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88914发布日期:2024-01-23 12:0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本工程为大型医疗综合建筑,存在诸多医疗功能用房,其中以位于项目地下室二层的直线加速器机房为项目施工的重难点房间,基坑开挖深度12米,结构北侧紧挨支护桩基,结构抗渗等级p8,且为超厚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墙体最厚达3000mm,顶板最厚2500mm,内部空间通道狭小且整体呈弧形,所以此功能用房结构的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钢筋工程、结构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混凝土成型保护的施工过程控制非常重要,本发明也主要解决上述质量安全控制问题。

2、相对于常规的混泥土结构工程,钢筋、模板及混凝土工程均较为简单,结构梁板墙体均为截面小、厚度薄、高度小、空间造型方正的情况,钢筋规格小、混凝土厚度薄、模板支撑可为常规的钢管扣件体系、加固需考虑的因素少加固简单同时架体排布方便快捷、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也较为简单。

3、对于此种超厚、弧形曲面、质量要求高的混凝土建筑,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在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上,支撑体系的承载、形变均不能满足要求,无法保证整体安全性;在混凝土的浇筑上,传统的施工方法无法有效控制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而且过快的浇筑施工也将使模板受力不均匀变形,使侧模板处于一种不安全的状态;相较于传统的施工方法,还需增加冷凝水管、分段分层浇筑的控制方法,有效保证混凝土温度变化满足规范要求,确保结构不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解决大体积混凝土抗裂技术、钢筋工程、结构模板工程、混凝土浇筑工程、混凝土成型保护的施工过程控制方法,保证此类医疗建筑结构质量创优,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部分:

4、第一部分:基础底板结构施工:它包括土方开挖、混凝土垫层、防水及保护层、底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底板混凝土浇筑、养护底板混凝土;

5、第二部分:墙、顶板结构施工:它包括绑扎墙钢筋、安装墙内预埋件、验收、安装墙身模板、加固模板安装对拉螺杆、搭设支撑架、顶板模板安装、绑扎板钢筋、安装预埋件、验收、浇筑墙、顶板混凝土、养护。

6、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中的底板钢筋绑扎及预埋件,具体为:

7、(一)测量施工;

8、(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全站仪、经纬仪进行平面控制,用水准仪进行高程引测;

9、(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在施工区域内按要求设置深埋坐标点,利用深埋坐标点建立场地控制网;利用平面控制网中的某一点作为测点(满足通视和方便的要求),用于复核场地控制网;

10、(3)标高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为基准,其数值以建设单位最新提供数值为准,施工高程应根据最新数据及时调整;

11、(4)测量仪器选用:

12、本工程选用的测量器械主要有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及钢尺、塔尺;

13、(5)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

14、1)测角:采用测回法,测角中误差2"以内,总误差2mm以内;

15、2)量距:用经过鉴定的钢卷尺进行量测;

16、3)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5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5mm以内,总高度垂直偏差在30mm以内;

17、(二)余土开挖;

18、在距基底设计标高300mm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桩,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基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通知建设、勘察、设计、监理单位进行验槽,并形成验槽记录,验槽合格后,立即施工垫层混凝土;

19、(三)桩头处理;

20、(1)桩顶设计标高以上20mm处弹出切割控制线;

21、(2)用手提切割机沿控制线处切一圈,切割深度以不碰到主筋为宜;

22、(3)用冲击钻、风镐剥离出主筋,然后用风镐或榔头、釜子破除桩芯混凝土,最后用釜子将桩顶凿修平整;

23、(4)灌注桩桩头主筋应校正并保证锚入长度。主筋严禁切断,不得有直弯;

24、(5)桩头防水参考做法:桩顶及四周涂刷水泥基防水涂料,桩周围垫层表面涂刷宽度不小于200mm,桩周围卷材收口处用防水油膏密封,桩主筋根部安装遇水膨胀止水圈;

25、(四)基础模板施工;

26、砖模: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00mm*200mm*240mm,混凝土实心砖砌块240mm*115mm*53mm,两种砌体主要用于超高的基础承台、电梯井、集水井挡土砖模砌筑;当砌筑高度为1200<h≤2000时,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600mm*200mm*240mm或实心砖砌筑,厚度为200厚;当h>2000时,两米以下部分采用混凝土实心砖砌块240mm*115mm*53mm砌筑,其上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或实心砖补砌;当墙长大于2.5m时增设500mm*500mm砖柱,墙高大于4m时加设370mm*200mm混凝土圈梁;

27、成品混凝土预制胎膜:规格为3000mm*600mm*90mm,长度可按需定制;主要用于常规矩形承台挡土侧模板或地梁侧模,挡土高度h≤1500,h≤1200采用单层挡土预制混凝土胎膜或实心砖砌筑;

28、(1)垫层施工完成后,弹出承台基础定位线;

29、(2)沿标线安装成品砖胎膜,通过钢筋头固定;

30、(3)通过模板、木方对胎膜拼缝进行加固,保证其平整稳定;

31、(4)拆除加固内支撑之前回填土方,再用铁丝绑在钢筋上在外围加固;

32、(5)防水垫层浇筑后方可拆除加固内支撑;

33、(6)外墙施工缝留设:墙体与顶板一次性连续浇筑,底板与外墙在标高300mm处留施工缝;

34、(五)钢筋绑扎;

