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底槛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69961发布日期:2023-08-30 12:4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水工底槛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水工底槛安装,尤其涉及一种水工底槛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水工底槛为水利工程中安装在闸门下方用于与闸门连接的构件,底槛是水工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水工底槛多采用分两期浇筑混凝土的方式安装。具体为将搭焊筋、连接板底槛腹板、肋板焊接,再与一期混凝土的预埋插筋按设计要求焊接,将底槛构件焊接后在进行二期混凝土的浇筑。

2、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563066b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水闸平面闸门的止水体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有左闸墩、右闸墩、闸底板、结构相同的止水条一和止水条二、平面闸门和止水板,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底端连为一体,在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内侧壁上分别开有竖向的门槽,在左右侧的门槽内分别设有气管一和气管二,平面闸门滑动安装在两个门槽内,在平面闸门与门槽内壁之间设有滚轮,在两个门槽的侧壁上分别开有嵌槽,在所述的嵌槽分别安装有l型护板,护板的顶面与左、右闸墩的顶面齐平,在左闸墩上由护板与嵌槽围成的凹槽内安装止水条一。

3、传统的底槛安装方法大多焊接量大、施工工期长,焊接工作中难以避免底槛构件和钢筋间焊接变形,进而影响底槛安装精度,使得工程质量无法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工底槛安装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焊接量大、施工工期长、安装精度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工底槛安装方法,包括:

3、步骤s1,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并预留底槛安装槽,检测浇筑后混凝土的密实度,并根据混凝土密实度确定混凝土振捣方式;

4、步骤s2,底槛预制构件设有预设倾角,根据目标储水量确定预设倾角,并根据预设倾角选取对应的浇筑模具组将底槛钢构浇筑为底槛预制构件;

5、步骤s3,将若干所述底槛预制构件安装至所述底槛安装槽中,底槛预制构件连接处留有若干预设固定孔,在预设固定孔中插入钢棒对所述底槛预制构件进行固定,钢棒插入后上方留有密封槽;

6、步骤s4,用标准灌浆料对所述密封槽进行灌浆密封,灌浆完成后,测量灌浆密度并将其与标准灌浆密度进行比对,判定是否需要补充灌浆;

7、步骤s5,对底槛安装槽剩余空间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预设倾角选择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若干所述底槛预制构件包括第一底槛预制构件、第二底槛预制构件、第三底槛预制构件和第四底槛预制构件;

9、所述第一底槛预制构件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斜面底边与所述预留安装槽一侧的底边重合,第一底槛预制构件的另一端为凸起,凸起上预留有若干预设固定孔;

10、所述第二底槛预制构件和第三底槛预制构件结构相同,一端为凸起,另一端为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上预留有若干预设固定孔;

11、所述第四底槛预制构件的一端为斜面,所述斜面底边与所述预留安装槽另一侧的底边重合,第四底槛预制构件的另一端为与凸起相匹配的凹槽,凹槽上预留有预设固定孔;

12、将所述底槛预制构件安装于底槛安装槽中时,所述第一底槛预制构件、第二底槛预制构件、第三底槛预制构件和第四底槛预制构件依次连接,将凹槽与凸起进行匹配,并通过在预设固定孔中插入钢棒进行固定。

13、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在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后,测量浇筑后混凝土的密实度m,并将m分别与第一预设密实度m1和第二预设密实度m2进行比对以确定混凝土的密实度水平,m1<m2,根据密实度水平判定混凝土振捣方式;

14、若为第一密实度水平,则判定选用第一振捣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15、若为第二密实度水平,则判定选用第二振捣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16、若为第三密实度水平,则判定选用第三振捣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17、所述第一密实度水平满足m<m1,第二密实度水平满足m1≤m≤m2,第三密实度水平满足m>m2,0.92<m1<m2<0.98。

18、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所述第一振捣方式为选择第一振捣时间和第一振捣频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所述第二振捣方式为选择第二振捣时间和第二振捣频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所述第三振捣方式为选择第三振捣时间和第三振捣频率对混凝土进行振捣;

19、所述第一振捣时间大于第二振捣时间大于第三振捣时间,所述第一振捣频率大于第二振捣频率大于第三振捣频率。

2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所述底槛预制构件设有第一预设倾角α1、第二预设倾角α2和第三预设倾角α3,45°<α3<α2<α1<60°,所述倾角为第一底槛预制构件和/或第四底槛预制构件与底槛安装槽相交的斜面与第一底槛预制构件和/或第四底槛预制构件的底面的夹角,将底槛预制构件目标储水量n与第一预设储水量n1和第二预设储水量n2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底槛预制构件预设倾角;

21、若为第一储水量水平,选取第一预设倾角作为底槛预制构件预设倾角;

22、若为第二储水量水平,选取第二预设倾角作为底槛预制构件预设倾角;

23、若为第三储水量水平,选取第三预设倾角作为底槛预制构件预设倾角;

