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蓄水防涝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01500阅读:882来源:国知局
楼顶蓄水防涝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可安装于楼顶的蓄水防涝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城市的排水系统根据一定标准设置,而在突降大暴雨时,雨水在地面短时集中,排水系统往往不能及时将地面的水排出,另外可能还存在其他人为影响因素致使排水系统堵塞,暴雨强度越大,地面短时积水越多。近年来,由于天降大暴雨而城市排水系统排水不畅,致使城市内涝,产生直接或次生灾害的事情时有发生,使人们财产产生重大损失甚至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0003]因此,需要一种可短时蓄水以缓解排水系统压力、使地面积水不致过快增加、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的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安装于楼顶用于蓄水使地面积水不致过快增加而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兼具防火功能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兼具绿化功能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
[0005]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覆盖楼顶底面的防水隔离层,防水隔离层依靠自身强度或楼顶围墙及楼顶底面而形成具有第一高度的蓄水池;出水口,具有第一开口尺寸,且距离楼顶底面具有第一高度;溢流排水口,具有第二开口尺寸,且距离楼顶底面的最大丹高度为第三高度;第一高度大于第三高度、第二高度大于第一高度,且第二开口尺寸大于第一开口尺寸。
[0006]由以上方案可见,在降雨时,防水隔离层形成的蓄水池可以储存雨水,减少流向地面的雨水量,从而减小排水系统的压力。在雨水液面到达出水口后,雨水可从出水口流出,保持液面稳定。而在降大暴雨时,由于出水口的开口尺寸较小,短时雨水可没过出水口,直至到达溢流排水口前,雨水只从出水口流至地面,大部分雨水缓存在防水隔离层内,可使地面积水不致增加过快,从而减小城市内涝灾害程度。考虑到楼顶的承重能力,在雨水到达较高位置的溢流排水口后,从开口尺寸较大的溢流排水口排出,使液面不会进一步增加,进而不会增加楼顶的承重压力。在雨势放缓时,雨水从出水口流出,直至液面到达出水口。
[0007]较具体的方案为,溢流排水口距楼顶底面的距离可调节,并可调节为与防水隔离层的底面平齐。不同建筑可具有不同的楼顶承重能力,第三高度可设置为不同,且根据暴雨的雨水量可调节不同的溢流排水口的高度。在溢流排水口调节与防水隔离层的底面平齐时,可放出蓄水池中的水。
[0008]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进一步包括底部排水口,底部排水口与管道阀门连接,且可与消防水管连接。在出现火灾时,蓄水池内的水可通过消防水管排出,实现其防火功能。底部排水口也可不与消防水管连接,在地面植物需要浇水时,打开管道阀门,蓄水池的水通过底部排水口排出,可以实现节约用水。
[0009]为实现上述又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进一步包括设置在蓄水池内浮箱,浮箱底部设置有内部填充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孔,浮箱内设置有土壤。由以上方案可见,浮箱底部设置有孔,蓄水池内的水可透过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进入浮箱的土壤内,而由于多孔材料或纤维材料的存在,浮箱内的土壤含水量不会过多而不利于植物生长。从而浮箱内可种植植物,实现绿化环境的目的。
[0010]较具体的方案为,土壤为轻质生物土。
[0011]更具体的方案为,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进一步包括可与蓄水池流体连接或与地下化粪池流体连接的喷淋系统。由以上可见,浮箱内种植的植物可通过喷淋系统进行浇水,而且水的喷淋也可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实现空气的净化。
[0012]进一步更具体地,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还包括多个V型水槽,V型水槽错落地悬置在浮箱上方,沿竖直方向来看时,V型水槽整体覆盖浮箱。由以上可见,V型水槽会接住从喷淋系统喷下的水,使水不流入浮箱而流入蓄水池内,从而即使喷淋系统长时间工作,也不会产生浮箱内含水量过多而不利于植物生长的现象。
[0013]更进一步地,楼顶蓄水防涝系统还包括固定架,V型水槽通过固定架悬置在所述浮箱上方。
[0014]优选地,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由轻型硬质材料制成的过道,过道的高度大于第一高度。过道可供人们在楼顶活动。
[0015]优选地,蓄水池内设置有厌氧菌。防止水发臭变质。
[0016]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平面TK意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00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0018]参见图1、图2和图3,楼顶蓄水防涝系统包括覆盖楼顶底面101及部分或全部楼顶围墙100的防水隔离层1,防水隔离层I可由0.5mm的刀刮布固定在楼顶围墙上而制成,安装简单方便,依靠楼顶底面101及楼顶围墙100的支撑而形成用于储存雨水且具有第一高度的蓄水池,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高度等于楼顶围墙100的高度。可以理解的是,防水隔离层I也可采用其他硬质或软质材料,只要能形成可储水不漏水的蓄水池即可。出水口 2设置在距楼顶底面101第二高度处,该第二高度可根据设置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物及其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设定,例如可设置为200mm。出水口 2可保持常开状态,并可接入建筑物自身的下水道内,出水口 2的开口尺寸根据楼顶面积设定,优选地不要过大,例如可选用直径18_的出水管,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溢流排水口 3距楼顶底面101的高度可调节,且距离楼顶底面101的最大高度为第三高度,该第三高度可根据楼顶的承重能力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溢流排水口 3采用直径为180_的软管,例如可采用具有一定支撑的刀刮布制成的软管,管口距楼顶底面101的高度可提升或降低,最低时可与防水隔离层I的底面平齐。优选地,第三高度的范围可为300mm至700mm。
[0019]底部排水口 4设置在防水隔离层I的底部位置,且连接有管道阀门13,例如可为止回阀,平时管道阀门13都处于闭合状态。当发生火灾时,使底部排水口 4与消防管道连接,并开启管道阀门13,楼顶蓄水池内的水即可用于救火,这对于楼层较高的建筑物是非常有用的,尤其是在消防水压较低,消防用水无法到达高度。在地面上种植的花草树木等需要浇水时,也可打开管道阀门13放出楼顶蓄水池内的水。
[0020]在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