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0570发布日期:2023-12-29 09:11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淤泥层灌注,具体为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


背景技术:

1、钻孔灌注桩是直接在桩位上用机械或人工成孔,再在孔内安放钢筋、灌注混凝土而成型的桩。与预制桩相比,灌注桩具有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适应能力强、受力相对较稳等特点。由于其既不存在挤土负面效应,又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入各类硬持力层的能力,且桩的几何尺寸和单桩的承载力可调空间大等优势,因此,目前国内外高层及重要建筑物等均使用灌注桩作为桩基,即灌注桩的使用范围较广。

2、在进行钻孔灌注过程中需要先将灌桩导管送入钻孔内,由于灌桩导管为多节连接组成,使得灌桩导管在送入钻孔过程中需要对灌桩导管进行固定后连接下一级导管方可继续放置导管,现有导管尺寸较多,对导管进行固定的设备开口尺寸均为固定尺寸,无法根据不同尺寸的灌桩导管调节夹持孔径,且该固定设备仅能借助导管连接端口凸起实现固定功能,连接稳固性较差,同时由于钻孔与导管的孔径不一,在钻孔与导管安置完成后的空窗期无法对导管与钻孔的开放窗口进行密封,使得空窗期间人、动物或其他设备杂物易掉落进导管与钻孔内,从而影响灌注,并且现有对灌桩导管进行灌注过程中,仅借助料斗与灌桩导管连接后直接进行灌注,该方法不仅因气压原因易导致堵塞,且灌桩导管内进入灌注浆后气体被压出,从而导致灌注浆的喷溅,不便于使用,基于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具备可对不同尺寸灌桩导管进行效果更好的夹持、可对灌桩导管与钻孔进行密闭防护和灌注过程中可实现防堵与防喷溅的优点,解决了固定板固定效果较差和不适应不同尺寸导管,无法对灌桩导管与钻孔进行密封防护,导管灌注过程中易堵塞与喷溅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便于对钻孔进行灌注的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上方设置有便于对其位置进行调节的滑道,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便于对钻孔与导管进行防护的覆盖机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便于对导管进行夹持固定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上设置有便于控制自身开合的牵引板;

3、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座、转动框架、曲轴、夹持叶和阶梯夹齿,所述夹持座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转动框架转动连接在夹持座的上表面,所述曲轴的一端活动铰接在转动框架上,所述夹持叶与曲轴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阶梯夹齿设置在夹持叶的内侧。

4、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通槽、第一限位柱、第二限位柱、限位槽、限位转槽和防护盖,所述通槽贯穿开设在夹持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限位柱固定连接在夹持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柱固定连接在夹持座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槽贯穿开设在转动框架的上表面,所述限位转槽贯穿开设在夹持叶的上表面,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柱的上表面。

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覆盖机构包括盖板、第一连接板、支撑臂、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推动曲臂、第二连接板、转块、第二伸缩缸和支撑块,所述盖板活动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两侧,所述支撑臂的一端活动铰接在第一连接板的外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内部与支撑臂的另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推动曲臂转动铰接在第二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第二连接板活动铰接在推动曲臂的另一端,所述转块转动连接在推动曲臂的外侧,所述第二伸缩缸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转块上,所述支撑块转动连接在第二伸缩缸的另一端。

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斗、送料管、传动电机、转动轴、刮杆、送料轮和入料口,所述送料斗设置在底板的上方,所述送料管固定连接在送料斗的下表面,所述传动电机固定安装在送料斗的上表面,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在传动电机的下表面,所述刮杆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所述送料轮固定连接在转动轴的表面,所述入料口开设在送料斗的上表面。

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加强杆,所述顶板上开设有送管槽。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道固定连接在顶板的下表面,所述滑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固定插接有弧杆,所述弧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送料斗。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牵引板转动连接在转动框架的侧壁,所述牵引板的表面滑动插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梯块。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杆与送料斗的内腔壁相接触,所述送料轮转动连接在送料管的内部。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的内部设置有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盖板的两侧,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底板的上表面。

1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槽滑动插接在第一限位柱上,所述限位转槽的内部转动插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通槽贯穿开设在防护盖上,所述通槽贯穿开设在底板的上表面。

13、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1、该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通过启动驱动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滑套在螺纹杆的控制下向驱动机的方向移动,移动的滑套通过牵引板牵引转动框架顺时针转动,转动的转动框架通过曲轴牵引夹持叶在限位转槽和第二限位柱的限位下发生转动逐渐展开,此时将灌桩导管吊起后移动到顶板处后垂直向下放置,穿过通槽内后进入钻孔内,待灌桩导管的顶端下移到防护盖处时,驱动机控制螺纹杆翻转,翻转的滑套通过牵引板牵引转动框架逆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的曲轴推动夹持叶在限位转槽和第二限位柱的限位下逐渐复位,复位的夹持叶通过阶梯夹齿对灌桩导管的顶端进行夹持,此时解除对灌桩导管的吊起,灌桩导管的顶端凸起卡接进阶梯夹齿的阶梯槽内即可完成夹持固定,该装置便于对不同尺寸的灌装导管进行夹持固定。

15、2、该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通过盖板与底板的上表面相接触,为初始状态,盖板下方设置有夹持机构与钻孔对其进行防护,此时启动两个第二伸缩缸同时启动,第二伸缩缸伸出推动推动曲臂在第二固定板的限位下发生旋转,旋转的推动曲臂通过第二连接板带动盖板向后移动,由于盖板上还连接有第一连接板,且第一连接板通过支撑臂与第一固定板相连接,使得推动曲臂带动盖板后移的同时,盖板在第一连接板、支撑臂和第一固定板的限位下做后移弧形运动逐渐打开,使夹持机构和钻孔暴露在外从而进行后续的安装灌桩导管与灌注操作。

16、3、该一种流塑状淤泥层钻孔灌注结构,通过将送料斗移动到灌注灌桩导管的上方,第一伸缩缸控制送料机构下移,使送料管与灌桩导管的顶端口相连接,此时将外部混凝土通过入料口送入送料斗的内部,启动传动电机后带动转动轴转动,由于转动轴的表面设置有刮杆,使得送料斗在进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可对送料斗的内腔壁进行刮除处理,而在送料管内腔设置有送料轮固定在转动轴上,便于将混凝土料匀速送入灌桩导管内部,防止灌注料过多导致堵塞,且可有效防止灌注过程中灌注料将钻孔与灌桩导管内空气压出导致灌注料喷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