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空间内超大圆形薄壁池体的支护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90451发布日期:2023-12-15 08:24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冶金设备施工,具体是一种狭窄空间内超大圆形薄壁池体的支护方法。


背景技术:

1、基坑支护结构是一种临时结构,其作用是为了保证主体结构地下部分的施工安全以及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2、某炼钢厂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基坑工程是连铸产线的旋流池及与之相连的冲渣沟基坑。

3、如图1:

4、旋流池支护结构采用φ800@1000灌注桩排桩,不设置止水帷幕,基坑顶部3.6m采用1:1.5放坡开挖,开挖面喷射60厚混凝土护面,内挂φ6@200*200双向钢筋。旋流池采用2500*800的钢筋混凝土围檩,旋流池基坑在标高-17.5m以上采用逆作法,以下采用顺作法,旋流池外筒池壁分段施工,悬挂在钢筋混凝土围檩上作为基坑的环向支撑,分段长度为3.0~3.6m。

5、冲渣沟基坑采用顺做法,冲渣沟支护方式同样采用φ800@1000灌注桩排桩的支护结构,不设置止水帷幕,根据深度的变化采用一道或者两道水平支撑。基坑顶部3.6m采用1:1.5放坡开挖,开挖面喷射60厚混凝土护面,内挂φ6@200*200双向钢筋。

6、基坑规模大小:

7、 部位 直径(宽度)(m) 周长(m) 面积(m2) 连铸1#旋流池基坑 18.3 57.49 263.02 冲渣沟基坑1 5.30 -- -- 冲渣沟基坑2 5.15 -- --

8、基坑开挖深度:本工程±0.00=12.50m,现状地坪标高为0.00m,则各基坑的开挖深度如下表所示:

9、 部位 底板顶标高(m) 底板厚(m) 垫层厚(m) 开挖深度(m) 连铸1#旋流池基坑 -24.00 1.8 0.1 25.90 冲渣沟基坑1 -7.90~ -10.68 0.5 0.1 8.50~11.28 冲渣沟基坑2 -7.90~ -12.38 0.5 0.1 8.50~12.98

10、针对上述基坑施工的难点在于:

11、(1)基坑周边为空旷场地,邻近建筑物仅为附近拟建的厂房基础。

12、(2)连铸1#旋流池基坑为圆形,冲渣沟基坑为狭长形,均有利于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13、(3)本工程基坑面积小,开挖深度大,连铸1#旋流池基坑的开挖深度为25.90m,冲渣沟开挖深度约8.50~12.98m。

14、(4)本场地土层主要为④2粉质粘土、⑤2粉质粘土、强风化的砂岩和中风化砂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工况,提出一种狭窄空间内超大圆形薄壁池体的支护方法。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方法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狭窄空间内超大圆形薄壁池体的支护方法,包括

4、步骤1、钻孔灌注桩施工;

5、步骤2、土方开挖;

6、步骤3、边坡护坡;

7、步骤4、钢筋混凝土围檩施工;

8、步骤5、钢围檩与钢支撑施工;

9、步骤6、池体基础施工;

10、步骤7、支撑拆除;

11、步骤8、土方回填;

12、其中,

13、旋流池基坑深度对应钻孔j-6、j-8深度时:

14、先1:1.5放坡从标高0.0.0m开挖到-3.60m标高,该标高以下支护采用φ800的钻孔灌注桩排桩,桩嵌端进入⑨3中风化岩石不小于1.5m,不设置止水帷幕;围檩采用2500*800现浇钢筋混凝土,以旋流池外筒池壁作为基坑的环向内支撑,垂直段外筒池壁逆作法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为3.0~4.0m;上部放坡开挖面采用60厚素混凝土护面,内挂φ6@200*200钢筋网片;

15、旋流池基坑深度对应钻孔j-5、j-7深度时:

16、先1:1.5放坡从标高0.0.0m开挖到-3.60m标高,该标高以下支护采用φ800的钻孔灌注桩排桩,桩嵌端进入⑨3中风化岩石不小于1.5m,不设置止水帷幕;围檩采用2500*800现浇钢筋混凝土,以旋流池外筒池壁作为基坑的环向内支撑,垂直段外筒池壁逆作法分段施工,分段长度为3.0~4.0m;上部放坡开挖面采用60厚素混凝土护面,内挂φ6@200*200钢筋网片;

17、冲渣沟基坑深度对应钻孔j-7、j-8深度:

18、先1:1.5放坡从标高0.0.0m开挖到-3.60m标高,该标高以下支护采用φ800的钻孔灌注桩排桩,桩嵌端进入⑨3中风化岩石不小于1.5m,不设置止水帷幕;共设置两道支撑体系,第一道围檩采用1100*800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采用h400x400型钢,中心标高为-4.00m,第二道围檩采用双拼h400x400型钢,支撑采用h400x400型钢,中心标高为-8.00m,待底板浇筑完成并达到强度的80%时,拆除第二道支撑,待回填至第一道支撑下0.5m时,拆除第一道支撑;上部放坡开挖面采用60厚素混凝土护面,内挂φ6@200*200钢筋网片;

19、冲渣沟基坑深度对应钻孔j-7、j-8深度时:

20、先1:1.5放坡从标高0.0.0m开挖到-3.60m标高,该标高以下支护采用φ800的钻孔灌注桩排桩,桩嵌端进入⑨3中风化岩石不小于1.5m,不设置止水帷幕;共设置一道支撑体系,围檩采用1100*800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采用h400x400型钢,中心标高为-4.00m,待回填至支撑下0.5m时,拆除支撑;上部放坡开挖面采用60厚素混凝土护面,内挂φ6@200*200钢筋网片;

21、其中,上述旋流池、冲渣沟的基坑开挖同时进行。

22、基坑支护结构由于其临时性的特点,决定了地下室施工完成后基坑支护结构不再起作用(地下连续墙两墙合一支护结构形式除外),因此设计阶段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处理,避免单一的支护形式而造成浪费,这一点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尤显重要。本发明提出的支护结构施工,不仅支护造价低,而且施工方便,直接降低了施工成本,推动了工程进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