35、1)工艺流程:

36、绑扎梁钢筋、放梁底垫块、绑扎底板钢筋、放板底垫块、在钢筋上放出墙柱位置线、安装墙柱插筋、水电暖预留预埋、自检、互检、交接检、报监理验收;

37、2)钢筋网的绑扎。单向受力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交错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38、3)底板钢筋采用双层钢筋网,在上下层钢筋网之间应设置钢筋马凳、钢筋支架或角钢支架,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下层钢筋的弯钩朝上,上层钢筋弯钩朝下;

39、4)暗柱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插筋末端弯折段与底板钢筋要固定牢靠;

40、5)地下室底板钢筋应伸至底板外边缘;

41、6)板构造做法按图中注明;

42、7)板底部板的长向钢筋应置于短向钢筋之上;支座处板的长向负筋应置于短向负筋之下,板底筋伸入梁支座长度≥10d,且超过梁中心线;

43、8)当板底与梁底齐平时,板的下筋在梁边附近按1∶6的坡度弯折后伸入梁内并置于梁下部纵筋之上;

44、9)板上孔洞应预留,一般结构平面图中只表示出洞口尺寸>300mm的孔洞,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当孔洞尺寸≤300mm时,洞边不再另加钢筋,板内钢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尺寸>300mm时,除图中注明者外;

45、10)需混凝土板封堵的设备管井处,板钢筋不应截断,待设备管道安装完成后,应采用不低于同楼层板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完成;

46、11)板内预埋管线时,管线应放置在板底与板顶钢筋之间,管外径不得大于板厚的1/3;当管线并列设置时,管道之间水平净距不应小于3d(d为管径);当有管线交叉时,交叉处管线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25mm;

47、12)外露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女儿墙、挂板、栏板、鰤口等构件,当其水平直线长度超过12m时,应设置诱导缝,诱导缝间距不大于12m,缝宽20mm;

48、13)各层楼屋面异形板在墙或梁的阳角处,应加设双层双向附加钢筋网,如下图,当该跨楼板为双层双向通长配筋时,如板角处钢筋间距未满足上述要求,则可另加c8短筋满足间距要求;在屋面檐口悬挑板阳角的板面处应加设放射筋;

49、14)不等高板配筋构造当有关结构施工图;

50、15)除注明者外,负筋长度在中间支座长度由梁中算起,边支座自梁外边算起;

51、16)基础底板钢筋支架布置原则:

52、底板厚度除注明外均为700mm(c20@150双层双向);高度只有一层地下室底板厚度除注明外均为500mm(c18@150双层双向);

53、(a)钢筋支架立柱按照井字形布置,局部深坑位置(电梯基坑、集水井等部位)立柱中部水平向增加一道c20钢筋拉杆,700mm、500mm厚底板横梁均采用c22钢筋,立柱分别采用c20、c16钢筋;

54、(b)如下图所示,斜撑c16钢筋朝向不应为同一个方向,按照左右相隔一定间隔布置;

55、17)基础筏板钢筋支架布置原则:

56、(a)钢筋支架立柱按照井字形布置,局部深坑位置(电梯基坑、集水井等部位)立柱中部水平向增加一道c20钢筋拉杆;

57、(b)如下图所示,斜撑朝向不应为同一个方向,按照左右间隔布置;

58、(c)该图适用于筏板h=2200mm(20@150)钢筋支架布置;

59、18)面积较大基础承台钢筋支架布置原则;

60、(a)钢筋支架立柱按照井字形布置;

61、(b)如下图所示,斜撑朝向不应为同一个方向,按照左右间隔布置;

62、(c)该图适用于较大面积承台h=2100mm(25@100)钢筋支架布置;

63、(d)承台高度大于2m时,居承台高度中间设c12@200mm钢筋网。

64、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部分中的底板混凝土浇筑,具体为:

65、(一)施工要求;

66、1)地下室底板采用斜面分层浇筑,遵循“斜面分层,一个坡度(泵送混凝土为1:6~1:10),薄层覆盖,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层厚度为500~600mm,从筏板基础一侧向另一侧推进,以后依次薄层浇捣、一次到顶;施工时应从浇筑层下端开始,逐渐上移,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67、2)将所有泵管支设到位,浇筑时各排输送管定点,各负其责;

68、3)利用泵管或泵管前连接的软管在底板上皮钢筋的表面上直接布料,在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冷缝的前提下,利用软管左右移动,作扇形状散布混凝土,尽量使入模混凝土散布面积大以增加散热与热量交换;

69、4)覆盖已浇混凝土的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免出现冷缝;

70、5)根据大体积基础底板混凝土流淌速度的范围,需提前进行临近电梯井、集水坑内泵送混凝土的施工,并振捣密实;将电梯井、集水坑混凝土浇筑至与大底板平齐,与基础底板混凝土部分交接严密;

71、6)电梯井、集水坑内混凝土采用间歇浇筑的方法,其模板做成整体式并预先架立好,先将混凝土浇至与模板平,待坑底混凝土流动性不大,可以承受坑壁混凝土压力时,再浇筑坑壁混凝土,要保证底与壁接触处的质量;间歇时间在2h左右;

72、7)坑底浇筑顺序由长度方向从一端向另一端浇筑推进,或由两端向中间浇筑。坑壁应形成环行回路分层浇筑;集水坑侧壁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对称浇筑的方法,确保侧壁模板受力均匀;

