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69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基坑围护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对于许多地铁车站,主体及附属的深基坑由于基坑深度不同,且受到场地条件及交通条件的制约,基坑需进行分期开挖。在富水地区,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围护101 —般采用止水效果较好的连续墙,附属基坑围护103—般采用咬合粧。基坑进行分期施工,且围护型式不同,将出现先期实施基坑与后期实施基坑的围护存在一个不连续的搭接区,往往成为基坑围护系统的薄弱点。在富水地区,当场区存在粉砂层及承压水时,后续开挖的基坑围护在搭接位置出现渗漏水及涌水涌砂的情况,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威胁周边的建构筑物安全以及基坑自身的安全,因此须对渗漏点进行止水处理。
[0003]目前,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搭接位置的围护结构外侧进行高压旋喷形成止水帷幕102,如图1-图2所示。但大量实践表明,旋喷止水在粉砂层的效果较差,且旋喷止水帷幕102在基坑深度范围内难以达到均一的效果,导致基坑开挖过程中随着开挖深度变化,反复出现侧壁漏水漏砂的情况。当场区存在强透水层时,搭接位置的渗漏水处理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因此旋喷止水需要反复进行,导致工程成本增加、工期延误。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0006]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围护系统轮廓线,将所述基坑围护系统划分为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搭接。
[0007]步骤二:沿主体基坑围护轮廓线进行施工,所述主体基坑围护采用连续墙结构,在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于该L型过渡墙幅外侧一体成槽施工有第一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与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外侧贴合。
[0008]步骤三:沿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进行施工。
[0009]作为实施例之一,步骤二中,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靠近所述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的一端搭接施工有第二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L型,且远离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的一边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轮廓线垂直相交;对应在步骤三中,在附属基坑围护施工取土过程中,切割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使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搭接;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将位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内的第二连续墙墙幅部分挖除。
[0010]作为实施例之一,步骤二中,所述L型过渡墙幅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一体成槽后,先在L型过渡墙幅槽内吊装L型的钢筋笼,然后在一体槽内进行整体混凝土浇筑。
[0011]作为实施例之一,一体槽内浇筑的混凝土强度为C25~C30。
[0012]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混凝土强度为C15~C20。
[0013]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包括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搭接且于搭接处设有止水结构,所述主体基坑围护为连续墙结构且于所述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所述止水结构包括第一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分别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外侧及所述附属基坑围护外侧贴合,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与所述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
[0014]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止水结构还包括第二连续墙墙幅,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一端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靠近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另一端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搭接。
[0015]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L型过渡墙幅为钢筋混凝土墙幅;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且与所述L型过渡墙幅内的混凝土强度相同。
[0016]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为素混凝土墙幅,混凝土强度为C15~C20。
[0017]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附属基坑围护为咬合粧结构。
[0018]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主体基坑围护与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施工一第一连续墙墙幅,该第一连续墙墙幅与主体基坑围护的L型过渡墙幅一体成槽,可保证搭接处墙幅的完整性,避免在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搭接位置出现渗水通道,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0019]本发明实施例还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通过L型过渡墙幅、第一连续墙墙幅和第二连续墙墙幅组合过渡,可在主体基坑围护和附属基坑围护搭接处形成一良好的封闭区域,能够有效切断该搭接范围内的渗水路径,起到良好的基坑止水效果。通过素混凝土墙幅对搭接位置的土体进行全深度置换,沿深度范围素墙保持均匀,能够有效提高止水效果;且置换后的素混凝土墙具有一定的强度,对于搭接位置的基坑围护亦能起到坑外加固的作用,因此能够保证周围环境安全以及基坑自身的安全,并且能够保证工期,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图2为【背景技术】提供的现有技术中基坑围护系统施工的流程示意图;
图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坑围护系统施工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如图3-图5,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车站基坑围护系统的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围护系统轮廓线,将所述基坑围护系统划分为主体基坑围护I和附属基坑围护5,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与所述主体基坑围护I搭接。一般地,对于富水地区,地铁车站主体基坑围护I 一般采用止水效果较好的连续墙,附属基坑围护5 —般采用咬合粧。
[0024]步骤二:沿主体基坑围护I轮廓线进行施工,所述主体基坑围护I采用连续墙结构,在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处采用L型过渡墙幅2,于该L型过渡墙幅2外侧一体成槽施工有第一连续墙墙幅3,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与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外侧贴合。如图3,此处所述的L型过渡墙幅2外侧指的是其远离附属基坑的一边的外侧;该第一连续墙墙幅3优选为一字型墙幅3,其内侧分别与主体基坑围护I外侧及附属基坑围护5外侧贴合接触;该一字型墙幅3与上述L型过渡墙幅2 —体成槽,形成一异形墙幅。该一字型墙幅3的长度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及止水强度需要进行确定:以该L型过渡墙幅2靠近附属基坑的一边为第一边部,另一边为第二边部,上述一字型墙幅3可与第一边部形成一 L型墙幅,或与第一边部形成一 T型墙幅。即一字型墙幅3与主体基坑围护I贴合的长度不小于第一边部的宽度,以保证墙幅的强度。
[0025]步骤三:沿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进行施工。一般地,先紧邻所述L型过渡墙幅2及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进行施工,再施工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的其余部分。
[0026]通过在主体基坑围护I与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处施工一第一连续墙墙幅3,该第一连续墙墙幅3与主体基坑围护I的L型过渡墙幅2 —体成槽,可保证搭接处墙幅的完整性,避免在主体基坑围护I和附属基坑围护5搭接位置出现渗水通道,从而达到止水的目的。
[0027]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方案,步骤二中,于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靠近所述附属基坑的一端搭接施工有第二连续墙墙幅4,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为L型,且远离所述第一连续墙墙幅3的一边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垂直相交;对应在步骤三中,在附属基坑围护5施工取土过程中,切割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使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与所述第二连续墙墙幅4搭接;附属基坑开挖过程中,将位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内的第二连续墙墙幅4部分挖除。如图4-图5所示,以该第二连续墙墙幅4与所述附属基坑围护5轮廓线垂直相交的一边为第三边部,另一边为第四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