新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浮游类污物的排出力提升的水洗大便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洗净水进行洗净并排出污物的水洗大便器,其具有:盆部,其具备承接污物的污物承接面、形成于该污物承接面的上部的内缘部、和形成于污物承接面的下部且在其内部形成有贮水面的壶部;一个或者多个吐水,其沿着内缘部吐出洗净水;排水管路,其连接于盆部的底部,吐水口吐出的洗净水的主流构成为,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回旋,在洗净开始初期流入贮水面的被前后方向中心线和左右方向中心线划分为四个区域中的三个以上的区域,该前后方向中心线和该左右方向中心线将贮水面在俯视视角下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一分为二。

2、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吐水口吐出的洗净水的主流构成为,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回旋,在洗净开始初期流入贮水面的被前后方向中心线和左右方向中心线划分为四个区域中的三个以上的区域,该前后方向中心线和该左右方向中心线将贮水面在俯视视角下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一分为二,因此,根据本发明,在洗净初期,洗净水流入贮水面的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的区域中的三个区域以上,因此,能够使浮游类污物的排出时机提前,并且,通过对整个贮水面施加按压力,从而贮水面不会不平稳,进而能够提升浮游类污物的排出力。

3、在本发明中,优选地,使流入贮水面的洗净水的规定的储能量在1秒以内到达贮水面的被划分为四个区域中的三个以上的区域。

4、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使流入贮水面的洗净水的规定的储能量在1秒以内到达贮水面的被划分为四个区域中的三个以上的区域,因此,能够使施加给贮水面的按压力是固定的,能够抑制贮水面的不平稳,并进行浮游类污物的排出。

5、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洗净水的主流形成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前方侧回旋的前方主流和在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侧回旋的后方主流。

6、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通过形成洗净水的前方主流和后方主流,能够洗净盆部的整个污物承接面并且提升浮游类污物的排出性能。

7、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洗净水的前方主流和后方主流构成为不会合流而是流入贮水面。

8、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洗净水的前方主流和后方主流不会合流而是流入贮水面,因此,能够易于使流入三个以上的区域的洗净水的能量是固定的,抑制贮水面的不平稳,并且进行浮游类污物的排出。

9、在本发明中,优选地,洗净水的前方主流和后方主流构成为分别流入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的区域的不同区域。

10、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洗净水的前方主流和后方主流分别流入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的边界不同的区域,即,不会流入同一区域流入,易于使对贮水面的按压力是固定的,易于抑制贮水面的不平稳。

11、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吐水口为形成前方主流的第一吐水口和形成后方主流的第二吐水口,第一吐水口形成于盆面的污物承接面的前方区域的左右中的其中一侧,第二吐水口形成于盆面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区域的左右中的另一侧,前方主流主要流入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的贮水面的未设有第一吐水口的左右中的其中一侧的后方的区域,后方主流主要流入被划分为四个区域的贮水面的未设有第二吐水口的左右中的其中一侧的前方的区域。

12、在这样构成的第一的本发明中,由于从第一吐水口和第二吐水口分别吐出的洗净水流入未设有该吐水口的一侧的区域,因此,洗净水不会在盆面回旋一周而流入贮水面,从而能够使洗净水流入贮水面的时机提前。

13、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具备比污物承接面的左右侧面更向深凹陷的凹部,该后方表面相较于壶部的左右侧面的上端延伸至下方。

14、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具备比污物承接面的左右侧面更向深凹陷的凹部,该后方表面相较于壶部的左右侧面的上端延伸至下方,因此,洗净水的前方主流经过壶部的侧面而到达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并在该后方表面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直接沿着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而流入贮水面。其结果是,根据本发明,能够使洗净水的前方主流与在污物承接面回旋而流入贮水面的情况相比,会更早地向贮水面引导,能够将前方主流和后方主流在大致相同时机向贮水面引导,由此,能够提升浮游类污物的排出性能。

15、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的凹部形成为其横向宽度比壶部的最大横向宽度窄。

16、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的凹部的横向宽度w2形成为比壶部的最大横向宽度w1窄,因此,能够抑制来自前方并在壶部的侧面回旋的洗净水扩散,能够使洗净水的前方主流更早地流入贮水面。

17、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的凹部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为凹形状,其下端通过凸形状的连接部而连接于壶部的后面。

18、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盆部的污物承接面的后方表面的凹部沿着上下方向形成为凹形状,其下端通过凸形状的连接部而连接于壶部的后面,因此,能够将洗净水顺滑地向贮水面引导。

19、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对于壶部的后面的上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1和下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2,下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2形成为比上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1小。

20、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对于壶部的后面的上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1和下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2,下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2形成为比上方位置的曲率半径r1小(r1>r2),因此,从壶部流向排水管路的洗净水的流动变得顺滑,污物排出性能得到提升。

21、在本发明中,优选地,其特征在于,吐水口具有第一内缘吐水口和第二内缘吐水口,第一内缘吐水口配置于盆部的内侧空间中比贮水面的前端更靠前方处,从第一内缘吐水口向前方吐出洗净水,并且,第二内缘吐水口配置于比贮水面的后端更靠后方处,从第二内缘吐水口向后方吐出洗净水。

22、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第一内缘吐水口配置于比贮水面的前端更靠前方处,从第一内缘吐水口向前方吐出洗净水,并且,第二内缘吐水口配置于比贮水面的后端更靠后方处,从第二内缘吐水口向后方吐出洗净水,因此,在洗净开始時,能够使来自第一内缘吐水口和第二内缘吐水口的洗净水尽早且大致同时流入贮水面,能够使洗净水均匀地流入整个贮水面。由此,在供给至便器主体的洗净水全部从内缘吐水口吐出的水洗大便器中,能够充分地使浮游类污物排出。

23、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一内缘吐水口和第二内缘吐水口配置于比贮水面的左端更靠左侧处或者比贮水面的右端更靠右侧处。

24、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洗净开始时,能够进一步地使来自第一内缘吐水口和第二内缘吐水口的洗净水同时流入贮水面,使洗净水均匀地流入整个贮水面全面。

25、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一内缘吐水口和第二内缘吐水口在俯视视角下分别配置于以夹持将贮水面的左右方向二等分的中心线和将贮水面的前后方向二等分的中心线交叉的交点的方式而对角设置的区域。

26、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中,在洗净开始时,能够进一步地使来自第一内缘吐水口和第二内缘吐水口的洗净水同时流入贮水面,能够使洗净水均匀地流入整个贮水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