73、8)混凝土浇筑完并第一次抹压后开始覆盖养护,采取“保温、保湿”的养护方法;

74、9)覆盖方法:底板采取“单膜单层土工布”做法,即在一层塑料膜上覆盖一层保温麻袋;侧墙采用“单膜双层土工布”做法,即在一层塑料膜上覆盖两层保温土工布;在侧模外覆盖保温土工布,使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及水化热不致散失,又可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度梯度,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又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及混凝土裂缝控制;覆盖保温期间不得浇水养护,防止表面温度下降过快,同时保证塑料布的覆盖严密性,搭接不得少于200mm,并压好砖头、方木,侧墙采用元钉固定。养护开始时间为表面强度可上人时;在养护期间不得随意揭开塑料布进行其它混凝土面上的作业;

75、10)在养护测温期间,及时提供各温度控制点的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表面温度及大气温度,以此指导现场保温和养护,中午、下午适时减少保温层散热以缩短保温养护时间,晚上再重新盖上;

76、11)保温时间:根据测温记录,待混凝土中心温度开始下降,与表面温度开始接近,并且混凝土中心温度与大气温度温差小于25℃,开始停止保温;揭除塑料膜及保温麻袋应一层一层进行,每层揭除后应根据实测温度,保持一定时间间隔,以避免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

77、12)施工中根据实测数据,先撤除上面的保温层,再全部撤除保温层,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78、13)该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均为矩形结构,测温点布置在整个基础温度最不利截面,矩形长边设矩形对角线位置,每条最不利轴线半边对称布置4个点,对于尺寸较小的大体积结构在平面中心位置一个测温点,沿结构厚度方向布置三个测温点。

79、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中的绑扎墙钢筋,具体为:

80、1)工艺流程:

81、a根部施工缝处理、竖向钢筋搭接及焊接、报验焊接接头检查、绑扎柱箍筋、绑扎非防水墙钢筋、放置水泥撑条、水电暖预留预埋、自检、互检、交接检、报监理验收;

82、b根部施工缝处理、竖向钢筋搭接及焊接、报验焊接接头检查、绑扎柱箍筋、绑扎防水墙钢筋、水电暖预留预埋、安装保护层垫块、自检、互检、交接检、报监理验收;

83、2)暗柱箍筋与受力筋垂直,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绑扎,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箍筋要平直,开口对角错开呈螺旋绑扎,规格间距依据图纸,扎丝尾部朝墙柱心;

84、3)当墙柱截面有变化时,其钢筋弯折部位必须在梁柱墙节点高度内;

85、4)连梁钢筋应放在墙柱纵向钢筋的内侧;

86、5)墙的钢筋网绑扎同基础,钢筋的弯钩应朝向墙柱内侧;

87、6)剪力墙身水平钢筋、竖向钢筋、边缘构件、连梁、洞口补强等构造制作;

88、7)剪力墙墙身均为双层双向配筋,且竖向分布钢筋在内侧,水平分布钢筋在外侧;

89、8)拉筋采用梅花布置;

90、9)剪力墙连梁高度范围内的墙肢水平分布钢筋应在连梁内拉通作为连梁的腰筋;

91、10)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构造制作;

92、11)墙上孔洞必须预留,不得后凿;对于非连续小洞口,且其各边长度小于800mm时,按照注明操作并补强;

93、12)剪力墙的模板及墙体的允许偏差必须严格按施工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执行,混凝土必须分层浇捣,第一层和以后每层浇筑高度分别不得大于500mm、1000mm,接口表面必须清扫干净,确保混凝土结合良好;

94、13)墙体钢筋的规格、尺寸、间距、排距、搭接长度、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95、14)钢筋绑扎要牢固,所有交叉点应全部绑扎,绑扣应朝向内侧;钢筋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应符合要求,墙体竖向筋绑扎搭接范围内应保证三个绑扣和三根水平筋通过;

96、15)墙体拉钩应绑扎在水平和竖向钢筋的交叉点上,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错开设置绑扎,绑完拉钩应采用工具式卡具卡住后再弯,以保证钢筋排距不变。

97、16)固定门口的顶模棍、固定箱盒的钢筋以及接地线严禁点焊在受力钢筋上;

98、17)墙体措施钢筋:为保证墙体双层钢筋横平竖直,间距均匀正确,采用竖向梯子筋限位;为保证墙体的厚度,对拉螺杆处增加短钢筋内撑,短钢筋两端平整,刷上防锈漆;在墙筋绑扎完毕后,校正门窗洞口节点的主筋位置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墙体钢筋搭接接头绑扣不少于3道,绑丝扣应朝内。

99、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中的安装墙身模板,具体为:

100、1)墙模板安装前同样进行墙体轮廓定位放样,安装模板和木方时,两者一次交替进行,直至整面墙体安装完成;模板安装前先计算对拉螺杆位置,按照规定间距开孔,对于内墙,可先安装模板后放置螺杆进行加固工作;对于外墙,模板安装立模前需先安放对拉止水螺杆,后进行整体加固;

101、2)当采用散拼定型模板支模时,应自下而上进行,必须在下一层模板全部紧固后,方可进行上一层安装;当下层不能独立安设支撑件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102、3)当采用预拼装的大块墙模板进行支模安装时,严禁同时起吊2块模板,并应边就位、边校正、边连接,固定后方可摘钩;

