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47581发布日期:2023-06-27 21:5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钻探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


背景技术:

1、地质钻探是指利用一定的钻探机械设备和工艺取得地表以下岩矿心,为地质和矿产资源参数做出可靠评价的一项地质工程。

2、传统的地质钻探设备大多无测量机构,在钻探数据采集方面主要以人工测量为主,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测量错误的现象,且作业人员工作强度大,严重的可造成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或现有的钻探地质勘察深度的测量装置将深度测量刻度与钻探杆结合至一起,刻度易被磨损,使装置无法获知勘察深度,实用性不足,而且现有的钻探地质勘察深度的测量装置需要人工进行扶正,钻探杆容易歪斜。

3、授权公告号为cn21283757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钻探地质勘察深度的测量装置,通过将刻度线刻画在不需要深入土地的支撑架上,可使装置在进行地质勘察时能够便捷的获知勘察深度数据,且刻度线不会受磨损等威胁,十分实用。

4、该装置虽然能够便捷的获知勘察深度数据,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钻杆内部的岩芯进行取出、存放操作时,取芯方法分为几种,具体对岩石来说,取芯工具管称为岩芯管,分为卡具与卡料两种,卡具是提钻时自动完成卡取将岩芯带出钻孔的一种方式。卡料是通过钻杆内向下投入的钢粒等将管内岩石(芯)与管内壁形成摩擦力达到取出的目的,针对卡料取芯方式,其需要人工进行,这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同时在岩芯取出后钻杆存放时也较为不便。

5、为此,提出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可以实现无需人工去测量,无需人工用肉眼去观察读取刻度来获取勘测深度,降低了工作风险,提高了工人的安全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包括水陆两栖工作平台;水陆两栖工作平台上表面一侧固连有取芯机构;水陆两栖工作平台上表面一侧固连有存放机构,且存放机构位于取芯机构一侧;水陆两栖工作平台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卷线机;水陆两栖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一侧固连有钻探单元;水陆两栖工作平台的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测量机构,且测量机构与卷线机相连接;水陆两栖工作平台的上表面另一侧设有配电箱。

4、进一步的,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水陆两栖地质钻探平台,其特征在于:测量机构包括固连于卷线机一侧的一号传动杆和固连于水陆两栖工作平台上表面的第五壳体;第五壳体一侧内表面转动安装有二号传动杆;一号传动杆外圆面套连有一号传动带,且一号传动带的一端与二号传动杆的外圆面套连;第五壳体一侧内表面转动安装有一号连接杆;一号连接杆的外圆面一侧转动安装有三号传动杆;二号传动杆的外圆面一侧套连有二号传动带且二号传动带的一端套连于三号传动杆的外圆面;第五壳体一侧内表面转动安装有二号连接杆,且二号连接杆位于一号连接杆一侧;

5、一号连接杆的外圆面一侧转动安装有一号飞轮;一号连接杆的外圆面转动安装有棘轮,且棘轮固连于一号飞轮一侧外表面;一号连接杆的外圆面转动安装有三个一号齿轮,且位于一号连接杆一侧的一个一号齿轮固连于棘轮一侧外表面;一号连接杆的外圆面转动安装有三个二号齿轮;一个一号齿轮与一个二号齿轮固定连接组成一个齿轮组;一号连接杆的外圆面转动安装有三个齿轮组;一个二号齿轮的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二号回拉器,且二号回拉器固连于第五壳体的一侧内表面;二号连接杆的外圆面固连有两个齿轮组,二号连接杆上的齿轮组与一号连接杆上的齿轮组相互交错啮合;二号连接杆的外圆面固连有六号齿轮,且六号齿轮与一号连接杆上的二号齿轮相啮合;六号齿轮一侧外表面转动安装有一号回拉器,且一号回拉器固连于第五壳体的一侧内表面;一号连接杆外圆面的一号齿轮与二号连接杆外圆面的二号齿轮相啮合,且一号连接杆外圆面的二号齿轮与二号连接杆外圆面的一号齿轮相啮合;

