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站侧墙大模板防水体系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05392发布日期:2024-01-16 11:4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站侧墙大模板防水体系和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地铁站侧墙防水的,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站侧墙大模板防水体系和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铁站侧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防水体系用来阻止地下水的渗入,现有技术中一般选用防水卷材铺设进行防水,但是防水卷材不容易与混凝土连接导致防水卷材铺设过程容易产生气泡。

2、现有技术基坑底部的防水可以通过先铺上一层砂浆,然后再铺设防水卷材,利用砂浆凝固前的韧性在铺设防水卷材的时候不容易产生气泡或者褶皱,即便产生气泡也容易处理。

3、但是在侧墙上的防水结构的施工方面就相对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站侧墙大模板防水体系,能够提高防水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申请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地铁站侧墙大模板防水体系,包括外防水结构、内防水结构以及用于施工防水结构的施工模板,所述施工模板包括支撑模板以及粘贴在支撑模板上的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与支撑模板之间设置有脱离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外防水结构以及内防水结构形成双层防水,进而提高了防水性能,同时,施工模板的赶紧让防水卷材跟支撑模板进行粘贴,在浇筑墙体的时候能够让防水卷材与墙体直接浇筑在一起,连接紧密,再通过脱离件将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脱离,避免支撑模板脱模的时候带动防水卷材进而破坏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结构,防水卷材的布设更加紧密。

4、进一步的,所述脱离件包括粘贴在防水卷材靠近支撑模板一侧是水溶膜、所述施工模板上开设有脱离孔,脱离孔内插接有补位块。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溶膜的设置,能够便于防水卷材与施工模板之间的脱离,通过在脱离孔内注水,让水溶膜溶解就能够让施工模板与防水卷材脱离,为了让脱离孔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设置了补位块,将脱离孔的位置通过补位块进行补位,让支撑模板的表面更加平整,进而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支撑模板脱模之后,防水卷材以及混凝土墙体的表面更加平整,防水卷材铺设更加紧密。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模板上设置有阻止补位块脱离的限位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件的设置,能够对补位块进行限位,阻止补位块凸出或陷入支撑模板,进而影响混凝土侧墙表面的平整度。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固定插入在支撑模板远离防水卷材一侧面的转动柱以及垂直转动连接在转动柱上的限位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转动连接在转动柱上,由于转动柱是固定的,所以限位杆沿转动的轴线方向就没有了位移,进而能够阻止补位块从脱离孔中脱离,起到了限位作用。

10、进一步的,所述补位块内设置开设有盲槽,所述盲槽内嵌入挤压弹簧,所述限位杆抵触在挤压弹簧上。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盲槽内设置挤压弹簧的目的是能够让挤压蓝黄对补位块进行挤压,进而能够让补位块不易脱离,再通过限位杆对挤压弹簧进行限位,让补位块具有朝向防水卷材方向的抵压力,进而能够抵消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混凝土对外产生的张力。

12、进一步的,所述挤压弹簧与限位杆之间设置有挤压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挤压板能够让挤压弹簧受力均匀,有助于限位杆的限位作用。

1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还提供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地铁站侧墙大模板防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组装施工模板,将防水卷材粘贴在支撑模板上;s2:一次搭建模板,施工模板搭建在侧墙外侧,进行固定;s3:一次注浆,在模板与墙体之间注入砂浆混凝土,等待砂浆混凝土凝结;s4:通过脱离件将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之间脱离;s5:再次组装施工模板,与s1步骤相同;s6:二次搭建模板,将施工模板搭建在凝固的砂浆混凝土的外侧;s7: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s8:再次脱模,将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通过脱离件脱离。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s1-s4步骤中实现外防水结构的施工,s5-s8步骤中实现了内防水结构的施工,通过外防水结构以及内防水结构的双层防水实现能够大大增加侧墙的防水性能,在s1步骤中,通过将防水卷材粘贴在支撑模板上,让浇筑过程中,防水卷材能够比较好的与混凝土之间浇筑在一起,进而让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然后通过s3步骤中一次注浆的步骤,让防水卷材直接与凝固的砂浆混凝土之间实现了比较好的连接,因为防水卷材直接粘贴在地铁站施工之前的土墙上面会因为土质疏松导致的粘接不牢固,防水卷材会跟着土质的脱离而脱落,通过砂浆混凝土的设置让外防水结构更加稳固,然后通过脱离件进行脱模,能够让脱模过程中不影响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结构强度,在内防水结构中用同样的脱模方式实现双层较好的防水结构。

