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地下防水防潮双墙分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9600发布日期:2024-01-23 12:07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建筑地下防水防潮双墙分隔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地下防水防潮双墙分隔结构。


背景技术:

1、地下建筑建造在岩层或土层中的建筑。它是现代城市高速发展的产物,起缓和城市矛盾,改善生活环境的作用,也为人类开拓了新的生活领域。地下建筑深埋于地下,受到土中水和地下水的浸渗,因此,防潮防水问题是地下建筑设计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可根据地下建筑的标准和结构形式、水文地质条件等来确定防潮、防水方案。

2、目前,地下建筑的防水防潮主要是通过在地下建筑的内壁铺设防水卷材层的方式实现。进行地下建筑的墙体施工时,需要先施工墙体的主体结构,然后在墙体的内侧铺贴防水卷材,然后再进行抹灰层或保护墙施工,以保护防水卷材。上述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历墙体主体结构的施工、防水卷材的铺贴和保护墙施工,施工工序数量多,不同工序之间存在较长的等待时间,使得地下建筑墙体的整体施工周期长,施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能够缩短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地下建筑墙体的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地下防水防潮双墙分隔结构。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建筑地下防水防潮双墙分隔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建筑地下防水防潮双墙分隔结构,包括墙体和埋设于所述墙体的中间隔层,所述中间隔层将所述墙体分隔为两个墙体层,其中一个作为外墙体层,另一个作为内墙体层,两个所述墙体层的内部均具有钢筋骨架;所述中间隔层埋设于所述两个墙体层之间,所述中间隔层包括边框和防水层,所述边框分别与两个所述墙体层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层的周侧边缘分别与所述边框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间隔层的边框分别与两个墙体层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防水层安装于边框,墙体的两个墙体层可以进行同时浇筑施工,使中间隔层埋设于墙体,从而实现以较短的周期施工形成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墙体结构,有利于提高地下建筑墙体的施工效率。中间隔层的防水层将两个墙体层的混凝土互相分隔;当地下水渗入外墙体层后受到防水层的阻碍作用,而地下水则对防水层具有渗透压力,防水层背离外墙体层的一侧受到内墙体层的支撑作用,使防水层能够利用内墙体层的支撑作用抵御地下水的渗透压力,使地下水不易对防水层造成损伤,有利于提高防水层的防水效果。另一方面,中间隔层的防水层能够分隔两个墙体层,当其中一个的墙体层出现裂纹时,防水层能够阻碍裂纹向另一层墙体层拓展延伸,有利于保障墙体结构的防水效果。中间隔层的边框与两个墙体层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中间层埋设于两个墙体层之间,两个墙体层能够同步浇筑施工,有利于使两个墙体层凝固后能够具备更强的整体性,有利于保障地下建筑墙体的结构稳定性。

5、可选的,所述边框底部设有多个挡板,所述挡板平行于所述墙体层,多个所述挡板沿所述墙体层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挡板开设有水平流通口,所述防水层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水平流通口的避让口,所述挡板设有用于遮挡所述水平流通口的翻板,所述翻板的轮廓尺寸大于所述水平流通口的轮廓尺寸,所述翻板与所述水平流通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翻板的上边缘与所述挡板活动连接;所述翻板包括第一翻板和第二翻板,所述第一翻板位于所述挡板靠近所述外墙体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翻板位于所述挡板靠近内墙体层的一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两个墙体层采用同步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时,注入两个墙体层所在区域的混凝土能够推开翻板后,通过水平流通口互相流通,从而使注入两个墙体层所在区域的混凝土能够尽量保持在相同的液面。当墙体层浇筑完成后,翻板能够贴合水平流通口的边缘,使两个墙体层之间的水不易互相渗流。

7、可选的,所述翻板的上边缘连接有柔性连接片,所述柔性连接片远离所述翻板的一侧连接所述挡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板的上边缘通过柔性连接片与挡板连接,使翻板能够上下翻转;相较于常规技术中利用铰链连接实现的翻转功能,柔性连接片利用柔性变形使翻板翻转的过程中,不易出现卡顿。

9、可选的,所述翻板靠近所述挡板的一侧设有沥青层,所述沥青层抵接所述水平流通口边缘,所述翻板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弹性抵接件,所述弹性抵接件抵接所述水平流通口的边缘,所述弹性抵接件处于受压变形的状态;所述翻板靠近所述挡板的一侧拉设有牵引丝线,所述牵引丝线用于迫使所述翻板的沥青层抵接所述挡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板通过沥青层抵接水平流通口的边缘,能够对水平流通口形成较强的遮蔽、密封作用。在两个墙体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过程中,翻板的弹性抵接件能够使沥青层与水平流通口的边缘保持间隙,减少沥青层与挡板之间形成粘接作用的情况,使流动状态的混凝土较为易于推开翻板后通过水平流通口。而当墙体层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以利用牵引丝线对翻板施加牵引力,使翻板上的沥青层能够在克服弹性抵接件的弹力的情况下,靠近并抵接水平流通口。

