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邻河海富水深厚软土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87030发布日期:2024-03-01 12:5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紧邻河海富水深厚软土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连续墙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紧邻河海富水深厚软土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地域环境比较多样,在施工的位置靠近海边时,地势低,地质和地下水比较丰富,施工条件比较复杂。由于地层土压力、孔隙水压力、地下水位及土体的蠕变等因素的影响,在成槽过程中或墙体浇筑之前,槽壁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随时会出现滑裂或坍塌的危险。

2、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富水软土地区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在施工中,事先根据场区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 泥浆质量和单元槽段长度等因素,并且结合强度折减的概念,在有限差分法的基础上计算得到槽壁稳定性的安全系数,通过参数折减循环计算,得到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的极限应力和大变形状态,而且将得到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的稳定性系数,对槽壁进行稳定性分析,对施工进行指导,并采取相应护壁措施,保证槽壁的稳定。

3、对于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通过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进行稳定性分析,对施工进行指导,是理论上的指导,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地底实际环境是和理论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连续墙浇筑槽的成槽过程中或墙体浇筑之前,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处于不稳定状态之中,随时会出现滑裂或坍塌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稳定性,本技术提供紧邻河海富水深厚软土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紧邻河海富水深厚软土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紧邻河海富水深厚软土层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开挖基槽,在基槽的槽口两侧浇筑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导墙;

5、s2:向所述基槽内注入泥浆;

6、s3:在两个导墙之间,利用成槽机在所述基槽的槽底挖出连续墙浇筑槽,并通过所述成槽机对所述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土层进行压实;

7、s4:制作钢筋笼;

8、s5:将钢筋笼吊放入所述连续墙浇筑槽内;

9、s6:向所述连续墙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并固化,形成连续墙。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挖基槽,基槽的槽口两侧浇筑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导墙。在基槽内注入泥浆后,利用成槽机在基槽的槽底挖出连续墙浇筑槽,并通过成槽机对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土层进行压实。将钢筋笼吊放入所述连续墙浇筑槽内,向连续墙浇筑槽内浇筑混凝土并固化,形成连续墙。本技术通过对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土层进行压实,提高了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成槽机包括吊车、框架、挖槽机构、第一压土机构和第二压土机构,所述框架的顶端与所述吊车相连,所述吊车用于吊起或下放所述框架;

12、所述挖槽机构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且相对于所述框架的底端伸出;

13、所述第一压土机构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框架的侧壁上;

14、所述第二压土机构可伸缩地安装在所述框架远离所述第一压土机构的侧壁上。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挖连续墙浇筑槽时,利用吊车驱动框架进行下降进入基槽内,利用挖槽机构在基槽的槽底挖出连续墙浇筑槽。随着挖槽机构不断深入土层挖掘,连续墙浇筑槽的深度不断加深。在连续墙浇筑槽挖掘过程中,在挖槽机构每次接触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底时,第一压土机构和第二压土机构均伸长远离框架,第一压土机构压迫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一侧槽壁,将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一侧槽壁土层压实,第二压土板机压迫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二侧槽壁,将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二侧槽壁土层压实,提高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稳定性。

16、可选的,所述挖槽机构包括主升降件和挖斗组件,所述挖斗组件包括第一挖斗、第一从动杆、第二挖斗和第二从动杆,所述第一挖斗和所述第二挖斗均位于所述框架的底端,所述第一挖斗的斗口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挖斗的斗口的一侧均与所述框架铰接,所述主升降件位于所述第一挖斗和所述第二挖斗靠近所述框架顶端的一侧,且与所述框架相连,所述第一从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挖斗的斗背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升降件铰接,所述第二从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挖斗的斗背铰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升降件铰接,所述主升降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从动杆和所述第二从动杆升降,使所述第一挖斗和所述第二挖斗相对开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挖连续墙浇筑槽时,先利用主升降件通过上升驱动第一从动杆和第二从动杆上升,使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向上旋转,使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相对打开。使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接触土层,再利用主升降件通过下降驱动第一从动杆和第二从动杆下降,使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向下旋转,使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逐渐相对闭合,进而使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可以向下挖掘基槽或者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底。当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合拢时,挖掘的土壤会被收集在第一挖斗和第二挖斗之间,然后吊车驱动框架上升并且移动到指定位置,将挖掘的土壤丢弃。

18、可选的,所述挖槽机构还包括主密封组件,所述主密封组件包括静止套筒、活动套筒、主密封圈和主柔性密封管,所述静止套筒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静止套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活动套筒的一端封闭,另一端具有开口,所述静止套筒开口的一端可移动地插设在所述活动套筒中,所述主密封圈位于所述静止套筒和所述活动套筒之间,所述主柔性密封管套在所述静止套筒外,且一端与所述静止套筒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套筒相连;

19、所述主升降件位于所述静止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静止套筒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活动套筒固定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活动套筒相对所述静止套筒移动;

