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相邻围护结构共用构件换撑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32635发布日期:2024-01-16 12:44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相邻围护结构共用构件换撑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地下车站风亭结构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相邻围护结构共用构件换撑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地下车站整体施工过程中,需要在完成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进行附属风亭结构浇筑施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附属风亭结构需要与车站主体结构相连接;因车站主体结构所在的主体基坑与附属风亭结构所在的附属基坑之间存在共用围护桩以及共用冠梁;在施工附属风亭结构时,需要先将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处的共用围护桩拆除后,方可将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进行连接。

2、参照图1及图2,相关技术中,附属基坑20与主体基坑10之间的共用围护桩3上方的共用冠梁31需要作为附属基坑20上方混凝土直撑22的连接节点,为确保共用冠梁31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力不掉落,保持附属基坑20上方混凝土直撑22的稳定性,附属风亭结构2实际施工时,通常需要先在附属基坑20内施作附属风亭结构2后,再分段破除附属风亭结构2与车站主体结构1之间的共用围护桩3,最后在附属风亭结构2与车站主体结构1之间浇筑后浇钢筋混凝土形成后浇带21,以连接附属风亭结构2与车站主体结构1。

3、针对上述施工方法,一方面,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的后浇带需要分段多次浇筑,浇筑完成后存在较多施工缝,导致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存在漏水风险;另一方面,附属风亭结构浇筑完成后,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需要破除的围护桩受空间限制,无法采用大型机械拆除,需要人工分段破除,工效低且工期长,施工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升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的结构一体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相邻围护结构共用构件换撑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相邻围护结构共用构件换撑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相邻围护结构共用构件换撑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车站主体结构浇筑:在主体基坑内浇筑施工车站主体结构并在车站主体结构顶部浇筑上翻梁;

5、s2:附属基坑上方混凝土直撑浇筑施工;

6、s3:共用冠梁换撑:开挖附属基坑土体至共用冠梁下方;拆除共用冠梁下方的部分共用围护桩,在靠近拆除部位的上翻梁上安装钢牛腿以支撑共用冠梁;

7、s4:附属基坑开挖以及共用围护桩破除:附属基坑一边开挖一边破除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连接处的共用围护桩,直至附属基坑开挖至设计标深

8、s5:附属风亭结构浇筑施工:绑扎附属风亭结构钢筋骨架并将附属风亭结构钢筋骨架与车站主体结构钢筋骨架相连接,支设浇筑附属风亭结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以形成附属风亭结构。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对共用冠梁下方的部分共用围护桩进行拆除施工,以使车站主体结构的部分上翻梁与附属基坑连通,在上翻梁与附属基坑连通处安装支撑共用冠梁的钢牛腿,使得上翻梁可通过若干钢牛腿支撑共用冠梁,实现对主体基坑与附属基坑之间共用冠梁的换撑,有利于保持共用冠梁与附属基坑上方混凝土直撑的稳定性,减少后续拆除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共用围护桩时,共用冠梁以及附属基坑上方的混凝土制成发生晃动掉落的情况,便于后续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可直接破除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的共用围护桩,并直接车站主体结构上浇筑施工附属风亭结构,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方式,减少了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风亭结构之间后浇带的产生,有利于提升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的结构一体性。

10、优选的,在步骤s3中,破除共用围护桩时,先通过液压破碎机破除共用围护桩远离上翻梁的大部分桩体,再通过人工破除共用围护桩靠近上翻梁的部分桩体。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破碎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可快速破除围护桩的大部分桩体,有利于提升共用围护桩整体的拆除效率;最后共用围护桩的靠近上翻梁部分采用人工破除的方式,可更好控制共用围护桩破除的边界与范围,减少维护桩拆除过程中对上翻梁造成损伤的情况。

12、优选的,所述共用冠梁的一侧延伸至主体基坑内;

13、在步骤s1中,浇筑上翻梁时,将上翻梁浇筑至共用冠梁底部并使上翻梁与共用冠梁伸入主体基坑的底部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增大上翻梁与共用冠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后续在上翻梁上安装钢牛腿以支撑共用冠梁后,便于上翻梁更稳固地支撑共用冠梁。

15、优选的,在步骤s3中,安装钢牛腿时,在上翻梁朝向附属基坑的一侧先植入化学螺栓,再将钢牛腿通过化学螺栓固定在上翻梁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将钢牛腿固定安装在上翻梁上,便于上翻梁通过钢牛腿支撑共用冠梁,实现共用冠梁的换撑。

17、优选的,在步骤s1中,浇筑车站主体结构的上翻梁时,在上翻梁与钢牛腿的连接处预埋固定预埋件,所述预埋件包括若干螺纹套筒;

18、在步骤s3中,安装钢牛腿时,将钢牛腿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若干螺纹套筒上。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除与预埋件相对的共用围护桩后,可通过紧固螺栓将钢牛腿固定安装在上翻梁梁,无需对上翻梁进行钻孔等操作,便于钢牛腿的快速安装固定。

20、优选的,在步骤s1中,预埋螺纹套筒时,将螺纹套筒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在上翻梁靠近共用围护桩的侧模内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螺栓将螺纹套筒固定在上翻梁靠近共用围护桩一侧侧模的内侧,一方面,实现对螺纹套筒的临时限位,减少后续上翻梁浇筑过程中,螺纹套筒发生位移,同时,实现将螺纹套筒的端口处抵紧在模板内侧,限制后续上翻梁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渗入至螺纹套筒内,导致螺纹套筒堵塞,影响后续使用的情况。

22、优选的,在步骤s1中,预埋螺纹套筒时,将螺纹套筒尾端与上翻梁的钢筋骨架焊接固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螺纹套筒与上翻梁钢筋骨架的连接,一方面可限制后续浇筑上翻梁混凝土时,螺纹套筒发生位移,另一方面,后续将钢牛腿通过若干螺栓连接至若干钢牛腿上后,共用冠梁施加在钢牛腿上的载荷可及时通过螺纹套筒传递至上翻梁内部的钢筋骨架。

24、优选的,所述预埋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预埋件上的若干螺纹套筒均穿设固定于所述连接板。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可通过连接板提升若干螺纹套筒之间的连接一体性,便于提升预埋件的整体强度,另一方面,可通过连接板延伸至外部水源渗透至上翻梁内的路径,使得上翻梁内部钢筋不易发生锈蚀。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先破除共享冠梁下方的部分共享围护桩后,在上翻梁上安装支撑共享冠梁的钢牛腿,以通过上翻梁支撑共享冠梁,实现对共享冠梁的换撑,便于后续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拆除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连接处的共享围护桩时,共享冠梁可以保持稳定,后续待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连接处的共享围护桩后,将附属风亭结构的钢筋直接与车站主体结构的钢筋连接,支设模板并浇筑混凝土,便可实现附属风亭结构与车站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无需在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风亭结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提升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风亭结构之间的结构一体性;

28、2.通过浇筑上翻梁时,使上翻梁顶部抵接于共享冠梁伸出主体基坑的一侧的底部,便于增大上翻梁与共享冠梁的接触面积,待后续在上翻梁上支设钢牛腿后,上翻梁可以更加稳固地通过钢牛腿支撑共享冠梁;

29、3.通过安装预埋件时,通过连接螺栓将螺纹套筒安装在上翻梁朝向共享围护桩一侧侧模的内侧,一方面可实现对螺纹套筒的固定,减少后续浇筑上翻梁混凝土时,螺纹套筒发生移位,同时还可实现对螺纹套筒管口的临时密封,减少浇筑上翻梁混凝土时,混凝土渗入至螺纹套筒内造成螺纹套筒堵塞的情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