103、4)安装电梯井内墙模前,必须在板底下200mm处牢固地满铺一层脚手板;

104、5)模板未安装对拉螺栓前,板面应向后倾一定角度;

105、6)当钢楞长度需接长时,接头处应增加相同数量和不小于原规格的钢楞,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墙模板宽或高的15%~20%;

106、7)拼接时的u形卡应正反交替安装,间距不得大于300mm;2块模板对接接缝处的u形卡应满装;

107、8)对拉螺栓与墙模板应垂直,松紧应一致,墙厚尺寸应正确;

108、9)墙模板内外支撑必须坚固、可靠,应确保模板的整体稳定;当墙模板外面无法设置支撑时,应在里面设置能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支撑;多排并列且间距不大的墙模板,当其与支撑互成一体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灌筑混凝土时引起临近模板变形。

109、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中的搭设支撑架,具体为:

110、(1)施工工艺流程;

111、放线并报验、搭设满堂支架、铺设钢管主龙骨、铺设木龙骨、铺木胶板面层、自检、报检;

112、(2)立杆、水平杆施工;

113、1)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柱接长全部采用连接套管连接,严禁搭接;

114、2)立杆连接套管可采用铸钢套管或无缝钢管套管;采用铸钢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9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75mm;采用无缝钢管套管形式的立杆连接套长度不应小于160mm,可插入长度不应小于110mm;套管内径与立杆钢管外径间隙不应大于2mm;

115、3)立杆与立杆连接套管应设置固定立杆连接件的防拔出销孔,销孔孔径不应大于14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lmm;立杆连接件直径宜为12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0.lmm;

116、4)在立杆底距地面不高于500mm处,沿纵横水平方向应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扫地杆;

117、5)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通过盘扣节点连接拉通;

118、6)立杆、水平杆搭设前,须按照搭设要求,进行梁板杆件的测量放线,放线结束后需复核立杆点位,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杆件搭设;

119、(3)可调底座及顶托;

120、1)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丝杆宜采用梯形牙,a型立杆宜配置4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46mm;b型立杆宜配置38丝杆和调节手柄,丝杆外径不应小于36mm;

121、2)调底座的底板和可调托座托板宜采用q235钢板制作,厚度不应小于5mm,允许尺寸偏差应为士2mm,承力面钢板长度和宽度均不应小于150mm;承力面钢板与丝杆应采用环焊,并应设置加劲片或加劲拱度;可调托座托板应设置开口挡板,挡板高度不应小于40mm;

122、3)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不得小于5扣,螺母厚度不得小于30mm,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3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

123、4)板支架可调底座调节丝杆外露长度不应大于300mm,作为扫地杆的最底层水平杆离地高度不应大于550mm;

124、(4)斜杆及剪刀撑布置;

125、1)搭设高支模区域模板支架时,竖向斜杆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杆的步距不得大于1.5m,沿高度每隔4-6个标准步距应设置钢管扣件剪刀撑;周边有结构物时,宜与周边结构形成可靠拉结;

126、2)模板支架搭设成无侧向拉结的独立塔状支架时,架体每个侧面每步距均应设竖向斜杆;当有防扭转要求时,在顶层及每隔3-4个步距应增设水平层斜杆或钢管水平剪刀撑;

127、3)钢管剪刀撑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杆或水平杆上,旋转扣件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剪刀撑长细比不大于200;

128、4)刀撑接长时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0mm,并应设置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且两端扣件应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固定;

129、5)刀撑应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不得滞后安装;

130、6)水平剪刀撑需同时拉结柱架体和梁区域架体;

131、7)本项目架体均采用标准型支撑架体,立杆轴力设计值在40kn以内;竖向斜杆具体布置要求如下:

132、立杆轴力设计值和脚手架搭设高度为统一独立架内的最大值;

133、每跨表示竖向斜杆沿纵横向每跨搭设;间隔一跨表示竖向斜杆沿纵横向每隔1跨搭设;间隔2跨、3跨一次类推;

134、(5)间距不符合模数调整;

135、1)模数不匹配时,在板的位置设置调节跨;

136、2)调节跨应设置在板下承受荷载较小部位,用普通扣件钢管每步拉结成整体;

137、3)水平杆向两端延伸至少扣接2根定型支架的立杆;

138、4)梁板架体搭设过程中存在不同距离间隙,需用钢管每步每跨进行拉结连接,连接扣件拉结于立杆上。

139、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中的顶板模板安装,具体为:

140、1)模板必须在钢筋隐蔽验收通过后方可封模;

141、2)模板安装顺序:竖向结构模、梁模、平台模;每个单项模板完成后必须经自检并经技术复核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竖向结构模复核时必须复核上口标高;

142、3)认真检查进场模板质量,木模板要求采用完好夹板。各种模板要求坚实、平整、完好;对定加工模板需复核其尺寸;

143、4)按翻样图弹出所有的梁、柱、墙板边线;立模板必须严格按弹线进行;墙板及柱的下方利用墙筋及柱筋焊钢筋限位;

144、5)安装模板前检查预埋件、预留洞的位置、尺寸、规格、数量及固定情况;注意与安装单位协调,封模板前保证墙内管线安装完毕;