20、所述挖斗组件与所述活动套筒相连。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密封圈配合静止套筒、活动套筒对主升降件进行第一重密封。主柔性密封管配合静止套筒、活动套筒对主升降件进行第二重密封。双重密封使主升降件不易接触泥浆,提高主升降件的使用寿命。

22、可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密封腔,所述密封腔的腔壁上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压土机构包括第一压土板、多个第一伸缩件和多个第一密封组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伸缩件安装在所述密封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压土板位于所述框架侧方,所述第一压土板与所述第一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一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一伸缩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密封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伸缩件通过伸缩驱动第一压土板靠近或者远离框架。密封腔配合第一密封组件,用于对第一伸缩件进行密封,提高第一伸缩件的使用寿命。

24、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件包括第一缸体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缸体安装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一伸缩杆可移动地安装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土板相连;

25、所述第一密封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密封圈和第一柔性密封管,所述多个第一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一柔性密封管套设在所述第一伸缩杆外,所述第一柔性密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压土板相连,所述第一柔性密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框架相连。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缸体通过驱动第一伸缩杆伸缩,进而驱动第一压土板靠近或者远离框架。第一密封圈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一伸缩杆和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第一重密封,第一柔性密封管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一伸缩杆和第一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第二重密封。双重密封使第一伸缩件不易接触泥浆,提高第一伸缩件的使用寿命。

27、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土板包括第一压土部、第一上导向部和第一下导向部,所述第一压土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一缸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上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压土部的顶端边缘相连,所述第一下导向部与所述第一压土部的底端边缘相连,所述第一上导向部和所述第一下导向部均朝向所述框架倾斜设置。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压土部用于压实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一侧槽壁土层。第一上导向部和第一下导向部使第一压土部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挂掉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一侧槽壁土层。

29、可选的,所述密封腔的腔壁上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压土机构包括第二压土板、多个第二伸缩件和多个第二密封组件,所述第二伸缩件与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伸缩件安装在所述密封腔内,且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压土板位于所述框架侧方,所述第二压土板与所述第二伸缩件相连,所述第二密封组件与所述第二伸缩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密封组件用于对所述第二伸缩件和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伸缩件通过伸缩驱动第二压土板靠近或者远离框架。密封腔配合第二密封组件,用于对第二伸缩件进行密封,提高第二伸缩件的使用寿命。

31、可选的,所述第二伸缩件包括第二缸体和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缸体安装在所述密封腔内,所述第二伸缩杆可移动地安装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所述第二压土板相连;

32、所述第二密封组件包括多个第二密封圈和第二柔性密封管,所述多个第二密封圈安装在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壁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侧壁之间,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管套设在所述第二伸缩杆外,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压土板相连,所述第二柔性密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框架相连。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缸体通过驱动第二伸缩杆伸缩,进而驱动第二压土板靠近或者远离框架。第二密封圈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二伸缩杆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第一重密封,第二柔性密封管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二伸缩杆和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进行第二重密封,双重密封使第二伸缩件不易接触泥浆,提高第二伸缩杆的使用寿命。

34、可选的,所述第二压土板包括第二压土部、第二上导向部和第二下导向部,所述第二压土部与所述第二伸缩杆远离所述第二缸体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上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压土部的顶端边缘相连,所述第二下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压土部的底端边缘相连,所述第二上导向部和所述第二下导向部均朝向所述框架倾斜设置。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压土部用于压实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二侧槽壁土层。第二上导向部和第二下导向部使第二压土部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挂掉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二侧槽壁土层。

3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有益技术效果:

37、1.本技术中通过在连续墙浇筑槽挖掘过程中,在挖槽机构每次接触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底时,对连续墙浇筑槽的两侧槽壁图层进行压实,提高了连续墙浇筑槽的槽壁稳定性;

38、2.本技术中通过主密封圈配合静止套筒、活动套筒对主升降件进行第一重密封,通过主柔性密封管配合静止套筒、活动套筒对主升降件进行第二重密封,双重密封使主升降件不易接触泥浆,提高主升降件的使用寿命;

39、3.本技术中第一密封圈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一伸缩杆和第一通孔之间进行第一重密封,第一柔性密封管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一伸缩杆和第一通孔之间进行第一重密封,双重密封使第一伸缩件不易接触泥浆,提高主升降件的使用寿命;

40、4.本技术中第一上导向部和第一下导向部使第一压土部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挂掉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一侧槽壁土层;

41、5.本技术中第二密封圈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二伸缩杆和第二通孔之间进行第二重密封,第二柔性密封管配合密封腔,用于对第二伸缩杆和第二通孔之间进行第二重密封,双重密封使第二伸缩件不易接触泥浆,提高主升降件的使用寿命;

42、6.本技术中第二上导向部和第二下导向部使第二压土部在升降过程中,不易挂掉连续墙浇筑槽的第二侧槽壁土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