11、可选的,所述水平流通口的孔口边缘固定设置有绕线杆,所述绕线杆水平设置,所述绕线杆的中心线与所述水平流通口的中心线相交;所述牵引丝线连接所述翻板的中心区域,所述牵引丝线绕过所述绕线杆后向上延伸。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丝线的一端连接在翻板的中心区域,牵引丝线绕过绕线杆后向上延伸,当牵引丝线受到向上的牵引力时,牵引丝线对翻板的中心区域产生拉力,有利于使翻板对水平流通口的周向边缘产生较为均衡的压力,由于保障翻板对水平流通口的密封作用。

13、可选的,所述防水层包括防水卷材层、柔性薄膜层和塑料薄片层,所述防水卷材层位于所述柔性薄膜层与所述塑料薄片层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主要通过防水卷材层实现防水防潮功能;防水卷材层的一侧铺设柔性薄膜层,防水卷材层的另一侧铺设塑料薄片层,使防水卷材层受到柔性薄膜层和塑料薄片层的保护作用,使防水卷材层不易在墙体层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刮擦破损的情况。塑料薄片层有助于使防水层保持平整。柔性薄膜层和防水卷材层均具有延展性,当地下建筑的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热胀冷缩的情况时,柔性薄膜层和防水卷材层能够发生适应性变形。另一方面,塑料薄片层通过矩形塑料片拼贴形成,能够减少塑料薄片层对防水卷材层延展变形的阻碍作用。

15、可选的,所述柔性薄膜层远离所述防水卷材层的一侧设有纤维布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柔性薄膜层远离防水卷材层的一侧设置纤维布层,能够使墙体层的混凝土对纤维布层产生较大的附着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墙体层与中间隔层之间的连接强度。

17、可选的,所述防水层的两侧分别设有钢丝网格片,所述防水层位于两个所述钢丝网格片之间,所述避让口贯通两个所述钢丝网格片。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层设置在两层钢丝网格片之间,两层钢丝网格片能够对防水层发挥支撑作用,墙体层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流体压力作用于钢丝网格片,能够减少流动状态的混凝土对防水层的作用力。

19、可选的,所述边框的底面沿长度方向铺设有橡胶缓冲条,所述橡胶缓冲条的下表面设有沥青阻水层,所述沥青阻水层用于抵接地下建筑的底板。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边框竖直安装在地下建筑的底板,边框与地下建筑的底板之间的接缝通过沥青阻水层进行密封;边框的重力作用于橡胶片和沥青阻水层,橡胶缓冲条能够发生适应性变形,以充分填充边框底面与地下建筑的底板之间的接缝,从而有利于保障边框与地下建筑的底板之间的密封作用。

21、可选的,所述边框的各个框条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压板和螺紧固组件,所述压板与所述边框的框条之间通过螺纹紧固组件连接,所述压板与所述边框的框条共同夹紧所述防水层的边缘。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组件的压板在螺纹紧固件的锁紧力的作用下将防水层压紧于边框的框条,从而在浇筑墙体层的混凝土的过程中,防水层不易在混凝土的带动下掉落。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中间隔层的边框分别与两个墙体层的钢筋骨架固定连接,防水层安装于边框,墙体的两个墙体层可以进行同时浇筑施工,使中间隔层埋设于墙体,从而实现以较短的周期施工形成具有防水防潮功能的墙体结构,有利于提高地下建筑墙体的施工效率。

25、2.防水层主要通过防水卷材层实现防水防潮功能;防水卷材层的一侧铺设柔性薄膜层,防水卷材层的另一侧铺设塑料薄片层,使防水卷材层受到柔性薄膜层和塑料薄片层的保护作用,使防水卷材层不易在墙体层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发生刮擦破损的情况。

26、3.边框竖直安装在地下建筑的底板,边框与地下建筑的底板之间的接缝通过沥青阻水层进行密封;边框的重力作用于橡胶片和沥青阻水层,橡胶缓冲条能够发生适应性变形,以充分填充边框底面与地下建筑的底板之间的接缝,从而有利于保障边框与地下建筑的底板之间的密封作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