6、第五壳体内表面一侧固连有三号连接杆;三号连接杆外圆面转动安装有六个一号齿轮,且位于三号连接杆上的六个一号齿轮分别与一号连接杆和二号连接杆上的一号齿轮相啮合;三号连接杆外圆面转动安装有六个三号齿轮,且六个三号齿轮分别固连于位于三号连接杆上的六个一号齿轮;第五壳体内表面一侧固连有四号连接杆,且四号连接杆位于三号连接杆的正上方;四号连接杆的外圆面转动安装有六个数字轮;四号连接杆的外圆面转动安装有六个四号齿轮,且六个四号齿轮分别固连于六个数字轮;六个三号齿轮的外表面均套连有链条,且六个链条的一端分别套连于六个四号齿轮的外表面;

7、第五壳体的内底面滑动安装有安装块;安装块的一侧外表面设有限位杆;安装块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l型杆;l型杆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按动装置,且按动装置的一端贯穿第五壳体内表面延伸至第五壳体外面;第五壳体一侧内表面固连有润滑机构。

8、进一步的,润滑机构包括固连于第五壳体一侧内表面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一侧内表面固连有两个一号弹簧;两个一号弹簧的一端固连有两个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之间通过连接块连接;第一壳体一侧内表面固连有两个缓冲器,且两个缓冲器的一端固连于安装板;安装板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一号推杆,且一号推杆的一侧外表面贯穿第一壳体的内表面固连于l型杆;第一壳体的内底面设有出油口;第一壳体内设有密封机构。

9、进一步的,密封机构包括固连于第一壳体内底面两侧的一号滑轨;两个安装板的下表面均固连有密封橡胶块;两个安装板滑动安装于一号滑轨。

10、进一步的,出油口为外八字型,降低了密封橡胶块的磨损。

11、进一步的,取芯机构包括固连于水陆两栖工作平台上表面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外表面一侧固连有推取装置;推取装置的一侧外表面设有控制台;推取装置的上表面设有控制器;第二壳体的上表面固连有一号固定板;第二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二号固定板;水陆两栖工作平台上表面一侧的位置固连有第四壳体,且第四壳体固连于第二壳体,且第四壳体上表面设有存放箱;第四壳体内部设有切换机构;第二壳体的内部设有回收机构。

12、进一步的,切换机构包括固连于第四壳体一侧内表面的二号滑轨;二号滑轨上表面滑动安装有一号滑块,且一号滑块上表面固连有切割器;一号滑块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二号伸缩杆,且二号伸缩杆固连于第四壳体的一侧内表面;第四壳体的一侧内表面滑动安装有一号齿条,且一号齿条滑动安装于二号滑轨;一号齿条的一侧外表面固连有三号弹簧,且三号弹簧的一端固连于二号滑轨;第四壳体的内底面转动安装有五号齿轮,且五号齿轮与一号齿条相啮合;第四壳体的内底面转动安装有二号飞轮;五号齿轮的外圆面套连有三号传动带,且三号传动带的一端套连于二号飞轮;第四壳体的内底面固连有三号滑轨;三号滑轨上表面滑动安装有第六壳体;第六壳体内底面固连有两个四号弹簧;两个四号弹簧的上端固连有二号支撑板;二号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固连有二号齿条,且二号齿条与二号飞轮相啮合;二号齿条的上表面固连有支撑架。

13、进一步的,回收机构包括固连于第二壳体上表面的一号伸缩杆;一号伸缩杆的一端固连有推进板;二号固定板的下表面固连有梯形块;一号伸缩杆的下表面固连有二号推杆;二号推杆的外表面套连有限位块,且限位块固连于第二壳体的内底面;第二壳体的内底面一侧固连有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内底面固连有二号弹簧,且二号弹簧的上端固连有一号支撑板;第二壳体的上表面设有回收仓。

14、进一步的,一号固定板和二号固定板的内侧两端设有挡板,用于固定。

15、进一步的,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0:1。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设置取芯机构、存放机构和回收机构解决了传统将岩芯取出存放都需要人工进行操作,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在岩芯取出后钻杆存放方便,实现了取芯、存放、回收自动化的功能,这将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风险。

18、(2)本专利设置的测量机构和卷线机解决了传统测量时需要人工测量,用人工去计算钻杆的数量从而得出钻探深度的问题,解决了工作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测量错误的问题,通过一号齿轮与二号齿轮的配合,使测量的深度通过数字轮体现出来,省去了计算的过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测量机构和卷线机的设置同样解决了现有技术需人工去观测、测量深度有限的问题,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同时设置的润滑机构和密封机构降低了齿轮之间磨损大的问题,降低了损耗,提高了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