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井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2572发布日期:2024-02-22 21:1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施工,具体为工作井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1、工作井钢筋混疑土施工工艺现有技术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基础处理和垫层铺设。在施工前,应对场地进行管线探测、测量放样、地基处理等工作,保证基础的平整和稳定。在场地上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和垫木,以增大刃脚的支撑面积,避免沉井产生不均匀沉降。

3、沉井制作和安装。沉井井身制作过程包括拼装就位刃脚角钢、预留洞口临时封堵、支模和绑扎钢筋等工序。沉井交装过程包括吊装、定位、校正、接缝密封等工序。

4、盖板模板搭设和拆除。盖板模板采用竹胶板或钢模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保证模板的平整和牢固。模板下方应设置合理的支架结构,以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振挡力,模板搭设完成后,应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模板,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5、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按照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房内进行切割、弯曲、煤接等操作,然后运至现场由汽车吊提升、现场绑扎成型。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间距、铺固长度等参数,保证钢筋的正确就位和牢固连接。

6、混凝土配制和浇筑。混凝土配制应按照设计要求或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可塑性等性能。混凝土浇筑应采用连续对称的方式进行,防止支架产生偏心荷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密实振捣,避免漏振、欠振或过振,保证混紧十的均匀密实。

7、混凝土养护和维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对混紧土表面进行修整、抹平、压光或拉毛等处理,提高混紧士的表观质量。混紧士初凝后,应立即用保温十工布要盖,并定期洒水湿润,保持混紧土的水分和温度。混释土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或28天(根据环境湿度而定),以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

8、上述技术内部存在一定问题:

9、现有技术对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才能上岗,否则容易出现操作失误或违规操作,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

10、现有技术对施工环境的适应性较差,受到气温、湿度、风力等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调整施工方案和措施,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和成本。

11、现有技术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筛选,以保证符合规范要求同时,也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监控,以防止材料的损耗或变质,影响施工质量。

12、现有技术对施工设备的维护要求较高,需要对吊装、浇筑、振捣等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保养,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同时,也需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配置和调度,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作井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作井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基础处理和垫层铺设:在施工前,对场地进行管线探测、测量放样、地基处理等工作,保证基础的平整和稳定;在场地上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和垫木,以增大刃脚的支撑面积,避免沉井产生不均匀沉降;

4、沉井制作和安装:使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沉井井身制作和安装,沉井井身制作过程包括拼装就位可变形刃脚角钢、预留洞口临时封堵、支模和绑扎钢筋等工序;沉井安装过程包括吊装、定位、校正、接缝密封等工序;

5、盖板模板搭设和拆除:使用可变形盖板模板代替传统盖板模板,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加工和安装,保证模板的平整和牢固;模板下方设置合理的支架结构,以承受混凝土的重量和振捣力;模板搭设完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符合规范要求;混疑土浇筑完成后,及时拆除模板,避免影响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

6、钢筋加工和安装:使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钢筋加工和安装,钢筋按照设计图纸在钢筋加工房内进行切割、弯曲、焊接等操作,然后运至现场由汽车吊提升、现场绑扎成型,钢筋加工和安装过程中,注意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间距、错固长度等参数,保证钢筋的正确就位和牢固连接;

7、混凝土配制和浇筑:使用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代替传统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制按照设计要求或试验确定的配合比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稳定性、可塑性等性能;混凝土浇筑采用连续对称的方式进行,防止支架产生偏心荷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密实振捣,避免漏振、欠振或过振,保证混凝土的均匀密实;

8、混凝土养护和维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修整、抹平、压光或拉毛等处理,提高混凝土的表观质量;混凝土初凝后,立即用保温土工布夏盖,并定期洒水湿润,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和温度;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或28天(根据环境湿度而定),以保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使用无人驾驶巡检车、无人驾驶维修车、无人驾驶清洁车等车辆,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维修和清洁。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机器人包括沉井制作机器人、沉井安装机器人、钢筋加工机器人、钢筋安装机器人。

10、混凝土浇筑机器人和混疑土振捣机器人各种机器人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数据交换和协同控制,同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接收施工指令和反馈施工状态。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形刃脚角钢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可变形材料具有记忆效应和形状记忆性能,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变化,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始形状,所述可变形刃脚角钢通过可变形机构与沉井井身模板连接,可变形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泵、液压阀等组件,能够根据沉井结构的实时变形情况,调节可变形刃脚角钢的角度和位置;所述可变形刃脚角钢通过可变形控制系统控制其变形过程,可变形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件,能够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载荷条件等因素,自动设定可变形刃脚角钢的目标形状和尺寸,并实现其精确控制。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形盖板模板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可变形材料具有记忆效应和形状记忆性能,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变化,并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始形状。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形盖板模板通过可变形机构与沉井井身模板连接,可变形机构包括液压缸、液压泵、液压阀等组件。

14、可变形机构能够根据沉井结构的实时变形情况,调节可变形盖板模板的角度和位置。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可变形盖板模板通过可变形控制系统控制其变形过程,所述可变形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组件。

16、可变形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载荷条件等因素,自动设定可变形盖板模板的目标形状和尺寸,并实现其精确控制。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包括纳米水泥、纳米砂浆、纳米钢筋、自修复混凝土、自清洁混凝土、自感应混凝土等材料。

18、纳米水泥、纳米砂浆、纳米钢筋能够提高混疑土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裂性能等指标,自修复混土、自清洁混将土、自感应混凝土能够赋予混凝土材料自我修复、自我清洁、自我感应等功能。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无人驾驶巡检车、无人驾驶维修车、无人驾驶清洁车等车辆,利用无人驾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技术,实现施工车辆的自主运行和协同作业,同时通过智能监控系统接收施工指令和反馈施工状态。

2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传感器、控制器、显示器等组件。

21、智能监控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异常情况,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2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土工布由保温材料制成。

23、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和透气性能,能够有效的保持混凝土的水分和温度,促进混凝土的硬化和强化。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25、1、本发明为了降低施工人员的技能要求,采用智能化的施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本装置中使用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工进行沉井制作和安装、钢筋加工和安装、混紧土浇筑和振捣等撰作,提高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本装置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施工中的异常情况,保证施工的安全。

26、2、本发明为了提高施工环境的适应性,采用可变形的沉井结构,利用可变形材料、可变形机构、可变形按制等技术,实现沉井结构的自适应变形。其中使用可变形刃脚角钢、可变形井身模板、可变形盖板模板等组件,根据场地的地质条件、气候条件、载荷条件等因素,自动调整沉井结构的形状和尺寸,保证沉井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7、3、本发明为了降低施工材料的质量要求,采用高性能的混释土材料,利用纳米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等技术,实现混凝土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性能。其中使用纳米水泥、纳米砂浆、纳米钢筋等材料,提高混紧十材料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裂性能等指标。同时,使用自修复混紧土、自清洁混紧土、自感应混紧十等材料,赋予混紧土材料自我修复、自我清洁、自我感应等功能。

28、4、本发明为了降低施工设备的维护要求,采用无人驾驶的施工车辆,利用无人驾驶技术、无通信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技术,实现施工车辆的自主运行和协同作业,其中使用无人驾驶吊车、无人警驶搅拌车、无人驾驶泵车等车辆,根据施工计划和指令,自动完成吊装、搅拌、输送等任务。同时使用无人驾驶巡检车、无人驶维修车、无人驾驶清洁车等车辆,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的巡检维修和清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