16、进一步的,所述s4步骤中,通过脱离件将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脱离的具体方式为:将脱离件中的补位块取出,然后再向脱离孔中注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脱离件包括脱离孔以及插入脱离孔的补位块,将补位块取出之后,向脱离孔中注水,因为防水卷材与模板之间具有水溶膜,在脱离孔中注水后,水溶膜溶解之后防水卷材与支撑模板之间形成空隙,这时防水卷材与支撑模板脱离,整个脱模过程中能够不影响防水卷材与混凝土墙体之间的结构。

18、进一步的,取出补位块的步骤为,先转动限位杆让挤压板弹出,再将挤压板、弹簧以及补位块取出。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挤压板、挤压弹簧的设置,对补位块实现了挤压工作,让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支撑面更加平整,转动限位杆的方式将补位块取出,更加方便。

20、进一步的,在s1步骤中,防水卷材的一侧粘贴水溶膜,水溶膜朝向支撑模板的一面,s4步骤中,通过脱离件将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脱离的具体方式为:将脱离件中的补位块取出,然后再向脱离孔中注水。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溶膜的设置,进一步方便了脱模的工作,只需要在脱离孔内注水,就可以让水溶膜溶解,进而让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之间脱离,操作方便而且脱模过程中不影响整个防水卷材与墙体之间的结构强度,防水卷材不易脱落。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外防水结构以及内防水结构形成双层防水,进而提高了防水性能,同时,施工模板的赶紧让防水卷材跟支撑模板进行粘贴,在浇筑墙体的时候能够让防水卷材与墙体直接浇筑在一起,连接紧密,再通过脱离件将支撑模板与防水卷材脱离,避免支撑模板脱模的时候带动防水卷材进而破坏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之间的连接结构,防水卷材的布设更加紧密;

24、2、水溶膜的设置,能够便于防水卷材与施工模板之间的脱离,通过在脱离孔内注水,让水溶膜溶解就能够让施工模板与防水卷材脱离,为了让脱离孔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设置了补位块,将脱离孔的位置通过补位块进行补位,让支撑模板的表面更加平整,进而便于混凝土的浇筑,支撑模板脱模之后,防水卷材以及混凝土墙体的表面更加平整,防水卷材铺设更加紧密;

25、3、本技术的施工方法中,s1-s4步骤中实现外防水结构的施工,s5-s8步骤中实现了内防水结构的施工,通过外防水结构以及内防水结构的双层防水实现能够大大增加侧墙的防水性能。

26、4、在s1步骤中,通过将防水卷材粘贴在支撑模板上,让浇筑过程中,防水卷材能够比较好的与混凝土之间浇筑在一起,进而让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更好,然后通过s3步骤中一次注浆的步骤,让防水卷材直接与凝固的砂浆混凝土之间实现了比较好的连接,因为防水卷材直接粘贴在地铁站施工之前的土墙上面会因为土质疏松导致的粘接不牢固,防水卷材会跟着土质的脱离而脱落,通过砂浆混凝土的设置让外防水结构更加稳固。

27、5、然后通过脱离件进行脱模,能够让脱模过程中不影响防水卷材与混凝土之间的结构强度,脱离件包括脱离孔以及插入脱离孔的补位块,将补位块取出之后,向脱离孔中注水,因为防水卷材与模板之间具有水溶膜,在脱离孔中注水后,水溶膜溶解之后防水卷材与支撑模板之间形成空隙,这时防水卷材与支撑模板脱离,整个脱模过程中能够不影响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结构强度,在内防水结构中用同样的脱模方式实现双层较好的防水结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