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10486发布日期:2024-02-02 21: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支撑结构(3)包括上部围檩、上部对撑钢管以及上部角撑钢管(63),在所述s2中,上部对撑钢管预先焊接固定在上部围檩内侧;在所述s3中,上部对撑钢管以及上部围檩整体沉入水中直至到达设计标高;在所述s5的抽水施工过程中,当围堰结构(5)内侧的水位下降至上部内支撑结构(3)的下方时,将上部角撑钢管(63)焊接固定在上部围檩的角部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支撑结构(3)不少于两道,若干道上部内支撑结构(3)上下分布,且上下相邻的上部内支撑结构(3)之间设置有连接件,在所述s3中,若干道上部内支撑结构(3)整体下放至设计标高,位于最上方的上部内支撑结构(3)在水位之上,然后将支撑件固定在水位之上的位置,位于最上方的上部内支撑结构(3)架放在支撑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的围堰结构(5)围合成型后,对围堰结构(5)内的河床进行清淤,然后在河床位置浇筑水下混凝土封底平台(7),当水下混凝土封底平台(7)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在进行所述s5的抽水施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内支撑结构(6)不少于两道,若干所述下部内支撑结构(6)上下分布,若干所述下部内支撑结构(6)的反顶装置施加的预顶力自上而下逐级递减,所述s5中的抽水步骤分多步并与若干下部内支撑结构(6)安装施工交替进行,每道所述下部内支撑结构(6)均在水位之上施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的下部内支撑结构(6)的就位施工步骤中,先在围堰结构(5)内侧安装支撑件,支撑件用于支撑下部围檩(61)以及反顶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对撑钢管(62)外周面固定有反力座(621),所述反顶装置包括两个千斤顶(8),两个千斤顶(8)分置于下部对撑钢管(62)两侧,所述千斤顶(8)两端分别作用在反力座(621)朝向下部围檩(61)一侧以及下部围檩(61)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5中,先通过千斤顶(8)施加预顶力在反力座(621)朝向下部围檩(61)一侧以及下部围檩(61)内侧,并用钢板塞至下部围檩(61)和下部对撑钢管(62)端部之间的间隙并进行焊接,然后拆除千斤顶(8)。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扣钢管桩围堰施工及内支撑应力调整方法,通过先接长围堰施工区域内的钢护筒,在钢护筒顶部安装下放系统;上部内支撑结构采用现场整体拼装,下部内支撑结构采用现场散拼;然后将上部内支撑结构放至设计标高,在钢护筒外侧设置支撑件,支撑件对上部内支撑结构进行支撑;顺上部内支撑结构外侧进行钢管桩插打施工,若干钢管桩围合形成围堰结构;对围堰结构内侧进行抽水,下部围檩围设在围堰结构内侧,下部对撑钢管设置在下部围檩对边内侧之间,下部对撑钢管与下部围檩之间设置反顶装置,反顶装置在下部对撑钢管与下部围檩之间施加预顶力。本申请具有提高内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杰,容敏,肖锐,蓝巧新,郑震,程朝龙,周胜民,闫川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广州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