24、所述第一储水量水平满足n≤n1,所述第二储水量水平满足n1<n≤n2,所述第三储水量水平满足n>n2。

25、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预制有第一浇筑模具组、第二浇筑模具组和第三浇筑模具组,根据判定的底槛预制构件预设倾角选择对应的浇筑模具组将底槛钢构浇筑为底槛预制构件;

26、若判定选用第一预设倾角,则选取第一浇筑模具组浇筑底槛预制构件;

27、若判定选用第二预设倾角,则选取第二浇筑模具组浇筑底槛预制构件;

28、若判定选用第三预设倾角,则选取第三浇筑模具组浇筑底槛预制构件;

29、将若干底槛钢构倒置于选取的浇筑模具组中,分别浇筑为所述第一底槛预制构件、第二底槛预制构件、第三底槛预制构件和第四底槛预制构件。

30、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第一底槛预制构件、第二底槛预制构件、第三底槛预制构件和第四底槛预制构件安装至所述底槛安装槽中,调整位置并将所述预设固定孔分别对正后,将所述钢棒插入预设固定孔中,所述钢棒长度小于对正后的固定孔深度,在钢棒安装完成后,钢棒上方留有用于密封的密封槽,用标准灌浆料对密封槽进行密封处理。

31、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4中,对所述密封槽灌浆完成后,测量灌浆密度ρ,并将ρ与标准灌浆密度ρ0进行比对以判定灌浆密度水平,根据灌浆密度水平确定是否需要补充灌浆;

32、若为第一灌浆密度水平,则判定灌浆密度过小,需要补充灌浆;

33、若为第二灌浆密度水平,则判定灌浆密度符合标准,不需要补充灌浆;

34、所述第一灌浆密度水平满足ρ<ρ0,第二灌浆密度水平满足ρ≥ρ0;

35、所述补充灌浆包括清理密封槽并浇筑高流动性灌浆料。

36、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底槛预制构件安装完成后,对底槛安装槽剩余空间进行混凝土浇筑,根据预设倾角选择混凝土的浇筑速度;

37、若为第一预设倾角,选取第一浇筑速度v1对底槛安装槽剩余空间进行浇筑,设定v1=v0×β1;

38、若为第二预设倾角,选取第二浇筑速度v2对底槛安装槽剩余空间进行浇筑,设定v2=v0×β2;

39、若为第三预设倾角,选取第三浇筑速度v3对底槛安装槽剩余空间进行浇筑,设定v3=v0×β3;

40、其中,β1为第一浇筑速度调节系数,β2为第二浇筑速度调节系数,β3为第三浇筑速度调节系数,1<β3<β2<β1<1.5,v0为预设标准浇筑速度。

41、进一步地,所述底槛钢构采用低合金钢材料,其表面附有一层碳纤维。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选择先用模具浇筑底槛预制构件再进行安装,而非传统的先焊接安装再二次浇筑的水工底槛安装方式,可以减少焊接工作,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底槛安装准确性,将底槛预制构件模块化,可减少安装和搬运难度,提高施工效率,选用底槛预制构件间相互咬合并用钢棒进行固定的连接方式将底槛预制构件依次连接,可有效避免底槛位置偏移现象,整体性强,提升了底槛的抗弯矩能力,底槛预制构件设有预设倾角,使得底槛预制构件牢固嵌入混凝土中,提高了底槛使用寿命,减少了水坝随着时间失位对底槛的影响,且本发明对底板混凝土振捣过程、密封槽灌浆过程进行监测并精准控制,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43、进一步地,本发明在进行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检测浇筑后混凝土的密实度,根据混凝土密实度判定振捣时间和振捣频率,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度,使得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44、进一步地,本发明底槛预制构件设有预设倾角,通过预设倾角使得底槛预制构件牢固嵌入混凝土中,增大了底槛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极大的减少了底槛受水流时剪力的影响,且水坝随着水流的冲刷,泥沙的累积,会导致整个坝体产生位移,选择带倾角的结构可有效减少该因素对底槛坚固性的影响,提高底槛使用寿命。

45、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预制底槛预制构件,相比传统方法减少了焊接工作,进而有效提高了底槛安装准确性,并将底槛预制构件模块化,避免了因质量过大导致的搬运困难,选用底槛预制构件间相互咬合并用钢棒进行固定的连接方式将底槛预制构件依次连接,可有效避免底槛位置偏移现象,整体性强,提升了底槛的抗弯矩能力,在减少焊接工艺的前提下,有效保障了底槛预制构件的坚固程度,提高了底槛预制构件的使用寿命。

46、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对灌浆密度的检测,实现了对安装过程的精密调控,有效保障了工程质量,提高了使用寿命。

47、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对浇筑速度的调节,考虑到了混凝土流动性这一因素对浇筑过程的制约,可有效提高浇筑效率,减少气泡或浇筑不密实的现象,进一步保障了工程质量,提高了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