145、6)封柱、墙板模前,清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用压缩空气清理浮灰;

146、8)弹线立排架,要求横平竖直;立杆的垂直度、间距、剪刀撑的设置以及立柱接长时接头的设置须符合方案要求;

147、9)楼板短边净跨≥4m,楼板中心起拱值为2/1000净跨;悬挑板挑出长度≥1.5m,悬挑段端起拱值为4/1000悬挑长度。梁跨≥4m,梁跨起拱值为1/1000~3/1000净跨;梁跨≥9m,梁跨中起拱值为1/500净跨;

148、10)梁、柱节点模板关系清晰、固定牢固;接头部位用50mm厚木模镶拼,禁用薄板;

149、11)平直度控制和防漏浆操作要点:

150、梁、墙板侧模错缝设置,模板间镶拼严密,镶缝处贴封箱纸带;

151、安装柱、墙板底部模板前,对其根部进行清理,用砂浆找平使竖向模板标高一致并防止从根部漏浆;

152、楼梯施工缝部位的模板须设置清扫口,避免夹渣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153、12)严格按要求设置钢管扣件横竖围檩和对拉螺杆,双拼横围檩统长设置,接头错开,并按翻样图要求设置钩头螺栓,以有效控制构件的截面尺寸,增强梁、墙板的整体刚度;

154、13)固定侧模时拉统长麻线,并与排架固定牢固;

155、14)模板安装要做到定位正确、支撑牢固、板面平直;由专人负责检查复核。

156、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中的绑扎板钢筋,具体为:

157、1)工艺流程:安装梁钢筋、沉梁并校正并设置底面及侧面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板钢筋、安放板筋保护层垫块、机电等专业预留预埋、安装板面层筋(若为双层钢筋则为上层钢筋)并设置支撑、安放马凳、自检、互检、专检、报监理验收。

158、2)梁底和梁侧钢筋保护层采用砂浆/混凝土垫块,梁钢筋采取架空绑扎,用葫芦等其它设备沉梁、

159、3)梁主钢筋伸入墙柱的水平段长度不足锚固长度时应进行弯折使其满足锚固长度;主次梁交接处,次梁主筋伸入主梁的水平段长度不足0.4la时,应分别向下向上弯折;若支座满足梁主钢筋锚固长度,则梁底部钢筋应伸过轴线至少5d;梁主钢筋设置两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设置厚度不小于25mm的垫块(可为ф25的短钢筋);搭接绑扎接头应设三点绑扎,任何接头必须错开设置;箍筋与主筋交叉点必须每点绑扎,扎丝端部必须折向骨架内;

160、4)单向板外围两行钢筋的相交点全绑扎,中间部分相交点可间接绑扎,双向受力筋的相交点全部绑扎;

161、5)板负弯矩筋定位采用“工”字形马凳,马凳放在负弯矩钢筋的端部;

162、6)钢筋连接方式包括绑扎连接、机械连接和焊接,本工程框架柱纵筋宜采用机械连接;梁纵筋接头宜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无法避开时宜采用机械连接;其它部位可采用绑扎;对于钢筋直径d≥22及转换梁纵筋应采用机械连接;

163、7)钢筋支撑架布置;

164、机房顶板板厚b=1600mm,板配筋c25@150mm双层双向;所有机房墙身及顶板内的两边钢筋网间设置c8@600*600双向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

165、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部分中的浇筑墙、顶板混凝土,具体为:

166、(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167、(1)混凝土浇筑;

168、1)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底板整体性、抗渗性能要求高,混凝土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

169、2)采用分层浇筑法,分层浇筑可选用斜面分层和分块分层法浇筑;

170、在保证各层连续浇筑的条件下,层与层之间的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下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先拆管回到起始浇筑部位后浇筑上层混凝土,保证满足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续。大面积混凝土每层的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右;

171、3)浇筑前立指示杆划线标明每层浇筑厚度;浇筑时采用泵管配布料机,每台泵负责一个区域;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超过的混凝土初凝时间;施工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分层浇筑可使下层混凝土的水化热在初凝时间内充分散发,可减少混凝土的蓄热量,防止水化热的积聚,从而减少温度应力;

172、4)混凝土浇筑时自由下落高度不超过2m,若超过2m时,应采取加长软管和串桶方法;在泵送过程中料斗内应有足够的混凝土,以免吸入空气产生堵塞;

173、(2)混凝土振捣;

174、1)混凝土入模后,用插入式振捣棒将混凝土摊平并振捣到位;

175、2)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而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能使混凝土能填满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一控制在50cm,离开模板距离为20c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

176、3)在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碰撞钢筋、模板和预埋件;

177、4)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并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下插5cm,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178、(二)混凝土施工措施;

179、(1)技术措施;

180、为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

181、1)为保证混凝土不开裂,在混凝土中应掺加减水剂;

182、2)目前杭州已进入秋冬季节,平均气温在17℃-25.3℃,混凝土浇筑应避免风雨天气;混凝土表面温度不大于30℃进行控制;

183、3)施工缝混凝土面处理:混凝土松散部分凿毛,露出坚硬部分,并用水清洗干净;

184、4)混凝土浇筑施工中,注意对预留、预埋件的保护;

185、5)施工前应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熟悉直线加速器机房施工控制重点;

