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536042发布日期:2023-09-21 23:3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地下室防水,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下室防水结构是为了防止地下室受到地下水渗透而导致的水损害而采取的一系列防水措施,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地下室防水结构和其施工方法,主要采用在地下室外墙面设置外挡水层,常用的外挡水材料包括沥青、聚氯乙烯 防水卷材,内部防水在地下室内墙面或底板上设置内挡水层,常用的内挡水材料包括聚合物改性水泥、涂料、防水卷材,以此用来对地下室进行防水。

2、经检索在现有已经公开的文献中,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411631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卷材施工方法及防水结构,针对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大多都会使用防水卷材,在施工上,防水卷材与基层粘结不牢成为影响一次性施工合格的主要影响,后期甚至造成窜水,影响工程质量,而影响防水卷材与基层粘结不牢的主要因素是找平层不牢固和卷材铺贴方法不当;则通过当减压层压力大于静态水压时,减压层内的水排入垫层中,从而完成压力自平衡;所述基层和防水卷材层构成二次防水结构,进而加固地下室的防水,技术效果是通过减压层根据地下静态水压的高低进行存放和回补进而平衡整个地下室静态水平衡;但是该防水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3、上述防水结构在防水过程中,通过减压层内的水排入垫层中,而在排入后会造成大量的水体难以均匀分散排出,还是会导致减压层内部的水体产生较大的压力,这样水体渗透压力较大,易于导致水体渗透,防水效果较差,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所述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的一侧嵌入安装有多个第一外排分布管,所述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的另一侧嵌入安装有多点位外排机构;

3、所述多点位外排机构包括嵌入安装在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另一侧的多个第二外排分布管,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的顶端连通有汇集吸入管,所述汇集吸入管的顶端且靠近其中部位置处连通有上排管,所述第二外排分布管的顶端连通有连通管,在连通管的顶端且靠近其中部位置处设有导流排放管,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的外壁且靠近其底端位置处设有防水组件,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和第二外排分布管的内部均设有导向支环,所述导向支环的底端安装有排压组件,多个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均与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之间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多个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从前到后依次等距排列设置,多个所述第二外排分布管均与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之间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外排分布管从前到右依次等距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外排分布管和第一外排分布管均由碳纤维材质制成。

4、优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和上排管均与汇集吸入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上排管和汇集吸入管内壁均经抛光处理,所述连通管和导流排放管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导流排放管和连通管的内部均设为光滑面,所述第一外排分布管的下方设有渗透混凝土基底,所述渗透混凝土基底的前侧嵌入浇筑有侧向碳纤维滤网条,且侧向碳纤维滤网条与渗透混凝土基底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渗透混凝土基底的顶端从前到右依次嵌入有多个表面碳纤维过滤网,多个所述表面碳纤维过滤网均与渗透混凝土基底之间固定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地下室的水体进入到渗透混凝土基底内部的侧向碳纤维滤网条中,水体压力会进入到表面碳纤维过滤网下方位置处,通过表面碳纤维过滤网当水压较大时,通过两个泵机管道分别对接到上排管顶部以及导流排放管顶部位置处,启动两个泵机使上排管产生吸力,多个第一外排分布管可以在高分子柔性片材下方将增压水体吸入到第一外排分布管内部,通过第一外排分布管进入到汇集吸入管内部,由汇集吸入管将水体吸入到上排管内部,通过上排管外排出去,同时多个第二外排分布管可以将水体吸入到连通管内部,由连通管汇集后将水体输送到导流排放管内部,通过导流排放管进行外排出去,能够对高分子柔性片材下方的水体起到排出作用,避免渗透水产生较大压强挤压高分子柔性片材,高分子柔性片材受到的渗透水利较小,不易造成高分子柔性片材缝隙挤压进水。

6、优选地,所述防水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外排分布管外壁且靠近其底端位置处的高分子柔性片材,所述高分子柔性片材的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有预铺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填充胶层以及沥青填充卷材,所述沥青填充卷材分别与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和防水填充胶层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高分子柔性片材和防水填充胶层均与预铺混凝土保护层之间粘接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进行下压沥青填充卷材,沥青填充卷材带动防水填充胶层向下挤压,防水填充胶层和预铺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高分子柔性片材可以贴合在渗透混凝土基底的上方位置处。

8、优选地,所述排压组件包括安装在导向支环底端的透水支环,所述导向支环的内壁竖向滑动连接有导向支柱,所述导向支柱的外壁且位于透水支环下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底端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挤压套环和挤压支板以及防水胶垫,所述挤压弹簧和挤压支板以及导向支柱均与挤压套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支板与防水胶垫之间粘接固定,所述防水胶垫下方设有与第一外排分布管内壁固定连接的导流环,所述导流环的底端且位于其圆心点位置处开设有透水孔。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体压力顺着导流环进入到透水孔内,由透水孔将水体挤压到防水胶垫位置处,防水胶垫带动挤压支板使导向支柱向上移动,同时挤压套环带动挤压弹簧向上压缩,挤压弹簧在透水支环下方位置处挤压,同时导向支柱沿着导向支环内部向上移动,防水胶垫与导流环之间产生间隙,水体可以进入到透水支环下方位置处,通过透水支环的孔位上排到第一外排分布管,能够将较大压力的水体排入到多个第二外排分布管以及多个第一外排分布管内部。

10、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1、1、本发明采用多点位外排机构使多个第一外排分布管可以在高分子柔性片材下方将增压水体吸入到第一外排分布管内部,通过第一外排分布管进入到汇集吸入管内部,由汇集吸入管将水体吸入到上排管内部,连通管汇集后将水体输送到导流排放管内部,通过导流排放管进行外排出去,能够对高分子柔性片材下方的水体起到排出作用,避免渗透水产生较大压强挤压高分子柔性片材,不易造成高分子柔性片材缝隙挤压进水,防水性更好;

12、2、本发明采用防水组件通过地下室的水体进入到渗透混凝土基底内部的侧向碳纤维滤网条中,水体压力会进入到表面碳纤维过滤网下方位置处,水体挤压第一外排分布管内部,水体压力顺着导流环进入到透水孔内,水体挤压第一外排分布管内部,水体压力顺着导流环进入到透水孔内,通过透水支环的孔位上排到第一外排分布管,能够对指定压力的水体起到泄压导流作用,避免地下室接触部位压力过大;

13、3、本发明采用排压组件通过地下室上浇筑混凝土进行下压沥青填充卷材,沥青填充卷材带动防水填充胶层向下挤压,防水填充胶层和预铺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高分子柔性片材可以贴合在渗透混凝土基底的上方位置处,起到多层密封操作,避免水体渗透,防水性更好;

14、综上,通过上述多个作用的相互影响,首先通过透水支环的孔位上排到第一外排分布管,再通过连通管汇集后将水体输送到导流排放管内部,通过导流排放管进行外排出去,最后通过防水填充胶层和预铺混凝土保护层以及高分子柔性片材可以贴合在渗透混凝土基底的上方位置处,综上能够减小防水挤压力,减小渗力,提高防水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