186、(2)混凝土温度控制和收缩裂缝预控措施;

187、1)混凝土温度控制;

188、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的措施;

189、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

190、混凝土搅拌工程适当使用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将初凝时间调整到8~10小时,延缓水化热峰,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

191、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降温措施;

192、混凝土输送管应尽量减少输送管的长度、减少弯头,以减少混凝土坍落度输送管内损失和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采用斜面分层、台阶式推进的方式浇筑混凝土,在保证不出现冷缝的情况下减少每层混凝土浇筑的厚度,每层厚度不超过300mm,以便在浇注过程使水化热充分散失,降低后期水化热;

193、(3)其它预控措施;

194、a.混凝土浇筑时,振捣要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195、b.板面采取蓄热保湿养护法,可以有效封闭混凝土内水分蒸发,使混凝土能在潮湿条件下进行养护,控制干缩裂缝产生,在这之上再盖麻袋保温,减少表面热量散发;

196、c.保湿养护能使水泥水化顺利进行,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减小温度应力以及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收缩裂缝,最终确保内外混凝土温度梯度在设计和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197、d.墙模外侧面、内侧面挂麻袋时,用铁丝将麻袋连成条状覆盖,盖严贴实固定在围檩上,木档区格内塞麻袋;养护期间智能喷淋保温保湿不少于14天;

198、e.保温期间,尤其是顶板保温时封闭直线加速器室进门,可以有效地防止热量散失;

199、f.保温期间要做好相邻区域的防火安全工作,严禁游烟和附近动火作业;

200、g.保温层的撤除时间参照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测温数据分析结果;具体方法是分层拆除保温材料,严禁施工人员擅自提早拆模;

201、(三)机房大混凝土施工顺序;

202、底板、墙体、顶板混凝土浇筑按每300mm高分层浇筑,1台天泵1台地泵同时对3间直加机房进行浇筑,根据天泵的臂长及底板混凝土浇筑经验,划分每台泵送机械设备的浇筑范围;墙体混凝土取3个浇筑点,泵送机械设备在范围内回转浇筑。顶板混凝土每4米取一个浇筑点,3台泵送机械设备在各自范围内由两边往中间回旋浇筑;

203、普通区域梁板柱浇筑:先浇筑施工主楼区域c50结构柱及剪力墙,再浇筑内外墙连接区域剪力墙柱,不同标号连接部位需两侧同步浇筑;地下室外墙分层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50公分,需连续浇筑到位防止出现施工冷缝;

204、直线加速机房浇筑:内外墙同步浇筑,不同标号分层同步浇筑,以内外墙衔接部位为分界,由远到近浇筑,优先浇筑外墙抗渗部位,过程中不断赶浆保证混凝土不堆积;整体分层浇筑高度控制在30公分;

205、(四)配合比设计;

206、(1)混凝土设计要求;

207、1、混凝土膨胀剂;

208、1)本工程地下室结构超长,应采用掺有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捣;

209、2)采用的膨胀剂应符合技术要求;

210、3)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养护和质量检查等应符合有关专门规程、规范或工法的规定;其配制的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应控制水中养护14天的限制膨胀率要求见表在施工前应先做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在施工中应对混凝土限制膨胀率进行抽检;

211、4)试验参考掺量:后浇带、加强带-40~60kg/m3;其余位置-30~50kg/m3;

212、5)膨胀剂不宜与氯盐类外加剂复合使用,与防冻剂复合使用时应慎重;

213、6)膨胀剂中不得含有铝粉,碱含量应≤0.75%;

214、7)对硅灰、沸石粉、石灰石粉、高岭土粉等掺合料,对发泡剂、速凝剂、水下不离散混凝土外加剂等外加剂,与膨胀剂共同使用时前应行试验、论证;

215、2、混凝土外加抗裂纤维;

216、1)本工程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顶板要求掺聚丙烯抗裂纤维0.9kg/m3.

217、2)聚丙烯纤维的几何特征和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要求:

218、形状:y形;直径:18~20μm;,长度:6或9mm,

219、密度0.91g/cm3,抗拉强度≥400mpa;

220、弹性模量≥3500mpa,断裂伸长率15%~20%;

221、3)纤维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和硬化的混凝土中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保持强度不降低,纤维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应易于分散并均匀,不能结团;并与硬化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222、4)纤维混凝土试配时,不考虑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按普通混凝土确定配合比;

223、5)纤维应具有耐碱性,不受混凝土中水泥碱性水化物的侵蚀,纤维对混凝土外加剂也应具有化学稳定性;

224、(2)混凝土供应配合比设计;

225、本项目所使用的大体积混凝土均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供应;项目部应与混凝土拌和站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特性进行专项配合比设计;因地下室底板和直线加速器机房墙板结构尺寸差异较大,宜分开进行配合比设计;

226、1)应选用水化热低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不低于42.5mpa;3d水化热不宜大于250kj/kg,7d水化热不宜大于280kj/kg;铝酸三钙含量不应大于8%;

227、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细度模数宜大于2.3,含泥量不应大于3%;砂率宜为38%~42%;

228、3)应选用非碱活性的粗骨料,粗骨料粒径宜为5.0mm~25mm,在不影响泵送施工的前提下,粗骨料粒径可适当选大,并应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应大于1%;

229、4)混凝土中宜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或粒化高炉矿渣粉,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化热;宜采用f类ⅰ级或ⅱ级粉煤灰,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矿渣粉宜选用s95级,比表面积不大于420㎡/kg,掺量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15%;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总和不宜大于胶凝材料用量的50%;

230、5)混凝土中宜加入适量外加剂。如缓凝剂,用以降低水泥早期水化热;减水剂,减少单位用水量和水泥量;膨胀剂,填充水泥间隙,增强混凝土自愈能力,减少裂缝等。膨胀剂采用硫铝酸钙类,掺量建议值10%,具体掺量应经试验确定;

231、6)拌合水用量不宜大于170kg/m3;

232、7)拌合物水胶比不大于0.45,胶凝材料用量宜在320~350kg/m3范围,氯离子含量不大于其占胶凝材料总量0.10%,碱含量不大于3.0kg/m3;

233、8)具体配合比应结合上述原则,根据试验综合考虑进行设计确定;

234、a.拌和物具有良好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坍落度160±20mm;

235、b.配制的拌和物缓凝时间及坍落度损失满足施工要求,1小时坍落度损失小于30mm;

236、c.掺优质粉煤灰、矿渣粉改善混凝土泵送性能,降低水化热,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

237、d.选用fst-6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降低水胶比,延缓水化热释放速度,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

238、e.本次配合比为大体积混凝土配比,拟采用60d强度作为混凝土强度指标;

239、f.根据试验室前期生产及试配成熟经验,最终确定c40、c40p8的配合比;

240、(五)混凝土的供应及运输;

241、1)混凝土拌合站料仓砂石料应进行遮阳覆盖;

242、2)水泥的入机温度不宜高于60℃;

243、3)可使用冰水进行拌合,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

244、4)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避免雨天特别是暴雨天气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45、5)在浇筑开盘前,试验员、质量员将全部到位,保证每车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满足工地现场施工要求;商混站技术员携带技术资料随第一车生产的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与现场施工人员共同监控混凝土和易性,提供现场技术服务;试验员对出厂每车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扩展度目测,必要时进行坍落度、扩展度测试,严禁不合格品出厂;

246、6)本工程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

247、7)应避开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运料;

248、8)大体积混凝土运输车应有一定防晒措施;

249、9)运输过程中,不应通过向拌合物中加水方式调整其性能;在需补充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快速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120s;

250、10)运输过程中当坍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采取措施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

251、11)由于本工程混凝土量较大,浇筑时间长,及时疏导交通;

252、(六)混凝土的浇筑及振捣;

253、1)本工程直线加速器机房宜采用整体分层浇筑施工;分层厚度300mm且不大于振动棒长1.25倍,层间间歇时间不应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在各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用“一个坡度,薄层浇筑,适时振捣,一次到顶”的方法,保证厚底板的连续浇筑,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又尽可能增大了混凝土的散热面,有利于早期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发;

254、2)混凝土浇注时要加强现场调度管理,确保已浇混凝土在初凝前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不出现“冷缝”;

255、3)浇筑过程中,不应通过向混凝土中加水方式调整其性能;混凝土坍落度必须做到每车必试,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测试,施工员组织人员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拌合物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60mm,最大不能超过180mm;如有达不到施工条件的混凝土,立即退回混凝土拌合站;

256、4)混凝土入模温度应控制在5℃~30℃,条件许可时,混凝土浇筑应避开高温时段;

257、5)混凝土垂直下落高度不宜高于2.0m,不满足条件时可采用溜槽或串筒辅助施工;

258、6)混凝土表面先用长刮尺刮平,在初凝前用铁滚筒碾压数遍,再用木抹子打磨压实,以闭合收水裂缝;

259、7)浇筑过程中,应经常观察钢筋、预埋件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采取措施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260、8)振捣混凝土应使用高频振动器,振动器的插点间距为1.5倍振动器的作用半径,混凝土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在振捣过程中,将振捣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为宜,但还应视混凝土表面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产生且混凝土表面有均匀的水泥浆泛出为准;振捣时禁止碰到钢筋、模板、预埋件;防止漏振和过振;

261、2)混凝土浇筑完毕后3~4h在混凝土接近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然后按标高线用刮尺刮平并轻轻抹压;

262、3)大体积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且泌水现象和浮浆严重,应仔细处理。混凝土表面处理做到“三压三平”;首先按面标高用拍板压实,长刮尺刮平;其次初凝前用铁滚筒数遍碾压、滚平;最后,终凝前,用木蟹打磨压实、整平,以闭合混凝土收水裂缝;铁滚筒碾压时滚痕应相互交接,遍数纵横各一次;

263、(七)混凝土表面防裂缝控制措施;

264、泵送混凝土经振捣后表面水泥浆较厚,容易引起表面裂缝;

265、首先,要求在振捣最上一层混凝土时,控制振捣时间,注意避免表层产生太厚的浮浆层;在浇捣后,必须及时用2m长铝合金刮尺,将多余浮浆层刮除,并用瓜子片抹压,按预先测设的标高控制点,将混凝土表面刮拍平整;有凹坑的部位必须用混凝土填平,在混凝土收浆接近初凝时,混凝土面进行二次抹光,用木抹子全面仔细打抹两遍,既要确保混凝土的平整度,又要把其初期表面的收缩脱水细缝闭合,在混凝土收浆凝固施工期间,除了具体施工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未干硬的混凝土面上随意行走;

266、(八)混凝土的试块留置;

267、每次浇筑,会同商品混凝土厂家代表共同按规范要求制作混泥土抗压试块和抗渗试块,并进行标准养护和现场同条件养护;

268、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69、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70、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少于一次;

271、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72、5)防水混凝土抗渗试件,同一配合比连续浇筑每500m3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不少于2组;

273、6)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

274、7)试块的留置明确项目部人员专人负责,同条件试块必须由资料室把每天的天气情况及温度详细记录,每组试块均汇总快达到600℃/d时提前送到检测中心进行试验。

275、所述的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结构混凝土养护施工,具体为:

276、1)浇筑完成后采取覆膜及加盖土工布的保温保湿措施;内墙采取带模喷淋养护的措施,外墙拆模后覆膜并铺盖土工布养护,顶板收面覆盖薄膜及土工布养护,达到强度后采用砂浆粉刷反坎蓄水养护;

277、2)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初凝前宜立即进行覆盖或喷雾养护工作;保温养护持续时间不少于14d;使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当量温度)不大于25℃,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报警温度1.5℃,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与大气温差不宜大于20℃,报警温度18℃;

278、3)底板、楼板面混凝土采用薄膜加土工布覆盖加洒水和蓄水养护的方法进行养护;保温覆盖层拆除应分层逐步进行,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时,方可全部拆除;直线加速器机房内外墙两侧宜采用带模板喷淋养护,使用智能喷淋系统养护不少于14d;

279、4)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方法,有效控制温差变化;

280、混凝土终凝后对混凝土表面采取塑料薄膜覆面令混凝土表面水分不会散失及上盖土工布保温覆盖,板面采用蓄水养护、墙采用带模喷淋养护,大体积混凝土护时间应不少于14d;确保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差值不超过25℃;

281、5)采用循环冷凝水管降温的温度控制方法;

282、机房的墙中、板中均布置循环冷凝水管,当出现混凝土内外温差超过温度控制数值后,及时通冷凝水控制温度,防止温度升高过快;

283、机房墙身钢筋绑扎完成,模板安装前,在墙身钢筋网片之间安装冷却水循环降温管网,用dn40镀锌钢管丝接,钢管立管用扎带可靠固定在墙身钢筋网片附加筋上;楼板中间层钢筋网片绑扎完成,在楼板内用dn40镀锌钢管水平安装一套冷却水循环管网;冷却水循环管网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用1:0.5的高标号膨胀水泥砂浆进行压浆填实。水管布置间隔横纵均为1500,布置于墙板居中位置;

284、温度控制:

285、1)本工程测温采用jdc-2型携带式电子测温仪进行测温,它由主机和测温线组成,主机为便携式仪表,设有电源开关、照明开关、插座和液晶显示屏,可数字显示被测温度值,测温线为预埋式,由插头、导线和温度传感器制成,每支测温线可测一点温度;测温线于混凝土浇筑前预埋,浇筑完成后测温时按下主机电源开关,将测温线插头插入主机插座中,主机显示屏即可显示相应测温点的温度;

286、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应专人负责保温养护工作,并应进行测试记录,测试项目为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测温时间间隔,混凝土浇筑后1~3d为2h,4~7d为4h,其后为8h;入模温度测量,每台班不应少于2次;测温延续时间自混凝土浇筑结束初凝后至测到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最大温差小于20℃,可拆除覆盖保温后为止,同时应不少于14d;

287、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布置在3面3000mm厚墙和2块2500mm厚板中间位置,共计5个点位,并采用钢筋固定到位;

288、4)测温时,先用温度计测试记录环境大气温度、混凝土表面的温度;然后用测温仪按测温点的编号顺序测试,测试时,要待测温仪的显示数字稳定后才读取数据;

289、5)记录测温数据;

290、6)温度每日上报,技术部做好统计和数据整理,上报监理;当测温数据异常时,在排除测温设备问题后,应紧急另增加覆盖一层土工布控制温差。

29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一种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根据不同深度基础控制砖胎膜规格以及砌筑施工工程量;对此功能用房区域的超厚筏板、外墙、顶板,提供了钢筋绑扎施工方法以及钢筋工程支撑架体的搭设方法,确保整个钢筋板面稳固安全;对于结构施工缝控制,从底板至顶板,仅在内外墙留设一条水平施工缝,其余均保证整体成型;对于墙体及顶板的模板支撑系统及加固,结合危大工程方案论证情况要求,合理布置墙体模板加固系统和顶板支撑系统,保证模板工程稳固安全;对混凝土工程,提出整体施工的施工方案,对大体积混凝土参数配比、浇筑施工顺序、浇筑过程控制、浇筑后的养护、浇筑完成的温度控制等方面进行控制,严格控制混凝土成型质量,保证此功能用房使用的防辐射功能。

292、本发明结合施工现场内部环境条件,从基础、墙体顶板结构的钢筋、模板、混凝土三个主要的工序出发,详细说明了各道工序的具体要求、达到各道工序目标的具体步骤、各项安全技术措施、满足使用功能的各项质量控制标准。本发明能够为后续医疗防辐射结构工程及类似结构工程施工提供一套完成的施工方法,并且使整体质量、安全受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